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 1515 课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以下关于 中体西用 思想的论述 错误的一项是 1 a 对洋务运动和清末 新政 具有指导作用 b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中国传统政治和思想 c 张之洞是这一思想的集中反映者 d 其在中国近代未起任何进步作用 解析 选 d a b c 三项都符合史实 这一思想是当时学习西方的一种体现对推动中 国的近代化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严复认为西方国家富强的深层原因是 2 a 崇尚自由 b 民主政治 c 君民共主 d 实行法治 解析 选 a 考查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 在严复看来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 因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 以国会立法 以法官司法 以政府行政 而人主总之 人 3 主尊为神圣 不受责任 而政府代之 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 国安得不强 提 出这一观点的最有可能是 a 张之洞 b 陈独秀 c 孙中山 d 康有为 解析 选 d 材料中的观点是君主立宪制 最有可能是康有为的观点 下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 从中可知 4 a 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2 b 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解析 选 d 此题属于图片式选择题 根据图片中的信息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 可排除 b 项 透过此信息 可知此时是国民大革命时期 因此 正确答案为 d 项 a 项此时 袁世凯已经被推翻 c 项是 1919 年的五四运动 应排除 选 d 中体西用 思想是近代以来 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 阅读 5 下列材料 材料 1 今欲强中国 存中学 则不得不讲西学 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 端其识趣 则强者为乱首 弱者为人奴 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今之学者 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 先圣先师立教之旨 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 九州之风土 涉猎子 集以通我中国之学 术文章 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 不必尽索之于经文 而必无悖 于经义 张之洞 劝学篇 材料 2 在梁启超看来 中体西用 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 都是不值一提的末 枝小节 相反 被他们视为 本 或 体 而不愿加以改变的 才是应该先变 大变的 吴一泉 中体西用 说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 3 中体西用 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 一方面是 中体西用 模式 下的 中体 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 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 另一方面 中体 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 西用 之后 并没有实现 中体 本 身的更新和发展 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 相反 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 故道上苟延残喘 王艳华 从 多元一体 文化发展 模式角度评析 中体西用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 1 指出张之洞提出 中体西用 思想的直接目的 2 结合所学知识 从政治 文化两方面理解材料 1 中的 中学为内学 的主张 3 概括说明材料 2 3 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否定 中体西用 思想的 4 面对当今全球化的趋势 你能从 中体西用 思想的借鉴中得到哪些有益于中国现 3 代化建设的启示 解析 第 1 问 直接目的 通过材料中 欲强中国 即可得出 第 2 问首先理解 中 学为内学 体现的含义即维护封建文化 然后从政治 文化角度分析 第 3 问材料 2 中 西方技艺 体现的是从其内容角度分析 材料 3 中 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 体现的是其作用角度 第 4 问 启示 的回答要从文化的相互借鉴角度并紧扣 现代化 作答 答案 1 直接目的 实现国家富强 2 从政治的角度看 指维护封建制度 从文化的角度看 指固守传统文化 3 角度 材料 2 从改革内容是否有效 或是否触及根本 的角度 材料 3 从改革作用 能否促进社会 文化 转型的角度 4 启示 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 中国应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要善于将世 界先进文化 如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既不可采取妄自菲 薄的态度 也不可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中国当代的改革 既要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 也要符 合中国的国情 一 选择题 鲁迅曾经评论说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 子曰诗云也要昌明 换句话说 便是学了 1 外国本领 保存中国旧习 本领要新 思想要旧 这段话实际上是对下列哪一政治主张的 形象化说明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c 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 d 兴民权 行立宪 解析 选 b 由 本领要新 思想要旧 可得出是 中体西用 论 19 世纪 90 年代 张之洞在 劝学篇 中说道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 2 身心 西学应世事 这体现出张之洞主张 a 全面向西方学习以应付清政府面临的危机 b 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 c 加强个人修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d 倡导西学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解析 选 b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是其基本主张 即单纯学 4 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彻底变革政治制度 从材料中 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 可知答案 为 b 项 严复 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 学说 突破了洋务派 中体西用 说 但他认为当时中 3 国应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a 君主立宪 b 民主共和 c 自由民主 d 开启民智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要知道上述 选项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主张 君主立宪是康有为 梁启超的主张 民主共和是孙中山的主 张 自由民主虽然是严复的主张 但严复认为这只是一个远景 民众的觉悟不提高 自由民 主就是一句空话 所以严复认为中国要想实行自由民主 就必须首先开启民智 排除 a b c 故选 d 19 世纪 90 年代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4 a 提倡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 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要了解当时 康有为的思想状况 当时康有为主张变法 但又深感于中国传统守旧势力的强大 为了减轻 变法的阻力 他利用孔子宣传变法 在这种情况下 康有为是不可能猛烈批判儒家传统道德 的 提倡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是魏源 宣传民主共和的是孙中山 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他的思想特点就是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相结合 a b c 都与题意不符 排除 故选 d 下列思想属于梁启超的是 5 兴民权 三权分立 育新民 民主共和 君主立宪 a b c d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思想主张 选项中的三权分立 民主共和思想是资产阶 级革命派所提倡的 故应排除 孙中山认为 西方国家贫富不均 劳资矛盾尖锐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中国应该防 6 5 患于未然 因此他提出了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社会主义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要知道材料 的意思 材料主要说的是孙中山看到了西方国家贫富不均 劳资矛盾尖锐 这主要表现的是 西方国家工人的生存问题 要想缓和劳资矛盾 就要让劳动者的生存有着落 而这正是三民 主义中民生主义要解决的问题 a b d 三项与题意无关 排除 故选 c 与西方的 三权分立 相比 孙中山的 五权分立 方案增加了 7 立法权 考试权 司法权 行政权 监察权 a b c d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孙中山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 三权 分立 的基础上 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 形成了 五权分立 的方案 20 世纪初 某乡绅赋 新年杂咏 一诗 新制初更阳历年 家家彩胜斗喧阗 宜 8 春帖子多新样 大半三民对五权 该诗反映了 a 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 b 孙中山民主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 守旧势力对近代文化的抵触 d 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 大半三民对五权 可知与孙中 山先生 三民主义 和 五权法案 有关系 而这些都渗透在了百姓 宜春帖子 之中 充 分说明了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二 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9 且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底国家 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 全世界中行使直接底民权 以 瑞士为第一 民权发达已臻极则 国内底政治及民族底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 真是我们一极 好底先例 我们抱三民主义的革命党 又与各国的革命党不同 查美国既离英国独立 完全是为民权主义 不是民族主义 法国大革命却又是抱民权主义合民生主义的 他们两国 的民权革命业已成功 但法国的民生主义却是失败 所以他们两国目前完全是要讲民生主义 了 美 法底民族 民权两个主义可称成功 而社会问题没有解决 亦就在此伏着个革命底 6 导火线 回头再看我们中国底现状 又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党人革命数十年 只可说达 到半个民族主义 他人底民族 民权均达目的 我们则尚须在民族主义上做功夫 这个即是 与美 法不同之点 又如俄国底劳农政府 或曰苏维埃政府 乃注重民生主义 而无民族主 义的意味 至民权一层 乃其附属品而已 此亦与吾人不同 孙中山 三民主义大旨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 法民主政治的看法及其对西方民 主政治的借鉴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 民生主义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第 1 问 材料表明孙中山认识到权力的制衡 权 力在民是当时进步的思想 应借鉴 第 2 问明确三者密不可分 三者相互影响 答案 1 看法 认为美国接近直接民权 法国实行的是间接民权 实现民权均不彻底 借鉴 采用主权在民 权力制衡等原则 提倡直接民权和五权宪法 2 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 民生主义密不可分 不推翻国内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 民权 问题就无从谈起 不节制资本 解决贫富悬殊问题 民权问题也不能真正解决 教材答疑 名师指津 一 阅读与思考 教材 p81 p82 阅读上述材料 结合世界史的知识 谈谈三权分立和五权分立的区别 并思考五权分立 思想的优缺点 提示 三权分立学说由 18 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 以权力制衡为 原则 目的在于避免滥用职权 保障自由 曾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有力武器 后被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 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机关组织制度与活动的指导思想 五 权分立是孙中山结合中国国情及个人思考将三权分立思想发展而来 除立法权 行政权 司 法权之外还包括考试权与监察权 在三权分立性质的制度下 由于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考核权掌握在行政机关手中 容易出 现任用私人的现象 政党政治也使各级官员进退频繁 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弹劾权属于立 法机构 容易形成立法机关凌驾于行政机关之上或阻碍行政机关正常运转的局面 因此 孙 中山把考试权从行政机构 监察权从立法机构中分离出来 把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 是 弥补 三权鼎立 的不足性的一种探索 显示出孙中山对民主政治的执著追求 有利于人才 的发现和擢用 有利于推动廉政建设和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 孙中山在实践中却把立法 司 7 法 行政 考试 监察五权置于大总统的统一领导下 这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确定的分权原则 二 自我测评 教材 p82 1 简述民主思想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历程 提示 这个问题范围很大 涉及本课教材的全部内容 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球虫病药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环卫环保机械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状态监测传感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煤矿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热塑性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灭火器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温泉床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液化石油气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海上保险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油田发泡剂产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DL∕T 1396-2014 水电建设项目文件收集与档案整 理规范
- DL∕T 512-2014 KRC系列环锤式破碎机
- 珠海市文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八 集成门窗
- DL-T5181-2017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
- 大学校园白蚁防治方法
- 地勘安全生产承诺书
- 医院专项资金使用方案
- 水利工程运维水利工程运行和日常维修养护方案
- 理论力学简明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陈世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