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培训 1 目录 2 报告病种 3 报告病种 急性心肌梗死 I21 I22 心脏性猝死 I46 1 脑卒中 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 I60 I64 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 脑梗死及未分类脑卒中 不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TIA 及慢性脑动脉硬化 4 报告病种 5 心肌梗死 6 心脏性猝死 7 脑梗死 8 报告病种 报告病种为以上疾病的急性发作事件 具体以发病28天为期 并以一次事件记录为一个病例 发病28天以后 若再次急性发作 应按又一新发病例报告 不包括陈旧性并处于恢复期的病例 急性发作后死亡和未死亡的病例均需报告 9 报告内容 10 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包括门诊号 住院号 姓名 身份证号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职业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户籍地址等基本信息 疾病诊断 ICD 10编码 诊断依据 确诊时间 是否首次发病 确诊单位等疾病信息 11 报告单位 12 报告单位 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为报告单位 包括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专科医院 企业医院 收治地方病人的部队医院等 13 报告人 14 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配备人员 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规范的流程 进行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报告卡的填写 收集与上报等 基层医疗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病例信息收集 审核和上报 15 监测方法 16 监测方法 病例登记信息上报 17 病例登记 报告医疗单位临床医生 对符合上报条件的病例 及时填写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 由专人收集 整理 审核后 及时录入报告系统 18 信息上报 手工录入批量导入死亡补发系统对接 19 手工录入 对于临床医生填写的报告卡 由专人收集 整理 审核后 及时录入报告系统 20 批量导入 报告医疗单位利用本单位信息系统 进行信息提取后 按照规定的数据模板整理数据 之后再导入系统 21 死亡补发 区县疾控中心专门人员对系统中推送的死亡卡片进行比对审核 对其中确定未报告的病例责成居住地所在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报告卡并核实完善报告信息 死因系统推送的内容包括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 已经登记的非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28天以外的非心脑血管死亡以及其他死亡病例 22 死因监测系统推送信息的利用 第1步 把死因推送病例区分为心脑血管死亡和非心脑血管死亡 23 死因监测系统推送信息的利用 第2步 通过系统查重功能与心脑血管监测系统已登记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进行比对根据发病时间区分是一次事件还是二次事件 如果在28天内 则按一次事件处理 如果在28天外 则按二次事件再次报告 24 死因监测系统推送信息的利用 第3步 把死因推送中发现的心脑血管死亡做如下区分 已经在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系统中登记的病例 应进行信息比对 完善转归信息和其他已登记记录 确定为漏报的病例 由当地疾控机构或医疗机构建立新的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 完成上报 如死因库推送至心脑血管事件登记系统的病例 如无法对信息作进一步核实 诊断依据 可单选 死亡补发 需要强调的是 符合登记标准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无论死亡还是生存 都要求按照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程序报告 不能由死因系统信息简单代替 25 系统对接 建有本地 信息系统 的监测点通过 系统对接 将监测系统对接到国家 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 的 心脑血管事件登记 中 直接推送相关监测数据 26 质量控制 27 质量督查 区县疾控中心定期对辖区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督导 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并通报 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区县疾控中心每年应对各医疗机构进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的漏报调查 并进行通报 28 能力培训 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报告人员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各报告医疗机构要加强责任报告科室医务人员培训 确保报告的及时性 准确性 29 数据安全与管理 30 数据安全与管理 设立重要慢性病综合监测系统的使用管理机构和管理岗位 指定专人负责承担相关设备管理 用户管理 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包括疾控机构 医疗机构 必须使用专网或与互联网安全隔离的虚拟专网进行信息报告 审核 查询等工作 31 数据安全与管理 疾控中心负责辖区内信息报告系统用户与权限的管理 应根据信息安全三级等级保护的要求 制定相应的制度 推进分级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对信息报告系统的账号安全管理 疾控中心应按年度逐级做好系统管理员 业务管理员的备案工作以及医疗机构的用户备案 32 数据安全与管理 本着 谁使用 谁负责 的原则 信息系统使用人员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 坚决杜绝用户和密码共享 如上传至互联网或随意张贴 避免多人使用一个账号 发现账号 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 应立即采取措施 更改密码 同时向上级疾控中心报告 33 数据安全与管理 疾病监测信息的对外发布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除国家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依法发布疾病监测信息外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员无权向社会和无关人员透露 心脑血管监测信息报告 管理 使用部门和个人应建立数据使用的登记和审核制度 不得利用疾病监测数据从事危害国家安全 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不得对外泄露病人的个人隐私信息资料 除直报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应对病人个案信息中的个人隐私信息项进行常态化屏蔽 因流调 随访 访谈等业务确需使用的 可临时开放隐私信息 严格执行签审制度 相关工作结束后及时屏蔽 34 2019年考核质量指标 35 报告发病率指标 粗发病率 160 10万 36 报告发病率指标 死亡未补发比例 10 死亡未补发比例 是指由死因推送过来的病例 没有建立对应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报告卡的比例 由系统自动生成 37 报告卡填写指标 填写完整率 95 填卡完整率 填写完整卡片数 查卡数 100 38 及时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