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中学 李荣胜【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生字词语;理解关键句,体会作者文章感情。2、过程与方法: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的精神和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体会并学习我国宇航员为国勇于牺牲的精神。【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品味文章语言,赏析、感知航天英雄杨利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牺牲爱国情怀。【教学难点】赏析、感知航天英雄杨利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牺牲爱国情怀。【学情分析】1、对于神舟五号飞船、杨利伟的了解,山区的学生因为时间久远或信息相对比较闭塞,如果仅仅局限于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讲解,山区里七年级学生是难以感知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制作中国飞天梦和杨利伟的微课,通过微课易于学生真实感知与理解,易于提高学习效率。 2、边远山区的学生,上课学习欠主动,如果光是老师讲学生听,难以调动学生内心情感体验。因此,本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教学,利于在互动、民主的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编制本课学习导学案;制作“中国飞天梦”微课视频;制作“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微课视频;制作教学课件;编制达标练习。2、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完成本课的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欣赏自制“中国飞天梦”微课视频。2、教师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板书课题、作者)。 二、明确目标,目标导引1、多媒体展示目标: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生字词语;理解关键句,体会作者文章感情。过程与方法: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的精神和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体会并学习我国宇航员为国勇于牺牲的精神。2、教师解读目标,引起学生明确、注意本课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达成目标。三、学习反馈,整体感知1、课前学习小组展示预习成果(导学案课前预习部分)。2、师生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和展示,共同辨析明确,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多媒体展示、明确:(1)生字弧开(h)炽热(ch)轮廓(ku)俯瞰(kn)模拟(m)遨游(o) 严谨(jn) 稠密(chu) 概率(gi)烧灼(zhu)五脏六腑(f)千钧重负(jn) 惊心动魄(p)(2)词语炽热:形容温度极高;极热。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模拟:模仿;仿照。严谨:严密谨慎。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惊心动魄:形容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3)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提取或概括: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结合课文讲解后,板书如下: 遇上共振 飞船升空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太空一日 以为牺牲热爱航天不怕牺牲严谨科学实事求是家国情怀 俯瞰地球 我看到了什么 见 飞船飞行 不明物体 神秘的敲击声 听神秘的敲击 舷窗震开惊心动魄 飞船返回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各伞打开顺利落地太空一日,充满紧张与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哪些意外?相应的又有哪些心理活动或举止?快速阅读课文,填写下面表格。意外情况心理活动举动火箭和 飞船急剧抖动,产生共振。痛苦谨慎操作,顽强顶住失重状态下“本示倒置”的错觉靠意志克服眼睛闭着猛想听到神秘敲击声别害怕趴、听、看、找过载没有紧张舷窗玻璃出现裂缝紧张惊慌抛伞时飞船剧烈晃荡不用紧张,很正常拽、按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太空一日这篇课文选自杨利伟的天地九重,讲述了作者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他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经历了地球上14个昼夜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表现出了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和实事求是、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四、小组合作,探究质疑1、微课视频:“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2、导入探究:从刚才的微课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杨利伟是一个有着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牺牲爱国情怀的英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先自主品味揣摩,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疑惑问题。(1)请找出文中表现杨利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勇于牺牲家国情怀的语句,3、细读课文,品味揣摩4、小组合作,探究质疑5、小组展示、点评6、教师点拨、明确:(1)体现杨利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语句:A、“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什么。”因无法捕捉,就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B、“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感觉声音不像,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C、“我可以准确判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有看到长城”。D、在“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中有“共振持续26秒后就慢慢减轻”。在“归途如此惊心动魄”中有“5时35分、5时58分、6时04分、6时14时、2003年10月16月6时23分”。一系列时间精确到了时、分、秒。(2)体现杨利伟勇于牺牲、家国情怀的语句:E、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F、“我没有看到长城”,“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3)其它意味的语句:G、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所有人为杨利伟挺过了艰难的共振过程而高兴。H、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的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表达了作者成功返航的平静、喜悦、幸福和完成祖国的人民重托的轻松情感。7、可结合学习、生活上的实例谈感受。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1、总结并导入拓展: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详尽地叙述了“我”(杨利伟)的“太空一日”之旅,表现了航天英雄的沉着、冷静和严谨、科学的崇高精神。(1)读完本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迪?(2)在太空中漫游,杨利伟经历了很多神奇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非常神秘“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你觉得杨利伟在太空中遇见的“神秘敲击声”有可能是什么呢?2、学生思考、交流。3、学生展示、辨析。4、教师引导点拔:(1)鼓励学生言之有理、成理,并鼓励学生向杨利伟学习热爱航天事业,为国争光。(2)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如果学生不能说说“神秘敲击声”的可能情况或者偏颇太失真,教师适时给予点拔:可能的情况一:飞船自身造成的。但是,国制造这种飞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是举一大国之力,必须做成这件大事的。以中国人追求完美的性格与精神,这飞船应该是不会出这样的问题的。杨利伟的自述,也证实了这一点。可能的情况二:物理、化学生物以及自然现象。人类的科学,对科学本身以及自然现象,都不可能研究得完全透彻,而且,又处于飞船与太空的特殊环境中。但是,以人类所掌握的科技,以及对自然的了解,这种可能性不是非常大,杨利伟的自述,也不相信这种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