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导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导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导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导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导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导案 二六 三峡 (郦道元 ) 游记散文【学习目标】1.了解水经注及作者郦道元。2. 掌握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对照注解,整体感知课文。3.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5.背诵并默写全文。【学习重点】文学常识、字词、翻译等基础知识。【学习难点】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品味、体会。2.学习字词时,注意文言知识的分类掌握,譬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zhu)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2.背景资料: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水经注。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考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自主学习】1.填空:三峡选自 ,作者 , 著名 、散文家。三峡指 、 和 。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总称)2.给加点的注音:略无阙( )处 重岩叠嶂( ) 不见曦( )月 夏水襄( )陵 沿溯( )阻绝 乘奔( )御风 素湍( )绿潭 绝巘( )怪柏 高猿长啸( ) 属( )引凄异 哀转( )久绝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自( )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 )夜分( ),不见曦( )月。(3)虽( )乘奔( )御风,不以疾( )也(4)沿( )溯( )阻绝 (5)绝巘( )多生怪柏(6)每至晴初霜旦( ) (7)属引( )凄异4.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1)略无阙处( ) (2)哀转久绝( )5.解释句中的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 )(3)略无阙处 ( ) (4)至于夏水襄陵( )(5)良多趣味 ( )6.解释句中词类活用的词:(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回清倒影 ( )(3)每至晴初霜旦( )(4)素湍绿潭 ( )(5)空谷传响 ( ) (6)清荣峻茂 ( )7.翻译句子:(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侧面渲染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是 。(2)写三峡秋天景象的句子是 , , , , , 。【合作探究】9.文中描写的三峡两岸的山势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10.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11.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精读精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3.本文描写三峡景物主要有六个方面,根据文章内容,在修饰语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或在景物的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高峻的 汹涌的 清澈的碧水 的瀑布 哀转的 悲凉的渔歌14.本文作者写景,很注意观察角度的变换、动静画面的结合以及色彩的配合,请结合文中写春冬之景的部分做一点具体分析。 15.作者描写三峡秋季景色重点突出的四个字是 、 、 、 。16.“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实际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本文也有一些这样的语句,请找出两例。 【语言表达】17.有人分析“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个结尾时,认为“泪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假如你是行舟三峡间的一位旅人,目睹肃杀的寒秋,耳闻哀转的猿啼,你会有怎样的思绪?用第一人称写一写。 【能力提升】1.描绘四季风光三峡一文抓住了三峡特征,描绘了四季景色,请你就本地特色,从春、夏、秋、冬中选择一季,用简练的文字描绘一下家乡的自然风光。我的描绘:我写的是 。2.有些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幅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3.说说下列诗句各描写了什么景物。(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弃水晶。( )(3)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教学反思】二七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陶弘景的文学常识。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感情基调。3.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4.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5.背诵并默写全文。【学习重点】1.文学常识、字词(“歇、颓、与”等词语的解释)基础知识。2.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学习难点】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南史) 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2.背景资料“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3.题目解说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谢徵的一封信,信中称道江南山水之美,仅六十八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故称之谢中书。【自主学习】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 ,字通明,自号 , 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时人谓之“ ”。2.注音写字:西日欲tu( ) 沉鳞jng( )跃 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五色交辉( ) (2)四时( )俱备(3)晓雾将歇( ) (4)西日欲颓( )(5)沉鳞竞跃( )(6)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4.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西日欲颓,沉鳞竟跃( )5.翻译句子:(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合作探究】6.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其中“ ”字点名全文的中心。7.作者具体描绘他的隐居之地时,写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描绘这令人神往的大自然山川之美的?8.结尾一句有什么言外之意?9.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中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0、本文分为几层?写出各层大意。 【精读精练】【达标测试】读答谢中书书,完成1113题。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1.本文的主题句是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3.填空:“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能力提升】14.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解,“书”的意思有:书(sh)写字;记录;书写。字体。装订成册的著作。书信。文件。 请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书”的意思。 (1) 书本( ) (2)书写( ) (3)书信( )(4)楷书 ( ) (5)判决书 ( ) 【教学反思】 二七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学习目标】1.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2.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3.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含义及情趣。4.背诵并默写课文。【学习重点】1.文学常识、字词等基础知识。2.本文所运用的多种描写方法,尤其注意本文写景的句子。【学习难点】把握课文的修辞手法和感情内涵,学习写景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他擅长诗、词、散文: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代表了北宋诗的最高成就;在北宋词坛上,开辟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2.背景资料苏轼少时即精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络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3.题目解说记承天寺夜游是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入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派遣的特殊心情。【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记承天寺夜游作者 ,字 ,号 ,谥号 ,眉州眉山人, (朝代)著名 、 。他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同为“ ”之列。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 词风。2.给加点字注音:遂( )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 ) 藻( )荇( )交横 竹柏( )影也 解( )衣欲睡 积水空( )明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解衣欲睡 欲: (2)欣然起行 欣然: (3)遂至承天寺 遂: (4)盖竹柏影也 盖: (5)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7)念无与为乐者 念: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4.给句中的“与”字注音并解释: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于中庭( )5.翻译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合作探究】6.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一谈?7.叙述部分分别交代了哪些要素?8、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9.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10.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意思?【精读精练】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115题。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欣然起行(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本文写景处处扣住“月”字来写,正面写月的句子有 ,侧面写月的句子有 。 14.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15.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能力提升】16.比较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与记承天寺夜游这两篇文章,试从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的手法以及语言特色方面,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学反思】二八 观 潮(周密)【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2.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方”“倏尔”“文”“江干”等词含义。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4.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学习重点】1.了解周密,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学习难点】体会自然美与民俗风情美相融合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不凡魅力,感悟弄潮儿的不凡风采。【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自主学习】1.填空:观潮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文学家。著有 、 、 等。2.注音或写字:每岁京尹( ) 艨( )艟( ) sh( )尔 一舸( ) 善泅( ) 倍穹( ) 珠翠罗q( ) s( )迎而上 Ji( )赁( )看幕 如l( )平地 鲸波万rn(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沃: (2)倏尔黄烟四起 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 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穹: (5)珠翠罗绮溢目 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 方: (8)如履平地 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为: 逝: (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文: (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溯迎: 出没: (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江干: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海涌银为郭 古义: 今义: (2)吞天沃日 古义: 今义: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骑:古义: 今义: 标枪:古义: 今义: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1)为: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海涌银为郭(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2)以:以此夸能(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3)仅:仅如银线( )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4)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5)势:势极雄豪( )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6)能::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腾: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腾身百变( )6.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1)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3)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4)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7.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B:震撼激射,吞天沃日C: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D: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8.按原文填空。(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合作探究】9.作者在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描写了钱塘江观潮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请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观潮”的?10.题目为观潮,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校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精读精练】阅读下段,回答问题。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 ”者是也。11.在文中划线处填入引用的诗句,并说说作者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12.从选段来看,作者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壮观,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13.翻译下列句子。(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语言表达】14.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不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的赞叹与描绘,你能默写出两句赞叹钱塘大潮的诗句吗? 【教学反思】二九 湖心亭看雪(张岱)【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艺术境界。 2.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3.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4.背诵并默写全文。【学习重点】1.关于张岱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2.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学习难点】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探究作者的精神世界。【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他继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算得晚明散文作家中一位成就较高的“殿军”。他一生著作颇丰,今存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陶庵梦忆是作者对早年生活及有关世俗人情的回忆。西湖梦寻是一些记叙西湖风景及掌故的文章。石匮书是记载明代历史的书。【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更定( ) 拏( ) 毳衣 ( ) 雾凇沆砀( )( )( ) 一芥( ) 铺毡( ) 更有此人( ) 喃喃( ) 长堤(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人鸟声俱绝( )(2)是日 ( )(3)更定( )(4)余拏一小舟( ) (5)拥毳衣炉火( ) (6)雾凇沆砀 ( )(7)上下一白( ) (8)焉得更有此人( ) (9)强饮三大白( ) (10)莫说相公痴( )(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3.解释多义词:(1)白:上下一白( ) 三大白( )(2)余:余住西湖( ) 上下十余里( )(3)大:大喜( ) 三大白( ) (4)是:是日更定( ) 是金陵人( )(5)绝:人鸟声俱绝( ) 绝巘多生怪柏( )(6)更:时日更定(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有痴似相公者( )4.用原文回答问题:(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5.翻译句子:(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6.结合文意写诗句:(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痛饮。 【合作探究】7.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天气环境中去看雪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8.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9.“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10.“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写雪的?如何体会句中的“绝”字?11.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12.文章结尾舟子的话有什么含义13.对“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中几个“一”,结合文章内容,怎样理解? 14.遇客后“强饮三大白”,为何?15.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提及姓名?16.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精讲精炼】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拥毳衣炉火( )(3)与余舟一芥( )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8.(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_。这一部分采用了_和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 。 19.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与“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意境相同,是“ ”。 【能力提升】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教学反思】三十 诗四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重点】1.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2.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学习难点】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知识链接】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他的五言诗成就最高。诗歌意境平和、静穆、深远。使至塞上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 ji),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渡荆门送别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著有李太白集。2.背景资料: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职责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二十五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西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3.题目解说:此诗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游山西村陆游1.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数十种存世。2.题目解说“游”,出游;“山西村”,是指当时三山附近的一个小山村。诗人用质朴清新的语言描绘了明媚的山乡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 【自主学习】1.注音或写字:(1)带月荷( )锄归 (2)晨兴理荒hu( ) (3)道狭草木长( ) (4)属( )国过居延 (5)征png( )出汉塞( ) (6)萧关逢候骑( ) (7)都护在燕( )然 (8)丰年留客足鸡tn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带月荷( )锄归 (2)但( )使愿无违 (3)大漠孤烟( )直 (4)长河( )落日圆 (5)江入大荒( )流 (6)仍怜( )故乡水 (7)莫笑农家腊酒浑( ) (8)拄杖无时夜叩( )门 3.按要求用原文填空:(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辛勤耕种的句子是 , 。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 , 。(2)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是 ,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 , 。(4)李白的渡荆门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