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羚羊木雕导学案.doc_第1页
l羚羊木雕导学案.doc_第2页
l羚羊木雕导学案.doc_第3页
l羚羊木雕导学案.doc_第4页
l羚羊木雕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正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 筛选关键信息,理解课文内容。3、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4、 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并能有效地解决好类似问题。学习重点和难点品味文章的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的作用。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知识准备、关于作者张之路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山东诸城人。儿童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1982年调到童影厂任编辑。创作有电影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猫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其作品灰灰和花斑皇后、在长长的跑道上、老鼠药店分获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橡皮膏大王获园丁奖,电影霹雳贝贝获第三届童牛奖和首届莫斯科青少年电影节奖提名,小说带电的贝贝获第二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主编的中外优秀儿童电影故事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2、介绍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以羚羊为形体用一种黑木雕刻成的工艺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性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高。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赠送木雕。3、有关友谊的名人名言真正的友谊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好的无价之宝,你能够对自己的朋友守信,永远无愧于他,那将是对你的性格、灵魂以及道德的最高的考验。(马克思)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 你还想到哪些?4、知识链接1)记叙文的叙述顺序一般有、和等。2)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外貌、3)本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有哪些:、导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一】利用工具书学会读写课文中生字,能正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一、自主预习: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怦怦( ) 犄角( ) 树杈( ) 攥着( ) 逮着玩( )脸颊( ) 颤抖( ) 藏刀( )2、 词语填空: 影不离 自 主张 二为一 无可挽 3、根据意思写成语久久地注视着一个地方。( )彼此关系十分密切,总愿在一起不分开。( )完全不放在心上。( )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 )(学习小组成员如有异议,请查阅工具书。)合作探究【目标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筛选关键信息,理解课文内容。1、 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目标三】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关于人物心理,语言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性格。1、读。(朗读指导:语气连贯,语调符合人物性格)听。(学法指导:在文中圈点勾画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语句,体会人物性格。)2、概括人物性格,用“ 是 的人”来回答。a.妈妈是一个 的人。b.爸爸是一个 的人。c.奶奶是一个 的人。d.万芳是一个 的人。e.“我”是一个 的人。f万芳妈是一个 的人。3、体会文中关于人物心理,语言描写的句子,把握人物形象。第一组,找出文中描写妈妈语言、动作的句子例如(1)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去掉“突然”,可以吗?) (2)“当然是送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好像是发现了什么秘密,两眼紧紧地盯着我。(句子中的“紧紧”表现了什么?) (3)“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不用“坚定”,句子的表达效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第二组,找出文中描写“我”语言、动作的句子例如(1) 这会儿,我的心怦怦跳了起来。(怦怦一词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2)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的眼睛。(划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不!”我哭着喊了起来。(分析划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归纳总结通过写妈妈的逼迫、追查,表现了他的态度,显示了妈妈的神情面貌咄咄逼人,再三强调林洋木雕的贵重,其实是用这个砝码去衡量孩子的情感在大人心目中的分量。在父母心目中,孩子的情感并无分量。性格特征只知羚羊贵重,不知友情珍贵,即重财轻义。达标检测阅读课文16-22段,回答下列问题。1这段文字刻画的主要人物是_ ,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扣住的两个,字是_。2这段文字在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时,主要运用的是( )A肖像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3联系上下文来看,这段文字记叙的顺序是(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4这段文字有概括叙述,有具体叙述,请按要求将段落序号填在横线上A概述:_。B具体叙述:_。布置作业写一个你和父母(或老师或同学)之间曾发生过的矛盾片段,要求有语言和心理描写,并注意灵活运用说话的情态语。课后反思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从学习方法上的收获是: ;第二课时【目标四】精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阅读课文2426自然段,完成下面的题目。5与第24自然段中“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相照应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6. 第24自然段写奶奶“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此情此景,奶奶会说些什么呢?为什么又没有说? 7第24自然段中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8.“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想一想,“妈妈的眼睛”是什么样的眼神? 9爸爸妈妈执意让“我”取回羚羊,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10课文与第26段文字相照应的是哪一段? 11从描写方法角度看第25、26自然段属于_和_。表现出了我的 12写奶奶的目的是什么? 1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这里为什么写到月亮?这是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目标六】走出课文,走进生活(小组讨论)1、.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 2,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伤心事,你会怎么样处理? 3、.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拓展写作生活中的很多遗憾是可以弥补的,犯下了过错不要紧,假若能向对方说声“对不起”,生活也许会有新的转机。假设给你一次机会,你最想对谁说点什么? 学习反思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从学习方法上的收获是: ;当然,我从课文内容上,也受到了为人处事的启示: ;或人生感悟: 四、作业:续写羚羊木雕,情节设计要符合人物特点,300字左右。美文赏析:一碗馄饨(选自读者2004年第8期)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女孩愣住了。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阅读这篇文章,请大家理解两个问题:1、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2、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为什么“疲惫不堪”?【阅读提示】故事很简单,记叙了一个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跑到外面,后来在一位卖馄饨的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最后一段是点睛之笔。文章捕捉司空见惯的小事,阐发刻骨铭心的哲理,应该仔细品味。【练习】1、 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可是,她 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翻 掏 摸)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 了喜色。(露出 呈现 换成)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 3、 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个“又”字 第二自“又”字 4、第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 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5、 第段是独句成段,分析其表意上的作用。 6、 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说说对第段的理解。 11万芳 仗义 12C 13C 14A16、17 B18、19、20、21、2215.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16.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17. 不要逼孩子去要回羚羊木雕。深知儿子、儿媳的为人,自己也不需要说什么。18. 羚羊木雕很贵重,不能送人,一定得要回来。19. 应该是有恐慌、焦急、气恼和期盼的眼神。20. 同意奶奶的观点。奶奶更懂道理。她也知道羚羊贵重,但是,她更懂得执意让孩子取回羚羊,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多不好,对孩子间的感情影响多不好,对两家大人之间的关系多不好。她把情义看得重于财者物是深明情理的。21. 课文倒数第3段:“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咱俩还是好朋友”。22. 心理;动作;被逼无奈。23. 反衬爸爸妈妈,批评他们的不良行径,奶奶当不了家,使事情无可挽回。【答案与解析】C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母爱的伟大。第一个“又”字,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