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4】2013高考数学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立体几何 理_第1页
【备考2014】2013高考数学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立体几何 理_第2页
【备考2014】2013高考数学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立体几何 理_第3页
【备考2014】2013高考数学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立体几何 理_第4页
【备考2014】2013高考数学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立体几何 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立体几何立体几何 G1G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图 1 3 12 G1G1 G2G2 2013 福建卷 已知某一多面体内接于球构成一个简单组合体 如果该组 合体的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均如图 1 3 所示 且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则该球的表面积是 12 12 解析 该多面体是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设球的半径为 R 则 2R 2 R 3 所以 S球 4 R2 12 3 10 G1G1 2013 辽宁卷 已知直三棱柱 ABC A1B1C1的 6 个顶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 若 AB 3 AC 4 AB AC AA1 12 则球 O 的半径为 A B 2 C D 3 3 17 2 10 13 210 10 C 解析 由题意将直三棱柱 ABC A1B1C1还原为长方体 ABDC A1B1D1C1 则球的直 径即为长方体 ABDC A1B1D1C1的体对角线 AD1 所以球的直径 AD1 13 则球的半径为 故选 C 32 42 122 13 2 G2G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图 1 3 12 G1G1 G2G2 2013 福建卷 已知某一多面体内接于球构成一个简单组合体 如果该组 合体的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均如图 1 3 所示 且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则该球的表面积是 12 12 解析 该多面体是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设球的半径为 R 则 2R 2 R 3 所以 S球 4 R2 12 3 5 G2G2 2013 广东卷 某四棱台的三视图如图 1 1 所示 则该四棱台的体积是 2 图 1 1 A 4 B 14 3 C D 6 16 3 5 B 解析 棱台的上底 下底分别是边长为 1 和 2 的正方形 高为 2 故 V台 S上 1 3 S下 h 故选 B S上S下 14 3 7 G2G2 2013 湖南卷 已知棱长为 1 的正方体的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 1 的正方形 则该 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等于 A 1 B 2 C D 2 1 2 2 1 2 7 C 解析 由题可知 该正方体的俯视图恰好是正方形 则正视图最大值应是正方 体的对角面 最小值为正方形 故面积范围为 1 因 1 故选 C 2 2 1 22 13 G2G2 2013 辽宁卷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图 1 3 13 16 16 解析 由三视图可以得到原几何体是一个圆柱里面挖去了一个长方体 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V 4 4 16 16 16 12 G2G2 2013 陕西卷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 3 所示 则其体积为 3 图 1 3 12 解析 由三视图还原为实物图为半个圆锥 则 V 12 2 3 1 2 1 3 3 3 G2G2 2013 四川卷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 2 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 是 图 1 2 图 1 3 3 D 解析 根据三视图原理 该几何体上部为圆台 下部为圆柱 7 G2G2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 中的坐标 分别是 1 0 1 1 1 0 0 1 1 0 0 0 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 以 zOx 平面为投影面 则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 图 1 2 7 A 解析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 中画出三棱锥 由已知可知三棱锥 O ABC 为 题中所描叙的四面体 而其在 zOx 平面上的投影为正方形 EBDO 故选 A 图 1 4 12 G2G2 2013 浙江卷 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 单位 cm 如图 1 3 所示 则此几何体的 体积等于 cm3 4 图 1 3 12 24 解析 此几何体知直观图是一个直三棱柱挖去一个三棱锥而得 如图所示 则体积为 3 4 5 3 4 3 24 1 2 1 3 1 2 5 G2G2 G7G7 2013 重庆卷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 2 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图 1 2 A B C 200 D 240 560 3 580 3 5 C 解析 该几何体为直四棱柱 其高为 10 底面是上底为 2 下底为 8 高为 4 其腰为 5 的等腰梯形 所以其底面面积为 2 8 4 20 所以体积为 V 20 10 200 1 2 G3G3 平面的基本性质 空间两条直线 3 G3G3 2013 安徽卷 在下列命题中 不是公理的是 A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B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D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5 3 A 解析 选项 B C D 中的都是公理 都是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 4 G3G3 G4G4 G5G5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已知 m n 为异面直线 m 平面 n 平面 直线 l 满足 l m l n l l 则 A 且 l B 且 l C 与 相交 且交线垂直于 l D 与 相交 且交线平行于 l 4 D 解析 若 则 m n 与 m n 为异面直线矛盾 故 A 错 若 且 l 则由 n 平面 知 l n 与 l n 矛盾 故 B 错 若 与 相交 设垂直于交线 的平面为 则 l 又 l m l n m 平面 n 平面 故交线平行于 l 故 选 D 图 1 7 19 G3G3 G5G5 G10G10 G11G11 2013 重庆卷 如图 1 7 所示 四棱锥 P ABCD 中 PA 底面 ABCD BC CD 2 AC 4 ACB ACD F 为 PC 的中点 AF PB 3 1 求 PA 的长 2 求二面角 B AF D 的正弦值 19 解 1 如图 联结 BD 交 AC 于 O 因为 BC CD 即 BCD 为等腰三角形 又 AC 平 分 BCD 故 AC BD 以 O 为坐标原点 的方向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的正方向 OB OC AP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 则 OC CDcos 1 而 AC 4 得 AO AC OC 3 又 3 OD CDsin 故 A 0 3 0 B 0 0 C 0 1 0 D 0 0 3333 因 PA 底面 ABCD 可设 P 0 3 z 由 F 为 PC 边中点 得 F 又 0 1 z 2 AF 3 z 因 AF PB 故 0 即 6 0 z 2 舍去 2 0 2 z 2 PB 3 AF PB z2 23 所以 2 3 PA 3 2 由 1 知 3 0 3 0 0 2 设平面 FAD 的法向 AD 3 AB 3 AF 3 6 量为n n1 x1 y1 z1 平面 FAB 的法向量为n n2 x2 y2 z2 由n n1 0 n n1 0 得 AD AF 因此可取n n1 3 2 3x1 3y1 0 2y1 3z1 0 3 由n n2 0 n n2 0 得 AB AF 故可取n n2 3 2 3x2 3y2 0 2y2 3z2 0 3 从而向量n n1 n n2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cos n n1 n n2 n n1 n n2 n n1 n n2 1 8 故二面角 B AF D 的正弦值为 3 7 8 G4G4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9 G4G4 G11G11 2013 安徽卷 如图 1 5 圆锥顶点为 P 底面圆心为 O 其母线与底面 所成的角为 22 5 AB 和 CD 是底面圆 O 上的两条平行的弦 轴 OP 与平面 PCD 所成的角为 60 1 证明 平面 PAB 与平面 PCD 的交线平行于底面 2 求 cos COD 图 1 5 19 解 1 证明 设面 PAB 与面 PCD 的交线为 l 因为 AB CD AB 不在面 PCD 内 所以 AB 面 PCD 又因为 AB 面 PAB 面 PAB 与 PCD 的交线为 l 所以 AB l 由直线 AB 在底面上而 l 在底面外可知 l 与底面平行 2 设 CD 的中点为 F 连接 OF PF 由圆的性质 COD 2 COF OF CD 因为 OP 底面 CD 底面 所以 OP CD 又 OP OF O 故 CD 面 OPF 又 CD 面 PCD 因此面 OPF 面 PCD 从而直线 OP 在面 PCD 上的射影为直线 PF 故 OPF 7 为 OP 与面 PCD 所成的角 由题设 OPF 60 设 OP h 则 OF OP tan OPF h tan 60 h 3 根据题设有 OCP 22 5 得 OC OP tan OCP h tan 22 5 由 1 tan45 和 tan 22 5 0 可解得 tan 22 5 1 2tan 22 5 1 tan2 22 5 2 因此 OC 1 h h 2 12 在 Rt OCF 中 cos COF OF OC 3h 2 1 h63 故 cos COD cos 2 COF 2cos2 COF 1 2 2 1 17 12 632 6 G4G4 G5G5 2013 广东卷 设 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下 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 m n 则 m n B 若 m n 则 m n C 若 m n m n 则 D 若 m m n n 则 6 D 解析 m m n n 又 n 故选 D 19 G4G4 G11G11 2013 湖北卷 如图 1 6 所示 AB 是圆 O 的直径 点 C 是圆 O 上异于 A B 的点 直线 PC 平面 ABC E F 分别是 PA PC 的中点 1 记平面 BEF 与平面 ABC 的交线为 l 试判断直线 l 与平面 PAC 的位置关系 并加以证 明 2 设 1 中的直线 l 与圆 O 的另一个交点为 D 且点 Q 满足 记直线 PQ 与平面 DQ 1 2CP ABC 所成的角为 异面直线 PQ 与 EF 所成的角为 二面角 E l C 的大小为 求证 sin sin sin 图 1 6 19 解 1 直线 l 平面 PAC 证明如下 联结 EF 因为 E F 分别是 PA PC 的中点 所以 EF AC 又 EF 平面 ABC 且 AC 平面 ABC 所以 EF 平面 ABC 而 EF 平面 BEF 且平面 BEF 平面 ABC l 所以 EF l 因为 l 平面 PAC EF 平面 PAC 所以直线 l 平面 PAC 2 方法一 综合法 如图 联结 BD 由 1 可知交线 l 即为直线 BD 且 l AC 8 因为 AB 是 O 的直径 所以 AC BC 于是 l BC 已知 PC 平面 ABC 而 l 平面 ABC 所以 PC l 而 PC BC C 所以 l 平面 PBC 联结 BE BF 因为 BF 平面 PBC 所以 l BF 故 CBF 就是二面角 E l C 的平面角 即 CBF 由 作 DQ CP 且 DQ CP DQ 1 2CP 1 2 联结 PQ DF 因为 F 是 CP 的中点 CP 2PF 所以 DQ PF 从而四边形 DQPF 是平行四 边形 PQ FD 联结 CD 因为 PC 平面 ABC 所以 CD 是 FD 在平面 ABC 内的射影 故 CDF 就是直线 PQ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 即 CDF 又 BD 平面 PBC 有 BD BF 知 BDF 为锐角 故 BDF 为异面直线 PQ 与 EF 所成的角 即 BDF 于是在 Rt DCF Rt FBD Rt BCF 中 分别可得 sin sin sin CF DF BF DF CF BF 从而 sin sin sin 即 sin sin sin BF DF CF BF CF DF 方法二 向量法 如图 由 作 DQ CP 且 DQ CP DQ 1 2CP 1 2 联结 PQ EF BE BF BD 由 1 可知交线 l 即为直线 BD 以点 C 为原点 向量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y 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 CA CB CP 坐标系 设 CA a CB b CP 2c 则有 C 0 0 0 A a 0 0 B 0 b 0 P 0 0 2c Q a b c E F 0 0 c 于是 1 2a 0 c a b c 0 b c FE 1 2a 0 0 QP BF 所以 cos 从而 sin FE QP FE QP a a2 b2 c21 cos2 b2 c2 a2 b2 c2 又取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m m 0 0 1 可得 sin m m QP m m QP c a2 b2 c2 设平面 BE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n x y z 所以由 n n FE 0 n n BF 0 可得取n n 0 c b 1 2ax 0 by cz 0 于是 cos 从而 sin m m n n m m n n b b2 c21 cos2 c b2 c2 故 sin sin sin 即 sin sin b2 c2 a2 b2 c2 c b2 c2 c a2 b2 c2 9 sin 16 G4G4 G5G5 2013 江苏卷 如图 1 2 在三棱锥 S ABC 中 平面 SAB 平面 SBC AB BC AS AB 过 A 作 AF SB 垂足为 F 点 E G 分别是棱 SA SC 的中点 求证 1 平面 EFG 平面 ABC 2 BC SA 图 1 2 16 证明 1 因为 AS AB AF SB 垂足为 F 所以 F 是 SB 的中点 又因为 E 是 SA 的中点 所以 EF AB 因为 EF 平面 ABC AB 平面 ABC 所以 EF 平面 ABC 同理 EG 平面 ABC 又 EF EG E 所以平面 EFG 平面 ABC 2 因为平面 SAB 平面 SBC 且交线为 SB 又 AF 平面 SAB AF SB 所以 AF 平面 SBC 因为 BC 平面 SBC 所以 AF BC 又因为 AB BC AF AB A AF AB 平面 SAB 所以 BC 平面 SAB 因为 SA 平面 SAB 所以 BC SA 8 G4G4 2013 江西卷 如图 1 2 所示 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 上 且 AB CD 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与直线 CE EF 相交的平面个数分别记为 m n 那么 m n 图 1 2 A 8 B 9 C 10 D 11 8 A 解析 直线 CE 与上下两个平面平行 与其他四个平面相交 直线 EF 与左右两 个平面平行 与其他四个平面相交 所以 m 4 n 4 故选 A 10 图 1 4 18 G4G4 G11G11 2013 山东卷 如图 1 4 所示 在三棱锥 P ABQ 中 PB 平面 ABQ BA BP BQ D C E F 分别是 AQ BQ AP BP 的中点 AQ 2BD PD 与 EQ 交于点 G PC 与 FQ 交于点 H 联结 GH 1 求证 AB GH 2 求二面角 D GH E 的余弦值 18 解 1 证明 因为 D C E F 分别是 AQ BQ AP BP 的中点 所以 EF AB DC AB 所以 EF DC 又 EF 平面 PCD DC 平面 PCD 所以 EF 平面 PCD 又 EF 平面 EFQ 平面 EFQ 平面 PCD GH 所以 EF GH 又 EF AB 所以 AB GH 2 方法一 在 ABQ 中 AQ 2BD AD DQ 所以 ABQ 90 即 AB BQ 因为 PB 平面 ABQ 所以 AB PB 又 BP BQ B 图 1 5 所以 AB 平面 PBQ 由 1 知 AB GH 所以 GH 平面 PBQ 又 FH 平面 PBQ 所以 GH FH 同 理可得 GH HC 所以 FHC 为二面角 D GH E 的平面角 设 BA BQ BP 2 联结 FC 在 Rt FBC 中 由勾股定理得 FC 在 Rt PBC 中 由勾股定理得 PC 又 H 为 25 PBQ 的重心 所以 HC PC 同理 FH 1 3 5 3 5 3 在 FHC 中 由余弦定理得 cos FHC 即二面角 D GH E 的余弦值为 5 9 5 9 2 2 5 9 4 5 4 5 方法二 在 ABQ 中 AQ 2BD AD DQ 所以 ABQ 90 又 PB 平面 ABQ 所以 BA BQ BP 两两垂直 以 B 为坐标原点 分别以 BA BQ BP 所在直线为 x 轴 y 轴 z 轴 11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BA BQ BP 2 则 E 1 0 1 F 0 0 1 Q 0 2 0 D 1 1 0 C 0 1 0 P 0 0 2 所以 1 2 1 EQ 0 2 1 1 1 2 0 1 2 FQ DP CP 设平面 EFQ 的一个法向量为m m x1 y1 z1 由m m 0 m m 0 EQ FQ 得取 y1 1 得m m 0 1 2 x1 2y1 z1 0 2y1 z1 0 设平面 PD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n x2 y2 z2 由n n 0 n n 0 DP CP 得 x2 y2 2z2 0 y2 2z2 0 取 z2 1 得n n 0 2 1 所以 cos m m n n m m n n m m n n 4 5 因为二面角 D GH E 为钝角 所以二面角 D GH E 的余弦值为 4 5 图 1 5 19 G4G4 G5G5 G7G7 G11G11 2013 四川卷 如图 1 7 所示 在三棱柱 ABC A1B1C1中 侧棱 AA1 底面 ABC AB AC 2AA1 BAC 120 D D1分别是线段 BC B1C1的中点 P 是线段 AD 的中点 1 在平面 ABC 内 试作出过点 P 与平面 A1BC 平行的直线 l 说明理由 并证明直线 l 平面 ADD1A1 2 设 1 中的直线 l 交 AB 于点 M 交 AC 于点 N 求二面角 A A1M N 的余弦值 图 1 7 12 19 解 1 如图 在平面 ABC 内 过点 P 作直线 l BC 因为 l 在平面 A1BC 外 BC 在 平面 A1BC 内 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 l 平面 A1BC 由已知 AB AC D 是 BC 的中点 所以 BC AD 则直线 l AD 因为 AA1 平面 ABC 所以 AA1 直线 l 又因为 AD AA1在平面 ADD1A1内 且 AD 与 AA1相交 所以直线 l 平面 ADD1A1 2 解法一 联结 A1P 过 A 作 AE A1P 于 E 过 E 作 EF A1M 于 F 联结 AF 由 1 知 MN 平面 AEA1 所以平面 AEA1 平面 A1MN 所以 AE 平面 A1MN 则 A1M AE 所以 A1M 平面 AEF 则 A1M AF 故 AFE 为二面角 A A1M N 的平面角 设为 设 AA1 1 则由 AB AC 2AA1 BAC 120 有 BAD 60 AB 2 AD 1 又 P 为 AD 的中点 所以 M 为 AB 中点 且 AP AM 1 1 2 所以 在 Rt AA1P 中 A1P 在 Rt A1AM 中 A1M 5 22 从而 AE AF AA1 AP A1P 1 5 AA1 AM A1M 1 2 所以 sin AE AF 2 5 所以 cos 1 sin2 1 2 5 2 15 5 故二面角 A A1M N 的余弦值为 15 5 解法二 设 A1A 1 如图 过 A1作 A1E 平行于 B1C1 以 A1为坐标原点 分别以 的方向为 x 轴 y 轴 A1E A1D1 A1A z 轴的正方向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 点 O 与点 A1重合 则 A1 0 0 0 A 0 0 1 13 因为 P 为 AD 的中点 所以 M N 分别为 AB AC 的中点 又 AB AC 2AA1 BAC 120 故可得 M 1 N 1 3 2 1 2 3 2 1 2 所以 0 0 1 0 0 A1M 3 2 1 2 1 A1A NM 3 设平面 AA1M 的一个法向量为n n1 x1 y1 z1 则即 n n1 A1M n n1 1 A1A n n1 1 A1M 0 n n1 A1A 0 故有 x1 y1 z1 3 2 1 2 1 0 x1 y1 z1 0 0 1 0 从而 3 2 x1 1 2y1 z1 0 z1 0 取 x1 1 则 y1 所以n n1 1 0 33 设平面 A1MN 的一个法向量为n n2 x2 y2 z2 则 即 n n2 A1M n n2 NM n n2 A1M 0 n n2 2 NM 0 故有 x2 y2 z2 3 2 1 2 1 0 x2 y2 z2 3 0 0 0 从而 3 2 x2 1 2y2 z2 0 3x2 0 取 y2 2 则 z2 1 所以n n2 0 2 1 设二面角 A A1M N 的平面角为 又 为锐角 则 cos n n1 1 n n2 2 n n1 1 n n2 2 1 3 0 0 2 1 2 5 15 5 故二面角 A A1M N 的余弦值为 15 5 18 G4G4 G7G7 G10G10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如图 1 3 所示 直三棱柱 ABC A1B1C1中 D E 分别是 AB BB1的中点 AA1 AC CB AB 2 2 1 证明 BC1 平面 A1CD 2 求二面角 D A1C E 的正弦值 14 图 1 3 18 解 1 证明 联结 AC1交 A1C 于点 F 则 F 为 AC1中点 又 D 是 AB 中点 联结 DF 则 BC1 DF 因为 DF 平面 A1CD BC1 平面 A1CD 所以 BC1 平面 A1CD 2 由 AC CB AB 得 AC BC 2 2 以 C 为坐标原点 的方向为 x 轴正方向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C xyz 设 CA CA 2 则 D 1 1 0 E 0 2 1 A1 2 0 2 1 1 0 0 2 1 CD CE 2 0 2 CA1 设n n x1 y1 z1 是平面 A1CD 的法向量 则 即 n n CD 0 n n CA1 0 x1 y1 0 2x1 2z1 0 可取n n 1 1 1 同理 设m m为平面 A1CE 的法向量 则 m m CE 0 m m CA1 0 可取m m 2 1 2 从而 cos n n m m 故 sin n n m m n n m m n n m m 3 3 6 3 即二面角 D A1C E 的正弦值为 6 3 4 G3G3 G4G4 G5G5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已知 m n 为异面直线 m 平面 n 平面 直线 l 满足 l m l n l l 则 A 且 l B 且 l 15 C 与 相交 且交线垂直于 l D 与 相交 且交线平行于 l 4 D 解析 若 则 m n 与 m n 为异面直线矛盾 故 A 错 若 且 l 则由 n 平面 知 l n 与 l n 矛盾 故 B 错 若 与 相交 设垂直于交线 的平面为 则 l 又 l m l n m 平面 n 平面 故交线平行于 l 故 选 D G5G5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9 G5G5 G11G11 G12G12 2013 福建卷 如图 1 6 所示 在四棱柱 ABCD A1B1C1D1中 侧棱 AA1 底面 ABCD AB DC AA1 1 AB 3k AD 4k BC 5k DC 6k k 0 1 求证 CD 平面 ADD1A1 2 若直线 AA1与平面 AB1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求 k 的值 6 7 3 现将与四棱柱 ABCD A1B1C1D1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四棱柱拼接成一个新的四棱 柱 规定 若拼接成的新四棱柱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则视为同一种拼接方案 问 共有几 种不同的拼接方案 在这些拼接成的新四棱柱中 记其中最小的表面积为 f k 写出 f k 的解析式 直接写出答案 不必说明理由 图 1 6 19 解 1 证明 取 CD 的中点 E 联结 BE AB DE AB DE 3k 四边形 ABED 为平行四边形 BE AD 且 BE AD 4k 在 BCE 中 BE 4k CE 3k BC 5k BE2 CE2 BC2 BEC 90 即 BE CD 又 BE AD 所以 CD AD AA1 平面 ABCD CD 平面 ABCD AA1 CD 又 AA1 AD A CD 平面 ADD1A1 16 2 以 D 为原点 的方向为 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 DA DC DD1 系 则 A 4k 0 0 C 0 6k 0 B1 4k 3k 1 A1 4k 0 1 所以 4k 6k 0 AC 0 3k 1 0 0 1 AB1 AA1 设平面 AB1C 的法向量n n x y z 则由得取 y 2 AC n n 0 AB1 n n 0 4kx 6ky 0 3ky z 0 得n n 3 2 6k 设 AA1与平面 AB1C 所成角为 则 sin cos n n AA1 AA1 n n AA1 n n 6k 36k2 13 6 7 解得 k 1 故所求 k 的值为 1 3 共有 4 种不同的拼接方案 f k 72k2 26k 0 5 18 6 G4G4 G5G5 2013 广东卷 设 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下 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 m n 则 m n B 若 m n 则 m n C 若 m n m n 则 D 若 m m n n 则 6 D 解析 m m n n 又 n 故选 D 16 G4G4 G5G5 2013 江苏卷 如图 1 2 在三棱锥 S ABC 中 平面 SAB 平面 SBC AB BC AS AB 过 A 作 AF SB 垂足为 F 点 E G 分别是棱 SA SC 的中点 求证 1 平面 EFG 平面 ABC 2 BC SA 图 1 2 17 16 证明 1 因为 AS AB AF SB 垂足为 F 所以 F 是 SB 的中点 又因为 E 是 SA 的中点 所以 EF AB 因为 EF 平面 ABC AB 平面 ABC 所以 EF 平面 ABC 同理 EG 平面 ABC 又 EF EG E 所以平面 EFG 平面 ABC 2 因为平面 SAB 平面 SBC 且交线为 SB 又 AF 平面 SAB AF SB 所以 AF 平面 SBC 因为 BC 平面 SBC 所以 AF BC 又因为 AB BC AF AB A AF AB 平面 SAB 所以 BC 平面 SAB 因为 SA 平面 SAB 所以 BC SA 19 G5G5 G11G11 2013 江西卷 如图 1 6 所示 四棱锥 P ABCD 中 PA 平面 ABCD E 为 BD 的中点 G 为 PD 的中点 DAB DCB EA EB AB 1 PA 联结 CE 并延长交 3 2 AD 于 F 1 求证 AD 平面 CFG 2 求平面 BCP 与平面 DCP 的夹角的余弦值 图 1 6 解 1 证明 在 ABD 中 因为 E 是 BD 中点 所以 EA EB ED AB 1 故 BAD ABE AEB 2 3 因为 DAB DCB 所以 EAB ECB 从而有 FED BEC AEB 3 所以 FED FEA 故 EF AD AF FD 又因为 PG GD 所以 FG PA 又 PA 平面 ABCD 所以 GF AD 故 AD 平面 CFG 2 以点 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则 A 0 0 0 B 1 0 0 C D 0 0 3 2 3 2 0 3 18 P0 0 故 3 2 BC 1 2 3 2 0 CP 3 2 3 2 3 2 CD 3 2 3 2 0 设平面 BCP 的法向量n n1 1 y1 z1 则 1 2 3 2 y1 0 3 2 3 2 y1 3 2z1 0 解得即n n1 y1 3 3 z1 2 3 1 3 3 2 3 设平面 DCP 的法向量n n2 1 y2 z2 则解得 3 2 3 2 y2 0 3 2 3 2 y2 3 2z2 0 y2 3 z2 2 即n n2 1 2 3 从而平面 BCP 与平面 DCP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cos n n1 n n2 n n1 n n2 4 3 16 9 8 2 4 图 1 7 17 G5G5 G10G10 G11G11 2013 北京卷 如图 1 7 在三棱柱 ABC A1B1C1中 AA1C1C 是边长 为 4 的正方形 平面 ABC 平面 AA1C1C AB 3 BC 5 1 求证 AA1 平面 ABC 2 求二面角 A1 BC1 B1的余弦值 3 证明 在线段 BC1上存在点 D 使得 AD A1B 并求的值 BD BC1 17 解 1 证明 因为 AA1C1C 为正方形 所以 AA1 AC 因为平面 ABC 平面 AA1C1C 且 AA1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 AC 所以 AA1 平面 ABC 19 2 由 1 知 AA1 AC AA1 AB 由题知 AB 3 BC 5 AC 4 所以 AB AC 如图所示 以 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 xyz 则 B 0 3 0 A1 0 0 4 B1 0 3 4 C1 4 0 4 设平面 A1BC1的一个法向量为n n x y z 则 n n A1B 0 n n A1C1 0 即 3y 4z 0 4x 0 令 z 3 则 x 0 y 4 所以n n 0 4 3 同理可得 平面 B1BC1的一个法向量为m m 3 4 0 所以 cos n n m m n n m m n n m m 16 25 由题知二面角 A1 BC1 B1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 A1 BC1 B1的余弦值为 16 25 3 设 D x y z 是直线 BC1上一点 且 BD BC1 所以 x y 3 z 4 3 4 解得 x 4 y 3 3 z 4 所以 4 3 3 4 AD 由 0 即 9 25 0 AD A1B 解得 9 25 因为 0 1 所以在线段 BC1上存在点 D 使得 AD A1B 9 25 此时 BD BC1 9 25 18 G5G5 G11G11 2013 辽宁卷 如图 1 4 AB 是圆的直径 PA 垂直圆所在的平面 C 是 圆上的点 1 求证 平面 PAC 平面 PBC 2 若 AB 2 AC 1 PA 1 求二面角 C PB A 的余弦值 20 图 1 4 18 解 1 证明 由 AB 是圆的直径 得 AC BC 由 PA 平面 ABC BC 平面 ABC 得 PA BC 又 PA AC A PA 平面 PAC AC 平面 PAC 所以 BC 平面 PAC 因为 BC 平面 PBC 所以平面 PBC 平面 PAC 2 方法一 过 C 作 CM AP 则 CM 平面 ABC 如图 以点 C 为坐标原点 分别以直线 CB CA CM 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 5 因为 AB 2 AC 1 所以 BC 3 因为 PA 1 所以 A 0 1 0 B 0 0 P 0 1 1 3 故 0 0 0 1 1 CB 3 CP 设平面 BCP 的法向量为n n1 1 x y z 则 CB n n1 1 0 CP n n1 1 0 所以 3x 0 y z 0 不妨令 y 1 则n n1 0 1 1 因为 0 0 1 1 0 AP AB 3 设平面 ABP 的法向量为n n2 x y z 则 AP n n2 0 AB n n2 0 所以 z 0 3x y 0 不妨令 x 1 n n2 1 0 3 于是 cos n n1 n n2 3 2 2 6 4 所以由题意可知二面角 C PB A 的余弦值为 6 4 解法二 过 C 作 CM AB 于 M 21 图 1 6 因为 PA 平面 ABC CM 平面 ABC 所以 PA CM 故 CM 平面 PAB 过 M 作 MN PB 于 N 联结 NC 由三垂线定理得 CN PB 所以 CNM 为二面角 C PB A 的平面角 在 Rt ABC 中 由 AB 2 AC 1 得 BC CM BM 3 3 2 3 2 在 Rt PAB 中 由 AB 2 PA 1 得 PB 5 因为 Rt BNM Rt BAP 所以 MN 1 3 2 5 故 MN 3 5 10 又在 Rt CNM 中 CN 故 cos CNM 30 5 6 4 所以二面角 C PB A 的余弦值为 6 4 19 G5G5 G11G11 2013 全国卷 如图 四棱锥 P ABCD 中 ABC BAD 90 BC 2AD PAB 和 PAD 都是等边三角形 1 证明 PB CD 2 求二面角 A PD C 的大小 19 解 1 取 BC 的中点 E 联结 DE 则四边形 ABED 为正方形 过 P 作 PO 平面 ABCD 垂足为 O 联结 OA OB OD OE 由 PAB 和 PAD 都是等边三角形知 PA PB PD 所以 OA OB OD 即点 O 为正方形 ABED 对角线的交点 故 OE BD 从而 PB OE 因为 O 是 BD 的中点 E 是 BC 的中点 所以 OE CD 因此 PB CD 2 解法一 由 1 知 CD PB CD PO PB PO P 故 CD 平面 PBD 又 PD 平面 PBD 所以 CD PD 22 取 PD 的中点 F PC 的中点 G 连 FG 则 FG CD FG PD 联结 AF 由 APD 为等边三角形可得 AF PD 所以 AFG 为二面角 A PD C 的平面角 联结 AG EG 则 EG PB 又 PB AE 所以 EG AE 设 AB 2 则 AE 2 EG PB 1 2 1 2 故 AG 3 AE2 EG2 在 AFG 中 FG CD AF AG 3 1 223 所以 cos AFG FG2 AF2 AG2 2 FG AF 6 3 因此二面角 A PD C 的大小为 arccos 6 3 解法二 由 1 知 OE OB OP 两两垂直 以 O 为坐标原点 的方向为 x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 OE 设 2 则 AB A 0 0 D 0 0 22 C 2 0 P 0 0 222 2 0 PC 222 PD 22 0 0 AP 22 AD 22 设平面 PCD 的法向量为n n1 x y z 则 n n1 x y z 2 0 PC 222 n n1 x y z 0 0 PD 22 可得 2x y z 0 y z 0 取 y 1 得 x 0 z 1 故n n1 0 1 1 设平面 PAD 的法向量为n n2 m p q 则 n n2 m p q 0 0 AP 22 n n2 m p q 0 0 AD 22 可得 m q 0 m p 0 23 取 m 1 得 p 1 q 1 故n n2 1 1 1 于是 cos n n1 1 n n2 n n1 1 n n2 n n1 1 n n2 2 6 3 由于 n n1 1 n n2 等于二面角 A PD C 的平面角 所以二面角 A PD C 的大小为 arccos 6 3 18 G5G5 G10G10 2013 陕西卷 如图 1 6 四棱柱 ABCD A1B1C1D1的底面 ABCD 是正方形 O 为底面中心 A1O 平面 ABCD AB AA1 2 1 证明 A1C 平面 BB1D1D 2 求平面 OCB1与平面 BB1D1D 的夹角 的大小 图 1 1 18 解 1 方法一 由题设易知 OA OB OA1两两垂直 以 O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如图 AB AA1 2 OA OB OA1 1 A 1 0 0 B 0 1 0 C 1 0 0 D 0 1 0 A1 0 0 1 由 易知 B1 1 1 1 A1B1 AB 1 0 1 0 2 0 A1C BD 1 0 1 BB1 0 0 A1C BD A1C BB1 A1C BD A1C BB1 A1C 平面 BB1D1D 方法二 A1O 平面 ABCD A1O BD 又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BD AC BD 平面 A1OC BD A1C 又 OA1是 AC 的中垂线 A1A A1C 且 AC 2 AC2 AA A1C2 22 1 AA1C 是直角三角形 AA1 A1C 又 BB1 AA1 A1C BB1 A1C 平面 BB1D1D 24 2 设平面 OCB1的法向量n n x y z 1 0 0 1 1 1 OC OB1 n n OC x 0 n n OB1 x y z 0 取n n 0 1 1 x 0 y z 由 1 知 1 0 1 是平面 BB1D1D 的法向量 A1C cos cos n n A1C 1 2 2 1 2 又 0 2 3 19 G4G4 G5G5 G7G7 G11G11 2013 四川卷 如图 1 7 所示 在三棱柱 ABC A1B1C1中 侧棱 AA1 底面 ABC AB AC 2AA1 BAC 120 D D1分别是线段 BC B1C1的中点 P 是线段 AD 的中点 1 在平面 ABC 内 试作出过点 P 与平面 A1BC 平行的直线 l 说明理由 并证明直线 l 平面 ADD1A1 2 设 1 中的直线 l 交 AB 于点 M 交 AC 于点 N 求二面角 A A1M N 的余弦值 图 1 7 19 解 1 如图 在平面 ABC 内 过点 P 作直线 l BC 因为 l 在平面 A1BC 外 BC 在 平面 A1BC 内 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 l 平面 A1BC 由已知 AB AC D 是 BC 的中点 所以 BC AD 则直线 l AD 因为 AA1 平面 ABC 所以 AA1 直线 l 又因为 AD AA1在平面 ADD1A1内 且 AD 与 AA1相交 所以直线 l 平面 ADD1A1 2 解法一 联结 A1P 过 A 作 AE A1P 于 E 过 E 作 EF A1M 于 F 联结 AF 由 1 知 MN 平面 AEA1 所以平面 AEA1 平面 A1MN 所以 AE 平面 A1MN 则 A1M AE 所以 A1M 平面 AEF 则 A1M AF 故 AFE 为二面角 A A1M N 的平面角 设为 设 AA1 1 则由 AB AC 2AA1 BAC 120 有 BAD 60 AB 2 AD 1 25 又 P 为 AD 的中点 所以 M 为 AB 中点 且 AP AM 1 1 2 所以 在 Rt AA1P 中 A1P 在 Rt A1AM 中 A1M 5 22 从而 AE AF AA1 AP A1P 1 5 AA1 AM A1M 1 2 所以 sin AE AF 2 5 所以 cos 1 sin2 1 2 5 2 15 5 故二面角 A A1M N 的余弦值为 15 5 解法二 设 A1A 1 如图 过 A1作 A1E 平行于 B1C1 以 A1为坐标原点 分别以 的方向为 x 轴 y 轴 A1E A1D1 A1A z 轴的正方向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 点 O 与点 A1重合 则 A1 0 0 0 A 0 0 1 因为 P 为 AD 的中点 所以 M N 分别为 AB AC 的中点 又 AB AC 2AA1 BAC 120 故可得 M 1 N 1 3 2 1 2 3 2 1 2 所以 0 0 1 0 0 A1M 3 2 1 2 1 A1A NM 3 设平面 AA1M 的一个法向量为n n1 x1 y1 z1 则即 n n1 A1M n n1 1 A1A n n1 1 A1M 0 n n1 A1A 0 故有 x1 y1 z1 3 2 1 2 1 0 x1 y1 z1 0 0 1 0 从而 3 2 x1 1 2y1 z1 0 z1 0 取 x1 1 则 y1 所以n n1 1 0 33 设平面 A1MN 的一个法向量为n n2 x2 y2 z2 则 26 即 n n2 A1M n n2 NM n n2 A1M 0 n n2 2 NM 0 故有 x2 y2 z2 3 2 1 2 1 0 x2 y2 z2 3 0 0 0 从而 3 2 x2 1 2y2 z2 0 3x2 0 取 y2 2 则 z2 1 所以n n2 0 2 1 设二面角 A A1M N 的平面角为 又 为锐角 则 cos n n1 1 n n2 2 n n1 1 n n2 2 1 3 0 0 2 1 2 5 15 5 故二面角 A A1M N 的余弦值为 15 5 17 G5G5 G11G11 G9G9 2013 天津卷 如图 1 3 所示 四棱柱 ABCD A1B1C1D1中 侧棱 A1A 底面 ABCD AB DC AB AD AD CD 1 AA1 AB 2 E 为棱 AA1的中点 1 证明 B1C1 CE 2 求二面角 B1 CE C1的正弦值 3 设点 M 在线段 C1E 上 且直线 AM 与平面 ADD1A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求线段 AM 的 2 6 长 图 1 1 17 解 方法一 如图 以点 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依题意得 A 0 0 0 B 0 0 2 C 1 0 1 B1 0 2 2 C1 1 2 1 E 0 1 0 1 证明 易得 1 0 1 1 1 1 于是 0 所以 B1C1 CE B1C1 CE B1C1 CE 27 2 1 2 1 B1C 设平面 B1CE 的法向量m m x y z 则即消去 x 得 y 2z 0 不妨令 z 1 可得一个法向 m m B1C 0 m m CE 0 x 2y z 0 x y z 0 量为m m 3 2 1 由 1 B1C1 CE 又 CC1 B1C1 可得 B1C1 平面 CEC1 故 1 0 1 为平面 B1C1 CEC1的一个法向量 于是 cos m m 从而 sin m m B1C1 m m B1C1 m m B1C1 4 14 2 2 7 7 B1C1 21 7 所以二面角 B1 CE C1的正弦值为 21 7 3 0 1 0 1 1 1 设 0 1 有 AE EC1 EM EC1 1 可取 0 0 2 为平面 ADD1A1的一个法向量 AM AE EM AB 设 为直线 AM 与平面 ADD1A1所成的角 则 sin cos AM AB AM AB AM AB 2 2 1 2 2 2 3 2 2 1 于是 解得 负值舍去 所以 AM 3 2 2 1 2 6 1 32 方法二 1 证明 因为侧棱 CC1 平面 A1B1C1D1 B1C1 平面 A1B1C1D1 所以 CC1 B1C1 经计算可得 B1E B1C1 EC1 从而 523 B1E2 B1C EC 所以在 B1EC1中 B1C1 C1E 又 CC1 C1E 平面 CC1E CC1 C1E C1 所以 2 12 1 B1C1 平面 CC1E 又 CE 平面 CC1E 故 B1C1 CE 2 过 B1 作 B1G CE 于点 G 联结 C1G 由 1 B1C1 CE 故 CE 平面 B1C1G 得 CE C1G 所以 B1GC1为二面角 B1 CE C1的平面角 在 CC1E 中 由 CE C1E CC1 2 可得 C1G 在 Rt B1C1G 中 B1G 所以 sin B1GC1 3 2 6 3 42 3 21 7 28 即二面角 B1 CE C1的正弦值为 21 7 3 联结 D1E 过点 M 作 MH ED1于点 H 可得 MH 平面 ADD1A1 联结 AH AM 则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