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生物高考遗传题_第1页
近五年生物高考遗传题_第2页
近五年生物高考遗传题_第3页
近五年生物高考遗传题_第4页
近五年生物高考遗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A 卷 基础篇 卷 基础篇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1616 分 分 1 1 在细胞学水平上研究生物的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及 在细胞学水平上研究生物的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及 其相互关系发现 下列哪一种结构的数量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 其相互关系发现 下列哪一种结构的数量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 始终保持稳定始终保持稳定 A A 细胞核 细胞核 B B 染色体 染色体 C C DNADNA D D 蛋白质 蛋白质 2 2 对一个动物个体来说 几乎所有的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 对一个动物个体来说 几乎所有的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 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功能的差异 这是因为它们合成不同的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功能的差异 这是因为它们合成不同的 A A 转运转运 RNARNA B B 信使信使 RNARNA C C 核苷酸核苷酸 D D 核糖体核糖体 3 3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蛋白质外壳始终留在细菌的外面 这一事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蛋白质外壳始终留在细菌的外面 这一事 实能够说明的是实能够说明的是 A A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 B DNADNA 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C C DNA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 D DN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 4 烟草 大肠杆菌 噬菌体 蝗虫体内的核苷酸种类依次是烟草 大肠杆菌 噬菌体 蝗虫体内的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 4A 4 8 8 4 4 8 8 B 8B 8 4 4 8 8 4 4 C 8C 8 8 8 4 4 8 8 D 4D 4 4 4 4 4 8 8 5 5 对染色体组的概念理解错误的是对染色体组的概念理解错误的是 A A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 B 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大小结构不相同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大小结构不相同 C C 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内染色体的数目 形态 大小不同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内染色体的数目 形态 大小不同 D D 卵细胞或精子中的所有染色体卵细胞或精子中的所有染色体 6 6 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用红果与黄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用红果与黄 果番茄杂交 从理论上计算 其后代的基因型可能出现的比例是果番茄杂交 从理论上计算 其后代的基因型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 A 1 01 0 或或 1 11 1 B B 1 01 0 或或 1 2 11 2 1 C C 1 2 11 2 1 或或 1 11 1 D D 1 1 1 11 1 1 1 7 AaBb7 AaBb 和和 aaBbaaBb 两个亲本杂交 在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完全显性时 两个亲本杂交 在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完全显性时 子一代表现型中新类型所占比例为子一代表现型中新类型所占比例为 A 1 2A 1 2 B 1 4B 1 4 C 3 8C 3 8 D 1 8D 1 8 8 8 豌豆植株中 高 豌豆植株中 高 T T 对矮 对矮 t t 是显性 若子代中有 是显性 若子代中有 50 50 是矮杆是矮杆 的 则其亲本的基因组成的是的 则其亲本的基因组成的是 A TTA TT 和和 tttt B TtB Tt 和和 TtTt C TtC Tt 和和 tttt D ttD tt 和和 tttt 二 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2424 分 分 9 9 1212 分 烟草花叶病毒 分 烟草花叶病毒 TMVTMV 和车前草病毒 和车前草病毒 HRVHRV 均为能感 均为能感 染烟叶使之出现感染斑的染烟叶使之出现感染斑的 RNARNA 病毒 用石炭酸处理能使蛋白质外壳病毒 用石炭酸处理能使蛋白质外壳 去掉而只留下去掉而只留下 RNARNA 由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 能重组其 由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 能重组其 RNARNA 和蛋和蛋 白质形成类似白质形成类似 杂种杂种 的新品系病毒感染烟叶 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的新品系病毒感染烟叶 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a a 为为 TMVTMV 的蛋白质感染 的蛋白质感染 b b 为为 TMVTMV 的的 RNARNA 感染 感染 c c 为为 HRVHRV 的蛋白质的蛋白质 感染 感染 d d 为为 HRVHRV 的的 RNARNA 感染 感染 e e 为为 HRVHRV 的蛋白质与的蛋白质与 TMVTMV 的的 RNARNA 杂交杂交 感染 感染 f f 为为 TMVTMV 的蛋白质与的蛋白质与 HRVHRV 的的 RNARNA 杂交感染 杂交感染 1 1 a a 与与 b b c c 与与 d d 的结果不同 说明的结果不同 说明 2 2 b b 与与 d d 的结果不同 说明的结果不同 说明 3 3 e e 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 在繁殖子代病毒的过程中 合成蛋白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 在繁殖子代病毒的过程中 合成蛋白 质的模板来自质的模板来自 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由 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由 提供 提供 4 4 f f 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 子代病毒具有来自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 子代病毒具有来自 的的 RNARNA 和和 来自来自 的蛋白质 的蛋白质 10 10 1212 分 已知果蝇中 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 分 已知果蝇中 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 B B 表示显表示显 性基因 性基因 b b 表示隐性基因 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表示隐性基因 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 基因用基因用 F F 表示 隐性基因用表示 隐性基因用 f f 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后代的类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后代的类 型和比例如下表 型和比例如下表 灰身 灰身 直毛直毛 灰身 灰身 分叉毛分叉毛 黑身 黑身 直毛直毛 黑身 黑身 分叉毛分叉毛 雌雌 蝇蝇 3 3 4 4 O O 1 1 4 4 O O 雄雄 蝇蝇 3 3 8 8 3 3 8 8 1 1 8 8 l l 8 8 请回答 请回答 1 1 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 位于位于 2 2 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 3 亲代果蝇的基因 亲代果蝇的基因 型为型为 4 4 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 纯合体与杂合 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 纯合体与杂合 体的比例为体的比例为 5 5 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黑 黑 身直毛的基因型为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B B 卷 拓展篇 卷 拓展篇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2424 分 分 1 1 用 用 3535S S 标记的大肠杆菌 标记的大肠杆菌 T T2 2噬菌体去侵染噬菌体去侵染 3232P P 标记 标记 DNADNA 的细菌 则的细菌 则 新产生的噬菌体中新产生的噬菌体中 A A 全部含有全部含有 3535S S 32 32P P B B 全部含有全部含有 3232P P 不含 不含 3535S S C C 部分含有部分含有 3535S S 不含 不含 3232P P D D 部分含有部分含有 3232P P 不含 不含 3535S S 2 2 某某 DNADNA 分子具有分子具有 200200 个碱基对 含有个碱基对 含有 4040 个胸腺嘧啶 若连续复个胸腺嘧啶 若连续复 制制 n n 次 共消耗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次 共消耗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 A A 60 60 2n 12n 1 B B 60 2n60 2n C C 160 160 2n 12n 1 D D 160 2n160 2n 3 3 分析某生物体内仅有的一种核酸分子 发现碱基分析某生物体内仅有的一种核酸分子 发现碱基 A A 和和 C C 之和占碱之和占碱 基总数的基总数的 55 55 碱基 碱基 U U 占碱基总数的占碱基总数的 24 24 因此可以推断该生物是 因此可以推断该生物是 A A 玉米 玉米 B B 肺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 C C T T2 2噬菌体噬菌体 D D 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4 4 下图是同种生物下图是同种生物 4 4 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 其中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 其中 A A 对对 a a 为显性 为显性 B B 对对 b b 为显性 哪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 后代出现为显性 哪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 后代出现 4 4 种表现型 种表现型 6 6 种基因型种基因型 A A 图 图 A A 和图和图 C C B B 图图 A A 和图和图 D D C C 图 图 B B 和图和图 C C D D 图 图 B B 和图和图 D D 5 5 香豌豆中 当香豌豆中 当 A A B B 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红花 现有一红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红花 现有一红 花植株与花植株与 aaBbaaBb 的植株杂交 子代有的植株杂交 子代有 3 83 8 开红花 若让这一红花植开红花 若让这一红花植 株自交 则其后代红花植株中 杂合子占株自交 则其后代红花植株中 杂合子占 A A 1 91 9 B B 2 92 9 C C 5 95 9 D D 8 98 9 6 6 欧洲人中每欧洲人中每 25002500 人中有一人患有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人中有一人患有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囊性囊性 纤维变性 一对健康夫妇有一个患该病的孩子 后来该妇女与一健纤维变性 一对健康夫妇有一个患该病的孩子 后来该妇女与一健 康男子结婚 生一个患此病孩子的概率大约是康男子结婚 生一个患此病孩子的概率大约是 A A 1 21 2 B B 1 501 50 C C 1 1021 102 D D 1 6251 625 7 7 小麦高秆 小麦高秆 D D 对矮秆 对矮秆 d d 显性 抗病 显性 抗病 T T 对染病 对染病 t t 为显 为显 性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用纯种高秆抗病和矮秆染病两品种作亲本性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用纯种高秆抗病和矮秆染病两品种作亲本 选育矮秆抗病类型 在选育矮秆抗病类型 在 F2F2 中具有该表型的理想植株占中具有该表型的理想植株占 A 1 16A 1 16 B 1 8B 1 8 C 1 4C 1 4 D 1 3D 1 3 8 8 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 产生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 产生 F1F1 代 代 F1F1 代雌雄代雌雄 个体交配产生的个体交配产生的 F2F2 代中 雄蜂基因型有代中 雄蜂基因型有 ABAB AbAb aBaB abab 四种 雌蜂基因型有四种 雌蜂基因型有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则亲本的基因型是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 A aabb ABaabb AB B B AaBb AbAaBb Ab C C Aabb aBAabb aB D D AABB abAABB ab 二 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3030 分 分 9 9 1818 分 分 FLorFLor 发现 某些亚麻变种对不同亚麻锈菌有不同的特发现 某些亚麻变种对不同亚麻锈菌有不同的特 异抗性 例如亚麻变种异抗性 例如亚麻变种 770B 770B 对锈菌对锈菌 2424 有抗性 但对锈菌有抗性 但对锈菌 2222 是是 敏感的 另一亚麻变种敏感的 另一亚麻变种 Bomday Bomday 对锈菌对锈菌 2222 有抗性而对锈菌有抗性而对锈菌 2424 敏敏 感 感 FlorFlor 用用 770B770B 与与 BomdayBomday 杂交 发现杂种对杂交 发现杂种对 2222 和和 2424 都有抗性 都有抗性 而而 F1F1 自交后得到自交后得到 F2F2 的表现型比例如下 的表现型比例如下 锈菌锈菌 2222 项目项目 抗性抗性敏感敏感 抗性抗性 110110 4343 锈锈 菌菌 2424 敏感敏感 3232 9 9 1 1 上述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上述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 定律 2 2 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理由是理由是 3 3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 并写出可能的结果和结论 自由组合定律 并写出可能的结果和结论 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结果和结论 结果和结论 1010 1818 分 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 一个蜂群包括一只分 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 一个蜂群包括一只 蜂王 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 蜂王专职产卵 雄蜂同蜂王交尾 工蜂王 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 蜂王专职产卵 雄蜂同蜂王交尾 工 蜂负责采集花粉 喂养幼虫 清理蜂房等工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蜂负责采集花粉 喂养幼虫 清理蜂房等工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蜂王 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 各司其职 这种现象为 蜂王 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 各司其职 这种现象为 同一蜂群中有两个蜂王时 其中一个将会咬死另一个 这种现象属同一蜂群中有两个蜂王时 其中一个将会咬死另一个 这种现象属 于于 2 2 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 受精卵发育成雌性蜂王或工蜂 表明 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 受精卵发育成雌性蜂王或工蜂 表明 蜜蜂的性别由蜜蜂的性别由 决定 决定 3 3 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 分别称 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 分别称 为为 卫生卫生 蜂 会开蜂房盖 能移走死蛹 和蜂 会开蜂房盖 能移走死蛹 和 非卫生非卫生 蜂 不会蜂 不会 开蜂房盖 不能移走死蛹 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 进行如开蜂房盖 不能移走死蛹 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 进行如 下杂交实验 下杂交实验 非卫生非卫生 蜂的工蜂行为是蜂的工蜂行为是 显性 隐性 性状 显性 隐性 性状 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 对基因控制的 符合基因的对基因控制的 符合基因的 定律 定律 判断依据是判断依据是 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 作母本与作母本与 的雄蜂交配 的雄蜂交配 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 新类型 新类型 I I 的表现型是的表现型是 卫生卫生 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 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于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 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于 行为 行为 生物的遗传生物的遗传 综合测试参考答案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A A 卷卷 一 一 1 1 C C 2 2 B B 3 3 C C 4 4 C C 5 5 C C 6 6 A A 7 B7 B 8 C8 C 二 二 9 9 l l 对这两种病毒来说 对这两种病毒来说 RNARNA 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 传物质 传物质 2 2 不同的 不同的 RNARNA 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表现出不同 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表现出不同 的性状 的性状 3 3 TMVTMV 的的 RNARNA TMVTMV 4 4 HRVHRV HRVHRV 10 10 1 1 常染色体 常染色体 X X 染色体 染色体 2 2 灰身直毛灰身直毛 灰身直毛 灰身直毛 3 3 BbXFXfBbXFXf BbXFYBbXFY 4 4 1 1 5 5 5 5 BBXfYBBXfY BbXfYBbXfY bbXFYbbXFY B B 卷卷 一 一 1 1 B B 2 C2 C 3 3 D D 4 C4 C 5 D5 D 6 C6 C 7 D7 D 8 8 A A 二 二 9 9 1 1 基因分离 基因分离 2 2 符合 符合 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没有明显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没有明显 的相关性 的相关性 3 3 以 以 F2F2 中对两种真菌均敏感的植株与中对两种真菌均敏感的植株与 F1F1 杂交 即杂交 即 测交 测交 若后代表型比例约为若后代表型比例约为 1 1 1 1 1 1 1 1 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 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 合自由组合定律合自由组合定律 若后代表型比例不是若后代表型比例不是 1 1 1 1 1 1 1 1 不符合自由 不符合自由 组合定律组合定律 1010 1 1 种内互助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种内斗争 2 2 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数目 3 3 显性显性 两两 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相等 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相等 F1 F1 代的蜂王代的蜂王 卫生卫生 蜂 蜂 会开蜂房盖 能移走死蛹会开蜂房盖 能移走死蛹 会开蜂房盖 不能移走会开蜂房盖 不能移走 死蛹 或不会开蜂房盖 能移走死蛹 死蛹 或不会开蜂房盖 能移走死蛹 本能本能 20102010 届高考一轮复习精品题库五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届高考一轮复习精品题库五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五年高考题荟萃五年高考题荟萃 20092009 年高考题年高考题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1 0909 全国卷全国卷 5 5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无芒对有芒为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无芒对有芒为 显性 两对性独立遗传 用纯合德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 显性 两对性独立遗传 用纯合德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 F F1 1自交 播种所有的自交 播种所有的 F F2 2 假定所有 假定所有 F F2 2植株都能成活 在植株都能成活 在 F F2 2植株植株 开花前 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 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假定剩余开花前 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 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假定剩余 的每株的每株 F F2 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 且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 且 F F3 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从理论上讲 F F3 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 1 8A 1 8 B 3 8B 3 8 C 1 16C 1 16 D 3 16D 3 16 答案答案 B B 解析解析 设抗病基因为设抗病基因为 A A 感病为 感病为 a a 无芒为 无芒为 B B 则有芒为 则有芒为 b b 依 依 题意 亲本为题意 亲本为 AABBAABB 和和 aabbaabb F F1 1为为 AaBbAaBb F F2 2有有 4 4 种表现型 种表现型 9 9 种种 基因型 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后 剩下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基因型 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后 剩下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 2Aabb1 2Aabb 1 4AAbb1 4AAbb 1 4aabb1 4aabb 剩下的植株套袋 即让其自交 剩下的植株套袋 即让其自交 则理论上则理论上 F F3 3中感病植株为中感病植株为 1 2 1 41 2 1 4 AabbAabb 自交得自交得 1 41 4 aabbaabb 1 4 1 4 aabbaabb 3 8 3 8 故选 故选 B B 2 2 0909 广东理基广东理基 44 44 基因 基因 A A a a 和基因和基因 B B b b 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 源染色体上 一个亲本与源染色体上 一个亲本与 aabbaabb 测交 子代基因型为测交 子代基因型为 AaBbAaBb 和和 AabbAabb 分离比为 分离比为 1 11 1 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 AABbA AABb B AaBbB AaBb C AAbbC AAbb D AaBBD AaBB 答案答案 A A 解析解析 一个亲本与一个亲本与 aabbaabb 测交 测交 aabbaabb 产生的配子是产生的配子是 abab 又因为子 又因为子 代基因型为代基因型为 AaBbAaBb 和和 AabbAabb 分离比为 分离比为 1 l1 l 由此可见亲本基因型 由此可见亲本基因型 应为应为 AABbAABb 3 3 0909 江苏卷江苏卷 7 7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 是是 A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 实现亲本的杂交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 实现亲本的杂交 B B 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 但元需考虑雌蕊 雄蕊的发育程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 但元需考虑雌蕊 雄蕊的发育程 度度 C C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 D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的特性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的特性 答案答案 D D 解析解析 A A 中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 闭花授粉 为实现亲本杂交 中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 闭花授粉 为实现亲本杂交 应在开花前去雄 应在开花前去雄 B B 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 C C 中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 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中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 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 子表型一样子表型一样 D D 是正确的 是正确的 4 4 0909 江苏卷江苏卷 10 10 已知 已知 A A 与与 a a B B 与与 b b C C 与与 c3c3 对等位基因自由对等位基因自由 组合 基因型分别为组合 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AaBbCc 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 正确的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 正确的 是是 A A 表现型有表现型有 8 8 种 种 AaBbCc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个体的比例为 1 1 1616 B B 表现型有表现型有 4 4 种 种 aaBbcc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个体的比例为 1 1 1616 C C 表现型有表现型有 8 8 种 种 Aabbcc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个体的比例为 1 1 8 8 D D 表现型有表现型有 8 8 种 种 aaBbCc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个体的比例为 1 1 1616 答案答案 D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概率计算 后代表现型为本题考查遗传概率计算 后代表现型为 2x2x2 82x2x2 8 种种 AaBbCc 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个体的比例为 1 2x1 2x1 2 1 81 2x1 2x1 2 1 8 AabbccAabbcc 个个 体的比例为体的比例为 1 4x1 2x1 4 1 321 4x1 2x1 4 1 32 aaBbCc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个体的比例为 1 4x1 2x1 2 1 161 4x1 2x1 2 1 16 5 5 0909 辽宁 宁夏卷辽宁 宁夏卷 6 6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 矮茎白花杂交 矮茎白花杂交 F F1 1自交 播种所有的自交 播种所有的 F F2 2 假定所有的 假定所有的 F F2 2植株都植株都 能成活 能成活 F F2 2植株开花时 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 假定剩余的每植株开花时 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 假定剩余的每 株株 F F2 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 且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 且 F F3 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 定律 从理论上讲定律 从理论上讲 F F3 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 1 4A 1 4 B 1 6B 1 6 C 1 8C 1 8 D 1 16D 1 16 答案答案 B B 解析解析 假设红花显性基因为假设红花显性基因为 R R 白花隐性为 白花隐性为 r r F F1 1全为红花全为红花 RrRr F F1 1自交自交 所得所得 F F2 2红花的基因型为红花的基因型为 1 3RR1 3RR 2 3Rr2 3Rr 去掉白花 去掉白花 F F2 2红花自交出现白花的比例为红花自交出现白花的比例为 2 32 3 1 4 1 61 4 1 6 6 6 0909 上海卷上海卷 4 4 基因型为 基因型为 AaBBccDDAaBBccDD 的二倍体生物 可产生不同的二倍体生物 可产生不同 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是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是 A 2A 2 B B 4 4 C C 8 8 D D 1616 答案答案 A A 解析解析 由基因型可知有四对基因 根据自由组合的分析思路应拆由基因型可知有四对基因 根据自由组合的分析思路应拆 分为四个分离规律 分为四个分离规律 AaAa BBBB cccc 和和 DDDD 其产生的配子种类依次 其产生的配子种类依次 为为 2 2 1 1 1 1 1 1 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 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 2 1 1 1 22 1 1 1 2 种 种 7 7 0909 上海卷上海卷 14 14 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A 杂交时 须杂交时 须在在花花蕾蕾期期人人工工去去雄雄 B B 自交时 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自交时 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 C 杂交时 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杂交时 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 D 人工授粉后 应套袋人工授粉后 应套袋 答案答案 C C 解解析析 豌豌豆豆为为雌雌雄雄同同株株 自自花花授授粉粉且且是是闭闭花花授授粉粉 自自然然状状态态下下 都都是是自自交交 孟孟德德尔尔的的豌豌豆豆杂杂交交实实验验是是人人工工杂杂交交 在在花花蕾蕾期期人人工工 去去雄雄 8 8 0909 上海卷上海卷 29 29 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 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 1 R 和和1 r 和 和 2 R和 和 2 r控制 控制 1 R 和和2 R 决定红色 决定红色 1 r 和和2 r 决定白色 决定白色 R R 对对 r r 不完全显不完全显 性 并有累加效应 所以麦粒的颜色随性 并有累加效应 所以麦粒的颜色随 R R 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将红粒将红粒 1122 R R R R 与白粒与白粒 1 1 2 2 rrr r 杂交得杂交得 1 F 1 F 自交得自交得2 F 则 则 2 F 的表现型有的表现型有 A 4A 4 种种B 5B 5 种种 C 9C 9 种种D 10D 10 种种 答案答案 B B 解解析析 本本题题的的关关键键是是 麦麦粒粒的的颜颜色色随随 R R 的的增增加加而而逐逐渐渐加加深深 也也就就是是颜颜色色主主要要与与 R R 的的多多少少有有关关 F F2 2中中的的 R R 有有 4 4 3 3 2 2 1 1 和和 0 0 五五种种情情况况 对对应应有有五五种种表表现现型型 9 9 0909 安徽卷安徽卷 5 5 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 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 X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先天染色体隐性遗传 先天 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 D 对对 d d 完全显性 完全显性 下图中 下图中 2 2 为为 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 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 5 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 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 4 4 不携带不携带 d d 基因基因 和和 3 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患耳聋 色盲 既婚后生下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患耳聋 色盲 既 耳聋有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耳聋有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A 0A 0 0 0 B 0B 0 1 4 1 4 1 4 C 0C 0 0 0 D D 1 2 1 4 1 8 1 8 答案答案 A A 解析解析 设色盲基因为设色盲基因为 b b 依题意 依题意 5 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 则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 则 他的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 母亲基因型为他的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 母亲基因型为 X XB BX Xb b 又因为 又因为 4 4不携不携 带带 d d 基因 则她的基因型为基因 则她的基因型为 1 2DD1 2DD X XB BX XB B和和 1 21 2 DDDD X XB BX Xb b 3 3的基的基 因型为因型为 DdXDdXB BY Y 4 4和和 3 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 则这个男孩患耳聋婚后生下一个男孩 则这个男孩患耳聋 的可能性为的可能性为 0 0 色盲的可能性为 色盲的可能性为 1 2 1 2 1 41 2 1 2 1 4 既耳聋有色盲的 既耳聋有色盲的 可能性分别是可能性分别是 0 0 故 故 A A 正确 正确 10 10 0909 广东卷广东卷 8 8 右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 女性患者 右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 女性患者 9 9 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 X X 染色体 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染色体 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 正常 正常 9 9 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A 1A 1 B 2B 2 C 3C 3 D 4D 4 答案答案 B B 解析解析 红绿色盲遗传为交叉遗传 而红绿色盲遗传为交叉遗传 而 9 9 只有一条只有一条 X X 染色体 且染色体 且 其父亲其父亲 7 7 号正常 所以致病基因来自母亲号正常 所以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6 6 号 号 6 6 号表现正常 号表现正常 肯定为携带者 而其父亲肯定为携带者 而其父亲 2 2 患病 所以其致病基因一定来自父患病 所以其致病基因一定来自父 亲 亲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11 11 0909 天津卷天津卷 7 7 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 左表为 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 左表为 A A 型和型和 O O 型血的红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 因 右图为某家庭因 右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的血型遗传图谱 血血 红细胞裂红细胞裂 抗原抗原 型型 A A 面面 A A 抗原抗原 有有 决定决定 基因基因 显 显 性 性 O O 无无 隐 隐 性 性 据图表回答问题 据图表回答问题 1 1 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 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 常 常 性 染色体上 判断性 染色体上 判断 依据是依据是 2 2 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 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 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 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 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 剌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 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 剌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 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可引起红细胞破裂 因个体差异 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可引起红细胞破裂 因个体差异 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 胎儿体内的量不同 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 导致较多胎儿体内的量不同 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 导致较多 红细胞破裂 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红细胞破裂 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II 1 II 1 出现新生儿溶血症 引起该病的抗原是出现新生儿溶血症 引起该病的抗原是 母婴血型不合 母婴血型不合 一定 一定 不一定 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不一定 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II 2 II 2 的溶血症状较的溶血症状较 II 1II 1 严重 原因是第一胎后 母体已产生严重 原因是第一胎后 母体已产生 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 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 引起 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 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 引起 II 2II 2 溶血加重 溶血加重 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 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 当溶血症新生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 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 当溶血症新生 儿哺母乳后 病情加重 其可能的原因是儿哺母乳后 病情加重 其可能的原因是 3 3 若 若 II 4II 4 出现新生儿溶血症 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出现新生儿溶血症 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答案答案 1 1 常 常 若若 I IA A在在 X X 染色体上 女孩应全部为染色体上 女孩应全部为 A A 型血 型血 若若 I IA A在在 Y Y 染色体上 女孩应全部为染色体上 女孩应全部为 O O 型血 型血 2 2 胎儿红细胞表面胎儿红细胞表面 A A 抗原抗原 不一定不一定 记忆细胞记忆细胞 母乳中含有 引起溶血症的 血型抗体母乳中含有 引起溶血症的 血型抗体 3 3 I IA Ai i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与免疫有关的知识 本题考查遗传与免疫有关的知识 1 1 假设 假设 I IA A在在 X X 染色体染色体 上 则女孩应全部为上 则女孩应全部为 A A 型血 若型血 若 I IA A只在只在 Y Y 染色体上 则女孩应全染色体上 则女孩应全 部为部为 O O 型血与题意不符 所以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型血与题意不符 所以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 2 II 1 II 1 为为 A A 型血 型血 II 1II 1 出现新生儿溶血症 引起该病的抗出现新生儿溶血症 引起该病的抗 原是胎儿红细胞表面的原是胎儿红细胞表面的 A A 抗原 母婴血型不合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抗原 母婴血型不合不一定发生新生儿 溶血症 溶血症 II 2 II 2 的溶血症状较的溶血症状较 II 1II 1 重 原因是第一胎后 母体重 原因是第一胎后 母体 已产生记忆细胞 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 母体会快速产生大量已产生记忆细胞 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 母体会快速产生大量 血型抗体 从而使血型抗体 从而使 II 2II 2 溶血加重 溶血加重 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 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 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 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 病情加重 其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 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 病情加重 其 可能的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引起溶血症的血型抗体 可能的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引起溶血症的血型抗体 3 3 若 若 II 4II 4 出现新生儿溶血症 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出现新生儿溶血症 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I IA Ai i 12 12 0909 四川卷四川卷 31 31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 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 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 遗传实验 遗传实验 1 1 大豆子叶颜色 大豆子叶颜色 BBBB 表现深绿 表现深绿 BbBb 表现浅绿 表现浅绿 bbbb 呈黄色 幼呈黄色 幼 苗阶段死亡 和花叶病的抗性 由苗阶段死亡 和花叶病的抗性 由 R R r r 基因控制 遗传的实验基因控制 遗传的实验 结果如下表 结果如下表 组组 合合 母本母本父本父本F F1 1的表现型及植株的表现型及植株 数数 一一 子叶深子叶深子叶浅子叶浅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 220220 绿不抗绿不抗 病病 绿抗病绿抗病株 子叶浅绿抗病株 子叶浅绿抗病 217217 株株 二二 子叶深子叶深 绿不抗绿不抗 病病 子叶浅子叶浅 绿抗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 110110 株 子叶深绿不抗株 子叶深绿不抗 病病 109109 株 株 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 108108 株 子叶浅绿不抗株 子叶浅绿不抗 病病 113113 株株 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 组合二中父本的基 组合二中父本的基 因型是因型是 用表中用表中 F F1 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 在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 在 F F2 2的成熟植株中 表的成熟植株中 表 现型的种类有现型的种类有 其比 其比 例为例为 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 F F1 1 F F1 1随机交配得到的随机交配得到的 F F2 2成成 熟群体中 熟群体中 B B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将表中将表中 F F1 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再将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再将 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 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 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 病植株 需要用病植株 需要用 基因型的原生质基因型的原生质 体进行融合 体进行融合 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 要求在最短的时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 要求在最短的时 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2 2 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 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 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 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 构建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重组构建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重组 DNADNA 分子时 使用的酶有分子时 使用的酶有 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 具体的检测方法 具体的检测方法 3 3 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 其幼 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 其幼 苗叶片明显黄化 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 苗叶片明显黄化 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 请你以该芽黄 请你以该芽黄 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为材料 用杂交实验的方法 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为材料 用杂交实验的方法 验证芽黄性验证芽黄性 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要求 用遗传图解表示 要求 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答案 1 1 BbRR BbRRBbRrBbRr 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 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浅绿不子叶浅绿不 抗病抗病 3 1 6 23 1 6 2 80 80 BR BR 与与 BRBR BRBR 与与 BrBr 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 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 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 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2 2 限制性内切酶和限制性内切酶和 DNADNA 连接酶连接酶 培育的植株具有病毒抗体培育的植株具有病毒抗体 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 株和不抗病植株 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株和不抗病植株 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 3 3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如下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如下 1 1 亲子代基因的判断及比例概率的计算亲子代基因的判断及比例概率的计算 2 2 育种方案的设计育种方案的设计 3 3 基因工程的相关问题基因工程的相关问题 4 4 实验设计验证问题实验设计验证问题 1 1 亲子代基因的判断及比例概率的计算亲子代基因的判断及比例概率的计算 第第 题中有表格中提供的杂交的结果以及题目中关于性状基因的描题中有表格中提供的杂交的结果以及题目中关于性状基因的描 述 不难推断出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述 不难推断出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 BbRRBbRR 组合二中父本的 组合二中父本的 基因型是基因型是 BbRrBbRr 第 第 题 表中题 表中 F F1 1的子叶浅绿抗病 的子叶浅绿抗病 BbRrBbRr 植株自 植株自 交交 结果如下 结果如下 B R B R 其中有其中有 3 16BBR 3 16BBR 深绿抗病 和 深绿抗病 和 3 8BbR 3 8BbR 浅绿抗病 浅绿抗病 B rrB rr 其中有其中有 1 16BBrr1 16BBrr 深绿不抗病 和 深绿不抗病 和 1 8Bbrr1 8Bbrr 浅绿不抗病 浅绿不抗病 bbR bbR 死 死 bbrrbbrr 死 死 所以出现了子叶深绿抗病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所以出现了子叶深绿抗病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 浅绿不抗病浅绿不抗病 3 3 1 1 6 6 2 2 的性状分离比 的性状分离比 第第 题中题中 BB BbBB Bb 1 2BB1 2BB 1 2Bb1 2Bb 随机交配的结果如下 随机交配的结果如下 1 2BB 1 2BB1 2BB 1 2BB 1 4BB1 4BB 1 2Bb 1 2B1 2Bb 1 2B b b 1 16BB1 16BB 1 8Bb1 8Bb 1 16bb1 16bb 死 死 1 2BB1 2BB 1 2Bb 1 2Bb 1 8BB1 8BB 1 8Bb1 8Bb 1 2BB1 2BB 1 2Bb 1 2Bb 1 8BB1 8BB 1 8Bb1 8Bb 所以后代中所以后代中 F F2 2成熟群体中有成熟群体中有 9 16BB9 16BB 6 16Bb6 16Bb 1 16bb1 16bb 死 死 即 即 二者的比值为二者的比值为 3 3 2 2 所以在成活的个体中有所以在成活的个体中有 3 5BB3 5BB 2 5Bb2 5Bb 计算 计算 B B 基因频率基因频率 3 5 2 5 1 2 4 5 80 3 5 2 5 1 2 4 5 80 2 2 育种方案的设计育种方案的设计 第第 题中欲获得子叶深绿抗病 题中欲获得子叶深绿抗病 BBR BBR 植株 植株 则需要则需要 BRBR 与与 BRBR BRBR 与与 BrBr 的单倍体植株的原生质体融合 第的单倍体植株的原生质体融合 第 题考察了杂交育题考察了杂交育 种方案的设计 要求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获得种方案的设计 要求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获得 BBRRBBRR 的植株 最的植株 最 短的时间内可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 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短的时间内可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 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 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3 3 基因工程的相关问题基因工程的相关问题 第 第 2 2 题中考察了基因工程用到的工具酶 以及目的基因是 题中考察了基因工程用到的工具酶 以及目的基因是 否表达的检测问题 在基因工程中用到的酶有限制性内切酶和否表达的检测问题 在基因工程中用到的酶有限制性内切酶和 DNADNA 连接酶 欲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连接酶 欲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 株和不抗病植株 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 株和不抗病植株 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 4 4 实验设计验证问题实验设计验证问题 本题要求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首先明确细胞质遗传本题要求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首先明确细胞质遗传 属于母系遗传 即如果母本出现芽黄性状 则子代全出现芽黄性状 属于母系遗传 即如果母本出现芽黄性状 则子代全出现芽黄性状 这样可以通过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来验证芽这样可以通过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来验证芽 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13 13 0909 北京卷北京卷 29 29 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 金 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 金 定鸭产青色蛋 康贝尔鸭产白色蛋 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定鸭产青色蛋 康贝尔鸭产白色蛋 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 律 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 结果如下表所示 律 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 结果如下表所示 第第 1 1 组组 第第 2 2 组组 第第 3 3 组组 第第 4 4 组组 第第 5 5 组组 杂交组合杂交组合康贝康贝 尔鸭尔鸭 金定金定 鸭鸭 康康 第第 1 1 组的组的 F F1 1自自 第第 2 2 组的组的 F F1 1自自 第第 2 2 组的组的 F F1 1 金定金定 鸭鸭 贝尔贝尔 鸭鸭 交交交交 康康 贝尔贝尔 鸭鸭 青色青色 枚 枚 2617826178 76287628 29402940 27302730 17541754 后代后代 所产所产 蛋蛋 颜 颜 色及色及 数目 数目 白色白色 枚 枚 109109585810501050 9189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