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初探与分析,余琼芳 2011年12月1日,现代艺术带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独特的启发,形成了丰富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念。不仅在形式的层面上丰富着现代园林的形态,而且在观念和意义的层面上也拓展着现代园林的表现空间。而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表达的主要元素,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则是园林思潮和风格转变的有力折射。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这种多元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整个现代园林历程中伴随着设计思潮和园林风格的发展演变而来的。本文立足于现代园林发展历程,以类型学为理论指导,以文献调查研究方法为主,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归纳总结现代园林设计手法和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与作用。,摘要,随着城市文明的不断进步,人对生活质量及品味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审美观念等发生了改变,园林的性质、功能和范围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为特定人群服务的专属园林,如商业区的休闲空间、办公环境空间、娱乐场所的休闲空间以及私属庭院空间等;同时,由于城市结构与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中出现了一些特殊境域的园林空间,如立交桥空间、建筑围合空间、屋顶花园空间等。此类园林的地理位置、场地环境、空间组织形式、服务对象、所属空间类型及性质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和针对性,其存在要求与表达方式对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增高,面对这些特殊园林空间,使用常规的园林设计手法及处理手段,已不能满足此类园林特殊、复杂的空间或类型的需要,从而更看重现代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引言,一、注重社会与功能的园林设计,影响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二、采用生态的方法进行设计,三、从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中吸取养分,无论是在城市道路还是园林小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让你赏心悦目而且还能吸收有害物质,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对社会是比不可少的。,现代园林缺乏的就是没有自然美,将现代园林设计与大自然相结合产生的意境是无与伦比的。,将植物景观放置建筑当中使其美化,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1、 从类型学上看园林植物景观风格,2 、植物景观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3 、植物景观设计的营造手法,从类型学上看园林植物景观风格:,1. 类型学 分类意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分类现象称为分类学,而在社会领域的分类行为则称为类型学( Typology )。实际上,类型学是人类认识到不同的事物之间可能具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类特征而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思想意。,2 .园林植物景观风格“景观”与“风格”是具有多层含义的词汇,本文引用“景观”在视觉审美方面的意义,“风格”则指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以某种结构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因此,本文引用“园林植物景观风格”是指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上所反映出的普遍性特征。它既包括能为视觉等所感知的外在表层结构,又包括抽象的、概念性的内在深层结构。前者主要反映在: 植物个体本身的自然形态,通过人工整形后的造型形态,通过艺术组合后形成的整体性景观形态等。后者在现实中是无法通过视觉概括的,如西方园林中植物景观隐含的逻辑和几何秩序,东方园林中植物景观的拟人化倾向和象征意义等。,3 .植物景观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践领域并非如此:要么过分地强调原生态,要么简单复制古典模式,要么突出平面布局,要么将艺术美简单化、程式化等。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又多侧重于从具体应用中分析植物景观的局部表象特征或者植物空间模式的具体塑造等,很少从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发展演变的角度分析当前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呈现“多元化”的根源。根据现代园林在不同思潮背景下的类型特征,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脉络可分为三个阶段: 现代园林系统观初成时的植物景观风格,现代艺术运动影响下的植物景观风格,以及生态思想盛行时的植物景观风格。不同时期园林植物景观不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今天依旧是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应用的主潮流,并形成了当前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中“社会、艺术、生态”的三维评价尺度。,植物景观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1 .美化环境2 .净化空气3 .丰富空间4 .调节气候,现代园林综合运用各种园林植物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可以配置出一年四季丰富的色彩。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镶嵌在攀亲园的建筑群中,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绿树成荫、蓊郁葱茏而成的校园景观。,美化环境,现代园林植物就象空气过滤器,可以吸滞烟灰和粉尘,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这些都对净化空气起了很好的作用。,净化空气,采用三五成丛的自然式种植形式,有利于表现自然山水的风貌;采用成行成排的规划式种植形式,则宜于协调规整的建筑环境;宽阔的草坪,大色块、对比色处理的花丛、花坛可以烘托明快、开朗的空间气氛;而林木夹径,小色块、类似色处理的花境则更容易表现幽深、宁静的山林野趣。,丰富空间,现代城市景观中园林植物还有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的蒸腾作用,使空气中水汽增多,植物区内空气湿度比非植物区高10%-20%。炎夏,园要无树的裸露地表温度远远超过气温,如裸露地表温度最高可达43,而绿地中的地表温度一般可降低10-17.8。,调节气候,植物景观设计的营造手法:,1 .植物品种选择2 .生态群落的植物3 .植物配置形式4 .植物表现手法,1 .植物品种选择: 现代文化意蕴的植物不同的时代,植物的绿化环境及所形成的景观会有所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植物的情感语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变。如白杨,在旧时代让人产生“萧萧愁煞人”的感觉,但在现代却有“远方鼓瑟”、“万籁有声”的感觉,主要因为白杨所处的绿化环境有所变化,前者是种植在墓地旁,后者是作为良好绿化树种种植在现代园林中。又如梅花,旧时代总是受文人“疏影横斜”的影响,带有孤芳自赏的情调,而现在是富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积极意义和高尚理想的内容。当这种具有现代文化意蕴的植物布置在现代园林空间时,是代表着与时代风格一致的文化语言,同时人们的思想也会随着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变化(包括植物的布局变化、新植物品种的出现及绿化环境的改变)发生相应的不同与古代人们的联想,进而使植物的情感语言展现出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情的文化内涵。,2 .生态群落的植物:,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人工科学艺术地再现地带性植物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化是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一大趋势,也是营造植物生态意境的途径。如某园林的植物配置以人工群落的形式形成人工生态意境美。按树种的高低、地形的变化(高处种高树,低处种矮树),形成高低错落、跌宕起伏的群落林冠线(天际线),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节奏、韵律感。,3 .植物配置形式:,雕塑形式: 以植物为雕塑素材,通过精致的修剪造型,进行不同形体的塑造为植物雕塑形式配置。植物软质雕塑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虽然不如硬质雕塑那么频繁,但同样具有一样的表达语言和作用,甚至具有更加别致的风味和雅趣。植物雕塑根据不同情况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根据其构成品种的不同可分为绿雕和花雕;根据其高度的差异可分为平雕和立雕;根据其功能作用分为纯装饰性的雕塑和主题性的雕塑;根据塑造的不同形体,可以分为规则几何形体、动植物及物体造型、组合造型。,植物表现手法:,直观法: 利用植物品种本身的自然生态属性进行种植来创造植物的自然生态美,实现园林植物设计意境的营造,为直接手法。它是以人工植物群落的形式形成人工生态意境美。这些植物景观直接展示了不同植物品种的自然特性,给观赏者带来直接的感官美。,隐喻的设计手法是为了体现自然理想或基地场所的历史和环境。在设计中,通过具有认知感知的植物空间来创造具有一定情感和主题的植物景观。如某地滨水绿带的植物景观设计就是以不同植物群落为纽带,把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联结起来,充分运用植物的色彩、花期、叶色等物理属性来体现12景,隐喻一年12个月份中的不同景色性格。,隐喻法,4 做好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计思想的转变: 广大园林设计师、景观师必须重视和提倡在园林建设中,应以绿色植物造景,以植物景观为主的指导思想。因为绿色植物是具有生命活力的生物,以绿色植物组成的景观不但优美,而且充满着蓬勃的生机,改善了人们的生态环境,使人们获得最实际的环境生态效益。利用绿色植物所构成的景观,不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而且绿色植物还可以与其它建筑物,如景墙、平台、广场、栏杆、驳岸、园道、亭、榭、阁、楼等结合组成整体美感的景色。植物又以其特有的姿态、形、色、香、韵的特征美感形成园林中诸多造景的形式。如主景、背景、配景、对景、添景、远景、近景等。,2.植物种类的选择,一、植物配置要有多样性。全园基调植物和各分区的主调植物、配调植物应明确,以获得多样性统一的艺术效果。全园应有一、二种广泛分布的基调植物,还应视不同分区选择各自的主调植物,以造成不同分区的不同景观主题。,二、注重季相变化。注意选择不同季节的观赏植物,构成具有季相变化的时序景观。植物是园林绿地之中具有生命活力的构成要素,要充分利用植物物候的变化,组成富有四季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可采用分区或分段配置的手法以突出某一季节的植物景观,形成春花、夏荫、秋色、冬姿等季相特色。在主要景区或重点地段,应做到四季有景可赏; 在以某一季相景观为主的区域,也应考虑配置其他季相植物。,四、意境深远的景观效果。自古以来,诗人、画家常把松、竹、梅喻为“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比为“四君子”,这都是利用园林植物的姿态、气质、特性给人的不同感受而产生的比拟联想,即将植物人格化了,从而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如扬州个园,园中遍植竹,以示主人之虚心有节、清边高雅、刚直不阿的品格。,三、注意不同感官的审美要求。选择植物要考虑观形、赏色、嗅香、听声等方面的特殊观赏效果,以满足游人不同感官的审美要求。,3 .植物造景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植物造景不同于山石、水体、建筑景观的构建,其区别于其他要素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生命特征,科学的植物造景除了满足植物的生理生态、场地功能、视觉景观等需求外,还必须对植物造景的效果进行预见。植物景观是活体景观,随植物生长而发展变化的景观,对植物栽植施工后的景观变化及养护管理的考虑,是植物造景的特色。然而在现实问题中却常存在设计、施工、养护脱节甚至矛盾的问题。而在景观效果预见中常常将生长条件很好的植物作为理想的效果标准,而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相变化、生长速度却缺少深入细致,结合植物栽植场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的考虑。比较明显的是在城市植物造景中,大多数树木的生长体积、生长率都低于同等条件下自然界中的树木,而这一点却没所得到设计师们的重视。,4 .植物造景的经济性与文化性,城市园林绿地在满足使用功能,保护城市环境、美化城市面貌的前提下,还可结合生产、增加经济效益。根据各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其能生长健壮、优美; 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因此,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不妨碍满足功能、艺术及生态等要求时,可考虑选择柿子、枇杷等对土壤要求不高、养护管理简单的果树植物,还可选择核桃、樟树等油料植物,也可选择桂花、茉莉、玫瑰等芳香植物,选择杜仲、银杏等具药用价值的植物,还有荷花等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水生植物等,以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效益,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结 语,从上述归纳、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与演变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思潮转变的最好印证,是“艺术、自然与科学”的巧妙交融。时下,在风景园林学科面对多元文化共同挑战的背景下,作为其主要元素,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体现时代特征,更应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已经共存的多元文化,体现多元化的园林景观特色。然后根据自身所具有的发展能力,合理制定发展策略,与时俱进,有理有度地发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艺术,弘扬民族、区域植物景观特色。,参考文献,1 成玉宁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2任宝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与配置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11.3 王丽君 建筑类型学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4 张远兵,刘兴满,何小弟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浅议 园林工程杂志 2008( 02) 5 吕明伟 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配置M 世外园林 6 刘畅 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理性思考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03) 7 徐德嘉 ,周武忠 .植物景观意匠 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8 居阅时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文化涵义实例分析 J .广东园林 ,2005 , (2) :14 - 19.9 董丽 ,胡洁 ,吴宜夏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生态思想 J .中国园林 ,2006 , (8) :34 - 38.10 徐雁南 ,易军 .城市绿地景观人文化探讨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 (4) :44 - 48.,11 何湘 .传统文化对植物造景的影响 J .四川建筑 ,1995 , (1) :38 - 39.12 王汝成园林设计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134-13613 赵世伟, 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 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 200114 夏建统点起结构主义的明灯丹凯利M北京: 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1: 8115 Kiley D, Amidon J Dan Kiley in His OwnWordsArchitectM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916 陈国平21世纪城市绿地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考试思路试题及答案
- 网络设计师考试策略与方法的相互促进试题及答案
- 山西五升六试题及答案
- 药剂师职业路径与发展考题及答案
- 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精析“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 直击要点的临床执业医师试题及答案
- 育婴师科学育儿知识试题及答案
- 药物开发与市场准入策略试题及答案
- 激光焊接与传统焊接对比试题及答案
- 背景知识在专利考试中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GB/T 26354-2025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 2025年中国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重难点05 涉及二次函数的图形变化类问题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创新类问题(2种命题预测+77种题型汇-总+专题训练+3种解题方法)(解析版)
-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职工维权知识培训课件
- 精神分裂症个案护理汇报
- 《制作七巧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 2024银行春招招聘解析试题及答案
- 第15课《青春之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静疗完整课件
- 2024供电所智能融合仓建设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