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细化设计一、生产管理流程精细化设计方法1、生产管理流程设计目标为规范生产管理工作,确保预期生产的品种、质量、产量、出产期限和生产成本等目标的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流程设计的具体目标如下图所示。2、生产管理流程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中小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流程时,除需规避一般性问题外,还应注意规避以下问题:(1)、生产管理流程未与采购模块、销售模块实现无缝对接。(2)、在ERP系统中,无法及时、实时的反应生产的各个环节。3、生产管理流程体系构建方法在生产管理流程体系设计过程中,需重点把握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设备管理等流程的设计。生产管理流程体系构建说明书生产管理流程(一级流程)二级流程设计思路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设计管理流程输入月度滚动销售计划生产计划设备采购需求临时计划工艺要求设备维护需求成品库存作业标准、质检标准生产产能流程输出阅读滚动生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设备资产记录补充生产计划检验合格入库设备维护计划生产排程设备检修记录主负责人生产计划主管生产部经理生产部门流程设计要点根据ERP原理充分考生产作业工序流程生产设备采购执行交由 虑供求管理与生产能力工艺要求 采购部完成,生产部参确定、分解生产计划设计变更顺利进行 与协助采购生产计划调整的时机工艺工装管理每次维护均需文档记录流程细分(三级流程)主生产计划编制流程生产作业管控流程设备日常保养流程生产计划调整流程生产任务分配流程设备定期保养流程生产预算编制流程生产进度控制流程设备隐患排查流程生产预算调整流程生产调度管理流程设备大修管理流程生产计划执行流程生产现场检查流程设备调用管理流程订单生产作业排程流程生产安全管理流程设备更换管理流程配套工具产能分析表、生产计划编制规范、生产现场管理办法、生产设备管理规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二、生产计划管理流程精细化设计1、主生产计划编制流程2、生产计划调整流程3、生产预算编制流程4、生产预算调整流程5、生产计划执行流程6、订单生产作业排程流程三、生产过程管理流程精细化设计1、生产作业管控流程2、生产任务分配流程3、生产进度控制流程4、生产调度管理流程5、生产现场检查流程6、生产安全管理流程四、设备管理流程精细化设计1、设备日常保养流程 2、设备定期保养流程3、设备隐患排查流程4、设备大修管理流程5、设备调用管理流程6、设备更换管理流程五、流程配套工具精细化设计1、产能分析表车间名称所属工序名称分析时段车间代号代号产能分析正常班可嫁动天数说明可稼动设备数每班人数设备产能时间人员产能时间加班可加班时间说明设备可加班时间人员可加班时间合计产能时间负荷分析生产命令排程量标准时间负荷工时累计分析对策核准人:审核人:制表人:2、生产计划编制规范制度名称生产计划编制规范编 号受控状态执行部门监督部门编修部门第1章 总则第1条 目的为规范生产计划的编制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向客户交付产品,特制定本规范。第2条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生产计划的编制与管理。第3条 管理责任1. 总经理负责生产计划的审批工作,并对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2. 生产总监负责年度生产任务的确定、生产计划指标和生产计划的审核工作。3. 生产部经理负责组织生产计划指标和生产计划草案的编制工作。4. 生产部相关人员负责资料的收集、生产能力的核定、生产计划指标的确定和生产计划的编制工作。第2章 生产计划的编制原则第4条 满足客户需求原则满足客户在品种、数量、时间等方面需求的同时,努力提高产品产量及收益,保持一定的收入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第5条 降低生产成本原则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降低生产和库存成本,使生产和库存成本之和最小,即费用和损失最小。生产计划编制应考虑的成本项目主要有以下六项。1. 正常的生产成本,指正常生产状态下单位产品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2. 加班成本,指为临时提高产量而增加工作班次所发生的成本,如加班费及相应的附加费。3. 转包成本,指在生产能力紧张时,将部分任务转包给相关厂商所增加的外协费用以及相关的成本。4. 库存成本,指为订购、保存物资以及库存产品所发生的成本,如订货费、运输费、保管费、物品损失费等。5. 缺货成本,指由于缺货而造成的损失,主要为缺货造成的收益减少,或者延迟交货造成的损失。6. 人工成本,指由于生产计划变更引起的人员增加或减少所需的费用,如解雇员工的费用、培训费用等。第6条 均衡生产原则均衡生产原则是指单位时间的产品产量相对稳定,以利于生产过程的组织、人力安排、质量控制等,减少因改变生产计划造成的损失,如加班费用、闲置生产能力损失等。第3章 生产计划指标的编制第7条 生产计划指标的内容生产计划指标主要包括产品品种指标、产品质量指标、产品产量指标和产品产值指标。第8条 产品品种指标制定产品品种指标是指公司在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品名和品种数,其不仅反映公司在产品品种方面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也反映公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在决定产品品种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 品质必须符合客户的要求。2. 必须能应对客户任何时间的订货。3. 市场价格必须有利可图。4. 企业能够承担物料、机器设备厂房、土地等费用。5. 生产制造技术必须毫无问题。6. 决定的产品种类必须有销售策略与销售路径。第9条 产品质量指标制定产品质量指标是指生产部在计划期内提高产品质量应达到的指标,其包括产品评级指标,即合格率、一等品率、优质品率。第10条 产品产量指标制定1. 产品产量指标是指公司在计划期内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数量,一般以实物单位计量。2. 产品产量指标=销售量+计划期末制成品库存-期初制成品库存。第11条 产品产值指标制定产品产值指标是指用货币表示产量的指标,分为产品产值、总产值、净产值三种。1. 产品产值(1)产品产值是指以价值形式表示的公司生产的可供销售的产品和工业劳务的价值,一般用现行价格进行计算。(2)产品产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值+ 外销半成品价值+ 用订货者来料生产产品的加工价值+对外承做的工业性劳务价值。2. 总产值(1)总产值是指用货币表现的公司在计划期内应该完成的产品和劳务总量,其反映了公司在计划期内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2)总产值=商品产值+ (期末在制品、半成品、自制工具、模型工具的价值- 期初在制品、半成品、自制工具、模型工具的价值)+订货者来料的价值。3. 净产值净产值表示公司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其计算方法包括生产法和分配法两种。(1)生产法:净产值=总产值-各种物资消耗的价值。(2)分配法:净产值=工资+税金+利润+利息+其他属于国家收入初次分配性质的费用支出。第4章 编制生产计划草案第12条 明确年度生产任务1. 生产总监根据年度经营目标确定年度生产目标。2. 生产部经理负责组织人员编制生产计划草案。第13条 收集生产资料信息生产计划主管负责收集生产资料和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1. 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2. 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3. 国内外的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资料。4. 计划期内产品的预测销量、长期合同的执行情况。5. 技术部提交的计划期内新产品的试产计划。6. 仓储部提交的成品库存及原料库存报告。7. 生产现场的统计资料。8. 产品的试制、物资供应、设备检查、劳动力调配等资料。第14条 核定生产能力1. 生产部负责收集生产设备的产能情况和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2. 生产部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和以往生产数据核定公司生产能力。第15条 初步拟订生产计划指标生产部初步拟订生产计划指标,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提交生产总监审核和总经理审批。第16条 综合平衡生产计划指标最佳的生产计划指标的确定需要进行综合平衡。1. 生产指标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主要通过设备生产能力与品种产量指标的比较来确定。2. 生产指标与生产技术准备能力、劳动力、物资供应之间的平衡。(1)生产任务大于生产技术准备能力时,需要采取措施来压缩生产技术准备周期。(2)出现生产物资缺口时,应采取措施力求同品种产量指标平衡,或在劳动力方面测算现有劳动力数量、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各个季节、各个基本生产车间的任务是否相适应。(3)劳动力不足时,可采用改进劳动组织、压缩工时定额以及车间之间内部调剂等措施来解决。3. 生产指标和利润、成本、资金指标之间的平衡目标成本不能保证目标利润时,要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增加销量,保证公司的利润目标。第17条 编制生产计划草案生产部根据确定的生产计划指标初步编制生产计划草案,并组织销售部、仓储部、采购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对生产计划草案进行试算和综合平衡。第5章 修订和评估生产计划草案第18条 修订生产计划草案应考虑的因素1. 现有库存量能满足生产的部门不列入计划。2. 确定适当的批量区和间隔区,保证生产计划的经济性。3. 检查生产设备的负荷量是否会剧烈波动、是否已超过其极限或低于其生产能力。4. 生产计划草案涉及的内容、概念必须具体化。第19条 综合平衡、评估生产计划草案1. 生产部召集相关部门对生产计划草案进行综合平衡或评估。2. 平衡、评估生产计划草案时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平衡。(1)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的平衡。(2)生产计划与劳动力的平衡。(3)生产计划与物料供应的平衡。(4)生产计划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第6章 生产计划的确认与实施第20条 生产计划的审核与审批生产部初步修订的生产计划草案报送生产部经理、生产总监审核,然后经总经理审批。第21条 生产计划的实施生产部负责将审核批准的生产计划及时下发各相关部门,并监督生产计划的落实情况。第7章 附则第22条 本规范由生产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生产部所有。第23条 本规范经总经理审批后,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3、生产现场管理办法制度名称生产现场管理办法编 号受控状态执行部门监督部门编修部门第1章 总则第1条 目的为了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将生产现场所需要的物资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的布置,达到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物与物之间的最佳配合,同时通过合理控制与持续改进,实现生产现场持续化、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是适用于生产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 第3条 管理职责 1.生产部负责监督生产现场管理工作的实施。 2.各车间主任负责对车间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并实施考核。 3.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现场人员的相关培训。 4.对生产现场管理提供支持和实施控制的人员主要负责管理程序、方法、制度的标准化和督查考核工作。 第4条 现场管理规则 1.基础性管理原则:做好现场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原始记录、业务核算和会计工作。 2.综合管理原则:在现场管理过程中,运用系统的观点,按目标管理的办法,认真执行有关标准,全面进行管理,以达到整体优化。 3.群众性原则:现场管理综合性强,内容多,必须依靠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的精心工作、自我控制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4.动态性管理原则:生产现场的各项生产要素要不断进行动态组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5.服务性原则:管理人员应本着为现场服务的思想,深入现场,服务现场。 第2章 现场管理实施第5条 合理规划生产场地 生产部应针对各自生产的特点、工艺流程及各种条件的变化等情况,合理确定用地面积,并以书面形式提交现场管理人员汇总分析,商定方案后汇报总经理审批。 第6条 生产现场总平面设计 1.现场人员应根据生产部门提交的报告,以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对生产现场进行科学规划,从而合理利用空间,形成现场定置图,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2.各车间根据定置图进行生产现场的布置,临时设施、大型机械、材料堆放、物资仓库、消防设施、运输通道、加工场地、水电管线、周转场地等都应各得其所,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并方便车间生产。 3.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生产现场平面布置应重新规划审核与实施。 第7条 生产现场管理责任划分和确定 1.现场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生产部门确定需控制检查的任务,并划分责任,确定每一项任务的责任人,形成生产现场责任划分标准,并提交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2.现场管理人员应按照统一要求制作岗位职责标牌,生产部负责岗位职责标牌的日常维护。 第8条 生产现场检查标准的制定和更改 1.现场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生产部门,根据管理不同阶段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生产现场检查标准,并提交总经理审批。 2.生产现场检查标准的更改应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和管理层次的不同提高而不断改进。 第9条 生产现场的检查与考核 1.各车间主任每天按照生产现场检查标准对本车间现场进行检查,填写“生产现场检查表”,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考核,每月将“生产现场检查表”进行汇总,报现场管理人员存档。 2.现场管理人员应每周对生产现场进行一次抽查,填写“生产现场检查表”,并根据生产现场考核办法实施考核。 第三章 现场5S管理第10条 5S管理活动实施步骤1.整理:对现场中存在的人、事、物进行调查分析,按有关要求区分需要和不需要、合理合不合理,将生产现场中不需要和不合理的人、事、物撤离现场。 2.整顿:也就是合理定置,在整理的基础上,将生产现场所需要的人、机、物等按照生产现场平面布置设计的位置,根据有关法规、标准以及规定,科学合理的安排布置和堆码,使人才合理使用,物品合理定置,实现人、物、场所在空间上的最佳组合,从而达到科学管理、文明安全生产、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3.清扫:对生产现场的设备、场地、物品进行维护打扫,保持现场环境卫生,以使设备运转正常。 4.清洁:其是整理整理、整顿、清扫三项活动的继续和深入,通过清洁,消除发生事故的根源,使生产现场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秩序,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5.素养:努力提高生产现场全体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使其养成遵守纪律和文明生产的习惯。 第11条 开展5S活动的准备 1.人力资源部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有关人员进行5S活动的相关培训。 2.每个车间、班组及个人应对生产现场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的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 3.现场管理人员应在每年管理评审前根据生产现场检查表进行汇总分析,形成5S活动报告,对各车间和个人的5S活动开展效果给与综合评价,并提出奖励或处罚建议,报总经理审批。 第四章 现场定置管理 第12条 合理定置的依据 1.有关现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管理办法、设计要求。 2.组织结构设计。 3.自然条件。 4.材料、设备等需用量及运输方式等。 第13条 合理设置的要求 1.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2.尽量减少生产场地。 3.尽量减少临时设施的工作量。 4.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及给排水、道路等设施。 5.应合理布置生产现场的运输道路及各种材料堆放、加工场地、仓库位置,尽量使场内运输距离最短,并减少二次搬运,以降低运输费用。 6.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一次定置到位。 7.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择优选择,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第14条 合理定置的主要内容 合理定置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生产、生活、办公设备设施;各种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和工装模具的存放位置;安全防火设施;运输设备的位置。 第五章 现场目视管理第15条 目视管理的方法 为确定各种大小型设施和物品的放置位置,可采用完善而准确的视觉信号显示手段,如标志线、标志牌、标志色等,将这些位置标示出来,以防止误置或物品混放。 第16条 实行目视管理的内容 1.生产部可统一制作并悬挂生产现场所必须的看板、挂板或写后张贴生产现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各种标准、职责等。 2.生产部可用岗位责任标牌显示生产现场管理岗位责任人,现场管理人员协助生产部将生产现场分区或分任务项管理,落实责任人,并将责任人名单用标牌显示,以落实岗位责任制。 3.生产部可将生产任务和完成情况制成图表,并公布出来。 4.各车间主任可填制生产进度计划,并按时提出周、日作业计划,以生产任务书的形式,定人、定时、定项、定质、定量,将计划下达到生产班组。 第17条 目视管理的实施 1.现场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应该清晰地、标准化的视觉显示信息落实定置设计,实现合理定置。 2.现场管理人员负责将涉及量化生产现场,并利用各种色彩、安全标志进行现场管理的方案提交总经理审批。 第18条 目视管理的检查 现场管理人员应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将生产现场的各项检查结果张榜公告。 第六章 附则第19条 本办法由生产部制订,其解释权、修改权归生产部所有。 第20条 本办法经总经理审批后,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4、生产设备管理规定制度名称生产设备管理规定编 号受控状态执行部门监督部门编修部门第1章 总则第1条 目的与意义1. 机器设备和工具的数量与性能决定着企业的产品质量。因此,生产企业管理好、用好机器设备和工具,可使机器设备和工具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并能延长其使用寿命。2. 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于产品的质量、品种、产量;对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以及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产品成本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2条 设备管理工作的内容与任务1. 设备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从设备进厂验收、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查修理到配件的生产、设备的改造、更新,以及日常的登记、保管、调拨、报废等一系列工作。2. 设备管理的任务是要保证设备在运作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第3条 设备管理原则为了保证有效地实现设备管理目标,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及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以正确使用,精心保养,合理润滑,安全生产。第4条 管理职责设备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要相互协作、共同负责,做好设备使用、保养、检查、修理等工作,并正确处理好生产和维修的关系。第2章 设备技术指标的设定第5条 设备技术指标设定的目的设备管理部必须设定考核指标,以便有效地对设备的管理情况进行考核。第6条 设备技术指标的内容评价企业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有以下几个。1. 设备完好率,表示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程度,它是检查企业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设备总台数是指本企业已安装的全部生产设备,包括在用、停用、封存、停机待修和正在检查的所有设备,不包括尚未安装和由基本建设部门管理、物资部门代管的设备。完好设备台数是指设备总台数中安全符合设备完好标准的台数。2设备故障率是指因设备发生故障而停机的时间占设备运转时间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3维修费用效率是指单位维修费用所能生产的产品产量,计算公式如下。4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维修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5平均单台设备年维修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第7条 设备技术指标的设定1设备管理部可分别制定出年度、季度、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2设备管理部对所有设备按技术、维护、管理状况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好设备;另一类是非完好设备,并按分类分别制定相关指标标准。第8条 完成设备技术指标的要求各部门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第3章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第9条 对设备运行进行动态管理,是为了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措施。第10条 建立健全设备系统的设备巡检措施各作业部门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巡检点、内容、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日、周、旬、月检查点。第11条 巡检保证体系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别的巡检任务。第12条 信息传递与反馈1.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检查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调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对于一般隐患或缺陷,相关人员检查后应及时记入检查表,并传递给专职巡检员。2. 专职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的点检,并要做好记录,同时还要将信息向专职巡检员传递,以便统一汇总。3. 专职巡检人员除完成承包的巡点检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反映。4. 有关部门列出的主要问题,除登记台账之外,还应及时输入电脑,以便于上级公司有关部门的综合管理。第13条 动态资料的应用1. 巡检人员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以纳入检修计划。2. 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若情况紧急,为了不影响生产,由修理班组立即处理,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应由各作业部门立即协商确定解决方案,并着手解决。3. 对于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由各作业部门主要领导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第14条 设备薄弱环节1. 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2. 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部位或设备。3. 存在安全隐患,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第15条 薄弱环节的处理1. 有关部门要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并确定当前应解决的项目,提出改进方案。2. 各作业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改进方案进行审议,审定后列入检修计划。3. 设备薄弱环节改进实施后要进行效果考察, 提出评价意见, 经有关领导审阅后存入设备档案。第4章 设备的使用管理第16条 生产部对所有设备操作程序制定制度、规范,规定操作步骤、日常点检项目、安全事项;对重大和关键设备,生产部应要求供应厂商对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根据设备操作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培训期,使其了解和掌握设备使用与维护方法。第17条 生产部必须安排技术人员为生产岗位设备操作人员提供相应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操作。第18条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每次操作前,必须按操作规程实施检查,确保设备一切正常方可操作。如经检查发现异常且不能自行处理的,应保持停机状态并迅速通知生产主管和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第19条 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制度和说明进行,不得有任何非正常使用或故意损坏设备的行为,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并报告主管;不能自行处理的,应立即通知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第5章 设备的保养管理第20条 生产部负责根据设备操作说明制定设备日常保养方法,规定设备日常保养项目、内容及频率等事项,并定期检查设备日常保养情况。第21条 每天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其内容包括外部清洁、给油润滑及螺丝紧固等,并定期检查设备日常保养状况。第22条 生产部于每年年初制订设备保养计划,规定设备保养周期及责任人,并经工程部经理批准后告知生产岗位各相关人员。第23条 设备维修人员于每月月初根据年度保养计划制订当月生产设备保养计划后,将其发放给相关部门,其内容包括需保养的设备、保养时间及联络事项。第24条 设备维护人员按计划实施设备保养并更换磨损零件等,如为厂商保养则由相关主业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提供协助,每次保养完毕后应签名,并贴标签,以表示该设备已经在某个时间进行过维护保养。第25条 设备维护人员将保养结果记录在设备保养记录表内,如为厂商保养设备则需提交设备保修服务报告,每月的保养记录表和保修服务报告必须由专人负责整理并归档保存。第6章 闲置设备的管理第26条 所有闲置设备应贴有暂停使用或停止使用的标识牌,工程部对闲置设备应安排定期维护保养,以保证生产设备随时可以使用,并在设备保养记录表上注明闲置。第27条 闲置设备需使用时,使用单位应通知设备维护人员按相关程序进行检查,确认其状态合格并予以标识后方能启用。第28条 闲置时间超过一定期限的设备,可依照设备实际情况提出改作他用、出售或报废的申请,呈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第7章 设备转移报废的管理第29条 设备损坏或不堪使用并无法修复时,由生产部会同其他部门对该设备提出报废申请,并呈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废。第30条 当设备转移使用时,原使用部门需填写财产转移申请单,由接收单位签章确认后,转交设备管理部门核准生效,并通知财务部门修改财产记录。第31条 报废设备应注销其编号并通知财务部门修改财产明细表,予以销账。第8章 附则第32条 本规定由生产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生产部所有。第33条 本规定经总经理审批后,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5、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制度名称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编 号受控状态执行部门监督部门编修部门第1章 总则第1条 目的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 适用范围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均适用本办法。 第3条 管理原则 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的原则。 第4条 管理职责 1.安全管理部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2.公司其他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应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职能部门范围内的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3.各车间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区域内应急预案的安全管理工作。第2章 应急预案的编制第5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2.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3.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第6条 编制应急预案1.安全管理部、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员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2.生产车间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并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3.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第7条 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1.公司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安全生产部并应当组织编制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2.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公司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相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第8条 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1.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安全管理部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2.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第9条 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1.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安全管理部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2.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第10条 编制时的注意事项1.公司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2.应急预案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同时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有效。第三章 应急预案的评审第11条 参加评审的人员要求1.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2.与所评审预案的公司有利害关系的评审人员,应当回避。第12条 评审的内容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相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第13条 实施应急预案的评审1.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涉及相关部门职能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2.对于公司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的,安全管理部应当组织专家对企业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第14条 应急预案公布实施公司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签署后公布实施。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备案第15条 申请应急预案备案的相关资料1.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2.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3.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第16条 实施应急预案的备案1.公司内各部门、各车间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2.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3.除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企业中设计室性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应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未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4.煤矿企业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前两点的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外,还应当报送所在地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第17条 应急预案的受理1.受理备案登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但要说明理由。2.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公司,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第18条 应急预案的建档管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指导、督促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及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应力钢绞线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
- 2025版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合同3篇
- 2025年度知识产权许可与实施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住宅购买房屋改造升级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快递电动车辆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化肥行业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协议3篇
- 揭秘自然意象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买卖合同中房产抵押权及他项权利处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排水设施改造工程招标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度烟草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合同3篇
- 2025年新疆兖矿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交控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
- 精神科护理岗位竞聘
- 广西北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非急救转运合同范例
- 车辆使用安全培训
- 肺结核的护理个案
-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AutoCAD2024简明教程资料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模板(六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