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 )卷_第1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 )卷_第2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 )卷_第3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 )卷_第4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粤沪版粤沪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某班组织了一场朗诵会 小张同学朗读了苏轼的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据你 所知 此作品的体裁属于 A 唐诗 B 宋词 C 元曲 D 汉赋 2 2 分 589 年 隋朝灭掉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 重新统一全国 请问被灭的南朝最后一个政权是 A 北齐 B 北周 C 梁朝 D 陈朝 3 2 分 宋朝时 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反映出 A 宋朝妇女以小脚为美 B 妇女缠足可以不用下地干活 C 宋朝统治阶级的需要 D 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4 2 分 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是 A 郡县制 B 三省六部制 第 2 页 共 12 页 C 丞相制 D 军机处 5 2 分 继王羲之之后 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A 王献之 B 柳公权 C 颜真卿 D 欧阳询 6 2 分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 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 如下 该展厅的名字最 合适的是 A 唐代国家统一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唐代文化繁荣 D 宋代民族融合 7 2 分 开元年间 左右藏库 财物山积 不可任数 四方丰稔 百姓殷富 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 年间 A 政治清明 B 经济繁荣 C 民族团结 第 3 页 共 12 页 D 文化昌盛 8 2 分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正确的一项是 唐朝灭亡 唐朝打败叛军 黄巢建立政权 安史之乱 A B C D 9 2 分 根据 唐朝人口统计表 见下表 的理解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人口数 649 年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1900 万人 726 年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4141 万人 741 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4531 万人 760 年 唐肃宗上元元年 1690 万人 A 唐朝人口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B 唐太宗统治时期人口未增 C 武则天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 唐玄宗前期人口有所增长 10 2 分 关于宋代的衣食住行中的 食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北宋东京夜市小吃丰富 夏季还有冷饮 B 宋代北方以面食为主 南方以稻米为主 C 肉食中两宋都以猪肉为主 第 4 页 共 12 页 D 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11 2 分 它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 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 科技进步 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 曾与金国 大理 西夏 吐蕃及 13 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 该王朝的都城位于 A 开封 B 长安 C 洛阳 D 临安 12 2 分 澶渊之盟后 宋辽边境 生育蕃息 牛羊被野 遍地 戴白之人 不识干戈 战争 这说明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13 2 分 图 1 一图 4 中 反映 澶渊之盟 订立双方政权对峙的是 A 图 1 B 图 2 C 图 3 D 图 4 14 2 分 辽与北宋 和好年深 双方休养生息 人人安居 不乐战斗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 哪 一事件后 A 金灭北宋 第 5 页 共 12 页 B 岳飞抗金 C 郑和下西洋 D 澶渊之盟 15 2 分 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其上文字为 除四川外 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 流转行使 这一铜版 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 B C D 16 2 分 电视剧 闯关东 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爆发前 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到东北 闯关东 的故事 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 它所带来最重要的结果是 A 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 使北方趋于平静 C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 6 页 共 12 页 D 平衡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17 2 分 下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示意图 其中对下列示意图解读错误的是 A 图一是分封制 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 B 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最早建立县制 C 图三是元朝行省制 加强了元朝的统治 D 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 六部指吏 户 礼 兵 刑 工 18 2 分 下列属于成吉思汗的成就是 A 统一蒙古各部 B 消灭南宋 C 开凿运河 D 建立元朝 19 2 分 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蒙古政权建立 定国号为元 灭亡南宋 统一中国 A B C D 20 2 分 我们可爱的家乡威海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如果回到了元朝 它属于哪一机构管 A 辽阳行省 第 7 页 共 12 页 B 山东行省 C 中书省 D 宣政院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21 30 分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 实验初中七年级 6 班计划以 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 为主题出一期历 史板报 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 请根据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 1 制度创新篇 唐朝已经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制度 2 和谐盛世篇 唐太宗统治时 之所以出现政治比较清明的盛世景象 与他广开言路 善于纳谏是分不 开的 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谁 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3 民族关系篇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这体现了他开明的民族政策 试 举一例说明 4 对外关系篇 唐朝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中外友好往来比较频繁 试举两例说明 5 文学艺术 唐朝时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请你写出三位诗人和两位书法家 6 启示篇 唐朝的繁盛给后人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22 30 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五豺狼 远 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 这是谁的诗句 2 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3 这种全盛局面是在何时 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 4 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 5 该诗作者的诗因为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 而被后世称为什么 6 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 第 8 页 共 12 页 23 20 分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 我与历史名人 的探究活动 请你共同参与 活动一 国号建立时间都城民族建立者 辽10 世纪初上京 耶律阿保机 北宋960 年 汉族 西夏11 世纪前期兴庆府 元昊 大金1115 年会宁女真族 活动二 朝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诗歌一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 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毛泽东 沁园春 雪 诗歌二 怒发冲冠 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 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岳飞 满江红 1 以上是黎明同学收集并制定的一个表格 请你完成上面所缺内容 2 诗歌一提到了五位帝王 写出与宋元时期有关的两个帝王 不能照抄诗句 3 笑谈渴饮匈奴血 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这一时期民族交往频繁 有战有和 但和是主流 从战与和两个角度 各举一例说明南宋与金的关系 4 李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的都城临安 有朋友来访 你带他们去什么地方玩呢 24 1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中书做定将上 得旨 再下中书 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 又还中书又将上 得者再下中书 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 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镇 奉行 而已 朱熹 朱子语类 第 9 页 共 12 页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 逐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 财也收了 赏罚行政一切收了 州郡逐日就困 弱 靖康之役 虏骑所过 莫不溃败 朱熹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叙述 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 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 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2 材料二中作者对北宋 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 财也收了 的看法如何 你对北宋初年的改革有 何看法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