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大洗牌即将开始.doc_第1页
全球光伏大洗牌即将开始.doc_第2页
全球光伏大洗牌即将开始.doc_第3页
全球光伏大洗牌即将开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场源于美国的光伏破产潮,正将全球光伏制造业推入汹涌的整合潮里。挣着辛苦钱的中国光伏企业,如何渡过难关?去年5月,当美国总统奥巴马参观索林德拉(Solyndra)光伏公司时,他一定没有想到,这个曾被他称之为技术先进、美国新能源技术发展典范的公司,一年多之后正式进入了破产程序。2011年9月1日,美国光伏公司索林德拉宣布停止生产并将在近期申请破产重组。这是一个月以来,第三家美国光伏公司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而不久前,另外两家光伏企业光谱太阳能(Spectra Watt)和长青太阳能公司(Evergreen Solar)也分别提交了破产保护的申请。索林德拉公司,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菲蒙市。曾在奥巴马参观之后,获得联邦政府5.27亿美元的贷款。然而随着它的破产申请,这笔巨额贷款也便付之东流了。光谱太阳能公司,位于Intel集团旗下,曾受到高盛等投资公司的热捧,一度被业界看好,但最终在光伏电池上摔倒。而从事硅片生产的长青太阳能公司,也没有像它的名字一样,一直“长青”下去。这三起美国破产案,给原本已经暗淡的2011年光伏市场更添了几份阴霾。而实际上,据GTM Re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美国约有1/5的光伏产能因破产或停产而消失。“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了寒冬期”的论断已从之前的踌躇猜疑变为确定。而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三期破产案预示着全球光伏产业的整合期已完全来临。美式破产潮为何这三家公司都在这一月之内,轰然垮台?“供应商纠纷,加之多国高额补贴的竞争压力与制造成本的降低,促使光伏组件需求量的下滑。”光谱太阳能公司在向美国破产法院提交的破产申请中如此说明破产原因。而索林德拉公司在破产声明中称,公司因在短期内无法和拥有大量资源的外国制造企业竞争而破产。这两家企业都将矛头直指中国。 美国纽约时报也在9月5号发表文章说,中国已在全球光伏产业领域经获得绝对垄断优势垄断了全球60%的光伏产品市场。低廉的成本是中国对欧美光伏市场的最大冲击。“中国的光伏产品是属于价廉物美型的,在国际市场上确实具有一定的竞争力,”Frost & Sullivan 能源电力部门咨询经理曹寅说,“如果把这些企业破产的原因排序的话,我会把中国企业低价产品的竞争放在第一位。”近期,美国光伏制造商希望政府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呼声愈演愈烈,这三起破产案更加速了他们对中国企业的抵制。在他们看来,中国光伏企业得益于本国的优惠政策,依靠低息贷款和廉价劳动力,大规模发展光伏市场。利用成本和规模优势,降低光伏组件价格,严重冲击了欧美光伏制造商的利益。然而,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这些美国企业破产的原因,除了中国光伏行业带来的竞争,更大的原因在于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不强。i美股分析师王毓明表示,目前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导致光伏制造业竞争加剧,势必会淘汰一些竞争力相对落后的公司。他认为,美国三大公司破产的本质原因还是自身的竞争力差。“这些公司倒闭的真正原因,我认为是公司本身产品造成的,”清洁能源分析师赵立雄如此表述。在他看来,包括索林德拉在内的三大公司,虽然声称技术先进,但是其产品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并没有将先进的技术转化成本优势。加上目前光伏行业整体低迷,客户肯定会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所以,只能说中国光伏厂商的低价产品只是其中竞争的一个原因,但肯定不是主导的原因。据了解,这三家公司的倒闭,虽然在全球光伏行业掀起巨大波澜,但是他们从规模或者是技术上都属于小众公司。 无论是长青公司生产硅片所采用的拉带式硅片制作法,还是索林德拉生产的圆筒状的CIGS薄膜电池,都属于小众技术。在如今的光伏市场上,多晶硅的价格从原先的几百美元/公斤,降低到目前的约50美元/公斤。这种小众技术的竞争力,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全球光伏市场的低迷状态。自从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始,不断恶化的欧债危机迫使德国、意大利等国降低对光伏行业的补贴以及下调上网电价,直接造成欧洲光伏市场陷入萎靡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70%的光伏市场集中在欧洲地区。可以说,欧洲市场的兴衰,直接影响全球光伏制造商的业绩。光伏产业是一个极度依赖政策的行业。“如果看不到解决欧债危机的苗头,那也就看不到光伏走出低迷的曙光。”曹寅说。他预测“这种不景气的态势很可能一直会延续到2012年年底”。低迷的市场状态,以及不明朗的前景,促使行业整合期提前到来。行业整合期,必然会伴随着毛利率下降、竞争加剧、“落后产能”被淘汰等状况,有利于理顺整个光伏行业的混乱发展的态势。但对于想要在整合期内生存下来的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洗礼。无论在规模、技术还是成本上,哪一环节掉链子都有可能惨败而归。“但只有经历此过程,光伏产品制造业才能走向成熟,也只有经过市场洗礼之后生存下来的公司才有能力促成光伏发电平价。”王毓明如此评价此次整合。中企危局在美国三家公司破产之际,有外媒指出,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反观国内,虽然不久前国家出台了全国范围内的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政策,但中国光伏企业的境况并不如意,多家企业亏损巨大。目前,无锡尚德的股票,已从今年2月份的高点10.83美元下跌了65.7%,从2008年的上市以来最高点90美元则下跌了95.9%。赛维LDK、晶科、晶澳等公司业绩亦下跌严重。在此次整合期内,中国企业并未因本国政府的政策支持而得以幸免。反而因为之前的政策支持而大规模进行产业扩张,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据曹寅给出的数据,目前,整个世界的产能是市场消纳的两倍,全世界库存的光伏产能约达10GW,中国则占了8GW多。难怪美国光伏电池制造商Suniva的市场部总监抱怨,“即使看到全球市场需求在明显下降,中国企业还是在不停地生产,生产。”咨询机构的调查显示,目前的晶硅光伏电池组件的平均价格已跌至约1.15美元/瓦。据报道,在此次欧洲国际光伏巡回展览会上,国内某家企业单晶12572片封装组件的报价竟然低至0.68欧元,多晶硅则为0.72欧元。一方面,中国企业企图利用规模优势,大力生产组件,以期望控制成本,取得价格优势。而另一方面,面对日益萎缩的需求市场,中国企业不得不大打价格战,而过低的价格又促使企业陷入亏本境地的恶性循环。尽管中国企业的产量排名各自领域内的全球前列,但某上市光伏公司CEO 称:“从2005年国内第一家光伏企业上市以来,这么多年有很多企业的累计融资额跟净值相比是差不多的。可以说在这56年的时间里,很多中国的光伏公司没有赚到钱,很多公司盲目的扩张可能会带来很多的潜在风险 。”不可否认,中国光伏企业经过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在规模和成本结构上具有一定优势,不过这种优势目前还仅仅局限于光伏产品的制造上。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美国进口了37亿美元的光伏产品,以组件为主,但同时出口了56亿美元的设备、辅料等,净出口额达19亿美元。在光伏产业的其他关键环节上,中国企业并无优势,甚至与欧洲和美国的差距十分明显,如大规模制备高品质多晶硅、先进生产设备及工艺。在王毓明看来,相对于上游的多晶硅生产、下游的光伏系统开发和设备及工艺提供商,中国企业在初步建立优势的制造环节(从硅片切割到电池生产再到组件封装)挣的其实是“辛苦钱”。而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接下来一定也会有实力偏弱、匆匆上马的中国光伏公司破产或被并购。且据了解,一些中小企业已开始裁员并收缩市场。 类似英利等全产业链的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而专做某种光伏产品的公司,由于产品单一,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那么,国内光伏企业如何才能顺利度过整合期?不少企业仍寄希望于政府能出手相助。而有学者则不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