《最先与最后》教学设计_第1页
《最先与最后》教学设计_第2页
《最先与最后》教学设计_第3页
《最先与最后》教学设计_第4页
《最先与最后》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最先与最后教学设计最先与最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由话题引入正题的杂文一般写法。2理解本文一步步提示中心论点的方法。3体会本文深刻的含义赞美“不耻最后”的精神,强调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希望所在。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预习要求1回忆学过的鲁迅杂文。2词语解释。处世金针指做人的诀窍。作鸟兽散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处逃散。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无敌的意思。土崩瓦解形容崩坏之彻底与迅速。自知之明透彻了解自己的能力。3质疑(质疑条写上学号后交语文课代表)。四、教学步骤(一)交流预习并导入1回忆论雷峰塔的倒掉白莽作孩儿塔序等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鲁迅杂文的大体内容。小结杂文有一种常见的写法,就是以某个话题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逐步展开议论,提示出文章的主旨。本文以赛马为话题,引出的议题是对某些中国人处世态度的议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态度2介绍学生质疑(分整体、段落、词句三个层次介绍),注意肯定同学的积极思考。提示要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年代,要细细咀嚼有关词句。(二)阅读理解1朗读正音。2阅读思考(教师用小黑板出示思考题)。(1)中国人对“最先”的态度是什么具体表现心理依据(2)中国人对“最后”的态度是什么具体表现心理依据(3)鲁迅先生认为这种民族心态造成了什么结果学生默读、在书上勾画,然后分小组讨论,在课堂上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最先与最后态度具体表现结果对“最先”怕“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社会“不容易有改革”“不为福先”(怕出头)国民“日见其卑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对“最后”耻见危机作鸟兽散,遇困难敌人“如入无人之境”中途放弃(缺韧性)国家有难“土崩瓦解”教师小结讨论情况从板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大体思路,即列举出某些中国人的处世态度,批判其“怕出头”“缺韧性”的劣根性,并分析其危害,用意是很深刻的。(三)读读议议,扣住具体语句深入体会(解答学生质疑)第一小节“为”做、争取;“耻”以为耻(文言用法)最后一句转入正题,表示要发表议论。而“不幸”则表明了文章的批判态度。第二小节“不敢径取”的原因是“不为福先”,凡事跟在别人后面求稳当。“日见其卑怯”的原因是一方面不敢,另一方面又心存贪欲,便只好偷偷摸摸,人的精神状态就不正常了。“日”是文言用法,作状语,解释为“一天天地”。这里提示了害怕“最先”的恶果。“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不敢不耻最后”的理解敢为“最先”是需要勇气和胆略的,而处于“最后”,即处在劣势或困境之中能否坚持奋斗,则更需要勇气,更需要胆略。既然没有勇气“最先”,当然更害怕在逆境中奋斗,害怕那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些所谓的“公论家”嘲骂自己。这句话在结构上承上启下,转入进一步议论“不耻最后”。第三小节“这种竞争又作别论”,批判了斤斤计较的民族劣根性,是鲁迅先生的顺手一击。“偶有”,强调国民缺乏“不耻最后”的奋斗精神,“大概是”讽刺嗤笑“不耻最后”的那些所谓聪明人。第四小节(这小节比较难,读得细些)“叛徒”特指反叛社会现实的志士。“所以”表明结果,也可以说是恶果,原因就在于某些中国人缺少“不耻最后”的韧劲,请学生用实例来充实文中的这组排比。“少有”表示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如荆轲、项羽、文天祥、谭嗣同。但“少有”毕竟造成民族精神堕落,民族命运出现危机。“自知之明”实为怒其不争,对自身弱点麻木不仁。第五小节阅读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中心论点,不超过二十个字具有“不耻最后”精神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四)作业1听写即使不能有胜利的闯将,也应该有失败的英雄;即使不能有速决的胜仗,也应该有韧性的反抗;即使不能有旌旗蔽空的大军,也应该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即使不能有杀身成仁的志士,也应不缺“敢抚哭叛徒的吊客”。因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