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沼气 呵护壶山兰水.doc_第1页
发展农村沼气 呵护壶山兰水.doc_第2页
发展农村沼气 呵护壶山兰水.doc_第3页
发展农村沼气 呵护壶山兰水.doc_第4页
发展农村沼气 呵护壶山兰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农村沼气 呵护壶山兰水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持了19和20世纪近200年来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但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持续增长的大量消耗,不仅使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压力,同时更感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面对目前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开发利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能源结构的一场革命。一、农业部发布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农业部06年4月发布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300万户,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4000处。到2010年,全国户用沼气达到4000万户,占沼气适宜农户的30%左右,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4700处,达到适宜畜禽养殖场总数的39%左右。相当于替代2420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耗和1.4亿亩林地的年蓄积量,以每户年减少用液化气10瓶计算,年少用液化气4亿瓶,沼渣、沼液的使用将减少2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1个百分点,改良土壤5000万亩,农民年增收节支200亿元,并将有效治理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 规划提出,户用沼气重点建设在适宜发展沼气的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粮食主产区、水库库区,同时大力支持畜牧业主产区、南水北调沿线等重点水源保护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血吸虫病、地氟病疫区发展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重点建设在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规划将沼气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作为重要的内容,提出要按照“国家投入引导、多元参与发展、运作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逐步建立以省级技术实训基地为依托、县级服务站为支撑、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体系。每个乡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应具备为300-500个沼气农户服务的能力,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政府投入重点支持进出料设备、检测设备、维修工具等。二、什么是沼气在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中,存在一种我们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能为人类提供能源。提起微生物,往往会使人们想起它会使食物腐烂变质,也会使人感染上各种疾病。因此,对它们又害怕、又憎恶。但是,在微生物的家族中,因为种类不同,它们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有的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有的会给人类带来幸福。微生物中,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甲烷细菌和酵母菌,它们可以生产出沼气和酒精,为人类作出贡献。说到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必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约占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60%一80%。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它无色无味,与适量空气混合后即对燃烧。每立方米纯甲烷的发热最为 34000焦耳,每立方米沼气的发热量约为2080023600焦耳。即1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0.7千克无烟煤提供的热量。关于沼气发生的基本原理,目前尚在探索之中。沼气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将各种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低级脂肪酸,例如丁酸、丙酸、乙酸;然后把上述各类产物继续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开始将沼气用作燃料和用于照明。用沼气代替汽油、柴油,发动机器的效果也很好。将它作为农村的能源,具有许多优点。例如,修建一个平均每人l15平方米的发酵池,就可以基本解决一年四季的燃柴和照明问题;人、畜的粪便以及各种作物秸杆、杂草等,通过发酵后,既产生了沼气,还可作为肥料,而且由于腐熟程度高使肥效更高,粪便等沼气原料经过发酵后,绝大部分寄生虫卵被杀死,可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疾病的传染。现在,沼气的应用正在各国广大农村推广,沼气能源的开发利用的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沼气是一些有机物质(如秸秆、杂草、树叶、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度条件下,隔绝空气(如用沼气池),经微生物作用(发酵)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沼气是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含甲烷6070,此外还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氢、氮气和一氧化碳等。它含有少量硫化氢,所以略带臭味。发酵是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有许多微生物参与。反应大致分两个阶段:(1)微生物把复杂的有机物质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降解成简单的物质,如低级脂肪酸、醇、醛、二氧化碳、氨、氢气和硫化氢等。(2)由甲烷菌种的作用,使一些简单的物质变成甲烷。要正常地产生沼气,必须为微生物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它能生存、繁殖。沼气池必须符合多种条件。首先,沼气池要密闭。有机物质发酵成沼气,是多种厌氧菌活动的结果,因此要造成一个厌氧菌活动的缺氧环境。在建造沼气池时要注意隔绝空气,不透气、不渗水。其次,沼气池里要维持2040,因为通常在这种温度下产气率最高。第三,沼气池要有充足的养分。微生物要生存、繁殖,必须从发酵物质中吸取养分。在沼气池的发酵原料中,人畜粪便能提供氮元素,农作物的秸杆等纤维素能提供碳元素。第四,发酵原料要含适量水,一般要求沼气池的发酵原料中含水80左右,过多或过少都对产气不利。第五,沼气池的pH值一般控制在78.5。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02)。甲烷占60一70,二氧化碳占30一40,还有少量氢、一氧化碳、硫化氢、氧和氮等气体。由于含有可燃气体甲烷,故沼气可做燃料。沼气是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的一种产物。城市有机垃圾、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农村的人畜粪便、作物秸杆等,皆可做产生沼气的原料。细菌分解有机物的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复杂的高分子有机物质转化为低分子的有机物,例如乙酸、丙酸、丁酸等;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的产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在上述过程中,起发酵分解作用的是多种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使沼气发酵持续进行,必须提供和保持沼气发酵中各种微生物所需的生活条件。产生甲烷的细菌是厌氧的,少量的氧也会严重影响其生长繁殖。这就需要一个能隔绝氧的密闭消化池。温度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因素,甲烷菌能在0一80的温度范围内生存,有分别适应低温(20)、中温(30)、高温(50)的各类细菌,最适宜的繁殖温度分别为15、35、53左右。甲烷菌生长繁殖最适宜的pH值约为70一75,超出此范围,厌氧消化的效率就会降低。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担负废弃物发酵作用的细菌,还需要氮、磷和其他营养物质。投入沼气池的原料比例,大体上要按照碳氮比等于20:1一25:1。此外,还应控制影响沼气发酵的有害物质浓度。三、我镇沼气基本情况新度镇地处壶公山麓,耕地资源贫乏,人均耕地不足0.35亩,近年来,我镇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畜禽养殖专业村,畜禽粪便污水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坚持污染治理与发展并举,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沼气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2003年2007年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沼气发展提出要求,要求进一步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在农业法、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国家重要法律法规中,都对沼气发展提出明确规定。中央领导多次视察沼气建设工作,并做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指出:“发展农村沼气,既有利于解决农民生活能源,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确实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希望的公益设施建设”。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不仅提供农村生活能源,而且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我镇群众自七十年起就有建设户用沼气池的习惯,“十五”期间本镇已建设户用沼气池420口,特别是桂林村,已建沼气池200多口,沼气池建设带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一项公益性事业。不但农村卫生环境得以改善,而且实现了能源的再生利用,这对我镇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示范意义,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稳定社会的有力保证。建设户用沼气池已列入镇“十一”五期间农业重点项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大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和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期间我镇计划建设户用沼气池2000口,每口12立方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镇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量持续增长,资源与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新的形势,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沼气项目的实施,把它作为为农民办的一件实事来抓。我镇实施农村沼气项目,是建立在群众实践和总结沼气开发利用经验的基础上,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可靠的技术保证。把农业废弃物开发利用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结合起来,把生态环境治理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民致富结合起来,其社会效益大于农户自身的经济收益,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创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不仅提供农村生活能源,而且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当前,农村沼气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镇沼气建设起步于70年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能源需求型阶段。重点解决农村地区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但由于当时建池材料简陋,技术不成熟,加之管理粗放,导致沼气建设质量问题突出,影响了技术的普及推广。90年代为生态需求型阶段。经过各级农业部门的推广和试点示范,沼气建设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户用沼气池建设广泛采用混凝土浇铸施工工艺,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第三阶段是沼气建设与改圈、改厕和改厨相结合,沼气技术与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结合,大力推广各类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良性循环,标志着沼气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三个特点:1技术模式日趋成熟。户用沼气技术经过多年的示范推广,从池型设计、建池施工到使用管理逐步成熟。本镇有沼气工80多人,由农村广大沼气工实践中开发出了各种方便实用的进、出料装置和工具,解决了出料难问题,使沼气池的使用管理简单易行。2在建设内容上,由单一沼气池建设,发展到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形成“一池三改”的农村沼气建设系统。部分农户进一步与改院、改水、改田、改路等结合,创新了不少新的生态家园模式。3应用领域由“省柴节煤、点灯烧饭”的层次,拓展到生产领域、生态领域和环境卫生领域。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不仅节柴、节水、节化肥,增粮、增猪、增收入,而且村容、村貌显著改善,达到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和亮化,深受农民欢迎,综合效益明显,已成为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是推进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农村沼气有很强的适宜性,发展的潜力巨大。农村开展沼气建设,进行“一池三改”,是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内容,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与实践。2003年2月,我镇选派32名沼气技术人员参加莆田市第一批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人数居全市之首;2006年4月,我镇又派5名沼气技术人员参加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具备了沼气项目建设规模必须与有资质的施工人员数量相匹配的“持证上岗”要求。这次,我镇被农业部确定为2006年度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镇,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沼气项目投资少,但效益明显,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大大高于经济效益,沼气项目关系千家万户,实施的工作量大,四、对抓好这次的沼气国债项目的建议(一)领导重视所有项目没有领导重视是行不通的,发展农村沼气,营造生态家园,建设生态农业,已成为中国农民建设新型农村的现实选择。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的要求,落实责任,搞好服务,强化监督,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在技术上把好关,确保农村沼气国债建设项目质量和效益。(二)组织机构落实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债沼气建设领导小组。镇也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并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来解决沼气建设中的具体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有组织机构、有领导亲自抓、有业务部门具体抓,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三)逐户规划落实 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组织技术人员对国债沼气项目的7个村的所有农户调查摸底,从中选出具备条件的1708户作为项目户。然后由农户提出申请,镇、村审核,登记造册。(四)技术人员落实。 我镇有证技沼气工有32人,为确保沼气建设质量,要做到“建池前仔细勘查,建池时认真督查,建池后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查”。(五)坚持公平公开原则沼气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比较分散,社会影响很大。能够普遍反映做得不错,关键在于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沼气项目实施中要坚持“两透明”、“三公开、一公布”。即项目村、项目户的确定透明,国家批复的项目村户数、项目资金透明;公开国家政策、计划任务、补助标准和建设条件,公开农户自愿建池名单;公布建池档案。加强培训和技术服务,积极探索沼气技术管理和服务的新机制,鼓励沼气生产工参与企业化经营和市场化服务,推进农村沼气建设走上专业化施工、产业化发展、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轨道。要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沼气持续长久地发挥效益,要搞好沼气池后期管理,提高服务,解除沼气用户的后顾之忧。(六)找准结合点农村脏、乱、差问题是制约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实施好农村沼气建设,关键是要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就是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并从根本上消除农村脏、乱、差问题。农村沼气建设就是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农村脏、乱、差的实质是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消除脏、乱、差,必须要统筹生产生活,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垃圾、秸秆、粪便、污水等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转化为肥料、燃料、饲料等资源转化,发展循环农业,把脏、乱、差问题解决在生产生活单元内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转变,形成资源与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示范村(户)特点,坚持多种形式,把沼气建设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相结合,与改厨、改厕、改圈和改院、改水、改路等配套建设相结合,与建设精神文明村(户)相结合,与新村建设和村镇改造相结合,与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打破绿色壁垒相结合。(七)站稳落脚点只有着眼于农民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需求,通过进村入户,真心为广大农民办实事,把国家政策落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