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穴位专业知识课程(1)PPT课件_第1页
肩颈穴位专业知识课程(1)PPT课件_第2页
肩颈穴位专业知识课程(1)PPT课件_第3页
肩颈穴位专业知识课程(1)PPT课件_第4页
肩颈穴位专业知识课程(1)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简美业 系统教材之肩颈穴位的专业知识课程 肩颈穴位 的专业知识 穴位 第一部分头部的重要穴位 位置及功效 穴位名称 百会 穴位位置 头部正中线上 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取穴方法 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 按压有凹陷 主治功效 熄风醒脑 升阳固脱 主治中风 头痛 头晕 失眠 健忘 耳鸣 低血压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后顶 穴位位置 头部正中线上 后发际正中直上5 5寸 取穴方法 在后中线上 前 后发际线之间的中点 主治功效 醒神安神 熄风止痉 主治颈部僵硬 头痛 眩晕 心烦 失眠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强间 穴位位置 头部正中线上 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 取穴方法 在百会与风府连线的连线中间 主治功效 醒神宁心 平肝熄风 主治头痛 颈部不能回头 目眩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风府 穴位位置 在颈后区 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取穴方法 沿脊柱向上 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即是 主治功效 散风熄风 通关开窍 主治感冒 颈部疼痛 咽喉肿痛 中风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哑门 穴位位置 在颈后 第二颈椎突出上际凹陷中 后正中线上 取穴方法 沿脊柱向上 入后发际上半横指处即是 主治功效 散风熄风 开窍醒神 主治舌缓不语 舌重 失语 大脑发育不全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风池 穴位位置 在颈后区 枕骨之下 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取穴方法 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 与耳吹齐平处即是 主治功效 平肝熄风 祛风散毒 主治外感发热 头痛 高血压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脑空 穴位位置 横平枕外隆凸的上缘 风池直上1 5寸 取穴方法 在后脑勺摸到隆起的最高骨 耳后发际线后3横指凹陷处即是 主治功效 散风清热 醒脑安神 主治头痛 耳鸣 癫痫 身热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颅息 穴位位置 角孙至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 3与下2 3交接处 取穴方法 主治功效 通窍聪耳 泻热镇惊 主治耳鸣 头痛 耳聋 呕吐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瘈 zhi 脉 穴位位置 在头部 乳突中央 角孙至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2 3与下1 3交接处 取穴方法 主治功效 熄风解痉 活络通窍 主治耳鸣 头痛 耳聋 呕吐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翳风 穴位位置 在颈部 耳垂后方 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取穴方法 头偏向一侧 将耳垂下压 所覆盖范围中的凹陷处即是 主治功效 聪耳通窍 散内泻热 主治打嗝 中耳炎 三叉神经痛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角孙 穴位位置 在侧头部 耳尖正对发际处 取穴方法 在头部 将耳廓折叠向前 找到耳尖 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即是 主治功效 清热消肿 散风止痛 主治目赤肿痛 牙痛 头痛 颈部僵硬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曲鬓 穴位位置 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线的交点处 取穴方法 在耳前鬓角发髻后缘作垂直线 与耳尖水平线相交处即是 主治功效 清热止痛 活络通窍 主治头痛 眩晕 口眼歪斜 牙痛 颊肿 如图所示 第二部分膀胱经的重要穴位 位置及功效 穴位名称 大柕 穴位位置 在背上部 在第1胸椎突出下 后正中线旁开1 5寸 取穴方法 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椎1个椎体 下缘旁开2横指处 主治功效 强筋骨 清邪热 主治咳嗦 肩背疼痛 喘息 胸肋支满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风门 穴位位置 在背上部 在第2胸椎突出下 后正中线旁开1 5寸 取穴方法 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椎2个椎体 下缘旁开2横指处 主治功效 宣肺解表 益气固表 主治伤风咳嗦 发热 头痛 哮喘 呕吐 感冒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肺俞 穴位位置 在背上部 在第3胸椎突出下 后正中线旁开1 5寸 取穴方法 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椎3个椎体 下缘旁开2横指处 主治功效 宣肺解表 清热理气 主治伤风咳嗦 哮喘 酒糟鼻 小儿感冒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心俞 穴位位置 在背上部 在第5胸椎突出下 后正中线旁开1 5寸 取穴方法 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椎相交椎体处 往上推2个椎体 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 主治功效 宽胸理气 通络安神 主治胸背痛 心悸 失眠 健忘 呕吐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督俞 穴位位置 在背上部 在第6胸椎突出下 后正中线旁开1 5寸 取穴方法 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椎相交椎体处 往上推1个椎体 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 主治功效 理气止痛 强心通脉 主治发热 恶寒 心痛 腹痛 冠心病 心绞痛 打嗝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肝俞 穴位位置 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1 5寸 取穴方法 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椎相交椎体处 往上推2个椎体 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 主治功效 疏肝利胆 理气明目 主治黄疸 肝炎 目视不明 痛经 眩晕 腹泻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胆俞 穴位位置 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1 5寸 取穴方法 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椎相交椎体处 往上推3个椎体 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 主治功效 疏肝利胆 清热化湿 主治胃脘部及肚腹胀满 呕吐 黄疸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脾俞 穴位位置 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1 5寸 取穴方法 肚脐水平线与脊椎相交处 往上推3个椎体 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 主治功效 疏肝利胆 清热化湿 主治胃脘部及肚腹胀满 呕吐 黄疸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三焦俞 穴位位置 在腰部第1腰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1 5寸 取穴方法 肚脐水平线与脊椎相交处 往上推1个椎体 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 主治功效 调理三焦 利水强腰 主治水肿 小便不利 遗尿 肠鸣腹泻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肾俞 穴位位置 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1 5寸 取穴方法 肚脐水平线与脊椎相交处 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 主治功效 益肾助阳 利水强腰 主治遗精 阳痿 月经不调 小便不利 水肿闭经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大肠俞 穴位位置 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1 5寸 取穴方法 两侧髂 qia 嵴连线与脊交点 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 主治功效 理气降逆 调和肠胃 主治腹痛 腹胀 便秘 痢疾 腰脊强痛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膀胱俞 穴位位置 在骶 di 部 横平第2骶后孔 骶正中嵴旁开1 5寸 取穴方法 两侧骶嵴连线与脊交点 往下推3个椎体 旁开量2横指处 主治功效 清热利湿 通经活络 主治小便赤涩 癃闭 夜尿症 遗精 坐骨神经痛 如图所示 第三部分肩颈的重要穴位 位置及功效 穴位名称 天牗 穴位位置 在颈后 横平下颌角 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凹陷中 取穴方法 乳突后方直下平下颌角的凹陷处即是 主治功效 清头明目 通经活络 主治头痛 头晕 颈部酸痛 目痛 耳鸣 喉痛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肩井 穴位位置 在肩胛区 第7颈椎突出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中点 取穴方法 先找到大椎 再找到锁骨肩峰端 两者连线中点即是 主治功效 祛风清热 活络消肿 主治肩颈疼痛 落枕 颈椎病 肩周炎 抑郁症 乳房胀痛 更年期综合症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肩髎 穴位位置 在肩部 在肩峰角与骨间凹陷中 取穴方法 外展上臂 肩膀后下方凹陷处即是 主治功效 祛风湿 通经络 主治肩胛肿痛 肩臂痛 中风偏瘫 荨麻疹 如图所示 第四部分肩胛骨的重要穴位 位置及功效 穴位名称 肩中俞 穴位位置 在脊柱区 第7颈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2寸 取穴方法 低头 后颈部最突起椎体旁开3横指处即是 主治功效 解表宣肺 主治咳嗽 肩背酸痛 颈项僵硬 发热恶寒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肩外俞 穴位位置 在脊柱区 第1胸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3寸 取穴方法 在背部 先找到第1胸椎棘突 在其下方旁开4横指处即是 主治功效 舒经活络 祛风止痛 主治肩背酸痛 颈项僵硬 上肢冷痛 偏头痛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曲垣 穴位位置 在肩胛区 肩胛冈内侧端上缘凹陷中 取穴方法 低头 后颈部最突起椎体往下数2个椎体 即第2胸椎棘突 与臑俞连线中点处即是 主治功效 清头聪目 通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秉风 穴位位置 在肩胛区 肩胛冈中点上方冈上窝中 取穴方法 举臂 天宗直上 肩胛部凹陷处即是 主治功效 散风活络 止咳化痰 主治肩胛疼痛不举 颈强不得回顾 咳嗽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天宗 穴位位置 在肩胛区 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3 1与下3 2交点凹陷中 取穴方法 以对侧手 由颈下过肩 手伸向肩胛骨处 中指指腹所在处即是 主治功效 舒肩胛冈下缘活络 理气消肿 主治颈椎病 肩胛疼痛 肩周炎 颊颔肿 肘酸痛 乳房肿胀 气喘 小儿脊柱侧弯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肩贞 穴位位置 在肩关节后下方 腋后纹头直上1寸 取穴方法 正坐垂臂 从腋后纹头向上量1横指处即是 主治功效 清头聪目 通经活络 主治肩周炎 肩胛痛 手臂麻痛 耳鸣 如图所示 第五部分小肠经的重要穴位 位置及功效 穴位名称 小海 穴位位置 在肘外侧 尺骨鹰嘴与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 取穴方法 屈肘 肘尖最高点与肘部内侧高骨最高点间凹陷处即是 主治功效 安神定志 清热通络 主治目眩 耳聋 颊肿 颈项疼 贫血眩晕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支正 穴位位置 在前臂外侧 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 尺骨尺侧与侧腕屈肌之间 取穴方法 屈肘俯撑 确定阳谷与小海位置 二者连线中间点向下1横指处即是 主治功效 安神定志 清热解表 通经活络 主治头痛 目眩 腰背酸痛 四肢无力 糖尿病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养老 穴位位置 在前臂外侧 腕背横纹上1寸 尺骨头桡侧凹陷中 取穴方法 屈腕掌心向胸 沿小指侧隆起高骨往桡侧推 触及一骨缝处即是 主治功效 清头明目 舒经活络 主治老年痴呆 目视不明 耳鸣 急性腰痛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阳谷 穴位位置 在腕部 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 取穴方法 屈腕 在手背腕外侧摸到两骨结合凹陷处即是 主治功效 明目安神 通经活络 主治头疼 臂 腕外侧痛 耳鸣 耳聋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腕骨 穴位位置 在手内侧 第5掌骨基底与三角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中 取穴方法 微握拳 掌心向胸 由后溪向腕部推 摸到两骨结合凹陷处 主治功效 利湿 止咳 主治黄疸 痢疾 手腕无力 落枕 前臂痛 头疼 耳鸣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后溪 穴位位置 在手指 第5掌指关节尺侧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取穴方法 握拳 小指掌指关节前有一皮肤皱嬖突起其尖端处即是 主治功效 清心安神 通血活络 主治颈肩痛 肘臂痛 汗多 落枕 急性腰扭伤 如图所示 穴位名称 前谷 穴位位置 在手内侧 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