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太阳能最新资讯.doc_第1页
11-1太阳能最新资讯.doc_第2页
11-1太阳能最新资讯.doc_第3页
11-1太阳能最新资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太阳能最新资讯.txt你无法改变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无法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改变生命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本文由friedaman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鄂尔多斯的国内首个光热发电项目 8 月开始招标 沉寂了多年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终于不甘沉默。 位于鄂尔多斯的国内首个光热发电项目 8 月开始招标,规模将是去年敦煌光 伏发电项目的 5 倍,即 50 兆瓦。同时,不久前由中科院和华电集团联合开发建 设的亚洲首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在北京延庆兴建, 这也是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 权高温热发电项目。 上述消息在新能源领域掀起了很高的关注度,而关于光伏光热发电,孰优孰 劣的讨论也日趋白热化。更有消息人士称,当前的一系列举措,是国家通过招标 的形式了解它们各自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成本水平, 以确定下一阶段国家重点发展 对象。 光伏产业“外绿内黑” 据了解, 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连续 3 年全球第一, 占全球总产量的 40%以上, 已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出口基地。全球前 10 位的太阳能电池厂商中,中国 占了四席。但与此同时,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费维扬指出, 高污染和过分依赖国外资源是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 两个最大问题。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光伏产业进行的是一种“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即 有近 80%的原材料是从国外进口的,同时有超过 90%的光伏电池组件出口到国 外。同时,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国内大多集中在硅提纯、硅锭、硅片生产等上游产 业链。 费维扬还指出,在生产多晶硅时,将产生 8 倍于它的四氯化硅,这是一种高 污染有毒液体。在国外,可以通过先进的“西门子闭环”技术得以回收利用。在国 内,由于技术问题,不能回收再利用,会对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光热发电更适合中国 相较于一直高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 国内的太阳能发电“光热派”则显得低调 得多。但科技部“863”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总体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王志峰研究员却笃信,“光热发电将是下一个新能源投资的蓝海,与太阳能光伏 发电相比,光热发电更适合中国。” 据了解,光热发电是通过大规模采光镜面阵列采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 提供蒸汽带动传统的汽轮发电机,从而产生电能。当规模达到 1000 兆瓦时,光 热电站发电成本能降低到的 0.70.8 元每千瓦时, 这个价格比光伏发电更具价格 优势。 王志峰表示,光伏发电由于是利用多晶硅电池等载体把光能转化成电能,所 以对传统电网的调控能力考验很大。而光热发电和火电一样是通过汽轮机发电, 所以相比光伏、风电等方式,光热发电更有利于电网系统的稳定。 但新兴的光热发电是否仍然存在光伏产业一样的技术缺失呢?王志峰表示, 虽然光热刚起步, 但与光伏产业原料需进口、 生产技术要购买、 产品靠出口相 比, 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由国内企业掌控,如今,光热发电所需的核心部件, 如定日镜、槽式镀膜钢管、槽式聚光器等均可自行生产,技术已经赶超国际先进 水平。 据了解,位于北京延庆的兆级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即将竣工,该项目现 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年内即会并网发电。 太阳能企业蓄势待发 为了更好地进行太阳能光热技术的研发,2009 年 9 月,科技部太阳能光热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在 41 家联盟成员中,除了数十所高等院校、 研究 机构外,皇明、太阳雨、清华阳光、力诺瑞特 4 家太阳能热水器制造企业也赫然 在列。这是否意味着,国内的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即将分批试水太阳能光热发电领 域呢? 中科院电工所太阳能热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姚志豪博士表示, 国内已有 多家太阳能热水器制造企业开始关注太阳能发电领域。但同时他又表示,由于涉 及技术等敏感问题,在年底,即延庆光热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之前,整个项目 组成人员不会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业内相关专家称,光热发电产业不但给太阳能发电打开了新的思路,同时也 给设备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未来一两年光热发电涉及的投资绝对不少于 1000 亿元。 据悉,对于拥有众多技术专利的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制造企业来说,想要成为 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的设备提供商,其技术门槛并不高。皇明太阳能曾透露,公 司未来在光热发电领域的定位将会是“核心部件供应商”。 中国节能协会太阳能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表示,目前,中国太阳能热利用 应该迈过了“提供热水”的初级阶段, 进入了制冷、 发电等中高温利用的高级阶段, 以寻求新的突破。 Solarbuzz 最新报道 第三季度光伏生产设备消费额达 30 亿美元 据市场调研公司 Solar buzz 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晶硅及薄膜生 产领域内的资本设备支出额再创新高。生产设备消费额达到了 29 亿美元以上, 并在季度内新增了逾 1GW 的产能。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仍受到各市场增长的驱 动,包括德国等关键市场、中国和美国等新兴市场和许多由于刺激政策而蓄势待 发的 新市场。 据 Solar buzz 称,主要的晶硅生产工具的类型(包括蚀刻、扩散、钝化沉积和 印刷等)在本季度内均分别实现了超过 1.2 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Solar buzz 表示,晶硅电池和薄膜组件领域内的产能扩张仍在继续,并预计 将持续至 2010 年的第四季度。 这将使得整个产业在下一季度再次新增 1.3GW 的 产能。 新增的晶硅电池生产线在今年第三季度内整个产业所新增的 1.12GW 的产能 中占到了 95%,而其他薄膜组件技术类型仅占了 5%。 第三季度内晶硅电池上的设备投资额据称已达到了 8.52 亿美元, 季度同比下 降幅度为 5%。今年第二季度该数字创下了历史新高,总额高达 8.98 亿美元。 这家市场调研公司还表示,来自中国大陆以及台湾的制造商占到了新增总量 由于各晶硅电池生产商为标准化的晶硅电池工厂内加装高质量的生产工 的 80%。 具并采用低风险的生产工艺,该电池类型统领了第三季度内所新增的生产线。 据称,此情况的出现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一级供应商之中所出现的持续性供 不应求的态势所导致的。在连续十二个月的报告期内,中国大陆和台湾目前在晶 硅电池生产设备的消费总额中已占到了 72%。 标准化电池生产线在本季度也占到了所有新增晶硅电池生产线的 78%, 而余 下 22%的新增量则涉及所有其他高效生产技术。 各顶级晶硅产品制造商仍一如既往地提高自身产品的效率,在本季度内完成 了 221MW 的产能扩张, 包括渐进式生产线的改进和专用选择性发射极的应用等。 生产工具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现有的几家晶硅电池制造商处,如中电光伏 (China Sunergy)、 旺能光电(DelSolar)、 昱晶能源(Gintech)、 晶澳太阳能(JA Solar)、 尚德集团(Suntech)和昇阳光电(Solartech)等。但是许多中国的新进企业也为整个 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海润光伏 (Hareon Solar)、晶科能源(Jinko Solar)、赛维太阳能(LDK)和昱辉阳光(ReneSola)等。 Solarbuzz 所公布的数据还显示,本季度内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Amtech 公司、 Centrotherm 公司、 迪斯派奇工业公司(Despatch)和 Roth & Rau 等设备供应 商获益匪浅。 “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晶硅电池制造商在 2010 年内由于受到来自下游市场创纪 录需求的刺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其扩产计划。”Solarbuzz 资深分 析师 芬利科尔维尔(Finlay Colville)表示,“此轮产能扩张已促使整个季度的设备投资 再创新高,同时,在 2010 年上半年内也为许多光伏产业领先设备供应商带来了 十分可观的 收益额。” 同时科尔维尔先生还表示:“当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晶硅电池产能不断扩张为 欧洲和北美的晶硅生产设备供应商带来巨额利益的同时, 薄膜领域的资本设备投 资总额仍旧被薄膜吸收类型、 基底、 供应链、 以及生产等领域瓜分得支离破碎。 ” 而在薄膜设备方面,Solarbuzz 公司表示,由于新一轮薄膜资本设备投资获得 了新的动力,其设备消费额季度同比上涨了 53%。 由于在本季度内此领域引进了许多工具类型和供应渠道,因此其在设备上的 投资仍旧极为分散。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部分原因是由于 CIGS 生产工具在销 售额逾 2 亿美元、 年度同比增长率达 165%的情况下, 仍旧广泛分布在薄膜吸收、 基地和其他制造流程等不同步骤上。 此外,Solarbuzz 公司还预测 2010 年第四季度晶硅电池领域内的设备投资将 保持强劲,但与本季度相比其实际数字将持平或有小幅下降。而在薄膜领域内, 由于现有的设备订单积压量主要集中在新增工厂的设备上, 此轮设备投资增长还 将持续下去。 然而,Solarbuzz 同时也表示,由于各领先电池面板供应商的增产计划可能受 到产能过剩的冲击,2011 年光伏设备领域的收益额将有所下降。 (英文编辑:Mark Osborne,翻译:蒋荒野,校正:李霄远) 本文版权归 PV-T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译或转载 本文版权归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译或转载 /news/solarbuzz_reports_pv_manufacturing_equipment_spending _at_us3_billion_in_thi IMS Research 预测 全球公共事业规模光伏市场将在 2011 年大幅飙升 (PV-Tech 讯)根据来自 IMS Research 的最新报告,全球公共事业规模光伏 市场将在 2011 年大幅增长,增长速度高达同行业中其它市场的五倍。鉴于这种 乐观的预测,薄膜电池主力 供应商 First Solar 最近做出决定,打算在未来两年 内大幅增加产能。这表明按照目前的运行率,该公司的生产能力将在 2012 年底 达到 2.7GW。然而,鉴于 First Solar 生产能力的历次提升,IMS Research 预计其 产能届时将超过 3GW。 虽然研究分析公司预测 First Solar 在 2011 年的前景很乐观, 但他们并不看好 First Solar 的竞争对手们,这些公司可能会面临需求下降的窘境,因为德国市场 已经开始慢慢消退。报告中大致内容如下:“回顾 2009 年初,诸多国家的公司均 经历了市场萧条阶段,并且需求下降,而 Fist Solar 逆势而行,显著提高其产能, 产量增加一倍以上,市场份额(以兆瓦计)从 2008 年的 6.9%提高到 10.7%。” “然而在 2010 年,当其它晶体硅竞争对手的产能一直处于疯狂增长状态的时 候,First Solar 只增加了一条流水线,产量整年保持不变。因此,尽管光伏市场 总安装量预计会在 2010 年翻倍, First Solar 的产量只会增长 25%, 导致其市场份 额下降到 8%左右。”IMS Research 的最新预测表示。 光伏研究分析师山姆?威尔金森(Sam Wilkinson)表示, “光伏产业在 2011 年的 前景并不明朗,需求甚至可能会下降,尤其是德国兆瓦级的小型商业发电市场。 尽管如此,First Solar 预计对其产品的需求将会增长,公司需要加快产能扩张。” “德国市场向来偏爱屋顶太阳能设备,这一市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迅猛增 长, 然而该公司并未从中受益。 如今欧洲的大规模电厂需求即将迎来强劲的增长, 而该公 司在北美洲的大型公共事业规模的市场也是如此。”威尔金森(Wilkinson) 补充道,“IMS Research 预计 First Solar 的一级市场(即公共事业规模光伏发电系 统)将在 2011 年有大幅增长, 这一领域的增长速度将达到光伏产业其他细分市场 的五倍。” 如果市场能保持足够高的需求,以保证新增生产线有较高的利用率,这些产 量扩建工作还将帮助 First Solar 降低成本,甚至可以低于其竞争者。作为市场的 领头羊,First Solar 已经开始降低组件成本,这家美国供应商宣布,其在 2010 年 第二季度的生产成本打破公司记录,降至了每瓦 0.74 美元。目前光伏产业需求 很高, 供应短缺,晶体硅光伏组件的价格不断上涨,First Solar 很有希望在 2011 年重新夺回曾经拥有的市场份额。 (实习翻译:杨传曦,校正:李阳) 本文版权归 PV-T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译或转载 /news/solarbuzz_reports_pv_manufacturing_equipment_spending _at_us3_billion_in_thi 英利绿色能源新增 600MW“熊猫”组件产能 总产能在 2010 年中期将突破 1.7GW 更新: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NYSE:YGE)正在保定总部扩展其生产“熊 猫”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硅锭、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生 产, 新增产能将达 600MW。此外,英利 将在海南省海口市新建 100MW 的多晶硅太 阳能电池生产项目。英利“熊猫”技术目前处于行业前沿,这一轮产能的提 升将 会帮助英利在 2011 年中期产能突破 1.7GW。 最初的“熊猫组件”使用了高品质的电池和商业生产线,组件效率目标为 18.5%以上。根据早前披露的消息,该产品应当会在今年年底前上线生产。英利 表示对其熊猫组件“强劲增长的需求”推动了产能的提升。 “这些新的扩建项目是英利绿色能源快速增长的又一个里程碑,”英利绿色能 源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先生评论道,“国际市场对我们英利太阳能组件 的需 求一直在快速增长。我们很高兴能进一步扩大产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