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高二语文《今别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高二语文《今别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高二语文《今别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高二语文《今别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_第4页
青海省西宁市高二语文《今别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别离 黄遵宪 导入 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在向香港社会人士发表演讲时 引用了一首诗 寸寸河山寸寸金 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 精卫无穷填海心 赠梁任父同年 这就是中国近代诗人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一首爱国诗歌 今天我们来学习黄遵宪的 今别离 黄遵宪 1848年4月27日 1905年3月28日 晚清诗人 外交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字公度 别号人境庐主人 汉族 广东省梅州人 光绪二年举人 历充师日参赞 旧金山总领事 驻英参赞 新加坡总领事 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 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 工诗 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 有 诗界革新导师 之称 黄遵宪有 人镜庐诗草 日本国志 日本杂事诗 被誉为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黄遵宪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诗界革命的最早倡导者 年轻时即写诗反对拟古主义 务求写出 我之诗 黄遵宪的诗歌主张和实践 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以 旧风格含新意境 为追求目标 然而 黄遵宪所处的年代 正是中国社会处在剧烈变化的时代 就在黄遵宪出生的前8年 即1840年 爆发了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丧失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民族矛盾的加深 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黄遵宪出生后第三年 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太平天国政权存在了14年 太平军纵横18个省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社会动荡不安 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意识开始发生了变化 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开始了解世界 并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认为不能以天朝大国自居 他们对于清朝政府的腐败 深恶痛绝 呼吁强国强兵 抗击外来的侵略 1877年1126日傍晚 黄遵宪随何如璋由上海乘轮船启程 一行30余人 最后在神户登陆 开始了在日本的外交活动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 自17世纪开始 遭到荷兰殖民者的侵略 引起社会的变化 民族矛盾加深 其情形与当时中国相似 1868年 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逐渐强大起来 1874年 发生了日本武装侵略台湾的事件 中国人在感到震惊的同时 迫切要求了解日本 想知道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究竟它是怎样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 黄遵宪的心情也正是这样 黄遵宪作为一个友好的使者 到日本后 漫游各地 参加各种集会 结交各方面的人士 与许多日本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异国的风土人情 增加了他的创作激情 他写下了大量的反映日本历史 现状 自然景色和风情 民俗的诗歌 后来编成 日本杂事诗 刊行 黄遵宪在短短的58年生涯中 游历日 英 法 意 比 美及新加坡等西方国家以及香港等共13个年头 亲身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浪潮 他站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高度 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潮流和中国的国情 积极主张维新变法 在维新变法失败后 他却矢志不渝 坚信 滔滔江水日趋东 万法从新要大同 的革新之道 100多年过去了 今天缅怀起这位客家先贤的远见卓识 仍然令人肃然起敬 今别离 别肠转如轮 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 益增心中忧 古亦有山川 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 行止有自由 今日舟与车 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 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 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 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 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 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 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 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 快飞轻气球 别肠转如轮 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 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 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 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 并力 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 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 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 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 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 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 不见 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 归定留滞 不 所愿君归时 快乘轻气球 别肠转如轮 一刻既万周 离情别思迹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 顷刻间已经绕了千万圈 轮 早期蒸汽机轮船两侧的双轮 并立 合力 一起 明知须臾景 不许稍绸缪 轮船和火车 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 宝贵 却不让人们稍有缠绵之意 须臾 片刻 短时间 绸缪 这里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万钧柁几万斤重的船舵 万钧 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 绕指柔这里形容发动机转动之灵活 打头风迎面吹来的风 逆风 石尤即石尤风 传说古代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 情好甚笃 尤远行不归 石思念成疾 临死叹曰 吾恨不能阻其行 以至于此 今凡有商旅远行 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 后因称逆风 顶风为石尤风 倏疾速 忽然 烟波杳悠悠此句化用了唐人崔颢 黄鹤楼 诗中 白云千载空悠悠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两句 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 让人远望兴叹 留滞路途阻塞 从题材上来说 这是一首什么诗 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首游子思妇诗 抒发的是一种离情别绪 这是一首近代诗歌 在表现离情别绪方面与古代诗歌有什么不同 古人写离别常用 断肠 一语 像柳永的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宵风残月 常用极哀的景 渲染极凄清的意境 而这首诗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 给人新奇的感觉 而且 里面有大段的篇幅赞赏新式交通工具 虽有万钧柁 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 亦不畏石尤 去矣一何速 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 快乘轻气球 这也使离别的情愁显得不那么浓 悲 在对离别时的描写上也不一样 古人喜欢对离别时的场面进行精雕细刻 对于那一短暂时刻的景 情充分的表现 而 今别离 明知须臾景 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 顷刻不少留 写出的是一种离别的匆匆 全篇怎么集中突出了一个 快 字 转 驰 载 动 速 快等动词的接连运用 渲染出现代交通工具的一种显著优势 超乎寻常的快速度 全篇为什么集中突出一个 快 字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不可能有的快速度 因此会加倍增生人的离愁别绪 快 别肠转如轮 一刻既万周 如何体现采用古法以表达新观念 别肠转如轮 把传统的意境与火车的车轮转动加以联系便颇新异 在过去 诗人笔下的是 一日一万周 而现在却是 一刻即万周 则是对于现代速度传神的描绘 这在传统诗文中是没有的 这样的诗一下子把传统的时空观念打破了 人的视野拓宽了 思维也变得焕然一新 眼见双轮驰 益增心中忧 目睹飞驰的双轮 诗人有何感慨 眼见双轮驰 益增心中忧 目睹飞驰的双轮 眼见时空的快速变换 人内心的忧愁在滋长 古亦有山川 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 行止犹自由 诗人为什么写古代的车舟 载离别 古代的车舟诚然同样 载离别 但毕竟速度有限 从而时空转换也有限 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 自由 因为人的以往经验赋予其应对古代车舟速度的能力 但愈是缅怀古时的时空自由体验 就愈会在现代境遇下体会到 不自由 在对离别时的描写上和古诗词有何不一样 古人喜欢对离别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