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 分 类 号: 密级: 公 开 学校代码: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高中古诗自主学习研究 邹锦芳 学 生 类 别 教 育 硕 士 培 养 单 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指 导 教 师 吴明贤、 许 书明 职称 教 授 专 业 名 称 学科教学语文 研 究 方 向 中学语文教学 论文完成日期 2009 年 10 月 14 日 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及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 吴明贤 许书明 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如因不符而引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本人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 学校作为 申请 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 1)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 可以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供检索; 2)为教学、 科研 和学术交流 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 密后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 有关 网 络 上供阅读、浏览。 本人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邹锦芳 导师签名:吴明贤 许书明 签字日期: 2009 年 11 月 23 日 签字日期: 2009 年 11 月 23 日 1 高中古诗 自主学习 研究 教育硕士 学科教学 语文 专业 研究生 邹锦芳 指导 教师 吴明贤 许书明 摘要 古代诗歌的鉴赏教学历来都很受重视, 古诗鉴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使 学生 受到传统文化、人文精神、道德修养、文化品位的熏陶和感染,这对于继承名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实现语文的美育功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高中语文古诗的教学现状,以高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高考考纲及新课标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归纳出一些教学原则及方法。 希望学生 们 能在迎战高考的同时领悟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古诗的 韵味和人文魅力感染 他们,让年轻一代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得到深化, 让他们在古诗的自主学习中 去 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从而 陶冶性情, 陶冶情操, 提高道德修养。 关键词: 古代诗歌 现状 自主学习 能力研究 实践探索 2 of by of to of so of of of of of is of In to in of to to up of I at so of of so s of s so in a in to to I 目 录 绪 论 . 1 第一章 古诗教学传统及现状分析 . 2 一、古诗教学概述 . 2 1、古诗的含义 . 2 2、古诗教学的传统 . 2 二、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教学的要求 . 5 三、入选高中教材的古诗简析 . 7 1、新课标背景下的教材优势 . 7 2、目前高中教材的局限 . 8 四、高中古诗教 学现状成因及分析 . 9 (一)高中古诗学习现状调查 . 9 1、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 9 . 11 (二)教师教学情况调查 . 12 (三)原因分析 . 12 1、环境因素 . 13 2、教材因素 . 13 3、教师因素 . 13 4、教学方法 . 14 5、评价机 制 . 15 第二章 自主学习理论及现实意义 . 17 一、自主和自主学习 . 17 1、何谓自主 . 17 2、自主学习的概念 . 17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 19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19 2、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 20 3、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0 、元认知理论 . 20 三、自主学习的特点 . 21 1、学习行为的自觉性 . 21 2、学习活动的自为性 . 22 3、学习过程的自控性 . 23 四、自主学习的原则 . 24 五、自主学习的意义 . 25 第三章 高中古诗自主学习及能力要求 . 27 一、高中古诗自主学习的特点及能力要求 . 27 (一)高中古诗自主学习的特点 . 27 1、学习兴趣的不易激发 . 27 2、学生基本功的重要性 . 27 3、教师指导的重要性 . 29 4、对培养结果的高要求 . 30 (二)高中古诗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 . 31 1、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 31 2、要具备基本的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 . 33 二、古诗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 . 37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 37 1、自主定向 明确学习的目标性 . 37 2、自主选择 尊重主体的差异性 . 38 3、自主探究 注重过程的参与性 . 38 4、自主反思 强调行为的调控性 . 39 5、自主运用 体现古 诗教学的实践性 . 40 (二)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教师管理策略 . 40 第四章 高中古诗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 42 一、改变古诗教学观念 和教学模式 . 42 1、改变文本解读的应试化倾向 . 42 2、诗意尊重个性化理解 . 43 、作品的要进行整体解读 . 43 4、改变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 44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 . 49 1、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 50 2、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 50 3、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51 4、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52 三、强化学习目标的建立 . 54 (一)关于学习目标的建立的研究 . 54 1、目标特征 . 54 2、影响目标选择的因素 . 55 (二)强化学习目标建立的意义 . 55 1、有利于课程的规范化 . 55 2、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 56 3、有利于教师的指导教学 . 56 4、有利于交流和沟通 . 56 (三)指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的原则和方法 . 56 1、建立学习目标的原则 . 56 2、帮助学生设置学习目标的一个方法 . 58 四、加强自 主学习方法的指导 . 60 1、查找资料,知晓诗人 . 60 2、结合背景,理解诗题 . 61 3、探讨疑难,明了诗意 . 61 4、大胆想象,感悟诗情 . 62 5、品味欣赏,诵读诗文 . 62 6、创设语境,运用诗文 . 63 五、重视古诗自主学习评价研究 . 63 (一)自主学习评价的意义 . 64 (二)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端 . 64 、评价目标和评价手段单一 . 64 2、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单一 . 65 (三)解读新课标,探求古诗自主学习评价的功能和策略 . 65 1、古诗自主学习评价的功能 . 65 2、古诗自主学习评价的策略 . 66 (四)构建古诗自主学习动态评价体系 . 69 1、构建动态评价体系的原则 . 69 2、指导学生古诗自主评价的途径与方法 . 69 3、促进学生古诗自主评价的策略分析 . 70 结 语 . 71 致 谢 . 72 参考文献 . 73 1 绪 论 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文学的长河里追本溯源,诗歌恐怕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了。如果从“杭育杭育”派的原始诗歌 开始算起,那么,诗歌的历史也就几乎等同于人类语言的历史,流传至今的弹歌也许就是远古时候最美的诗歌了。有了诗歌,也就有了诗歌教育 利用诗歌来传承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运用诗歌来教授自然知识与社会伦理,运用诗歌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和教会读诗作诗的方法等等。 到了今天,诗歌对人们的影响虽不至于涉及到生活和学习的多个角落,教育形态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语文教育对古诗的重视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0 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及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古诗 的教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省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过渡性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中,就选入了一百多首流传千年、历久不衰的古诗词,可以说,高中三年,学生们几乎是浸润在古代诗歌的琼浆玉液中。 但是目前高中的古诗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高考的压力与学生阅读兴趣及审美能力的提高这一矛盾始终无法解决。在新课标大力推广的今天,在研究性学习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校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绝不能仅仅流传在口头上。我认为针对心智已日趋成熟的高中学生培养他们进行古诗的自主学习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所谓“自主学习”,在我看来就是指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围绕确定的学习目标,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古代诗词的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并受益终生。 2 第一章 古诗教学传统及现状分析 一、古诗教学概述 1、古诗的含义 “古诗”一词常出现在汉魏六朝人著述中。对“古诗”一词最早下定义的大约要算唐初李善了。他在文选“古诗十九首”解题中云 : “并云古诗 ,盖不知作者昭明以失其姓氏 ,故编在李陵之上。”后人大都依李注所云。如刘履古诗十九首旨意解题云 : “诗以 古名 ,个知作者为谁”便是。今人则把“古诗”这个概念解释得更完整了。如陆侃如、冯沅君夫妇认为“古诗”之名是“泛指时代略早而作者失考的诗”。又如马茂元先生在他的略谈“古诗十九首”一文中也说 : 古诗一词“一般地说 ,是指年代久远、搞不清作者是谁的诗篇。” 在我这篇论文中要讨论的“古诗”是指在高中教材中所涵盖的与现、当代诗相对的诗歌作品,包括诗经中的国风、屈原的楚辞、汉乐府、古风、律诗、绝句、词和曲等。 2、古诗教学的传统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实际上主要是诗歌教育发展史。从远古到清末,诗歌一直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要载体,“诗教”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在推行新课标和课改的大背景下,古诗的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古诗教学的传统可从以下方面做解析: 古诗教学的传统方法就是“讲授式”, 教学过程程序化和教学形式单一化,即“一解题、二释词、三译句、四总结”之类的工艺化的切割肢解的拼搭组装,以及与之相呼应的“一张嘴一支笔”单调乏味的讲述与板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诗词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表现为: 以理性分析代替感性领悟 。 本来审美活动贯穿古诗词教学的始终 ,而这种活动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感性关注;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以理性分析代替感性领悟的文学教学:老师不是花时间去教学生领略诗词的意境,相反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诗词的所谓艺术手法、中心思想、文学常识、人物形象、写作特色、修辞手法、词语使用等,这是对古诗教学功能的一种片面化认识,只是 3 着眼于某种狭隘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诗词中更为重要的思维因素和情感因素。在这样的课堂教学里,学生作为阅读主体,主体性基本丧失,自己的理解空间极小,感性的领悟更无从谈起。试想,只是扫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的字词障碍,学生能理解作者因国破家亡而感到孤独与寂寞的心情吗? 我曾听过一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公开课,教师领着学生逐字逐句地分析字句的意义,然后就是一厢情愿地大发感慨:“这首词表现了毛泽东多么博大的胸怀啊!”,“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教师上得激情奋发,学生却学得兴致索然。而词的那种意境,如上阕“湘江秋景图”呈现的意境的阔大,语言的形象与精练,都是很值得学生去体会玩味的,却均被教师的讲解取代了,老师冷峻的思考代替了学生丰 富的想象,冷漠的逻辑演绎取代了学生炽热的情感体验。 席勒曾这样分析:“心灵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论,与想象的活泼性相关,就范围而论,与想象的丰富性相关。分析能力占主导地位必定剥夺了想象的激发和威力,对想象领域的进一步限制必定减少了他们的丰富性。 1”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一首诗应该是一次心灵的探险,是一次情感的体验。而以上公开课这样的分析无疑是丢掉枝叶去欣赏树木的主干,放弃鲜活的血肉去欣赏干硬的骨骼,虽然没有失去其根本,但是其作为审美对象的美感却大减其色了。 以一元阐释取代多元解读 。 古 典诗词历经数千年,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每一首诗都是一件玲珑剔透的艺术品,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欣赏都能发现它的美,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读者有着独特的阅历和情感,对它自然也会各有感触。学生完全可以从自己的经历经验出发,展开纵横驰骋的想象,创造性地理解作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与鉴赏”,就明确提出课程目标为“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 疑。 2”“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 感受和体验。” 1 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年版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4 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往往以参考书为依据,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式的结论,以教师的独断专行代替了学生的多元理解。学生按着教师的要求理解了作品,掌握了知识,却错过了一次创造性的审美经历。这种呆板,僵硬的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让最富空灵性,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诗词失去了它的特有魅力,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学的失败。 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要发展学生个性,这种教条式教学迟早要退出历史的舞台,还诗词本身应有的美。因为古典诗词本来就是一块多棱多角的水晶石,在不同的光线下,在不同人的眼 光中应闪耀着不同的光芒。 以功利思想遏制审美冲动 。 诗歌欣赏在某种程度上是排斥功利思想的,诗词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合理的艺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引导审美主体超越功利目的,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无穷乐趣 。休谟曾提出,美“只存在于鉴赏者的心里,不同的心会看到不同的美 1”。 但我们 传统 的古诗教学,受传统诗教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多年应试的影响,老师教给学生的不是怎样去领略美,鉴赏美,而是怎样去猜测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怎样去防止被命题者套 住,怎样去排除三项选准一项,去操练如何运用适合评卷老师口味、命题者意图的文字答题,忽视古典诗词讲究含蓄,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情韵等特点,一味去主张多背,广采博收,“宁肯背诵三千,也不漏掉一句”,学生亦步亦趋,死记硬背,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考试就要失分。其中的情感、意境则被抽象的概念替代,具体化为一道道客观而又标谁的试题,成了知识点,失去了学生内化的需要。本应有广阔天地的诗词就没有了一点伸缩的空间。试想,学生就是把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背得烂熟,恐怕也很难理解其中的滋味。考试 中,不是有很多学生把杜牧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长”字写成“常”了吗?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看见传统古诗教学的一些可取之处: 古诗教学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是很受重视的。在新课标大力推广的今天尤为重视。 人教版教材共有 42 篇古诗词入选, 语文读本上还涉及到了 近百1 休谟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5 篇 的古诗词篇目。这些作品大致反映出了中国诗歌发展的面貌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摆在教师和同学们面前的无一不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美学价值,发挥着启智、求真的功能。 名句名篇 默写和诗歌鉴赏一直是各地语文高考的保留项目。只是考题的形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诗歌鉴赏,由以前的客观题演变成了主观题,提问的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分值一般是 13 15 分,占了二卷主观题分数的 25%。由此可见,高考命题对古代诗词还是很重视的。 各级各类学校的老师们都 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多看多背古诗。作为中国所特有的古诗文化,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为之感到自豪,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真正学会鉴赏品位古诗,多看多记多背古诗,这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人性发展之必需。 在高中的古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材把握较好,能够将书本上的诗歌分析得透彻入微,将学生带入到诗人那丰富的内心世界中去,从而和诗作者产生共鸣,激发起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二、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教学的要求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语文课的性质做了明确要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 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中,对古诗文的阅读教学更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新课标中对古诗的教学目标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 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6 对古诗的教学方法提出的要求是: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 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 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对古诗教学效果的评价原则要求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新课标指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介作品的能力。 在 2008 高考复习大纲(语文)中也明确指出:高考语文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要求通过具体试题来体现。 本层级所考察的内容主要是在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例如诗词曲赏析、作品(作者)思想观点评析、表达技巧鉴赏等等。 通过对新课标及考纲的要求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高中古诗的教学重点在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多元化。不仅要读懂文本,更要能对作者的思想观点和艺术手法作出自己的评价,要达到鉴赏的层次而不仅仅是阅读。所以,高中古诗的教学绝不能局限于课堂,光凭老师的讲解也是不可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的。现在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他要求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自主学 习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要想让学生对古诗达到一种鉴赏的程度,进行古诗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7 三、入选高中教材的古诗简析 1、新课标背景下的教材优势 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 比以前增大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六册一共安排了三个单元学习中国古代诗歌,其中第三册课本就占了二个单元,即诗经离骚汉魏晋诗歌单元和唐诗宋词单元,还有第五册的李白、杜甫诗歌单元。 在语文读本中所占的分量重。语文读本是与教科 书各个单元配套使用的。以第三册为例,为配合课本第一单元的学习,读本选入了诗骚留韵和汉魏诗歌两个专题;为配合课本第二单元的学习,读本选入了唐宋诗词专题。这些诗词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进文学素养,丰富文化底蕴,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诵读篇目中所占的数量多。课程标准附录“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中要求会背诵一定数量的古典诗词:诗经,如氓等;楚辞,如离骚等;唐宋词 ,如李煜虞美人、苏轼念奴娇、辛弃疾永遇乐等。同时,高考作为一种选拔和导向,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对古诗词的重视。 2001 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2003 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 王维的过香积寺; 2004 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 李白的菩萨蛮诗歌鉴赏题加上名句默写,在整张试卷分值约占 8 10 分。 综合分析这些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的古诗词,我们发现,这些作品,从时代起,起自诗经,下迄清代,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均有作品入选;以诗人论,入选诗 人几十位,都曾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领域、各个时期做出过重大贡献,产生过重大影响;从作品的风格来说,举凡中国诗词史上重要的诗词流派都有其代表性的作品入选,如田园诗派、边塞诗派、豪放词派、婉约词派等;以诗词的体裁而言,诗、词、曲以及古代民歌,五、七言绝句、律诗、歌行、长调、小令等等,无不齐备;从诗词的内容上看,抒发感情、关心民生、探寻哲理、怀乡思亲、爱国言志、模山范水、咏史怀古等,都有经典性作品入围;可以说,这些作品大致反映出了中国诗词发展的面貌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摆在教师和同学们面前的无一不是文质兼美、脍炙人 口的 8 传世佳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美学价值,发挥着启智、求真的功能。 2、目前高中教材的局限 篇目上的局限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材是现代课程的三大主要构件之一,是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编定的系统反映阅读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重要工具。正如张志公先生所指出的;“在这完整的体系中,那本教科书毕竟是核心。 1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总是以此“本”为本,开展教学活动,而现行教材在古诗文篇目的选编上却恰恰有所局限。 虽然在前面我们分析到了目前教材的优势,入选 篇目(含读本)有一百多篇,但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偏重对课本的学习,这其中的古诗只有 42 首,这个数字相对高中三年的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著名的唐代文学研究学者陈尚君曾谈到: “ 语文教育中,古诗文所占比例太少,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广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显薄弱,以至于有些中文系硕士生、博士生标点古书都有困难。 2”他所指的 就 是中学和高校语文教材、课程的问题, 认为 我们普遍使用的教材也存在这种“厚今薄古”的状况。 另一方面,读本在课堂上使用的机率很小,学生在课后也很少有时间和兴趣去阅读读本。 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则较多 地呈现无序、随意状态,内容本身之间,与学生学习、生活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不易引起学生兴趣,也不易记忆、回顾。而这恰恰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障碍和难题之一。 考试体系和教材选编体系不一致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都出现了考试体系和教材选编的体系不一致的问题。翻阅一下高中语文教材,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都像是一套文学作品选。缺乏系统的文学史知识的介绍,一般只是出现在文章的第一个注释中。这样,学生无法把握某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脉络,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缺乏一个对文学的宏观 的把握。而考试评价则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就1 超越教材:走向智慧的语文教学,小学教育网 2 略谈 ,语文学习 1986 年第 4 期 9 是会考,会考考查 古诗 ,一般会选取课内的篇目考查。第二,就是要求更高的高考,考查 诗词鉴赏 则选取课外的,学生没有学过的篇目进行考查。这就使教材和高考的考查要求脱节。如果注意观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话,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教师都会在高三总复习时,抛开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体系,而按高考考纲所提供的“能力”体系。这必然导致学生对语文的课堂教学轻视,认为,高考前突击一下就成了。事实上,高考的所采用的考查的古 诗 的方式,能够体现学生的迁移能力。但是, 考试体系和教材选编体系不一致 ,学生是 不会重视课堂上的能力培养的。 四、高中古诗教学现状成因及分析 (一)高中古诗学习现状调查 教材已为我们实施古诗词教学提供了理想充分的载体,但总观我们的教学实践,状况却不容乐观。为了更好地了解 高中生的古诗学习现状,从中分析、反思我们的古诗 教学,以便有的放矢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我们 学校 课题组分别对我 市 一所重点高中和一所普通高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300份,回收有效卷为 276 份,回收率达 92 通过对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我们把高中生古诗 学习问题主要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高中 生古诗 学习态度统计表(表一) 学校 年级 喜欢 不喜欢 无所谓 重点中学 高一 高二 高三 普通中学 高一 高二 高三 10 高中生课余时间古诗 阅读情况统计表 (表二 ) 学校 年级 经常 一般不 偶尔 重点中学 高一 高二 高三 普通中学 高一 高二 高三 我们试图用表(一)和表(二)来了解高中学生对古诗 阅读的态度和平常的阅读情况,从统计结果看,重点中 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在这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重点中学学生古诗 学习情况明显优于普通中 学。但无论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从高一到高三,“喜欢阅读古诗”和“课余经常阅读古诗 ”的同学所占比例都相对较小,“不喜欢” 和“无所谓”的同学却至少占 60以上;在课外“一般不阅读”或“偶尔阅读”更是高达 83以上,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多数学生对阅读古诗 持一种冷淡态度。 此外,在问及“古诗 教学的授课方式”这一问题时,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大部分同学(分别为 都选择了“以教师讲解为主”,只有少数学生反映“有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师生交流”等。可见,讲授方式的单一和呆板,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丧失,可能也是造成学生兴趣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知道,“一个人去做某件毫无兴趣的事情,他是很难做出持久努力的。他们表现出一种不 能胜任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不能获得精确的意义,不能把新的材料同自己的已有的观点组合起来,也不能根据特有的词汇重新阐述新的命题 1”。学生 对古诗 这种漠然置之的态度很不利于古诗词的教学,从课堂教学上来看,它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目标的落实;从学生个体的发展来看,它间接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更深远的层面来1邵瑞珍教育信息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11 看,它可能还会使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民族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渐趋萎缩。 学习诗词的目的是为了鉴赏美,是为了更好的体验人生和社会,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不管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我们的多数同学读诗词不是为了这些目的,而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 高中生古诗 阅读目的统计表 (表三 ) 学校 年级 考试 消遣 诗美 重点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普通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表三表明,两类学样均有 70左右的高中生读诗词是为了 考试,只有 20%左右的同学读诗词是因为诗美。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是为了消遣,读诗而为了消遣,大概也是审美的驱动吧!不管怎么说,多数同学阅读诗歌都带着极强的功利目的。 由此可见,引起中学生阅读 古诗 的主要动机,主要是来源于考试的压力,这种动机当属于外部动机。心理学家认为,外部动机对学习行为的指向和维持没有内部动机持久 1。由于考试而引起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外部动机,它首先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压力,引起不快的感觉,一旦可能,学生会尽量回避这种行为。这样的学习动机来得快,消失得也快。而且,在问及“学习古诗词对你有什么影响”时, 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分别约有 74和 79的学生认为“学古诗 只是为了多背几首古诗,没有什么作用”;只有 26和 21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提高文学感悟”,可知,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学习古诗的意义甚是寥寥,这样看来,学生不喜欢古诗阅读也是顺理成章的了,以这种态度对1皮连生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12 待古诗 阅读,是不会把它当作赏心乐事的,也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和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二)教师教学情况调查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 四 ) 内容 是否指导课外诵读 有否对课外诵读情况进行检查 经常 (定期) 偶尔 从不 经常 (定期) 偶尔 从不 比例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表 五 ) 内容 是否进行课外古诗文补充教学 有无列入教学计划 经常(定期) 偶尔 从不 有书面计划 有,但未诉诸文字 无 比例 从上面的调查表可以看出, 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课内古诗文的教学绝大多数教师还是秉承传统,采用 “ 讲解法 ” ,即按逐字逐句地解释理解,然后让学生串讲诗意,最后背诵默写的步骤进行教学。而且,教学时往往不 是从学生已有基础为起点。如教学那些学生 以前 就接触过,甚至能背诵如流的古诗,教师仍当作全新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 只有 少数教师采用 “ 自学点拨法 ” ,即让学生先自学,然后交流,教师对难点进行点拨。 课外古诗文的教学方法也大多与课内无甚差别,仅一名教师谈到由学生自学大致了解诗文意思即可。还有一名教师采用 “ 古诗综合实践课 ” 的形式。 (三)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 高中古诗的 教学现状不甚理想。原因何在 ? 主客观都有。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3 1、环境因素 从上一世纪(二十世纪)以来,不仅在教育领域,我们对于优秀传统 文化的传承,对于古典文化精粕之扬弃,不说数典忘祖,至少也是矫枉过正,将“孩子连同洗脚水一起倒掉了”。“文革”更是将此推到极致,“推倒在地还要踏上一只脚”,其结果便是传统文化在我国两三代人中几乎断了代。其后,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全社会上上下下将兴奋点更多地关注到现代化与西方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无暇顾及。于是,传统文化的湮灭,人文精神的缺失,几乎到了历史最低点,令人不禁扼腕痛惜。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古典诗文,自上而下一直以来 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罕有其一席之地,各级教研活动有关古诗文教学的研讨实践也难得惊鸿一瞥。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正如南怀瑾先生所担忧的:“很是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 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有好的专业,有高的待遇,或能赚很多的钱。 ” 2002 年 3 月 4 日都市快报第一版就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杭州某业余学校开出“古诗文诵读班”,却因仅招到一名学生而只得暂时停办,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开办的英语等班早就爆满。本次调查中仅一名学生谈到自己读背古诗文的原因是:“家中大人每人都会,也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国际货物买卖合同CIF术语
- 2024天津市劳动合同范本
- 2024装饰工程劳务分包标准合同
- 2024年度企业管理系统升级合同
- 2024年企业咨询服务提供合同
- 2024年度安置房买卖合同中的交易过程监督
- 2024企业间贷款合同范文
- 2024建材订货合同范文
- 2024年度安徽省某地行政中心建筑施工合同
- 2024年度广告制作合同:某广告公司对客户的广告制作及标的广告创意要求
- 2024年11月绍兴市2025届高三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一模) 化学试卷(含答案)
- 青蓝工程师傅工作计划(7篇)
- 2024年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招聘77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2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及参考答案
- 中药融资方案
- 六年级计算题 分数混合运算专项练习430题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酒店市场景气调查报告-浩华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核题及答案
- 安徽省鼎尖教育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
-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每单元1套共6套)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