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第十二章热学第2节固体液体和气体.docx_第1页
高考物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第十二章热学第2节固体液体和气体.docx_第2页
高考物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第十二章热学第2节固体液体和气体.docx_第3页
高考物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第十二章热学第2节固体液体和气体.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 固体、液体和气体对点训练:固体、液体的性质1.(2017南京一模)如图所示,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钝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成晶体B玻璃是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成非晶体C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使其表面绷紧D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使其表面扩张解析:选C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仍然是非晶体,故A、B错误;玻璃裂口尖端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尖端变钝,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因为表面张力具有减小表面积的作用即使液体表面绷紧,故C正确,D错误。2(多选)(2015江苏高考)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解析:选A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食盐具有这样的特点,则说明食盐是晶体,选项A正确;蜂蜡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同性的,烧热的针尖使蜂蜡熔化后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异性的,故云母片是晶体,选项B错误;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则该物质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选项C错误;石墨与金刚石皆由碳原子组成,但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是不同的,选项D正确。3.(多选)(2017武汉模拟)固体甲和固体乙在一定压强下的熔解曲线如图所示,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B固体甲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C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D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E图线甲中ab段温度不变,所以甲的内能不变解析:选ABD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故A正确;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是非晶体,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故B正确;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故C错误;固体甲一定是晶体,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则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故D正确;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但由于晶体吸收热量,内能在增大,故E错误。对点训练:气体压强和气体实验定律4.(2017上海嘉定区模拟)如图所示,一开口向下导热均匀的直玻璃管,通过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玻璃管下端浸没在固定水银槽中,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下列情况中能使细绳拉力增大的是()A大气压强增加B环境温度升高C向水银槽内注入水银D略微增加细绳长度,使玻璃管位置相对水银槽下移解析:选A根据题意,设玻璃管内的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玻璃管质量为m,对玻璃管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TpSmgp0S。解得:T(p0p)SmgghSmg,即绳的拉力等于管的重力和管中高出液面部分水银的重力。选项A中,大气压强增加时,水银柱上移,h增大,所以拉力T增加,A正确;选项B中,环境温度升高,封闭气体压强增加,水银柱高度h减小,故拉力T减小,B错误;选项C中,向水银槽内注入水银,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时水银柱高度h减小,故拉力减小,C错误;选项D中,略微增加细绳长度,使玻璃管位置相对水银槽下移,封闭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平衡时水银柱高度h减小,故细绳拉力T减小,故D错误。5(2017怀化模拟)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气缸水平固定,A、B是两个厚度不计的活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面积分别为S120 cm2,S210 cm2,它们之间用一根细杆连接,B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2 kg 的重物C连接,静止时气缸中的气体温度T1600 K,气缸两部分的气柱长均为L,已知大气压强p01105 Pa,取g10 m/s2,缸内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1)活塞静止时,求气缸内气体的压强;(2)若降低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当活塞A缓慢向右移动时,求气缸内气体的温度。解析:(1)设静止时气缸内气体压强为p1,活塞受力平衡,则p1S1p0S2p0S1p1S2Mg代入数据解得p11.2105 Pa。(2)由活塞受力平衡,可知缸内气体压强没有变化,设开始温度为T1,变化后温度为T2,由盖吕萨克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T2500 K。答案:(1)1.2105 Pa(2)500 K6.(2017怀化二模)如图所示,玻璃管的横截面S1 cm2,在玻璃管内有一段质量为m0.1 kg的水银柱和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玻璃管平放时气体柱的长度为l010 cm,现把玻璃管正立,过较长时间后再将玻璃管倒立,经过较长时间后,求玻璃管由正立至倒立状态,水银柱相对于管底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假设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大气压强取p01105 Pa)解析:气体做等温变化,当玻璃管平放时有p1p0V1l0S玻璃管正立时,对水银柱受力分析:p2Sp0Smg故p2p0V2l2S玻璃管倒立时,对水银柱受力分析,p0Sp3Smg有:p3p0V3l3S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p2V2p3V3由以上各式联立解得ll3l22 cm。答案:2 cm对点训练: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7(多选)(2014大纲卷)对于一定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变大时,分子热运动必然变得剧烈B保持压强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变得剧烈C压强变大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必然变小D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解析:选BD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C,当压强变大时,气体的温度不一定变大,分子热运动也不一定变得剧烈,选项A错误;当压强不变时,气体的温度可能变大,分子热运动也可能变得剧烈,选项B正确;当压强变大时,气体的体积不一定变小,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也不一定变小,选项C错误;当压强变小时,气体的体积可能变小,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也可能变小,选项D正确。8(2017安阳模拟)如图甲所示为“”形上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内有一部分水银封住密闭气体,管的上部足够长,图中粗、细部分横截面积分别为S12 cm2、S21 cm2。封闭气体初始温度为57 ,气体长度为L22 cm,乙图为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过程中气体压强随体积变化的图线。(摄氏温度t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是Tt273 K)求:(1)封闭气体初始状态的压强;(2)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升高至多少时可将所有水银全部压入细管内。解析:(1)气体初始状态体积为V1LS144 cm3,由题图乙可知此时气体的压强为p180 cmHg。(2)当水银全部压入细部分管内后,随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不变,做等压变化,对应题图乙可知,当水银刚好全部进入细部分管内时,气体的压强为p282 cmHg,体积V248 cm3,初始状态时气体温度T1(27357)K330 K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解得T2 K369 K。答案:(1)80 cmHg(2)369 K对点训练: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问题9.(2017广东第二次大联考)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体积V与温度T的关系图像,它由状态A经等温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容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pApB,pBpCBpApB,pBpCCpApB,pBpC DpApB,pBpC解析:选A由常量得:A到B过程,T不变,体积减小,所以pApB,B经等容过程到C,V不变,温度升高,则pBpC,所以A正确。10.如图所示,U形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重力不计的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已知气缸不漏气,活塞移动过程中与气缸内壁无摩擦。初始时,外界大气压强为p0,活塞紧压小挡板。现缓慢升高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则选项图中能反映气缸内气体的压强p随热力学温度T变化的图像是()解析:选B当缓慢升高气缸内气体温度时,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可知,缸内气体的压强p与气缸内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在p T图像中,图线是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当活塞开始离开小挡板时,缸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外界的大气压,气体发生等压膨胀,在p T图像中,图线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B正确。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如图所示,p T和VT图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试求:(1)温度为600 K时气体的压强;(2)在p T图像上将温度从400 K升高到600 K的变化过程补充完整。解析:(1)由p T图可知,气体由200 K400 K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