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法律论文_第1页
法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法律论文_第2页
法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法律论文_第3页
法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法律论文_第4页
法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法律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法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 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法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 作为法律上的一种抽象人格 法人不仅是民事主体 同样可以成为刑事主体 法人犯罪已被正式纳入我国刑法典之中 法人在刑事诉讼中 可以作为犯罪嫌 疑人 被告人 同样也可以以被害人 证人 鉴定人 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参与刑事 诉讼 享有其应有的诉讼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 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 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法人 自然人 犯罪 刑事诉讼 根据 民法通则 的规定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法独立 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格化组织 团体性 独立人格性 是法人的两 个本质特征 1 P 1 作为法律上的一种抽象人格 法人成为民事主体 这在世界 各国的理论与实践中皆无甚争议 但它能否成为犯罪主体 即法人能否犯罪 现 在理论上仍未达成共识 根据英国著名法学家布莱克斯通的逻辑 法人是一个社 会实体 它不可能打人 也不可能被打 也不可能以自己的行为犯叛国罪 死罪 或其他罪行 2 P 154 法人是不能犯罪的 这在以规范自然人刑事责任为基础 的刑法理论上是成立的 但是 理论不是不可突破的 首先 法人作为一定社会 关系中的自然人以某种方式组成的有机组织 它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 它是通 过其成员形成法人的某种意思或意志 并以法人的名义付诸实施的 国家有可能 通过法律将其行为予以规范 其次 到了近现代 在法人大量出现 其活动与民众 的生活 健康和福利的关系日益密切的同时 其非法活动对国计民生造成损害的 危险性和可能性也不断增加 为了维护社会安宁和公众福利 加强法人的社会责 任感 很有必要将法人严重的非法行为规定为犯罪 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突 破首先在英美法系取得 1889年 英国颁布解释法 该法规定 关于刑罚适用 如 果没有特别规定 法人一概予以处罚 1925年和1948年英国有关的刑事法律又肯定了这一原则 3 P 8 美国纽约州 1909年刑法也规定 法人犯自然人徒刑之罪时 改处5000元以上罚金 以后 大 陆法系的立法也逐渐从反对法人犯罪转向承认法人犯罪 如二战后的日本在 税 法 大气污染防止法 等行政法中均规定了法人犯罪的条款 在我国 最早在立 法上承认法人犯罪的是1987年的 海关法 和1988年的 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 定 1997年修订刑法时 法人犯罪被正式纳人我国刑法典之中 法人不同于自然人 因而法人犯罪亦有着与自然人犯罪不同的特征 法人虽然有 自己独立的人格 有自己的意思机关 代表机关和执行机关 有独立的财产 能 够独立承担责任 但由于不具有自然人的自然属性 它不能亲自为犯罪行为 而 是必须通过其成员来实现 因此 法人犯罪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犯 罪意识的形成上 法人不具有自然人的大脑 它是通过其意思机关来形成法人犯 罪的意识的 而法人的意思机关是由法人成员组成的 因此 法人犯罪的意识最 终还是来自于自然人 这种犯罪的意识必须依赖于法人成员 但它又不是法人成 员的意识 它是作为法人的整体意识存在于法人成员之外的 具有独立性 二是犯 罪行为的实施上 法人的犯罪行为是通过法人成员的具体行为来实现的 但这些 具体行为并不是法人成员的个人行为 而是法人的行为 因为法人成员的这些具 体行为是在法人意志的支配下实施的 三是刑事责任的承担上 法人犯罪 或是实 行双罚制 既处罚法人 又处罚法人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或是实行 单罚制 只处罚法人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承认法人的犯罪主体地位 这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它一方面突破和完 善了传统的刑法理论 另一方面也为完善有关法人的刑事诉讼理论提供了一个 契机 为此 以下我们拟从法人作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被害人 证人 鉴定人 法定代理人的角度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 引起同行的重视与深入研究 从而使有关刑事立法得以进一步确立与完善 一 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一 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诉讼主体问题 法人能够实施犯罪 它具有犯罪能力和受刑能力 因而是为犯罪主体之一 这在 刑事实体法上已得到确认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法人因此而获得刑事诉讼主体的 资格呢 对此 在认识上曾存有否定观点 如爱德华 科克先生就有句警世名言 天 崩地裂 法人也不会被传到宗教法庭 4 随着法人犯罪不断地增多和诉讼价值 观念的改变 现在这条戒律不仅已被比较注重适用的英美法系的程序立法所抛 弃 而且也未被理论性较强的大陆法系的程序立法所继续沿用 现在很多国家的 刑事诉讼立法中 一般都有法人参与刑事诉讼的规定 它们或是作出特殊规定 或是规定比照有关自然人的诉讼程序进行 前者有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 的第18 编 法人犯罪的侦查 起诉和审判11 5 P 264 后者则有1994年修改的 德国刑事 诉讼法典 第444条的规定 一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要裁判是否对法人 社会团体 处以罚款 违反秩序行为处罚法 第30条 的时候 法院命令该法人 社会团体参 加涉及到罚款行为的程序 相应地适用第431条第5款规定 6 P 166 我国19 年 修改后的 刑事诉讼法 中没有有关法人作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参加刑事诉讼 的规定 我们认为很有必要确认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 赋予 其当事人的资格 这是因为 1 程序公正性的要求 刑事诉讼的内在价值在于程序 本身的公正性 而刑事诉讼程序是否公正 其标准之一就是那些权益可能会受到 刑事裁判或与诉讼结局有直接影响的人是否有充分的机会富有意义地参与刑事 裁判的制作过程 并对裁判结果的形成发挥其有效的影响和作用 7 P 61 参与 刑事裁判的制作过程 也就意味着赋予其诉讼主体资格 使其享有一系列的诉讼 权利和承担一定的诉讼义务 根据刑事实体法的规定 法人一旦被认为有犯罪的 行为 它就有可能被定罪判刑 此时 如只让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主管人员或其 他直接责任人员参加诉讼而不赋予法人诉 讼主体资格并让其以刑事诉讼当事人的身份参与诉讼 使其有机会提出有利于 自己的主张和证据 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 就判处其承担刑事责任 这不仅不 利于对法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而且这对法人来说也是极不公平的 是与刑事诉讼 程序的内在价值相悖的 要知道 在实行双罚制的情况下 法人与其法定代表人 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系出于同一案件事实 两者在诉 讼中可能存有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 法人的这些成员有可能为了减免自己的罪 责而虚构事实转嫁责任于法人身上 2 程序科学性的需要 在现代刑事诉讼中 一 个科学的诉讼程序最基本的要求是控诉 辩护和审判三大诉讼职能分别由控 辩 审三方主体行使 控 辩平等对抗 法官居中裁判 其中 赋予辩方的诉讼主体 性 这是保障诉讼程序科学性 民主性的一个关键所在 这也是现代刑事诉讼和 古代纠问式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区别 因为只有赋予辩方诉讼主体资格 使其能 在诉讼过程中提出有利于己的证据 并针对控方的指控进行辩解 才能使法官听 到正反两方面的意见 做到兼听则明 从而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实 做出正确的案 件处理 法人作为刑事追诉对象后 尽管可以委托辩护人帮助其行使辩护权 但 在诉讼中仍应赋予法人刑事诉讼当事人的地位 让其享有刑事诉讼当事人的权 利和履行相应义务 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这不仅是因为辩护人在刑事诉讼的参与 性上是有限的 其辩护权不是完整的 辩护人只有在法人具备诉讼主体资格拥有 刑事诉讼当事人地位的前提下 经其委托才得以产生 更重要的是因为不赋予犯 罪法人诉讼主体资格 就会在刑事诉讼结构上出现控辩失衡 控方缺乏对抗的对 象或者对抗不平等 诉讼程序的科学性受到破坏 3 刑事立法协调性的要求 刑事 诉讼程序 虽然有其内在价值 有其独立性 但它毕竟是一种程序 它的目的是 为实现刑事实体法的规定 它必须与刑事实体法相适应 我国刑事实体法从1987 年 海关法 以来就承认法人能够犯罪 就承认法人也能够成为犯罪主体 1997年 修订刑法时更是将法人犯罪纳人刑法典之中 刑事实体法中承认了法人的犯罪 主体资格 但在刑事程序法中却不承认其诉讼主体资格 这是很不协调的 在现代 刑事诉讼中 处罚法人犯罪也必须通过正当法律程序来实现 不承认犯罪法人的 诉讼主体资格 就无法使其接受公安司法机关的侦查 起诉 审判 就无法使其 受到刑罚处罚 因此 赋予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以刑事诉讼主体地位 使其 具有刑事诉讼当事人的身份 这不仅是刑事诉讼本身的内在要求 也是刑事立法 与司法的迫切需要 二 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参与刑事诉讼的方式 法人的行为是通过其成员来实现的 因此 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作为当事人 参加刑事诉讼也必须通过派其成员来代表法人参加刑事诉讼 但派谁代表法人 参加刑事诉讼 对此 有学者主张应由法人犯罪时负有责任的法人主管人员或其 他直接责任人员代表法人参加刑事诉讼 即主张法人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个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又是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 告人 认为这些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 是法人意志的代表者和体现者 也是 法人经济犯罪的实施者 当然应由他们代表法人参与诉讼 对由责任人员代 表法人组织参加刑事诉讼后的诉讼法律后果 应分别由法人组织和责任人员承 担 1 8 P 366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这不仅因为在双罚制的情况下 这 些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与法人在诉讼活动中有利益冲突 就是在单罚制的 情况下 由于这些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被采取强制措施 根本无法及时 反映法人的意志和要求 无法行使法人的诉讼权利 更重要的是让这些主管人员 或直接责任人员具有双重身份 是在实质上否定法人的诉讼主体资格 因为是否 具有诉讼主体的资格 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诉讼主体的诉讼权利与义务 让这些 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兼任法人的代表参加诉讼 根本无法将法人的诉讼权 利与义务完全体现出来 因此 我们基本同意设立一种刑事诉讼的代表人制度 由法人委派诉讼代表人代表法人参加刑事诉讼 9l0具体而言 下列几种人可以担 任法人诉讼代表人 1 法定代表人 这是指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现任法定代 表人 而不是指原任法定代表人 原任法定代表人虽然比较熟悉案情 但其职务 已被解除 可能被采取强制措施 他不可能很好地维护法人的权益 2 法人的高 级主管人员 在新的法定代表人尚未产生或法定代表人因故无法参加诉讼的 亦 可由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高级主管人员代表法人参加刑事诉讼 这是因为 高级主管人员具有一定身份和职务 比较了解法人的经营管理情况 熟悉法人的 业务 能够比较好地维护法人的合法权益 i0 a 3 法人的其他成员 在没有法定代表人和适合的高级主管人员时 法人犯罪嫌疑 人 被告人也可以选派其他熟悉法人经营活动的管理人员代表法人参加诉讼 三 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与义务 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主要有 1 申请回避权 2 依法聘请律师提供 法律帮助和进行辩护权 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 是法人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 之前的权利 聘请律师进行辩护则是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在审查起诉阶段 审判阶段的权利 3 对本案无关的讯问拒绝回答权 4 申请重新或补充鉴定 申请 通知新的证人到庭或者调取新的物证权 5 对人民检察院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42条 第2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而依法提出申诉权 6 辩护权 7 参加法庭辩论权 8 最后陈述权 在次序上 法人被告人的最后陈述应先于作为个人被告人的主管 人员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最后陈述 9 对于公安司法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 为有提出控告权 10 要求迅速审判权 11 要求撤销查封 扣押 冻结等措施权 12 上诉权 申诉权 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诉讼义务主要有 1 依法接受侦查 审查起诉和审判 如实陈述经营管理过程的有关情况 2 听从公安司法机关的依法传唤 按时参加 诉讼 3 遵守法庭秩序 听从审判长的指挥 4 接受生效的判决 裁定 四 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在几种特殊情况下的诉讼地位 1 因设立中的法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设立中的法人尚未具有 法人资格 对外是不能以法人名义为法律行为 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 但实 践中经常出现一些法人在未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前 法人的发起人就以法人 名义 为法人利益而实施犯罪活动的现象 如非法人组织在申请法人登记过程中 违反国家规定给予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以 手续费 情节严重的 刑法 第393条 就定之为单位行贿罪 在这种情况下 设立中的法人虽未具备法律上的独立人格 但此犯罪是相关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法人的名义 为法人的利益 而实施的 因此 我们认为 追究正在设立中法人的犯罪行为 应以设立后的法 人作为诉讼主体 即以设立后的法人作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当然 如在立案 后 非法人组织仍未取得法人资格 则仍以非法人组织作为诉讼主体 2 法人变更后 因其变更前的犯罪行为需要追诉的 法人的变更是指法人在存续 期间内 法人组织和其他重要事项发生的变化 包括法人的名称 住所 注册资 本 法定代表人的变更和因法人的分立 合并而发生的变更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 定 法人变更后 不仅其权利 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所承受 因其先前行为而依 法产生的法律责任也由变更后的法人所承担 因此 追究变更前法人的犯罪行为 的刑事责任时 刑事诉讼中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诉讼主体身份应当由变更 后的法人所承受 由变更后的法人选派诉讼代表人参加刑事诉讼 3 法人终止的 法人常因被撤销 解散或破产而终止 法人在终止后因其财产已 被分割或已偿债 此时若再对其终止前的犯罪行为进行追诉并对其定罪判刑 由 于公权优于私权 对法人判处罚金 势必要将已分割的法人财产追回 这不利于 社会关系的稳定 因此 我们认为根据规范法人犯罪的立法精神和刑事诉讼法第 15条的规定 在这时应当终止这种追究法人刑事责任的诉讼 这是在法人终止后 才发现法人终止前犯罪行为的情况 在法人终止过程中就发现法人的犯罪行为 并需要追诉的 应由人民法院裁定中止这种法人终止程序 由尚待终止的法人作 为刑事诉讼当事人参与刑事诉讼 待刑事诉讼结束后 法人才得以终止 当然 要想在法人终止之前发现法人的犯罪行为 防止法人犯罪后不被追诉 则应在法 人被撤销 解散或破产之时 就有程序上的保障 二 法人被害人 一 法人被害人的诉讼主体问题 被害人是指其人身 财产及其他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 它是刑事诉讼 中的当事人之一 法人作为一个人格化的社会组织 不仅能够实施犯罪 成为公 安司法机关追诉的对象 而且也常常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 成为犯罪的受害人之 一 但是 是否就因此而赋予被害法人以诉讼主体资格 让其以被害人的身份参 与刑事诉讼活动 理论界颇有争议 我们认为应当赋予被害法人诉讼主体资格 使其以被害人的身份参与刑事诉讼 其一 在刑事案件中 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 害的除了自然人的肉体 精神外 还有财产所有权 人格权及其他权益 法人作 为一种人格化的社会组织 不仅有一定的财产或经费 而且还有与其 人身 不可 分离的名称 名誉 荣誉等人格权 这使得法人常常成为很多犯罪的受害者 如 很多盗窃 侵占等犯罪 就是以法人的财产作为目标的 不赋予被害法人以诉讼 主体资格 就无法使其在诉讼中及时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 这很不利于保护法人 的合法权益 其二 被害的法人由于其财产或人格方面的实体权益遭受犯罪行为 的侵害 它和自然人一样 不仅有要求获得赔偿的欲望 而且也有一种强烈要求 追诉犯罪者 并使其受到一定惩罚的愿望 即案件的结局与其有切身的利害关系 此时 如不赋予其诉讼主体资格并让其充分有效地参与到刑事诉讼中来 案件 的处理结果即使是公正 合理的 也很难让人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 因为公正不 只是实体公正 它还包括程序上的公正 在诉讼中 将一个与案件结局有切身利 害关系的人排除在诉讼之外 本身就是缺乏最基本的公正 其三 根据刑事诉讼 法第42条的规定 被害人的陈述也是刑事证据的一种 被害的法人由于身受犯罪 行为的侵害 必然对受害情况有所了解 其所作的陈述经查证属实 亦可作为定 案的证据之一 这可从刑事诉讼法第84条的规定得以证明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 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 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 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不赋予被害法人以诉讼主体资格 这实际上就为这类侵犯 法人的犯罪案件断绝了一个重要的证据来源 其四 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实 际上肯定了法人被害人的诉讼主体资格 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 被害人由于被 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 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 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 可以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所谓国家财产 集体财产遭受损失时人民检察院是 可以 提起而不是应当 必须 提起附带 民事诉讼 根据有关法律的立法精神 这是因为 或是被告人没有财产可以承担赔偿责任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没有实质的意义 或是遭受财产损失的法人已经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人民检察院也就没有必要再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这就进一步表明法律是承认法人被害人的诉讼主体资格的 二 法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与义务 和法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不同 法人被害人一般是单一的 法人被害人可以与 其法人成员同时为被害人 但法人成员成为被害人的 可以独立参加诉讼 一般 不存在法人被害人与其成员如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主管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 因 此 在刑事诉讼中 法人被害人可派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主管人员代表法人被害 人参加诉讼 相应地 法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与义务也由其派出的法定 代表人或其他主管人员行使与承担 法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主要有 1 有权就自己了解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 疑人向有关公安司法机关控告或报案 对于公安司法机关不予立案的 有权获知 其原因 并可申请复议 2 对公安司法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的行为 有权提出控告 3 有权提出申请回避 4 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5 有权依法提起附带民事 诉讼 6 对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不服的 可以申诉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7 在某些情况下 有权依法提起自诉 8 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 有权申请 通知新的证人到庭 调取新的物证 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 9 有权要求人民检察院 抗诉 10 有权对生效判决进行申诉 等等 法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义务主要有 1 如实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案件事实 2 接受司法机关的传唤 3 庭审时依法接受询问 4 遵守法庭秩序 三 法人被害人参与诉讼的几个具体问题 1 法人变更后 因其变更前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而需要参与诉讼时谁参与诉讼的 问题 法人变更后 其权利 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承受 因此 犯罪行为对变更前 法人利益的侵害可视为是对变更后法人利益的侵犯 在追究此犯罪行为的刑事 责任时 变更后的法人应有权以刑事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派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他 主管人员参与该案的刑事诉讼 2 被害法人终止后 谁参与诉讼的问题 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的法人有可能因被 撤销 解散或破产而终止 法人终止后 其权利与义务由其成员或债权人承受 因此 在对侵害该法人的犯罪行为进行追诉时 这些法人的成员或债权人有权作 为被害法人的权利承受者参与诉讼 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债权人是法人的 由此法人以法人被害人的身份派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主管人员参与诉讼 债权 人是自然人或终止后法人的权利是由其成员承受的 由这些人作为被害人参与 诉讼 人数众多的 则由这些人以被害人身份选出诉讼代表人参与诉讼 3 法人被害人的自诉问题 刑事诉讼法规定有三类自诉案件 一是告诉才处理的 案件 二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 犯自己人身 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 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根据前面对法人被害人诉讼主体的分析 这 三类案件的犯罪行为侵犯的是法人的权益时 这些法人和自然人一样也应可以 提起自诉 这一方面有利于法人被害人对公安司法机关的刑事追诉活动进行监 督 维护法人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可以节省一部分司法投人 使公安司法 机关得以集中力量打击严重的刑事犯罪 三 法人证人 一 法人的证人资格问题 一说证人 我们一般会马上想到自然人 但在刑事诉讼实践中 常常可以见到这 样的情况 一些法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案件事实时 常以法人的名义出具 各种证明材料 如某些派出所常出证证明被告人出生 日期或有无前科犯罪等 这些证明材料是一种书证 还是法人的证人证言 亦即 法人能否以证人身份参与刑事诉讼 对此 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法人不符 合证人主体资格 因而不能以证人身份参与刑事诉讼 其提供的证明材料至多只 能作为一种书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法人和自然人一样 亦可以证人身份参与刑 事 诉讼 法人不具有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资格 这是刑事诉讼法学界大多数人的观点 其理 由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法人没有感知案件事实的能力 证人是自然人 这是由 于只有自然人才能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案件事实 单位 团体没有这种感知能力 11 12 P 206 证人必须能够亲自感知案件情况 亦即具有感知案情的能力 其 前提是必须具有主观意识性 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现实状况 而单位作为一种组 织机构 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 它本身并不具有感知事物的能力 It 13 二是认为法人不能承担作伪证的法律责任 即不具有伪证罪的刑事责任能力 证人作证应当承担法律赋予的义务 故意提供虚假证言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法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构成犯罪的要予以刑事处罚 而单位 团体 不具备伪证罪的刑事责任能力 12 P 206 三是法人不具有陈述能力 无法出庭 接受质证 证人作证 在原则上永远应以口头陈述为其证明案件的形式 而不应以笔录代替 而法人作为法律上拟制的人 本身不可能具有感知 陈述的 能力 11 14 P 64 四是法人在实践中向公安司法机关提供的证据材料符合书证 的特征 故应是一种书证而不是证人证言 另一种是单位对被窃物品的数 量和质量出具的证明材料 或是对被告人的表现作出的评价等等 这些都是以其 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 符合书证的特征 因此 可以归为书证这种证据种类 1 1 14 P 64 法人或非法人团体可以证明案件发生前该单位的规章制度 出勤情 况等客观情况 这些属于书证的范围 11 15 P 116 法人作为一个法律上的人格拟制体 它亦具有独立的意思能力 在法人意志下的 自然人的行为 并不是自然人个人的行为 而是法人的行为 因此 法人具有感 知 陈述事实的能力 只不过和自然人不同 它必须借助于自然人的行为才能完 成 这可以从法人亦可成为犯罪主体这一点得以证明 犯罪是犯罪主体主观恶性 的一种外在表现 而主观恶性并不是犯罪主体所固有的 它是犯罪主体在与外界 的不断联系中逐渐形成的 是外界事物在犯罪主体中的一种主观反映 法人如没 有感知 陈述事实的能力 也就不能形成其犯罪的主观恶性 没有主观恶性 也就 没有法人犯罪 承认法人能够成为犯罪主体 实际上也就等于承认法人亦具有感 知 陈述事实的能力 说法人不具有承担伪证的刑事责任能力 那也很值得商榷 刑法既已明确规定法人亦可构成犯罪 法人也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为何就不能 承担提供伪证的法律责任 至于法人提供的那些书面证明材料是否都属于书证而 不是证人证言 这也很难作统一的论断 书证是一种以文字 符号 图画等所表 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 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感 知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虽然一般情况下书证是以书面形式 出现 而证人证言则为口头陈述 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9条和第95条的规定 证 人证言也可以是书面证词而不是口头陈述 因此表现形式并不是书证与证人证 言的区别标志 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证人证言是证人在受公安司法机关的询 问时所作出的 具有被动性 而书证则不然 它的形成一般和公安司法机关的调 查询问与否无关 具有主动性 在实践中 法人提供的书面证明材料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法人在公安司法机关调查之前就已制作好的书面材料 其制作的目的可 能是为了在以后的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 但有的也可能不是 前者如经济合同等 后者则如与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经济交往的帐单 发票 房管部门掌握的有关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房屋产权的证明材料等 另一种是法人在与当事人交往过 程中所了解的 在公安司法机关向其询问时所作的证明材料 如对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表现作出的评价等 前一种证明材料将其归于书证无可非议 但对于后 一种证明材料 如也将其归于书证 则实为不当 它虽然以书面形式表现 但却 是应公安司法机关的调查询问后作出的 根本不符合书证的特征 它应该是一种 证人证言 而且 肯定法人的证人资格 这对于刑事诉讼的理论和实践皆具有重要意义 一 是有利于消除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之间的立法矛盾 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 定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 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据此 民事诉讼法是 明确承认法人的证人资格的 相应地 在刑事诉讼中也应确定法人的证人资格 否则 就会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这两大诉讼间造成一种立法矛盾 二是有利于 公安司法机关迅速地查明案情 提高诉讼效率 这是因为涉及犯罪嫌疑人 被告 人与法人交往的有关问题时 由法人作证 一般很快就可以把犯罪嫌疑人 被告 人与法人交往的目的 经过 结果等情况客观 全面地提供给公安司法机关 而 由法人中的成员逐个地去作证则往往只能提供一些零碎 片面 有时甚至带有本 人主观臆想的材料 幻 这很不利于公安司法机关迅速查明案情 三是有利于提 高证言的客观真实性 对于法人了解的关于刑事案件的事实情况 由其成员即自 然人作证 常常会因某种心理负担而影响证言的客观真实性 而由法人直接作证 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弊端 因为它会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或减少犯罪分 子或其他人对自然人证人的威吓 强制 引诱 收买等易于给自然人证人造成心 理负担的现象 另外 肯定法人的证人资格 还有利于扩大案情来源 使案件得 以及时解决 因此 我们认为 和自然人一样 法人也具有证人资格 在某些特殊 必要的情况 下 也可以证人身份提供证言 和自然人证人不同的是 法人提供的证言常常具 有间接性 综合性的特点 另外 由于提供证言过程中要经过法人一定的审查 法人提供的证言一般更具客观性 二 法人证人的权利与义务 在刑事诉讼之中 法人证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和自然人证人的大体相同 只是由 于法人的特殊性 使得某些诉讼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内容略有差异 法人证人的诉 讼权利主要有 1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提供证言 证词的权利 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文字参加刑事诉讼 这是宪法和刑事诉讼法都规定的权利 对于法人证人而言 提供证言的行为主要是通过法人选派的代表来行使 因而这一权利的行使也就 随着法人所选的代表而定 2 要求保密权 这主要是在侦查 起诉阶段 法人证 人有权要求侦查机关 审查起诉机关为其作证行为保密 以免法人证人因作证而 使其工作或业务活动受到非法干扰或侵害 3 提出控告权 指对于侦查 检察 审 判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 法人证人有向有关机关提出控告的权利 4 客观 充分地提供证据权 法人有权审查法人的证言笔录 如果发现其有出人或者有错 漏 有权更正或补充 5 因作证而使自己的财产 经营 生产等合法权益受到当事 人等非法干扰或打击报复的 有权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对行为人进行制裁 6 要求 出示证明文件权 法人在公安司法 机关向其调查取证时 有权要求调查人员出示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证明文 件 7 经济补偿权 对于法人因派人作证而支付的费用 法人有权要求得到补偿 至于法人因作证而影响正常业务活动或工作致使其正常收人受到的损失 有权 要求给予适当的补偿 8 及时获得出庭通知书权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 要求证 人出庭作证的 证人有权要求至迟在开庭三日前获得出庭通知书 由于法人证人 派谁出庭作证要有所选择 故宜在获得通知书的日期上早于自然人证人 法人证人的义务主要有 1 及时到场作证的义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8条的规定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都有作证的义务 因此 法人证人接到公安司法机关的 作证通知后 应及时选派适合的代表及时到场接受公安司法机关的询问 不得无 故拒绝作证 2 如实作证的义务 法人应如实地提供证据材料 不得为了单位或 小集团的利益故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 否则 不仅法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其直接 责任人员亦要承担法律责仇当然 如法人没有作伪证或隐匿罪证的故意 而只是 其选派的代表作伪证或隐匿罪证 即其代表作伪证或隐匿罪证不是出于法人的 意志 则只宜由其代表人承担法律责任 3 接受当事人等询问的义务 法人证人 出席法庭作证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不仅有向司法机关如实作证的义务 还 有回答当事人 辩护人 诉讼代理人提问的义务 以证明其证言的真实性 4 遵守 法庭秩序的义务 5 保守秘密的义务 法人对于自己掌握的案件情况和公安司法 机关对其采证的情况应当保守秘密 不得向其他人泄露 四 法人鉴定人 鉴定人 是指由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具有专 门知识的人 关于法人能否作为鉴定人 民事诉讼法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不只自然人可作为鉴定人 法人亦可以作为鉴定人 鉴定结论 是指在民事诉讼 中 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单位或个人对某些科学技术或专门性的问题进行分 析鉴别所得出的论断 制作鉴定结论的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单位或个人即鉴 定人 16 P 156 接受人民法院指派或聘请 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 鉴别和 判断的单位或个人 称为鉴定人 17 P 319 这主要是因 为民事诉讼法第72条的规定承认了法人亦可成为鉴定人 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 题认为需要鉴定的 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 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 由人民法 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鉴定部门和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结论 在鉴定书 上签名或者盖章 鉴定人鉴定的 应当由鉴定人所在单位加盖印章 证明鉴定人 身份 但刑事诉讼法学界却相反 普遍地认为鉴定人只能是自然人 法人不能作 为鉴定人 鉴定人必须是自然人 不能是某一单位或集体 以单位或集体名义出 具的鉴定结论 不具有证据效力 15 P 152 鉴定人必须是自然人而不是法人 1s 其理由主要是 因为鉴定人是 诉讼参与人之一 他有着相应的权利 义务 他若出具虚假鉴定 则要承担法律责 任 如果由单位或集体充当鉴定人的话 那么法律规定鉴定人享有和履行的权利 义务将无法实现 也无法追究出具虚假鉴定者的责任 11 15 P 152 鉴定人出 现法定情形时应适用回避 19 P 98 我们认为 鉴定人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是法人 理由有五 一 在我国不存在私人开 业进行鉴定的情况 只有享有鉴定权的鉴定机构内有鉴定资格的人员才能进行 鉴定 这些鉴定机构或是专职的 或是兼职的 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委托鉴定机 构进行鉴定时 一般是先向这些鉴定机构进行指派或委托 然后由该鉴定机构指 派本机构内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鉴定 而不是直接向这些鉴定人员进行指派 或委托 鉴定时 鉴定所需的各种设备并不是个人所有的 而是为鉴定机构所有 鉴定后所作的鉴定结论不仅要参加鉴定的人员签名 而且还要加盖鉴定机构的 公章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如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第2款规定 对人身伤害 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指 定的医院进行 鉴定人进行鉴定后 应当写出鉴定结论 并且由鉴定人签名 医 院加盖公章 鉴定机构要对鉴定结论的科学性 真实性负责 鉴定结论如系伪造 不仅参加鉴定的人员要负法律责任 鉴定机构也要负法律责任 这表明 实际 参加鉴定工作的人员所实施的鉴定工作 并不是完全的个人行为 而是一种职务 行为 是代表鉴定机构所进行的一种职务行为 二 法人是具有一定权利能力和行 为能力的社会组织 它不仅能行使鉴定人享有的诉讼权利 亦能履行鉴定人应该 承担的义务 在法人故意出具虚假鉴定结论时 司法机关应当遵循法人犯罪理论 追究该法人的刑事责任 三 在鉴定人的回避问题上 并不只有自然人的回避问题 还有鉴定机构的回避问题 如当事人是鉴定机构的人员 该鉴定机构就不宜参 与此案的鉴定工作 不承认法人在某些情况下的鉴定人身份 反而会出现一些鉴 定人应当回避而无法回避的情形 四 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承认法人的鉴定人身 份的 如法国和我国台湾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57条第1款规定 如果指定的专 家是法人 其法定代表人应在取得该主管法院的同意后 从其所辖人员中 选定 一名或一名以上自然人 以该法人的名义进行鉴定 5 P 078 79 我国台湾刑事诉讼法第208条也有类似的规定 法院或检察官得嘱托医院 学 校或其他相当之机关为鉴定 或审查他人之鉴定 称此相当之机关 为鉴定机关 其任务有二 一 就嘱托事项为鉴定 并将鉴定之经过及其结果提供报告 二 审 查他人之鉴定 提供其审查之意见 20 P 118 法人鉴定人的诉讼权利主要有 一 有权了解正确鉴定所必须的案卷材料 在认为 提供的鉴定材料不足时 有权要求补充材料 二 为了正确地鉴定 有权经侦查 审判人员的许可询问证人 当事人 三 在受专门知识限制或提供鉴定的材料不足 无法作出鉴定结论时 有权拒绝鉴定 四 有权获得鉴定所需的费用和报酬 法人鉴定人的诉讼义务主要有 一 客观 科学地进行鉴定 这主要表现在法人接 受委托后应及时指定合适的人员进行鉴定 不得故意作虚假的鉴定结论 否则 不 仅具体鉴定的人员要负刑事责任 法人及其主管人员亦要负刑事责任 二 以法人 名义出具鉴定结论 对于委托或交付鉴定的任务 法人应要求有关鉴定人员鉴定 后 作出明确的回答 写出鉴定结论 并在有关鉴定人员签名后 加盖公章 三 庭 审时 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及时派出合适人选代表法人出席法庭 接受控 辩双 方就鉴定结论所提出的质证 人选一般以参加具体鉴定的工作人员为宜 四 严格 保守秘密 遵守鉴定纪律 妥善保管提供鉴定的物品材料 不得丢失 损坏 挪用 或泄露 五 法人法定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 是指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的人 法人作为法定代理人参加刑事诉讼 主要是作为被害人 自诉人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参加刑事诉讼 法定代理 人 由于其是法律为了保护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而设置的 其在 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与被代理人的相同 只要是被代理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法人法定代理人就享有 只要是被代理人应该承担的义务 法人法定代理人也应 该承担 但与被代理人的人身密切相关 法律规定应该由被代理人亲自履行的权 利与义务除外 这主要有 一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接受公安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义务 刑事诉讼中的 强制措施是公安司法机关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依法对犯罪嫌疑 人 被告人所采取的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 这些措施只有 与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直接相联时才能发挥其应有效力 其适用对象 具有不可替代性 因而不能适用于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法人法定代理人 二 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权以及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在诉讼中接受公安司法机关讯 问的义务 法律规定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权 其目的有二 一是给被告人最后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