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联考试卷B卷_第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联考试卷B卷_第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联考试卷B卷_第3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联考试卷B卷_第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联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苏科版苏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联考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联考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在学完 我们的远古祖先 一课后 同学们开展了模仿 北京人生活的一天 的体验活动 在活 动的场景中 与史实相符的是 A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 种植水稻 C 穿着麻布衣服 D 烧烤食物 2 2 分 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时节 有一组唯美的镜头 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 夏日里稻花香四溢 秋收时饱满的稻穗 笑 弯了腰 此情此景 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A 半坡人 B 北京人 C 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3 2 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被华夏儿女尊称为 人文始祖 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炎帝和黄帝 D 蚩尤 4 2 分 东周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期 周平王将都城迁到了哪一地点 A 西安 B 殷 第 2 页 共 11 页 C 阳城 D 洛邑 5 2 分 学习历史时 学会正确的计算历史年代是很必要的 请问下面年代尺上某事件经历了多少年 A 11 年 B 12 年 C 13 年 D 14 年 6 2 分 洹水安阳名不虚 三千年前是帝都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7 2 分 歌曲 龙文 中唱到 一横长城长 一竖字铿锵 一画碟成双 一撇鹊桥上 一勾游江南 一点 茉莉香 这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 戏曲艺术 B 诗歌艺术 C 绘画艺术 第 3 页 共 11 页 D 书法艺术 8 2 分 史记 记载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伯 霸主 该材料说明 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 B C D 9 2 分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 如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 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民族融合加强 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 10 2 分 下图为我国发行的 都江堰 纪念邮票 作为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1 页 修建于春秋时期 由李冰主持修建 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修筑在岷江上 A B C D 11 2 分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考察战国七雄位置最偏西的是 A 秦 B 楚 C 齐 D 燕 12 2 分 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 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 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 老三则 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 武王伐纣之时 B 周平王东迁之际 C 商鞅变法之后 D 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 13 2 分 孔子朝罢归来 家人报告 马厩失火 孔子听后问 伤人乎 这说明孔子倡导和实践了 A 因材施教 B 仁 第 5 页 共 11 页 C 学习结合 D 兼爱 非攻 14 2 分 儒家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仁爱 民本 诚信 正义 中和 大同等思想资源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传统文化基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15 2 分 下列朝代中类似于秦朝的是 A 西汉 B 曹魏 C 东晋 D 隋朝 16 2 分 在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 掌握军权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17 2 分 霸王别姬 的历史故事与谁有关 A 陈胜 B 吴广 C 项羽 第 6 页 共 11 页 D 刘邦 18 2 分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 嬴秦氏 始兼并 迨至隋 一土宇 元 灭金 绝宋世 太祖兴 国大明 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明 D 隋元明 19 2 分 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 文景之治 的片段 哪一项不符合史实 A 农民张三仅把收成的 1 30 交给国家 B 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C 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 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20 2 分 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 汉武帝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 下面能解释这一观点 的史实是 A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B 焚书坑儒 推恩令 C 统一文字 推恩令 D 统一文字 罢黜百家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21 20 分 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放的电视连续剧 大秦帝国 如图所示 吸引了无数观众去了解秦 朝的历史 第 7 页 共 11 页 材料一 大秦帝国 2 纵横 讲述了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的秦国 惠文王任用张仪 再一次君臣携手 纵横 捭阖 一次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险局 奠定了泰国强大的基础 材料二 启良先生在 中国文明史 中说 秦朝建立后 实现了 海内为郡县 法令为一统 郡县是相对于 分封而言的 二者之不同 既是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之不同 亦为王权的大小之不同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公元前 356 年泰孝公任用商鞅 君臣携手变法 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 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 你是否会支持商鞅变法 为什么 3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黄鹏同学和刘芳同学产生了分歧 如图 2 所示 两位同学评价商鞅变法的侧重点 有何不同 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 4 材料二中两种政治制度在 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 上有何不同 22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30 岁左右便收徒讲学 前后从事教育四十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 3000 人 其中出名的有 72 人 他提 倡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主张 为政以德 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许多言论 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 是荀子的学生 他强调 法治 并提出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 方来效 的理论 1 材料一中的 他 指的是谁 他生活在哪一时期 他在教育上有什么突出贡献 2 材料二中的 他 指的是谁 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第 8 页 共 11 页 3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 材料一中的人物与材料二中的人物两者的政治主张有何不同 请你联系实际 谈 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23 20 分 在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 不同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不尽相同 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程也有 相通之处 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国王颁布的行政命令 任他任命的大臣来执行 会议无权对国家的行政事务进行干涉 议会也 只能讨论国王所颁布的法令 17 世纪末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实际权力转移到自己所控制的议会手中 使议会权力超过王权 国王也 就 统而不治 了 摘编自岳麓书社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12 年春 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它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 居住 财产 言论 结社 宗教信仰等自由 节选自岳麓书社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1 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指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分析英国国家权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指出孙中山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有何突出贡献 4 依据上述材料 归纳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变化的趋势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