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_第1页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_第2页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_第3页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_第4页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刘思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sfliu 企业家的职能 选择 决策 选择正确的事 用人 选择合适的人做正确的事 创新 选择合适的人用有效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企业持续成长的诀窍 积小胜为大胜 小 项目成就大事业 黄金分割 0 618 固守稳健 谨慎行事 决不投机 荣氏家族 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 李嘉诚 目录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3 我们靠什么去竞争4 科技投入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5 R D投入演化趋势与特点6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1 外国人拥有中国发明专利授权的60 以上 2 中国高科技领域中的发明专利 绝大多数是外国人申请的 其中无线电传输 移动通讯 半导体 西药 计算机领域的发明专利 来自外企的分别占93 91 85 69 60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表1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国内外对比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表2主要跨国公司在华专利分布状况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中国99 的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 60 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 国资委监管的166家中央企业 平均每家累计申请专利226件 不及国外一些大企业年申请量的20 在1998 2007年十年间 国内与国外授权专利总量逐步接近 国外在授权发明专利方面的比较优势仍在扩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 2008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报告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表3内地企业发明专利排名前10位的专利分布状况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表42000 2005年中韩两国国内三类专利申请比例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2000年韩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是中国的2 19倍 2005年韩国仍然是中国的1 13倍 在韩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 本国居民申请量平均占总量的73 17 而中国本国居民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平均只占总数的一半 中国国内居民发明专利申请在所占比例以及数量上均远远落后于韩国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表52000 2005年中韩两国发明专利申请量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表62000 2005年中韩两国在对方申请发明专利情况 表72003 2009年江苏省专利授权类型情况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中国人并不笨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公布的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 PISA 调查结果 首次参与评估的5000名15岁中国上海学生在65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同龄学生中脱颖而出 在阅读 reading 数学 math 和科学 science 三项评价中均大幅领先排在第一位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部分国家和地区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ISA 成绩排名 1 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 跨国公司在华战略 垄断专利技术 垄断行业标准 抑止本土品牌 控制和占领中国市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国产手机 计算机 数控机床售价的20 40 被外国专利持有者拿走 中国DVD制造业每生产一台DVD要付给6C联盟4 5美元专利许可费 在专利有效期内 总共要支付200多亿元人民币 远远超过碟机行业的总体利润 6C联盟 由日立 IBM 松下 三菱 东芝 JVC WarnerHomeVideoInc 三洋电机和夏普等企业组成 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 跨国公司拟制中国品牌的策略 打得赢就打 打不赢就买 买了之后就束之高阁 对于价值较大的中国品牌 外商一般不会买断其所有权 而是以较少的资金买断其使用权 合资后 外商一般会利用自己的控股决策权 有意把中方品牌安排在低档产品上 或干脆将中方品牌弃之不用 同时大力培育外方品牌 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 被外资收购的著名民族品牌美加净 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 的份额 1990年 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 美加净 商标被搁置 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 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中华牙膏 1994年初 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 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 中华 牙膏 如今 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熊猫 洗衣粉 1994年与美国宝洁合资 年产量迅速从6万吨 降到2000年不足1万吨 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 被外资收购的著名民族品牌活力28 1996年 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 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 使用 活力28 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 前3年共投入1 84亿元用于 活力28 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 活力28 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南孚电池 自1999年9月起 通过数次转让 2003年 72 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 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 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 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 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 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 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 被外资收购的著名民族品牌乐百氏 2000年 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 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 小护士 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 5年后的今天 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苏泊尔 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 评估品牌价值16 248亿元 2006年8月 法国SEB 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 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大宝 2008年7月30日 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 至此 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扬子冰箱在与西门子合资时约定 封存 扬子 品牌60年 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 被外资收购的著名民族品牌徐工机械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拟以3 75亿美元收购其85 的股权 被中央否决 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 锦西化机 也已与西门子合资 外方占70 的控股地位 水井坊被世界洋酒巨头帝亚吉欧吞并 霞飞 化妆品系列 香雪海 电器系列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事件 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 世界品牌把中国当成工厂 阿迪 耐克 戴尔等都是在中国生产的 可我们只挣个加工费 A 耐克鞋 售价100美元拥有专利权的美国耐克鞋厂得75美元拥有信息的台湾商人 中介 得22 5美元拥有劳动力的中国鞋厂 生产者 得2 5美元B MP3 售价77美元专利费45美元生产成本30 5美元利润1 5美元真正的核心技术买不来 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 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的数据显示 世界名牌占全球品牌不到3 产品却占了全球市场的40 以上 销售额更占据了全球50 左右 计算机软件等个别行业则超过了90 作为世界 制造巨人 的中国 已有100多种大众商品产量傲居世界第一 标有 MADEINCHINA 的商品如潮水般销往海外 但是中国竟然连续7年无缘世界品牌100强 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 中国GDP中品牌所创造的价值不到20 美国GDP中品牌创造的价值占到60 由于缺乏品牌效应 七万家中国茶厂在总体实力上竟难敌一家英国立顿 中国每年茶产业产值为300亿元人民币 而立顿茶业年产值约230亿元人民币 中国每年产茶120万吨 高居世界第一 仅有30万吨出口 全世界每年茶叶需求量达300万吨 供应量达350万吨 中国虽然产茶面积世界第一 但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却较弱 英国不产茶叶 但立顿茶无人不知 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 没有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的崛起 中国永远是别人的加工厂 明天越南的价钱便宜 人家就搬到越南 你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你只能抽中国农民工的血 去赚GDP 2009年3月31日 耐克太仓鞋厂一纸 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 把全体员工关在大门外 有人说 全球化时代 要有全球视野 品牌无国界 不必刻意追求自主品牌 永远不要忘记 品牌有归属 可口可乐利用中国的市场 原料 厂房 人员 然后卖给中国人喝 但它赚的钱是可口可乐的 可口可乐这个品牌永远属于美国 经济 在这里并不会想当然地 全球化 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 2009年 中国转基因水稻从实验室走向餐桌的重要关头 调查发现我国较为成熟的8个转基因水稻品种都 植入 了国外控制专利的 芯 我国在发达国家垄断的生物基因资源和技术基础上投入巨额研究经费取得的转基因成果将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 整个国家的粮食生产很有可能受制于几家持有专利的跨国公司 我国农民将深受其害 2 技术掠夺愈演愈烈 3 我们靠什么去竞争 我国国民科学素养不高据中国科协调查 20万分之一抽样 85 不知道 分子 91 不知道 DNA 94 不知道 计算机软件 199219941996基本理解科学术语和科学概念的30 1 33 8 24 2 基本理解科学过程的2 6 3 4 2 6 了解科学对社会影响的1 9 2 3 2 1 与美 日 欧盟各国相比 我国倒数第一 3 我们靠什么去竞争 中国人民大学杨杜教授 与世界500强相比 我们投入多 收益少 干得多 收益少 我们卖产品 他们卖品牌 我们卖力气 他们卖知识 我们卖市场 他们卖技术 我们卖资源 他们卖文化 我们人赚钱 他们钱赚钱 他们靠头脑赚钱 我们靠四肢赚钱 3 我们靠什么去竞争 2008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 净利润总额 资产总额分别相当于2008世界企业500强的12 67 11 85 和7 79 润率之低 让人汗颜 世界500强大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3 5 中国企业500强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 32 3 我们靠什么去竞争 核心竞争力得靠自己打拼华为连续6年蝉联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第一 连续3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一 截至2008年底 华为累计申请专利35 773件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一 2008年华为实现合同销售额233亿美元 与南京市同期工业增加值 1555亿元 相当 在全国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 只有极少数 广州 深圳 城市工业增加值高于华为同期合同销售额 同比增长46 其中75 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市场 4 科技投入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 随着科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世界各国都将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首要选择 并将科技投入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 投资科学就是投资国家未来 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政策理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 许多国家相继推行科技投入先行的战略决策 在大幅度增加国家财政R D投入的同时 明确提出把提高R D投入占GDP的比重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 4 科技投入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 从1953年到2001年 美国的GDP增长了27 4倍 同期的R D投入增长了55 7倍 目前 美国R D投入占GDP的比重已接近3 重视基础研究 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 使其在国际科技 经济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 4 科技投入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 不仅是发达国家 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高度重视科技投入 2004年 全世界R D投入总量达到6800亿美元 2008年前12个国家投入总和已达8064亿美元 全世界R D投入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已达到1 6 左右 其中发达国家R D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2 以上 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 D经费强度都在2 以上 以色列甚至超过4 图1部分国家R D经费支出总额与GDP之比 单位 4 科技投入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 中国浪费了大量的 昂贵的资源用于建设毫无经济利益的摩天大楼和政府建筑 它们本应该投资于教育 科技和医疗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从全球医药厂家购买便宜的医药以救助非洲贫困地区 其中印度 中国和巴西等国家的企业是主要来源 印度有100多家企业符合医药疗效质量的标准 而中国只有两家公司 印度教育落后 没有高速公路 没有FDI 为什么GDP增幅可以高达9 MIT黄亚生教授 4 科技投入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 科技投入作为一种战略性投资 对于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提升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区域科技 经济 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尤其是我国的省级区域 无论是辖区面积还是人口规模 都不亚于一个中等国家 为自身持续发展计 必须加大科技投入 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 科技投入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 科技投入是高效益的生产性投入台湾新竹科学园工业研究院每投入1元 能创造10 77元的销售收入 2 01元的净利润 在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每年创造3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相当于台湾GDP的10 相当于2007年南京市全市GDP总额的70 5 R D投入演化趋势与特点 发达国家R D投入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为一条S曲线 按照这些国家R D投入占GDP的比重的增长过程 都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见图2 5 R D投入演化趋势与特点 第一阶段是孕育期 R D投入占GDP的比重缓慢提高 第二阶段是成长期 R D投入占GDP的比重快速提高 第三阶段是成熟期 R D投入占GDP的比重相对稳定在2 3 之间 其中第一个转折点即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分界点t1在 0 7 1 之间 第二个转折点即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分界点t2在 2 2 2 之间 5 R D投入演化趋势与特点 表8美 日 德 韩R D GDP增长阶段表阶段划分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美国1930 19501950s初 1960s初196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1950 19601960s初 1980s初1980年代初期开始德国1946 19551950s中 1970s中1970年代后期开始韩国1955 19801980s初 1990s中1990年代中期开始从表8中可以看出 这些国家科技投入增长过程中的孕育期有长有短 但成长期一般在10 20年 而且这一阶段也是它们各自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之后 各国的科技投入又呈现出新一轮成长势头 5 R D投入演化趋势与特点 发达国家科技投入的演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科技投入成长期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同步 科技投入成长期的起点一般发生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时候 而此时也是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起点 经济高速增长使经济对科技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进而导致R D投入的快速增长 5 R D投入演化趋势与特点 二是科技投入成长期持续时间为10 20年 进入成长期之后 R D投入占GDP的比重迅速从1 提高到2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成长过程 如美国R D投入占GDP的比重从1 提高到2 仅用了10年时间 韩国也只是用了十几年时间 日本和德国则用了20年时间 5 R D投入演化趋势与特点 三是随着科技投入的增长 政府投入在R D经费中所占的份额逐步降低 在发育期一般是政府投入为主 企业投入在R D经费中所占的份额不高 成长期的R D经费政府投入与民间投入各占一半 到成熟期 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5 R D投入演化趋势与特点 四是强调政府R D投入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世界各国更加强调政府R D投入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 更加重视科技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和对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支持 投入重点明确 一般包括基础研究 战略高技术研究 社会公益技术研究 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战略产业技术开发等 5 R D投入演化趋势与特点 五是新一轮科技投入快速增长期已见端倪 21世纪初 美国 欧洲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开始推动科技投入的新一轮增长 美国联邦政府R D预算2005年达到1320亿美元 2008达到3437亿美元 2002年 欧盟在巴塞罗那通过了 关于使R D经费占GDP的3 的行动计划 明确要求各成员国到2010年要将R D投入增加至占GDP的3 2005年 韩国政府R D投入为235 87亿美元 占GDP的2 99 并计划5年内将R D投入规模再翻一番 2008年上任的李明博总统承诺 到2012年 将R D投入规模占GDP的比例扩大至5 还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发展为 大脑研究领域的全球第七大国 2008年 韩国R D经费达到286亿美元 占GDP的3 23 图3部分国家R D经费支出按经费来源分布 图4部分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及其占本国R D经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 共性技术 靠政府 GDP情结 何时转变为 R D情结 6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进入21世纪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已成为世界各国加速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国家或地区经济成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业结构由无序到有序 由较低级有序到较高级有序的演化过程 即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 不升级发展难以为继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大量依赖进口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电子信息 精细化工 成套设备 精密机床等产品有50 以上依赖进口 而出口产品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6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6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党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