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部分 能力专题 专题十五能力专题 核心1 气温 降水资料的判读 1 气候特征的描述 首先确定气候类型 再从气温 降水入手 分冬 夏两季进行概括 例如我国广东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 降水集中在夏季 2 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首先 找出一年中最高的数值及其月份 最低的数值及其月份 其次 从图上读出最高月份与最低月份相差的数值 最后 利用所学知识和已知条件 判断影响这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3 主要的气候图 1月和7月均温图 温度带图 年降水量图 干湿状况图 气候类型图等 掌握上述气候图 有助于了解气候的空间分布及特征 区域的水文 农业等方面的差异 在中国气候图中 须掌握1月0 等温线的分布 800mm 400mm 2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五个温度带 四个干湿区的分布 图15 1 例题1 读 我国甲地气候资料图 图15 2 完成 1 2 题 图15 2 1 甲地降水最多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甲地可能位于 a 华北平原c 塔里木盆地 b 青藏高原d 珠江三角洲 思维点拨 分析降水量柱状图 得知甲地6 7 8月份降水量多且集中 此时为甲地的夏季 结合气温曲线图分析 该地最冷月均温低于0 且雨热同期 降水集中在夏季 判断甲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最有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 塔里木盆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珠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1 b 2 a 对点训练 读 甲 乙两地气温 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 图15 3 回答1 2题 图15 3 1 甲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b a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或大陆内部b 赤道附近地区c 亚欧大陆西岸d 两极地区 c 2 造成甲 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因素b 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d 洋流因素 核心2 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 1 极地俯视图上确认方向 图15 4 1 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 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如图15 4甲 图甲中各点越近极点 中心 纬度越高 位置越靠北 2 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 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如图15 4乙 图乙中各点越近极点 中心 纬度越高 位置越靠南 3 不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 甲 乙两图中箭头都指示 东方 箭尾指示西方 4 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南北极 北极点地球呈逆时针 方向自转 南极点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例题2 读图15 5 回答下列问题 图15 5 1 图中a b d三点的经纬度 a b d 2 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c点位于b点的 方向 c点位于d点的 方向 3 四点中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思维点拨 根据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判断为南极俯视图 图示半球为南半球 图中各点 越靠近南极点 位置越靠南 根据东增东经 西增西经 判断东西经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 答案 1 30 s 45 e 60 s 180 0 0 2 西北 东北 西南 3 d ab c 对点训练 3 读图15 6 回答下列问题 图15 6 1 丁地的地理坐标是 2 乙地位于丙地的 方向 答案 1 70 n 90 w 2 西北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距 可以判断出任意等高线 上点的高度 2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可知某点坡度陡缓的程度 等高线越密集 表明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 表明坡度越平缓 3 观察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规律 判断山顶和盆地 在闭合的等高线地形图上 中间高 四周低的表示山顶 中间低 四周高的表示盆地 4 根据等高线的凸向情况 判断山脊和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的是山谷 等高线凸向低处的是山脊 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处的是陡崖 例题3 某中学野外训练营举行登山活动 读图15 7 完成 1 2 题 图15 7 1 图中四条登山线路中 坡度最平缓的是 a b c d 2 甲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 陡崖 b 鞍部 c 山脊 d 山谷 思维点拨 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越平缓 甲位于表示两组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为山谷线最高处 表示鞍部 答案 1 c 2 b 对点训练 下图为 小明家乡等高线地形图 图15 8 完成4 5题 图15 8 4 图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b a 1550米c 1350米 b 1450米d 1250米 5 小明家乡甲村连年干旱 致使饮用水紧缺 小明和同学们准备从该图中的 四条线路进山寻找水源 最有可能 找到水源的是 b a b c d 3 图表统计图的判读 学会从图表中查找有效信息并能加以运用 各种图表中信息量大 仔细审题 选取所需要的 特别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答案有时候也可以直接在材料中找到 例题4 根据统计材料和地图 图15 9 回答下列问题 图15 9 1 说出2001年发展中国家所占世界人口百分比 以世界人口总数为100 2 说出发达国家人均gdp约为世界平均的 倍 3 历年来世界石油进口中 美国进口石油最多的大洲或地区是 中国进口石油最多的大洲或地区是 美洲 非洲 中东或其他 中国从a地区进口石油 油船航线的方向是向 经过太平洋 思维点拨 该题材料信息含量大 图表多 要根据问题找对相关的图表进行计算 答案 1 81 或80 2 3 3 美洲 中东 西 对点训练 读 香港2000年进口和出口商品的地区构成图 图15 10 完成6 7题 图15 10 6 香港最大的贸易对象是 b c a 美国c 中国台湾 b 中国内地d 英国 7 香港在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所具有的优势是 a 充足的劳动力c 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b 丰富的能源和资源d 廉价的土地 4 示意图的判读 1 类型 考查对地理景观 原理和规律的理解程度 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常见的示意图有经纬网图 地形示意图 景观示意图 人口增长示意图 漫画等 2 判读方法 阅读地理事物形成发展原理示意图 按其发展步骤 一 步步地进行分析比较 得出结论 阅读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示意图 结合相关地图 认清地理事物的分布 抓其要点 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分布规律 阅读各类土地资源比较 三类产业比较 工业结构比较等扇形图 主要是确定其比例关系及变化 找出差距 分析变化和差异的原因 阅读景观图 主要阅读是什么 在什么地方 时间 有 什么特点 有什么意义等内容 例题5 图15 11所示漫画 所剩无几 表示的含义是 图15 11 a 人口老龄化c 全球变暖 b 环境污染d 资源短缺 思维点拨 漫画表示的是由于人口的增长 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造成资源短缺 答案 d 对点训练 读 某城镇景观和该地气候统计图 图15 12 完成8 9题 图15 12 8 该城镇有可能分布在 a 尼罗河三角洲地区c 黄河三角洲地区9 该城镇居民的主食以 a 面食为主c 糌粑为主 b 恒河三角洲地区d 长江三角洲地区b 稻米为主d 玉米为主 d b 核心3 地理计算 1 计算类型 1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 材料 需要应用地理概念 原理 规律来解决问题 如比例尺的计算 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山地气温和温差的计算 年降水量和年较差的计算 2 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和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人口密度的计算等 2 解题方法 1 计算相对高度 海拔计算 相对高度 两点间的海拔差 温差计算 相对高度 温差 0 6 100 米 2 人口的计算 出生率 出生人数 总人口数 1000 死亡率 死亡人数 总人口数 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人数 总人口数 1000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3 人口密度 总人口数 人 土地面积 平方千米 4 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例题6 梅州市总户籍人口约为521万人 面积约15925 平方千米 那么其人口密度约为 a 128人 平方千米c 580人 平方千米 b 425人 平方千米d 327人 平方千米 思维点拨 人口密度等于总人口数量除以总面积 单位是人 平方千米 答案 d 对点训练 10 某乡人口5万人 2011年人口出生率为1 2 人口死 c 亡率为0 6 则该乡这一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 a 900人b 1500人c 300人d 1600人 11 读 某地地形图 图15 13 如果此时b点气温为 26 则c点气温约为 b 图15 13 a 30 b 14 c 12 d 26 核心4 地理时事热点 1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西电东送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 2 主要的自然灾害 1 地质灾害 地震 火山 泥石流 滑坡等 主要掌握地震的分布及成因 地震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 主要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活跃 多火山 地震 2 气象灾害 旱涝 沙尘暴 台风等 主要掌握各类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 成因和分布 3 人口 资源 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 2 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3 城市化过程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 酸雨 水土流失 荒漠化的产生原因 危害及治理 5 全球气候变暖 热带雨林破坏产生的原因 危害和治理 及生态环境保护 4 科学考察和航空航天 1 极地科考 南 北极地区的位置 气候 资源 科考站 等概况 2 四大卫星发射基地 发射点位置 气候 地形地势 交 通 水源 人口等概况 5 其他国际 国内热点事件 中东问题 体育盛事 重大 会议等 例题7 2012年12月26日上午9时 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 京广高铁正式全线开通运营 开通初期运营速度每小时300公里 北京至广州全程仅需7小时59分 有关京广 高铁说法错误的是 a 联系了北方和南方b 经过的省区均位于东部季风区c 缓解了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d 沿途省份主要的粮食作物均是小麦和玉米 思维点拨 该题依托时事热点考查交通运输的知识 京广高铁的起止点是北京和广州 与京广铁路并行 缓解了京广铁路的客运压力 京广高铁纵贯我国南北 联系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线路经过的省区均位于东部季风区 沿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门窗分包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协议
- 劳动人事合同劳动合同
- 业务代理合同协议
- 建筑清洁劳务合同
- 报社编辑合同协议
- 工程合同中止协议
- 代理饮料保证金合同协议
- 主持协议合同
- 夫妻双方签字合同协议书
- 2025年育婴师考试精神与试题及答案
- CACA小细胞肺癌诊治指南(2025版)解读
- 耳鼻喉安全教育
- 2025-2030中国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含解析
- 202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招聘78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造口患者自我护理
-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
- 农村信用社档案室密集架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学校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旅游专业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