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_第1页
全国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_第2页
全国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_第3页
全国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_第4页
全国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涵义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与孟子尽心上。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者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这相互作用的中介。三、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四个特点:a,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b,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C,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d,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三个方面a,继承性。 b,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C,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四种: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其中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是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2,发展历程:(四个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 近现代教育 20世纪以后A,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1,没有阶级性,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3,没有文字和书本,口耳相传;4,教育目的一致,权利平等;5,“生活教育”,没有从生产劳动和“原始礼仪”中分离出来,在生产活动中进行。6,具有一定目的性,没有严密的计划性。B,古代社会的教育: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社会(中国、西方) 中国:在夏朝,出现了学校教育,夏商周出现“庠序校”施教机构,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体格强壮的军人和武士。雅典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其子弟具有从事商业和政治活动的综合能力,成为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古印度:宗教教育盛行,主要活动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寺院学府的特色。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封建社会的教育:中国:春秋时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 宋代,程朱理学,四书五经 明代八股文 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西方: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教会学校: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经过宗教加工的“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学校:培养皇室之外的贵族子弟,使其成为保护封建主利益的武士,教育内容出通俗的教义外,还有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古代教育的特征: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还有等级性。4,与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相适应,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C,近现代教育:分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特征:(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受教育权)1,教育目的在于巩固资产阶级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教育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培养熟练的劳动力。2,内容上注入了科学知识,增加了新的学科。3,教学方法上,引进实验法、演示法等新方法,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启发教学法受到重视。4,扩大受教育权,提出普及教育的口号。5,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制。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特征:(目的,教育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劳动人民自身的利益,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2,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3,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将国际交流。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于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涵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学的研究任务: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2,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传承思想遗产。4,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二、教育学的发展萌芽阶段 创立阶段 发展阶段(一)萌芽阶段1,特点:(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3)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者道德论述之中。2,萌芽时期中国的教育思想(1)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2)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3)墨翟:教育思想:“兼爱”“非攻”。获得知识途径:“亲知”、“闻知”、“说知”。3,萌芽时期西方的教育思想(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2)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教育思想代表作理想国。(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重儿童心理发展,教育观主要体现在政治学一书中。(4)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将学习过程概括为“练习理论练习”三阶段。(二)创立阶段(17世纪以后,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特点(对象、概念、方法、结果、组织)(1)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3)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2,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1)英国的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2)捷克的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被誉为“教育学之父”。他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的主要观点:A,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B,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C,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D,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E,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3)法国卢梭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代表作爱弥儿。(4)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5)裴斯泰洛齐主要思想:A,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B,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C,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D,西方教育史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他的子女,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6)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7)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主要观点:第一,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第二,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第三,提出“四阶段教学”的理论。第四,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第五,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8)美国教育家杜威,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主要观点:第一,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第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第三,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第四,学校即社会,第五,提出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问题验证这个假设。(9)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三)发展阶段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1)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2)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3)马卡连柯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4)中国的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编写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1)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2)美国的布鲁纳著有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3)瓦根舍因著有范例教学原理,创立范例教学理论。(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5)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它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6)布鲁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的功能(一)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作用的对象分)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社会功能只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二)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作用的性质分)(三)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分)显性功能是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吻合的结果,主要标志是计划性。隐形功能是指伴随着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但潜在的隐形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就转变成显性功能。二、教育与人口关系(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入学者现有水平、年长一代影响新一代)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手段之一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三、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性质2,政治经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和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五、教育与文化的互相关系(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三)学校文化1,概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者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核心)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一)什么是人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生理的发展(也称身体的发展)、心理的发展(认知和意向)认知的发展是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意向的发展是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二)青春期的发展变化 (青春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1,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发育(骨骼的发育最快,第二性征的出现)2,中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心肺系统等)3,性器官日趋成熟(三)人的发展规律1,个体发展的顺序性(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2,个体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平衡、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4,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上帝关上一扇门,必定打开另一扇窗)5,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学的启示:顺序性要求遵循有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阶段性要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能“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衔接和过度。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个体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是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一)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孟子的“性善论”、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霍尔的“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顿的“优生学”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荀子的“性恶论”,洛克的“白板说”、华生的“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二)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3,人的主观能动性 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4,学校教育(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了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第五节 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广义上: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国家为实现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的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上: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两者关系: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特点如下:(1)教育主体确定, (2)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 (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的学校。3,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三种典型学制:(一)双轨制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自上而下的,从大学到中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一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英国是典型的双轨制代表。(二)单轨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特点是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有利于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三)分支制是20世纪上半叶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既有上下级学校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立体式的学制。(上通下达,左右畅通),但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计划、大纲和教科书必须统一而使教学不灵活。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趋势: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大,年限延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一)旧中国的学制1,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只颁布未实行。2,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推行了“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主要继承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该学制明显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3,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成学校。4,1922年,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是我国现代学制史上第一次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5,1928年,国民党在基本继承“壬戌学制”的基础上,就学制进行修改,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1,1951年颁布的新学制,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2,1958年的学制改革,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学制改革“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3,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学制改革的核心是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的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主要内容包括:(1)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4)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4,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两全面”、“两重点”的改革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面”、“两重点”。(2)调整教育结构 (3)改革办学体制(4)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5,1999年颁布教育法,对我国基本基本教育制度作出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6,1999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主与内容:(1)明确教育工作的“两基”、“两重”(2)调整教育结构 (3)构建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4)分组管理 (5)多种力量办学 (6)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 (7)加大教育投入7,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置,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主要内容:(1)教育优先发展, (2)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3)改革招生选拔和考试评价制度 (4)改革办学体制8,2004年颁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1)继续推进“三教统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农科教”的结合(2)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9,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对学制的规定,明确提出我国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小学六年、中学三年)、“五四制”两种,其中有少数地区实行“五三制”。(三)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但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制学制。2010年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这是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计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刚要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到2020年,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在学制方面纲要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发展任务: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六是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七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四、义务教育制度(一)义务教育制度的概念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据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二)义务教育的特点1,强制性,又称义务性。一是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二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2,普及性,又称统一性。原则上覆盖所有儿童、少年,也包括盲聋哑残弱智的儿童和少年。3,免费性,又称公益性。(三)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确立义务教育制度。2006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的体制”等一系列制度。德国于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按历史发展分为古代学制和现代学制。按学校层次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按类型结构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按形式我国分为: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和业余制学校。第六节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广义上: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上: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三个层次)1,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者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的培养要求。基础教育:主要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定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基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各种专门人才。(2)教育目的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3,教师的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2)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具体化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三)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激励、评价)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率,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学校、教师、学生)二、教育目的的理论(一)宗教本位论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二)社会本位论 观点: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贡献。 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三)个人本位论 观点: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四)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教育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五)其他的教育目的理论 1,文化本位论(斯普朗格)2,生活本位论 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 教育适应生活说(杜威)三、我国的教育方针(一)新中国成立以后颁布的教育方针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第一个):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劳动生产力相结合。3,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4,1985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四有、两爱、两精神):培养的人才是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5,1993年颁布的教育方针: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6,1995年颁布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7,1999年颁布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有教育方针一脉相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他们都确定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指明了教育培养人才、学校办学的方向;2,都确定了教育培养的人所应具有的素质。(二)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二)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三)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政治方向)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规格和素质要求)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型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各行为根本特征的教育。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P46-48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包括: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教育目的强调的是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一、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和特点(一)中学教育科研的含义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对象或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教研是指教学研究,是教师以各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研究。科研范围大,包括教学问题、德育问题、管理问题等等。(二)中学教育科研的特点1,研究角度的多维性2,研究目的的针对性3,研究主体的多元性4,研究方法的多样性5,研究成果的滞后性二、中学教育科研的意义(一)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二)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三)不断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三、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1,观察法的含义:观察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2,观察法的分类(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观察的环境条件)(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是否借助仪器设备)(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是否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3,观察法的运用(1)事先做好准,制定观察计划。(2)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3)及时整理材料(二)调查法1,调查法的含义: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2,调查法的分类(1)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2)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调查内容)(3)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调查的方法和手段)3,调查法的一般步骤(1)确定调查课题(2)选择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4)制定调查计划(5)实施调查(6)整理、分析调查资源,撰写调查报告(三)历史法1,历史法的含义:历史法是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事实,从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2,历史发的一般步骤:收集资料、史料的鉴别、史料的分类。(四)实验法1,实验法的含义: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造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2,实验法的分类(1)实验室试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场所)(2)确认性试验、探索性试验、验证性试验(实验目的)(3)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实验(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3,实验法进行的步骤(1)决定实验目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拟定实验计划,(2)创造实验条件,准备实验用具,(3)实验的进行,做出精确而详尽的记录,在各阶段要做准确的测验,(4)处理实验结果。(五)行动研究法1,行动研究法的含义:行动研究法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地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2,行动研究发的实施步骤(1)确定研究课题(2)拟订研究计划(3)实施行动研究(4)进行总结评价第二章 中学课程第一节 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课程作为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最早见于英国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课程的作用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3,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要根据,4,课程是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二、课程的类型(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组织形式)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特点:1,强调知识本位 2,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为核心编制课程 3,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调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特点: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综合化,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杜威)特点: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常识错误,学到方法。(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国家、地方、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习而开发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生教育的共同要求。它对政治方向的把握、教育方针的贯彻、培养目标的落实,起着决定性作用。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过校本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特征是计划性。隐性课程亦称前在课程、自发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三、课程理论流派(一)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论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代表人物。要素注意、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学科中心课程论基本观点: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二)活动中心课程论活动课程中心论又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是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基本特征:一是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二是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三是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随意性和狭隘性)(三)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是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厄迪等。(四)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3,学科特征(科学性、系统性、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影响课程的编制第二节 课程组织一、课程目标1,广义上:定位于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包含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2,狭义上: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课程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的特征:1,整体性 2,阶段性 3,持续性 4,层次性 5,递进性 6,时间性二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一)课程计划1,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2,课程计划的组成课程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设置就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培养目标和修业年限来确定学校的学科和课程。这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3,课程计划的作用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二)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概念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2,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其中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3.课程标准的作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三)教材1,教材的概念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及各种视听材料。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2,教科书的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小学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