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总论试题1.doc_第1页
新型城镇化总论试题1.doc_第2页
新型城镇化总论试题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城镇化总论试题1考试时间:60分钟1.以下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支撑表述不正确的是()。多选A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B 与“传统城镇化”本质区别而言C 以第三产业为支柱D 借鉴欧洲国家大都市的实践经验正确答案:B C D 2.城乡之间的3个“等值化”包含()。多选A 城市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基本等值B 投入农业和投入其它产业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等)的回报应基本等值C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等D 城市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的社会地位完全平等正确答案:B C D 3.经济腹地与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形态经历()阶段。多选A 区域工业化起步阶段B 区域工业化成长期阶段C 区域工业化成熟期阶段D 区域的后工业化时期阶段正确答案:A B C D 4.“大都市区”是在()时期出现在美国、英国。单选A 20世纪30年代B 20世纪4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60年代正确答案:A 5.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例证证明,()是任何人口集聚的物质前提。单选A 生产的集聚B 交通的集聚C 市场的集聚D 产业的集聚正确答案:D 6.远古时代“城镇化”的主导形式是()。单选A 部落国家B 城邦国家C 奴隶国家D 民族国家正确答案:B 7.经济系统由社会分工与经济联系构成的各类经济网络构成。判断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8.古代城镇化的起点是城市及其狭小的领域,中世纪的起点则是城市。判断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9.中世纪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比较平坦顺畅。判断正确错误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错误10.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判断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一、单选题(共7 小题,每题5 分)1、马克思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线,全景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A、马恩B、凯文林奇C、塞尔D、恩格斯2、以下对霍华德设想的“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表述正确的是()。A、建议人口为88000人B、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C、城市之间独立联系D、中心城市的绿化规模略大些,人口越少越好3、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A、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B、将全省城镇化的重心转移珠三角地区C、将城市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D、以上表述都正确4、广东省城镇化的重心应转移至()地区。A、珠三角地区B、粤东西北地区C、南粤地区D、沿海地区5、“大都市区”是在()时期出现在美国、英国。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6、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的集聚与扩散。 A、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人口 B、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商业 C、商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D、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7、关于三种“磁力”表述正确的是()。A、左边的磁铁:城市-靠近大都市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中心B、右边的磁铁:乡村-缺乏社会性,具有土地闲置、缺乏娱乐等乡村问题C、下面的磁铁:城市-乡村相结合,发展经济,减少绿地、物价高D、以上表述都正确二、多选题(共6小题,每题5分)1、当城市集群发展成为“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后,会出现以下()基本形态。A、产业空间结构以“夹工夹农夹三产”B、城市空间结构以“夹城夹镇夹村落”C、生态空间结构以“夹山夹水夹绿带”D、经济空间结构以“夹产夹人夹发展”2、2002年度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将全世界的城镇化分为()三种类型。 A、发达国家城市化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C、转型国家城市化 D、不发展国家城市化3、经济腹地与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形态经历()阶段。A、区域工业化起步阶段B、区域工业化成长期阶段C、区域工业化成熟期阶段D、区域的后工业化时期阶段4、城市的辐射效应包括()。 A、交通辐射 B、经济辐射 C、文化辐射 D、产业辐射5、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一书描述了产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 A、不同专业化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必然产生交易成本B、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们就不进行交易,人们就不进行交易,因而只能选择自给自足,此时没有市场,也没有城市C、分工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D、分工网络的扩大与交易费用成倍增加之间权衡的结果,导致交易活动的地理集中,这种狭小的地理范围就是城市6、凯文林奇将城市的“功能的模式”归纳为()。A、城市是独特的历史现象 B、城市是人类聚落的生态系统 C、城市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决策系统 D、城市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舞台三、判断题(共 7 小题,每题 5 分)1、在中心城区以建设成片绿地,推进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再造,这与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内在要求是不谋而合。对错2、经济中心对经济网络与经济腹地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对错3、古代城镇化的起点是城市及其狭小的领域,中世纪的起点则是城市。对错4、在老城区的改造上可以不必考虑保留老城区的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等。对错5、高德步认为:城市运动,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