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II )卷.doc_第1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II )卷.doc_第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II )卷.doc_第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II )卷.doc_第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平仄(z) 诘问(ji) 蘅芜苑(wn)B . 黛玉(di) 潇湘(xio) 废墟(x)C . 暧暧(i) 胡诌(zhu) 颦儿(pn)D . 翡翠(fi) 村坞(w) 皎皎(jio)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雄垮 映衬 一无所知B . 败笔 蔷薇 重峦叠障C . 雕镂 隧道 摩肩接踵D . 簇拥 城廓 长虹卧波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古诗文默写(1)_,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2)_,草色入帘青。陋室铭(3)饮酒中最能体现诗人闲适、悠闲的诗句是:_,_。(4)雁门太守行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突出了战场的气氛的句子:_,_。(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4. (9分)阅读王勃的山中一诗。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注释】此诗为王勃客居巴蜀时所作。高风:秋风。(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 .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B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2)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A . 恬淡超脱B . 壮志难酬C . 忧国忧民D . 旅思乡愁(3)请对“山山黄叶飞”一句作简要赏析。四、 外国名著 (共1题;共6分)5. (6分)名著阅读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他是梁山好汉,江湖人称“黑旋风”,挥一双板斧,勇猛无比。找按时,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的诏书,杀了钦差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生活。他在一座无人的荒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作品:_;“他”叫_作品:_;“他”叫_作品:_;“他”叫_。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6. (7分)学校开展“关爱亲人,孝行天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从照汉字演变历史考究“孝”字c应属_;其造字内涵:_。(2)材料:2011年1月,有报道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修订草案中,在精神慰藉一章中拟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也有人认为儿女不探望老人,原因千万种,有些根本不是法律可以调整的。比如经济窘迫、感情有严重裂缝等,亲情怎能强制?针对以上讨论,你怎么看呢?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7.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炊烟张鹏程炊烟,是乡村的灵魂。一方旷野,有了第一缕炊烟,才有了人家。几户人家,组成了村庄。有了村庄,炊烟成了别样移动的“森林”。乡村,正是有了这淡墨的点染才诗画同园,魅力无限。一片旷野,满目画意。几十户人家,是旷野上长出的香菇,缕缕炊烟,是香菇连连的哈欠。乡村可以被旷野掩埋,但是,炊烟是隐不住的,它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任你如何遮盖,它总有办法冒出头来。乡村最恬静、最温情的时候,便是炊烟飘起的那一刻。记忆中,黄昏中的炊烟是徐缓的、抒情的、淡然的。你无法想象,它们刚在烈火中涅槃,又奋争在漆黑的烟道,满身伤痛。一经破囱而出,它们便成了最美的绽放。满目灿笑,一心坦然。像昙花,像月辉,像一个贤良的淑女,不急不躁,端庄静美,举止有素。一片片炊烟徐徐地离开一户户农家,向着更远处飘去,最后融入天边。于是,它们成了一朵云,一座山,一片海很久以前,它们还不是炊烟,它们也从不曾想过能成为炊烟。它们是一株株碧翠的生命,鲜活在野外,灿烂着沃土,恣肆了生命。鲜艳的花朵,引来了劳碌的蜜蜂;满身的翠绿,被鸟们衔去做巢;敞开的胸怀,接纳了大把的阳光。离开了那片土地,它们枯萎了,风干了。但是枯萎不等于死亡,风干也未必是消失。枯萎,是更鲜活的再生;风干,有了更空灵的飘逸。缕缕炊烟,是它们的魂魄,是它们的眷恋,是它们生命更精彩的绽放。万事万物,都是通过一缕炊烟得到了飞跃和升华。乡村的炊烟,是味觉的盛宴。张家的鲜鱼,李家的嫩鸡,王家的肥羊小村所有的美味,都是通过炊烟酿成的,又都是通过炊烟会集和传播的。那美味,成了乡村别样的烈酒,醉人醉心醉生灵。不尽的美味,逗得那些鸟们站在枝头歌唱不止、那些家畜亢奋难安;夕阳更是红着脸,迟迟不肯归去。没有哪位厨艺大师,能烹出乡村炊烟中那鲜活饱满的味道。没有哪一种味道,能被炊烟渲染得那样淋漓尽致。点点炊烟,像小村人一样,相扶相搀,相容相爱。哪一天,整个村庄的炊烟都消失了,怕是随之而来的是荒凉,是死亡。日出日落,是炊烟极好的舞台。他们歌唱卑微,歌唱琐碎,歌唱平淡,歌唱幸福各种牲畜,也不会错过这个舞台。长长的牛哞,挽留着夕阳;声声狗叫,驱赶着暮色;嘶嘶马鸣,呼唤着温馨大鹅的叫声,一惊一乍;肥猪只能哼哼,也吟出满心的欢喜;老母鸡小声地叮咛小鸡仔,一首摇篮曲给孩子们一个酣酣的梦炊烟,给动物们营造了一个诗意的舞台,生灵们的交响曲犹如天籁。如果说,黄昏中的炊烟,带了几分柔情,那么,晨曦中的炊烟则多了几分神秘。炊烟,由寥落到稠密,见证着小村的壮大;由寡淡到浓香,彰显着小村的富足。(1)本文围绕“炊烟”,写出了乡村美景。阅读段,从文中找出相应段落的中心句。有了第一缕炊烟,才有了人家。_缕缕炊烟,是它们的魂魄,是它们的眷恋,是它们生命更精彩的绽放。_日出日落,是炊烟极好的舞台。(2)有人认为,本文主体部分描写的是炊烟,可是第段却写植物的生命,第段却写动物的表现,显得偏题。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解。 (3)某班组织“作家与读者零距离”对话活动,假如你是张鹏程,你将如何回答学生的以下问题?学生:本文重点是写黄昏的炊烟,为什么还要写“晨曦中的炊烟则多了几分神秘”?张鹏程:_(4)本文通过一系列精美的描写,具体展现炊烟的袅娜风姿,读来趣味盎然。请从第段或第段中任选一处描写抄下来,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读书卡片题目:炊烟 作者:张鹏程佳句摘录:_赏析品味:_(5)如何理解第段的含义?8. (4分)阅读下面这则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汽车上的光学物理学是一门十分贴近生活的科学,它在生活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最近,我观察了各式各样的汽车,发现汽车上有多处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例如,汽车的头灯总是安装在汽车前部靠近地面的地方,而不是安装在车顶上。依我们看来,安装在车顶上照射的范围会更广些,更可行些。然而,仔细分析一下,觉得头灯靠近地面更有道理。一般说来,汽车头灯是为晚上照明用的。安装得低一些,在经过崎岖不平的道路时,光照射在路面上,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就会留下长长的影子。这样,影子的阴暗处与其他地方的光亮处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司机就比较容易选择平坦的道路了。又如汽车的头灯,它的结构看似与手电筒的灯头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又不难发现它们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手电筒的灯罩使用的是平面玻璃,而汽车头灯的灯罩使用的玻璃却是凸形的,而且上面还有横竖条纹式的棱。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头灯的后面是一个凹面镜,灯丝就装在这个凹面镜的焦点处。这样灯丝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就平行照射到地面上了。这对于照亮路面是很有益的。但是,司机除了要看清路面,还要看清路边的建设、路标等等,灯罩的特殊结构恰恰起到这样的作用。它的带横竖条纹式的棱就好比透镜和多个棱镜,将反射的平行光进行了合理“分配”,分散了一部分到四周去了。这样,既不影响照亮路面,又让司机看清了两旁建筑,岂不是一举两得。再如,小汽车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也是有区别的。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小汽车的挡风玻璃总是略有倾斜,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却是竖直的。原因是档风玻璃虽然是透明的,却也不是绝对不反光。小汽车较矮,如果挡风玻璃安装成竖直的,车内人的影像就正好映在挡风玻璃上,而其高度又和车外的行人差不多,司机就不容易分清哪是影像、哪是行人了,容易造成事故。以倾斜的方式安装挡风玻璃,车内人的影像就映在司机观察不到的上方,不会造成司机视觉上的混乱。大汽车较高,以竖直的方式安装挡风玻璃,尽管车内人的影像映在司机前方的玻璃上,但此影像比路上行人高,不会给司机的辨认造成麻烦。还有,汽车的反光镜采用凸面镜,而不用平面镜或者凹面镜等。你们看,汽车上的物理学原理是不是很多呀!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学。(1)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光学知识在汽车上的运用,请依次概括另外两个方面的内容。_头灯灯罩的特殊结构_反光镜的镜面选择(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文中将汽车头灯的灯罩与手电筒的灯罩进行比较,说明了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B . 选文第段中划线字“一般”指大部分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C .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汽车上的头灯和玻璃,突出其使用材料的不同特征,逐一介绍,语言平实,通俗易懂。D . 科学在于应用,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汽车上有多处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这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值得肯定。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9. (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节选自宋史林逋传)材料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节选自梦溪笔谈卷十人事二)【注释】晦迹:隐居(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少孤 , 力学,不为章句_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_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_游西湖诸寺_(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逋 善 行 书 喜 为 诗 其 词 澄 浃 峭 特 多 奇 句。(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4)比较上文中的林逋和湖心亭看雪中的张岱,你认为两人的志趣是否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如果你用眼睛认真观察,如果你用心灵细心感悟,你会发现,许多你曾认定的事实其实只是表象:吃喝玩乐不是友情,好斗耍狠不是勇敢,一掷千金不是豪气,一走了之不是洒脱“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才是真正的友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才是真正的勇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才是真正的豪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才是真正的洒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真正的胸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才是真正的奉献:“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才是真正的大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这才是真正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县名)、校名和人名。第 12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