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第一节 仪器部件简介仪器部件简介 图 1 拓普康 3002 以拓普康 3002 为例对全站仪各部件进行介绍 光学对中器的作用为全站仪竖轴通过 地面对中目标 仪器中心标志位仪器中心所在高度 定线点指示器用于引导持镜员走到仪 器视准线方向 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用于调整全站仪的水平度 水平制动螺旋用于限制全 站仪的水平转动 水平微动螺旋可使全站仪在水平方向微小转动 垂直制动螺旋用于限制 全站仪的竖直转动 垂直微动螺旋可使全站仪在竖直方向微小转动 粗瞄准器用于大致瞄 准目标 第二节第二节仪器对中及整平仪器对中及整平 首先将三脚架架到地面对中目标的上方 根据全站仪架设位置的地形调整三脚三条腿 的长度 使三脚架上端面大致水平 将仪器安置到三脚架上 固定脚 A 的位置 移动脚 B 和脚 C 并通过光学对中器观察 地面对中目标使仪器竖轴进过地面对中目标 如图 2 移动时对中人员站在三脚架 BC 一 侧 控制脚 B 和脚 C 的左右位置使全站仪在脚 A 与地面对中目标连线上移动 控制脚 B 脚 C 与脚 A 之间的距离使全站仪移至地面对中目标 图 2 全站仪对中示意图 通过圆水准仪和管水准仪使全站仪水平 使用圆水准仪粗平全站仪时 旋转全站仪上的某两个脚螺旋 A B 使圆水准器气泡 移到 A B 两脚螺旋中心连线中垂线上 再旋转脚螺旋 C 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气泡移动 过程如图 3 图 3 圆水准器对中示意图 使用管水准器时 转动管水准器使管水准器平行于某一对脚螺旋 A B 连线 再旋转 角螺旋 A B 使管水准器起爆居中 将仪器绕竖轴旋转 90 度 再旋转另一个脚螺旋 C 使管水准器起爆居中 再次旋转 90 度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四个位置上气泡居中为止 根据观测者的视力调节光学对中器望远镜的目镜 松开中心连接螺丝 将光学对中器 的中心标志对准对中目标 最后利用管水准器对仪器进行精确整平 第三节第三节 全站仪基本测量全站仪基本测量 一 准备工作 测量前将望远镜对准明亮天空 旋转目镜筒 调焦看清十字丝 利用粗瞄准器内的三 角形标志的顶尖瞄准目标点 照准时眼睛与瞄准器之间应保留有一定距离 利用望远镜调 焦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 1 棱镜模式设置 按键出现设置界面 按 F2 可对无棱镜 棱镜模式切换 2 定点指示器设置 按键出现设置界面 按 F3 可打开定线指示灯 引导持镜人员 引导走到视准线方向 3 测站点坐标设置 1 按进入坐标测量模式 2 按 P1 进入第二页功能 3 按 测站 进入测站点界面 4 依次输入 N 北 E 东 Z 竖直 坐标后按 F4 返回坐标测量模式 可通过 和选择输入项 4 仪器高的设置 1 在测站点设置第 2 步后按 仪高 进入仪器高度界面 2 输入仪器高度后按 F4 5 镜高设置 1 在测站点设置第 2 步后按 镜高 进入镜高输入界面 2 输入镜高后按 ENT 返回坐标测量模式 6 方位角确定 1 按 ANG 进入角度测量模式 2 照准已知方位角的目标 按 置盘 3 输入已知目标的方位角 按 ENT 返回角度测量模式 二 基本测量 全站仪基本测量包括角度测量模式 距离测量模式和坐标测量模式 1 角度测量模式 开机后按操作键 ANG 可进入角度测量模式 显示屏幕显示如下图中 1 图中 V 为 天顶距 测量目标与全站仪之间连线与全站仪竖轴的夹角 HR 为水平角 按 F4 可循环显示第一页 第二页和第三页软件功能 各页软件功能如下 角度模式测量步骤为 1 按 ENG 进入角度测量模式 2 先照准第一个目标 A 按 置零 后显示如下 3 按 是 后显示如下 4 照准第二个目标 B 显示两个目标之间的水平角 先后两个天顶距之间的差值即为两个 目标之间的垂直角 2 距离测量模式 按可进入距离测量模式 显示屏幕显示如图中 1 HR 为水平角 HD 为水平距 离 VD 为高差 目标与全站仪中心之间 再次按显示变为图中 3 V 为天顶距 HR 为水平角 SD 为斜距 按 F4 可循环显示第一页和第二页软件功能 各页软件功能如下 在距离测量模式下照准目标 按测量即可完成测量 显示目标的方位角 平距和高差 再 次按可显示水平角 垂直角和斜距 当棱镜无法到达 或目标被其他物体遮挡时 可采用角度偏心测量和距离偏心测量 3 角度偏心 1 在测距模式下按 P1 进入第二页功能 2 按 测量 出现偏心测量菜单 3 按 F1 选择角度偏心 4 照准棱镜 按 测量 测量全站仪到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 5 利用水平制动与微动螺旋照准测量目标 按依次显示平距 高差和斜距 按依次 显示 N 北 E 东 和 Z 竖向 坐标 6 按 F1 可重新角度偏心测量 4 距离偏心 1 在角度偏心第 2 步后按 F2 选择距离偏心 2 输入右或左偏距后 按 ENT 当测量目标位于棱镜右侧 以测量人员为准 时 目标 3 oHD 为正值 当测量目标位于棱镜左侧 以测量人员为准 时 目标 4 oHD 为负 值 如下图 按 ENT 键 3 输入向前偏距后 按 ENT 当测量目标位于棱镜远离全站仪一侧时 目标 1 oHD 为正值 当测量目标位于棱镜靠近全站仪一侧时 目标 2 oHD 为负值 如下图 按 ENT 键 4 照准棱镜 按 测量 开始测量 按依次显示平距 高差和斜距 按显示 N 北 E 东 和 Z 竖向 坐标 5 在距离测量模式下可通过放样功能找到需要定位的位置 1 在测距模式下按 P1 进入第二页功能 2 按 放样 键出现放样模式界面 3 通过 F1 F2 和 F3 选择放样模式 现以平距模式为例 按 F1 4 输入放样距离后按 ENT 5 照准目标 棱镜 按 测量 开始测量 显示出测量距离与放样距离之差 dHD 测量距 离 全站仪与棱镜之间的距离 放样距离 6 移动目标棱镜 直至 dHD 0 为止 6 坐标测量模式 按进入坐标测量模式 显示屏显示如图中 1 按 F4 可循环显示第一页 第二页和第三页软件功能 各页软件功能如下 在坐标测量模式下照准测量目标按开始测量 按 测量 可继续测量其他目标 第四节第四节 菜单模式菜单模式 一 后方交汇法 后方交会法是矿山测量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为通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空间坐标计 算全站仪所处位置的坐标及方位角 从而测量其他目标的坐标 1 在开机状态下按 MENU 菜单进入菜单模式 2 按 F2 入如下界面 3 此界面用以选择已知点坐标所在的文件夹 可按 输入 直接输入文件夹名字后 按 回车 也可按 调用 通过 和选择文件夹后 按 回车 或按 回车 选择默认显示的文件夹名 出现如下界面 4 按 P 进入第二页放样菜单 5 按 F2 选择新点 6 按 F2 选择后方交汇法 7 按 输入 新点点号 8 按 ENT 9 输入仪高后 按 ENT 10 按 输入 输入第一个已知点点号后按 ENT 也可按 调用 选择点号后按 回车 或按 坐标 直接输入该点坐标后按 回车 出现如下界面 11 按 是 12 输入镜高后按 ENT 13 照准第一个已知点 按 角度 进入第二个已知点输入显示屏 14 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输入其他已知点坐标 当输入三个坐标信息时 可按 是 进行计算 按 F1 也可按继续输入其他已知点信息 最多可输入七个 所有已知点信息输入完后按 计算 即显示标准差 按 显示坐标值标准差 按 坐标 显示新点坐标 15 若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按 是 记录坐标 16 此时 全站仪测站点坐标及方位角均已确定 返回主菜单模式 17 按 F1 进入文件夹选择界面 18 按 输入 输入数据储存文件 按 ENT 也可按 调用 显示文件目录 通过 和选择一个文件夹 按 回车 或直接按 回车 选择默认文件夹 显示数据采集菜单 19 按 F3 进入测量界面 20 按 输入 输入点号 编码 棱镜高 21 照准测量目标 按 测量 出现如下界面 22 选择 F1 或 F2 或 F3 开始测量 以 坐标 为例按 F2 测量数据将被存储 显示屏变换到 下一个测量界面 点号自动增加 二 采集模式下的偏心测量 1 角度偏心 1 在测量模式下 照准目标按 测量 后选择按 P1 2 按 偏心 出现偏心选择界面 3 按 F1 选择角度偏心 照准棱镜 4 按 测量 进行测量 5 转动水平制 微动螺旋照准目标 每按可顺序显示平距 高差和斜距 6 每按 可顺序显示 N E Z 坐标 7 按 是 测量数据被记录 进入下一个目标测量界面 2 距离偏心 1 在测量模式下 照准目标按 测量 后选择按 P1 2 按 偏心 出现偏心选择界面 3 按 F2 出现距离偏心界面 4 按 输入 输入向右或向左偏心距离 正负值与基本测量模式的距离偏心相同 5 按 F1 输入向前偏心距离 正负值与基本测量模式的距离偏心相同 6 照准棱镜 按 坐标 进行测量 三 后视法确定坐标系 1 在基本测量界面下按 MENU 菜单进入菜单模式 2 按 F2 后进入如下界面 3 此界面用以选择已知点坐标所在的文件夹 可按 输入 直接输入文件夹名字 按 ENT 也可按 调用 显示文件目录 通过 和选择一个文件夹 按 回车 或直接按 回车 选择默认文件夹 显示数据采集菜单 4 按 F1 进入测站点输入界面 按 输入 输入测站点点号 按 ENT 或按 调用 显示点号目录 通过 和选择点号 按 回车 出现如下界面 5 按 是 6 输入仪器高 按 ENT 7 按 F2 进入后视界面 8 按 输入 直接输入点号 按 ENT 也可按 调用 显示点号目录 通过 和选择点号 按 回车 出现如下界面 9 按 是 10 照准后视点 按 是 返回放样菜单 11 按 ESC 返回菜单模式即可进行测量 四 放样 1 在放样菜单下按 F3 放样 2 按 F2 调用 显示点号目录 通过 和选择点号 也可按 F1 直接输入点号标或按 F3 直接输入坐标 3 按 回车 4 按 是 进入镜高界面 5 输入镜高后 按 ENT 6 按 角度 显示实际水平角 HR 和对准放样点仪器应转动的水平角 dHR 7 利用水平制动与微动螺旋转动全站仪使 dHR 0 持镜人员移动左右位置直至棱镜在全站 仪视准线方向 按 距离 显示实际水平距离 HD 和对准放样点尚差的水平距离 dHD 水准 放样点尚差的垂直距离 dZ 8 持镜人员前后移动 直至 dH 0 若需要放样 Z 坐标 则调棱镜位置 使 dZ 0 按 F4 进入下一个放样点界面 五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的功能有 文件状态 检查存储数据的个数 剩余内存空间 查找 查看记录数据 文件夹维护 删除文件 编辑文件名 输入坐标 将坐标数据输入并存入坐标文件 删除坐标 删除坐标受中的坐标数据 输入编码 将编码数据输入并存入编码文件 数据传送 发送测量数据或坐标数据 或编码库数据 上载坐标数据或编码库数据 设置通 讯参数 1 显示内存状态 1 在第一页菜单功能下按 F3 2 按 F1 显示测量数据文件盒坐标数据文件总数 3 按 P 显示全部文件中测量数据和坐标数据总数 2 查找数据 1 在第一页菜单功能下按 F3 2 按 F2 3 按 F1 F2 或 F3 分别进入文件夹输入界面 4 按 输入 输入文件夹名称 按 ENT 也可按 调用 显示文件目录 通过 和选择一个文件夹 按 回车 或直接按 回车 选择默认文件夹 按 ENT 5 选择其中一种查找方法即可查看相应的数据 可按测量数据界面和编辑库中的编辑键对 数据进行修改 3 文件维护 4 坐标数据的输入 1 在第一页菜单功能下按 F3 2 按 P1 3 按 F1 4 按 输入 输入文件夹名称 按 ENT 也可按 调用 显示文件目录 通过 和选择一个文件夹 按 回车 或直接按 回车 选择默认文件夹 按 ENT 5 选择坐标类型 以 F1 为例 6 按 输入 输入点号后按 ENT 或按 调用 选择点号后按 回车 7 输入坐标后按 ENT 8 按 输入 10 输入编码后按 ENT 进入下一个点输入显示屏 点号自动增加 5 删除数据 1 在第一页菜单功能下按 F3 2 按 P 3 按 F2 4 按 输入 输入文件夹名称 按 ENT 也可按 调用 显示文件目录 通过 和选择一个文件夹 按 回车 或直接按 回车 选择默认文件夹 按 ENT 5 按 输入 输入点号后按 ENT 或按 调用 选择点号后按 回车 也可按 回车 删除当前显示的点 6 按 是 确认删除 6 数据通讯参数的设置 1 在第一页菜单功能下按 F3 2 按 P 3 按 P 4 按 F1 5 按 F2 6 按 F3 进入通讯参数设置界面 可对各参数进行设置 7 以 F2 为例 可对波特率设置 通过对波特率进行选择 第五节 方量计算 一 数据传输软件安装 1 T COM V150 拓普康数据通讯软件 2 USB203 驱动程序 3 南方 CASS7 0 南方 CASS7 0 为 AutoCAD 二次开发软件 要求 AutoCAD 的版本为 2004 2006 双击安装程序 安装完毕后打开破解文件夹中的 BIN 文件夹 将 6 个后缀名为 arx 的 文件粘贴到 X Program Files CASS70 BIN 中 X 为 CASS7 0 的安装位置 然后把 BIN 文 件夹中后缀名为 dll 的文件复制到 D Program Files CASS70 SYSTEM 中 二 数据传输 1 首先将全站仪连接电脑并开机 2 右键单击 我的电脑 单击属性 出现系统属性窗口 点击 硬件 选项卡 点击 设备管理 出现设备管理窗口 单击端口前的 十字 图标 显示如下 3 双击电脑连接全站仪的通讯端口 本例中未 COM1 出现通讯端口属性窗口 单击端 口设置选项卡 4 记录每秒位数 波特率 数据位 奇偶校验 停止位 5 对全站仪通讯参数进行设置 与上述参数一致 6 打开 CASS7 0 点击菜单中的数据 读取全站仪数据 出现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窗口 7 仪器选择对应的仪器型号 以拓普康 GTS 700 为例 通讯口选择电脑连接全站仪的 USB 通讯端口 波特率 数据位 停止位和校验与上述参数一致 点击 CASS 坐标文件后的 选择文件 选择传输数据的存储位置 然后单击转换 出现如 下信息框 8 全站仪操作 1 在全站仪第一页菜单功能下按 F3 2 按 P 3 按 P 4 按 F1 5 按 F2 6 按 F1 7 按 F1 输入或 F2 调用文件夹名称 按 F4 8 按 F3 开始发送数据 9 然后在电脑上点击确定 数据传输完毕后将在存储目录下生成后缀名为 dat 的文件 三 断面法计算方量 1 点击 CASS7 0 菜单中的绘图处理 展高程点 在命令栏中输入绘图比例 以 1 1000 为 例 2 按回车键后出现输入坐标文件名对话框 3 选择爆前测量数据 点击打开后输入注记高程点的距离 当两个测量点距离小于此值时 将作为一个点处理 4 按回车后测量数据高程点数据被导入 点绘图处理 展野外测点点号也可将测量数据的 点号导入 5 点等高线 建立 DTM 出现 建立 DTM 对话框 6 选择由图面高程点生成 点确定 7 在命令栏输入 2 按回车 鼠标变成拾取框 选择所有数据 按回车后生产三角网 8 点工具栏上多段线 画一条多段线 多段线方向与三角网图形长边大致垂 直 长度应大于爆前三角网和爆后三角网的宽度 9 按工具栏上的偏移 10 在命令栏中输入 5 按回车 拾取多段线 然后点击在三角网一侧 在多段 线 5 米处画出另一多段线 11 重复上诉步骤使多段线覆盖整个三角网 12 在多段线的一段输入数字编号 13 点击工程应用 生产里程文件 由三角网生成 选择第一条多段线出现 选择要输入 的里程文件名 选择保存目录 输入文件名为 1 14 按保存后 在命令栏输入端面起始里程 选择默认值 0 0 按回车键 保存目录下生产 一后缀名为 hdm 的文件 15 重复上述步骤生产其他 10 个里程文件 并保存 16 按照爆后测量数据导入方法将爆后数据导入 并生产三角网 17 将爆后测量数据中的多段线及编号选中点击右键 选择复制 切换到爆后测量数据 点击右键 选择粘贴到原坐标 若 粘贴到原坐标 不可选 则选取任意对象后再点右键 18 按照同样方法生产里程文件 19 用记事本打开爆前数据的第一里程文件 数据为 BEGIN 30 014 10 161 30 614 9 937 32 557 9 852 33 407 9 788 49 862 0 098 50 850 0 692 51 636 1 241 51 682 1 256 51 721 1 264 51 727 1 267 51 737 1 266 20 在最后一行输入 NEXT 然后打开爆后数据的第一个里程文件 将里面的内容粘贴到 爆前里程文件的后面 粘贴后数据为 BEGIN 30 014 10 161 30 614 9 937 32 557 9 852 33 407 9 788 49 862 0 098 50 850 0 692 51 636 1 241 51 682 1 256 51 721 1 264 51 727 1 267 51 737 1 266 NEXTBEGIN 11 780 20 120 15 964 14 588 20 690 10 084 33 660 9 585 34 464 9 687 36 959 7 954 49 541 1 343 54 631 1 691 62 157 2 032 21 依次将爆后里程文件里的内容复制到爆前里程文件夹内 22 在爆前图形中点击工程应用 绘断面图 根据里程文件 出现输入端面里程数据文件 对话框 23 选择爆前第一个里程文件 点击打开 出现绘制纵断面图对话框 24 断面图比例横向及纵向均设为 1 1000 点断面图位置右边的省略号 在空白处点击选 择断面图位置 点击确定即可生成断面图 25 重复上述步骤生产其他 11 个断面图 26 端面图中红色为爆前端面线 白色为爆后断面线 根据地形将爆前及爆后断面线闭合 27 在命令栏中输入 boundary 按回车出现边界创建对话框 28 点击边界集中的 新建 出现拾取框 点击爆前断面线和爆后断面 线及闭合时添加的线段 按回车 返回边界创建对话框 点击拾取点 在 爆前断面线及爆后断面线中间点击 按回车 即可形成一闭合多段线 29 双击该多段线 出现对象特性窗口 在几何图形栏可查看该多段线面积为 9 3208 按同样方法 其他多段线面积为 54 9237 117 8510 1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创意设计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产品设计二维构成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中语文AR课件
- 立春养生知识
- 《消费者行为分析》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刮柄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培训机构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初三60天中考冲刺动员会上,校长讲话既然我们都是追梦人,那就让我们仗剑走天涯,冲刺做英雄
- 2025至2030年中国花蝶深蓝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重庆城市减震施工方案
- 广东省护士延续注册健康体检表
- 专业工程分包业主审批表
- 活动物料清单
- 精细化工产品公司企业经营战略方案
- 缺血缺氧性脑病详解课件
- 自动打铃控制器plc课程设计
- 最新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课件来源于司法部司法鉴定局
- 冠状动脉CT解剖详解
- 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
-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起重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单值和移动极差X-MR控制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