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畅言教育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模式介绍:发现式学习认为,科学家用来解决问题、探究未知的理性策略可以传授给学生。其模式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教师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临疑难境,学会搜集和加工资料,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设计思路说明:通过设问做引入激发学生积极讨论,引入教学主题:血流的管道-血管。根据教材的实际需求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层次由浅入深的各个小目标,让学生去感知教材,链接生活,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教师按小组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引导,点拨,利用教学中预设的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诊断反馈环节是贯穿本模式的一条主线。 从形式上看,练既可以是综合、书面的,也可以是整体、口头的; 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知识掌握,也可以是思维训练;既可以是巩固强化,也可以迁移延伸;从教学程序上看,主要是安排在新课结束后巩固所学、迁移知识、培养能力,但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开始前的导入性训练。 “大教学观”指出,要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实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通过延伸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认识水平,为进一步获得生物知识奠定良好的技能与心理基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里的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内容。血管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又是学习血液循环途径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第四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2、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2、形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结构和功能统一的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分辨三种血管。2、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教学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2、能够在显微镜下分出辨静脉和动脉血管。观察到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材料。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熟悉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 2.调查与血管有关的疾病,以及如何保护血管的知识。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出示人们因创伤引起不同情况出血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出血情况会有不同呢?原来这与人们伤及血管的种类有关,进入新课的学习:血流的管道-血管。二、目标导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怎样“教”呢?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指出:欲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愉快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在目标意识驱使下,产生永恒的“内驱力”。显然,“导学”环节就成为“六环节”模式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一堂课中“时间篇幅”最长的一段。【目标分解】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3. 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三、导思点拨 在目标导学环节后,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学习,起到加强印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符合“认知思考再认知”的认知规律。【讲授新知】探究主题一: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指导学生自学,出示下列问题:1.本实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小鱼作为观察材料?(小而尾鳍透明的)2.实验时应怎样包裹小鱼?3.为了防止培养皿中的小鱼跳动,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方法步骤: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目的: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贴在培养皿上。(待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提出观察任务:1.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最细的血管,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是如何流动的?2.缓缓移动培养皿,观察不同血管中的血流情况是否一样?完成观察任务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主题二: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过渡: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三种不同的血管,血液在不同的血管内,其流向和流速是不同的。那么这三种血管各有什么特点呢?指导学生自学,出示下表:血管概念管壁特点血流速度有无瓣膜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血管,引导学生感悟“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1、动脉2、静脉出示静脉瓣活动示意图,讲解静脉瓣作用;适当补充静脉曲张的相关知识。联系静脉注射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3、毛细血管引导学生总结出毛细血管的“五个最”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内径最细、血流最慢。引导学生分析血液与组织细胞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PPT展示。小结:问题回归:1.渗出:毛细血管出血,血量少,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也可以将伤口冲洗干净后贴上创可贴或用消毒纱布包扎。2. 缓慢地流出:静脉出血,血呈暗红色,血流缓和。3. 喷射而出:动脉出血,血液鲜红,血流猛急。总结:人体血管数量大、分布广,像城市的道路一样,纵横交错,成年人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1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周半。这些纵横交错的运输路线,任何一处出现故障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四、设问寻疑通过目标导学和导思点拨环节后,完成了教学的基本目标,解决了学生带共性的问题,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他们难免还存在着个别特殊问题,所以安排一定时间接受质疑、咨询、解惑,实现因材施教。教师按小组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引导,点拨,利用教学中预设的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问:请画图表示氧气、养料、二氧化碳、废物在细胞与毛细血管间的交换方向。设问寻疑的重要功能莫过于给学生一个自主的时空,让学生面对老师和课本敢于提出求异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求真的精神。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要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多样化,进行个性化学习。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释疑,教师应遵循“有疑则教,有惑则解”的原则,为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奠定了基础。总结收获:由同学们来总结,看看我们这节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同时可以利用课件辅助总结。五、诊断反馈诊断反馈环节是一个灵活而流动的环节,是贯穿本模式的一条主线。 从形式上看,练既可以是综合、书面的,也可以是整体、口头的;既可以是说,也可以是听;既可以是知识掌握,也可以是思维训练;既可以是独立作业,也可以是集体讨论。 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知识掌握,也可以是思维训练;既可以是巩固强化,也可以迁移延伸。从教学程序上看,虽然主要是安排在新课结束后巩固所学、迁移知识,培养能力,但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开始前的导入性训练;还可以安排在新课进行中的发现性训练或强化训练。【课堂诊断】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观察工具应( B )A、放大镜 B、低倍显微镜 C、高倍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2、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 ( C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经络 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D )A.心脏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4.静脉瓣的作用是 ( B )A.保护静脉血管壁 B.防止静脉血液倒流C.加速血液的流动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判断题 (1)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 ) (2)动脉一般分布在身体的表层 ( X ) (3)静脉和动脉比,管壁较薄、弹性小,所以血液流动的快 ( X ) (4)毛细血管的数量多,分布广泛。( )六、拓展延伸1、医院的护士为病人输液时,常常先用一根胶皮管扎紧病人的上臂,待前臂上的血管凸现出来才一针到位.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这时利用了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的原理.输液时通过采用静脉注射,当橡皮筋扎紧手腕后,血液不能流向手臂,同时静脉瓣又阻止血液倒流,这样血液就滞留在手臂的筋脉血管中,使血管鼓胀,便于扎针时准确到位。2、我们胳膊上、腿上的血管看起来都不是红色的,而是呈现出近似于青色。这是什么原因呢?在不同的血管中,血液因含有的氧气量不同,呈两种颜色:鲜红色和暗红色。当血液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是鲜红色的,这样的血把氧送到身体的各部分后,氧气减少了,颜色就变成了暗红色。这种暗红色的血液,透过手上和脚上的皮肤和血管壁,就变成了青色的。含有大量氧气的鲜红色血液在皮肤的深处血管中,外面是看不到这种血管的。此环节属于延伸阶段,“大教学观”指出,要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实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自然学科。通过课外生物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延伸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认识水平,为进一步获得生物知识奠定良好的技能与心理基础。教学反思 教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和运用教学模式,应当着重把握其明晰的教学思想,追求神似而不拘泥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畅所欲言、表现活跃,课堂气氛也很好。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忽略现在学生所涉猎的知识面其实很广的特点。在课堂中有些同学提出了一些看法,比如说由人类起源延伸到了地球起源,地球生命的起源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本课的教学范围,但是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也是模凌两可的,没能很好的把他们引导到本课的教学中。所以,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备课,把每一个小问题都弄清楚,努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时刻鞭策自己脚踏实地的做好备课、上课、教学反思等本职工作。让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更生动、精彩。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总体有如下几方面的反思:1、设计多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学生的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三种血管的结构,让学生体会实验的直观性,并渗透对应思想教育。从学生平时的生活导入,不仅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血管对人体的重要,同时以巧妙地提问自然地引入到知识学习中;通过自主探究时,活跃学习气氛,使学生顺利了解了人体的三种血管;通过课件,由抽象的情境到形象,由浅入深,利于学生接受。 2用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师生提问,自主探索,分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学习形式,有序、渐进地组织教学。从谈话交流到启发思考,从自主探究到巩固拓展,从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让学生讨论人在受创伤时的出学情况,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应用中提高。教学的重、难点在层层递进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中得以分解,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一点点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二零二四年度数据中心建设承包经营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城市安防设施维护管理合同2篇
- 网络安全劳务租赁合同
- 科技馆照明设施安装合同
- 攀岩馆建筑承包合同
- 2024年度劳动合同的详细条款2篇
- 金属制品写字楼租赁合同模板
- 2024年度文化旅游产业担保股权投资合同3篇
- 城市更新工程合同
- 2024年度高端人才聘用合同类型与职责明确2篇
- MOOC 饲料毒物学-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第五单元《京腔昆韵》-欣赏 ☆姹紫嫣红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 中小学校园交通安全常识宣传
- 商业摄影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 松果体区肿瘤护理
-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防高坠篇》测试附有答案
- 血管瘤护理措施
- 智能穿戴行业发展趋势
- 公共场所的肺结核消毒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