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第五章 中国传统教育中国传统教育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 邵艺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 是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创新的动 力 正是通过古代教育的传承 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明才一代代流传下来 中国古代教育 在漫长的过程中 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点和优良传统 涌现出众多的教育家 积累了丰富 的教育经验 一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一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早在商代 中国就出现了正式的学校 西周教育主要表现为官学 官学又分为国学和 乡学两个系统 主要教授贵族子弟礼 乐 射 御 书 数 六艺 春秋战国时期 官 学衰落 私学兴起 在教育对象上 向全社会开放 在教学内容上 更注重学术研究 提 倡百家争鸣 当时孔子 墨子 孟子 荀子都是民间私学大师 出现了一大批教育家和教 育专著 秦汉时期 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时代 汉代官学的最高学府是 太学 太学学生被称为 博士弟子 太学所传授的知识均为儒家经典 学生经考试及格 被任为政府官吏 可谓 学而优则仕 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元是中国教育的全面繁荣时期 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 推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颜氏家训 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 方完备的学制体系 并继承隋代的科举制 使其发展成当时领先于世界各国的选士制度 将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两种制度紧密地结合起来 宋代教育 文化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极 盛 宋代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出现了书院制度 书院学生以自修为主 教师答疑 为辅 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书院制度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富有创造性 的一种教育制度 宋代教育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蒙学 名词 蒙学就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蒙学的教材称为 蒙养书 或 小儿书 宋代蒙学在教育内容上包括了初步的道德行为训 练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学习两个方面 在众多蒙学教材中 以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流传最广 简称 三 百 千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延续和转型期 明代沿袭宋元科举制 考试内容多为四书 五经 文体多为八股文 科举的弊端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清代一方面广设学校 积极发 展文教事业 康熙皇帝御书 万世师表 悬于孔庙大成殿 另一方面严厉思想控制 最终 致使科举兴 学校废 人才衰 二 古代著名教育家二 古代著名教育家 1 1 孔子 孔子 春秋时期鲁国人 一生从事教育活动 弟子三千 贤者 72 人 他提出 因 材施教 启发诱导 学思并重 温故知新 等教学原则 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 基者 被后人尊为 至圣先师 2 2 孟子孟子 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出人才教育的思想家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被后世尊称 为 亚圣 3 3 王充 王充 东汉 一生著述很多 最著名的 论衡 论衡 提出唯物主义思想学说 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 4 4 唐代伟大的教育家韩愈 唐代伟大的教育家韩愈 以性三品论为基础 阐述其教育理论和教育主张 他认为 人性决定着教育所起的作用 他把人性分为上品 中品和下品 教育对不同的人性发挥不 同的作用 5 5 南宋朱熹 南宋朱熹 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朱熹总结了许多读书方法 后人称为朱子读书 六法 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着紧用力 居敬持志 6 6 明清之际黄宗羲 明清之际黄宗羲 著有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影响较大的 明儒学案 这是中国 史学界第一部完整的断代哲学思想史巨著 黄宗羲的教育思想带有明显的启蒙思潮的色彩 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向近现代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7 7 颜元 颜元 明末清初教育家 他在教育目的上 提倡培养 经世致用 的人才 反对培 养脱离实际的书呆子 他还重视 习行 重视体育教育 三 传统教育思想及其特征三 传统教育思想及其特征 1 1 中国古代教育原则和方法 中国古代教育原则和方法 教育原则和方法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实践中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现象 形成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因材施教 即根据教学要求 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进行教 育 使学生各尽其材 启发诱导 调动学生积极性 如孔子 闻一知二 举一反三 学思并重 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中庸 提出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循序渐进 颜渊赞扬孔子 循循然善诱人 由浅入深 由近及远 由博返约 即正确处理广博与专精的关系 尊师爱生 孔子要求教师既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又要有丰富 渊博的知识 还要热 爱教育工作 热爱学生 荀子主张尊师重道 他别强调教师的威严和学生的服从 尊敬教 师 热爱学生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提倡的 2 2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 突出教育的重要性 从孔子到汉武帝 唐太宗 中国历代统治阶级都很重视教育 颁 布实行教育政策 对社会的稳定 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强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孔子提出 性相近 习相远 指出 肯定人生来性情非 常相近 人的差别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 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孔子 还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主张 认为教育不应只为少数人服务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孟子认为人都有良知 关键是能否保存住 教育的作用是收回散失的善性加以保存 只要 用心学习 依赖后天的教育 人皆可以为尧舜 肯定了后天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德智结合 突出德育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应同时进行 德育应该居于首要地位 智育要为德育服务 孔子主张要以德治国 孟子主张推行 仁政 朱熹认为教育就是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更明确地把教育放在第一位 注重启发主体的自觉性 中国古代教育强调自我修养 自我完善 强调人的自觉 自 省 慎独 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 荀子提出 日三省乎己 都是强调自我修养 大学 里还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 就是自我省察 自我克制 在自己独处 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 下 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三者并重和有机结合 中国古代教育把家庭教育 社 会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中国古代有 孟母三迁 岳母刺字 南北朝有 颜氏家训 等家教 家范 社会教育在古代主要是传播生产知识和经验 灌输伦常道德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三位一体 把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 一大特征 也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学习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餐厅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 标准版
- 2025华美大厦公共区域精装修施工承包合同
- 2025网络小说版权转让合同
- 2025标准代理销售合同模板
- 《财政的本质和特征》课件
- 2025合作合同协议(版)
- 年产6000吨电子级专用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建筑设备课件
- 《水的物理性质》课件
- 东吴期货-PTA市场总结与行情展望
- 物流系统仿真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交通学院
- 2019大学生数学建模C题论文-获奖论文范例-问题C-机场的出租车问题
- 化工建设综合项目审批作业流程图
- 2024年4月自考00157管理会计(一)试题
- 青岛版科学 二年级《天气与动植物》
- 2023年4月自考04851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生产主管转正述职报告
- 行政执法考试-检察机关执法规范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
-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传承人)单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华中农业大学自荐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