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福建省霞浦一中福建省霞浦一中 2012 20132012 2013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第 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本卷共 40 小题 每小题 1 5 分 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1 儒 道 墨 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 兼相爱 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 抱法处势则治 背法去势则乱 D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2 主张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 威势之可以禁暴 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的思想家是 荀子 墨子 韩非 老子 3 战国时期墨家思想曾显赫一时 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是 A 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 深受人民拥护 B 墨子主张选贤任能 深得广大士人支持 C 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墨子的主张反映了他们愿望 D 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 4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 是因为 社会正处于巨变时期 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 新旧阶级的斗争 佛教尚未传入中国 A B C D 5 战国 百家争鸣 到西汉 独尊儒术 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法家思想的消亡 A B C D 6 董仲舒说 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因此他向 汉武帝提出 A 天人感应学说 B 君权神授学说 C 独尊儒术建议 D 崇尚法制主张 7 宋明理学的积极的社会影响有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人的气节 品德 讲求自我节制 奋发图强 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 B C D 8 主张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是思想家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朱熹 D 王夫之 9 一首陕北民歌这样唱道 老天爷爷你睁睁眼 下场大雨哥哥留一留 歌词表达了中国 传统文化中对 天 的敬重 这与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有关的是 A 君权神授 B 三纲五常 C 天人感应 D 心外无物 10 孔子象征着什么 一种文化 一种精神 一种观念 还是一种财富 在中国 如果有人 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 那么 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 因为 无论从哪个角度 来说 答案都可能成立 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以德治民 反对苛政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维护周礼 贵贱有序 A B C D 11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指出 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 它 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 对这句话中的 理性 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 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 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2 C 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 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12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 人生而有各种欲望 性好利 因此人性恶 所以要改造人性 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 人皆可以为尧舜 社会改造在 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 A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 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13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 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 在权力之上还有 天 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 不尊道德 不行仁义 天 就会以灾异示警 其实就是在权 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 天 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 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 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 形成 天人合一 的哲学观 14 此等论调 由今日观之 固甚普通甚肤浅 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 真极大胆之创论也 故顾炎武见之而叹 谓 三代之治可复 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 则将其 书节抄 印数万本 秘密散布 于晚清思想之骤变 极有力焉 上述材料表明 A 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 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C 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 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15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 论孔子 中写道 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 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被写入 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这从本质上说明 A 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孔子思想一脉相承 B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C 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D 启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16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天人感应 认为 受命于君 天意之所予也 主张 屈民而 伸君 屈君而伸天 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融合了黄老之学 法家主张 充满了迷信 没有多大价值 B 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 为政以德 的先秦儒学民本思想 C 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 行仁政以顺天道 D 顺天命 与 大一统 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 17 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 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 战国时期 齐都临淄 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 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 吸纳各学派人才 学 术氛围浓厚 思想自由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 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 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强大 C 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 D 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出现 18 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 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 秩序 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 却僭越礼制 想仿行天子的礼仪 是个诈谋的国君 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 A 克己复礼 B 兼爱非攻 C 无为而治 D 以法治国 3 19 理学家提出的 存天理 灭人欲 其中 天理 主要是指 A 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 天人感应 理论 20 明夷待访录 中载 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这体现出 A 农民阶级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 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C 先进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 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21 下列明清之际的思想中 最能反映社会生产的时代特色的是 A 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B 严以治吏 宽以养民 C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D 工商皆本 22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 他们使儒家思 想更趋实事求是 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经世致用思想 君主批判思想 自由平等思想 重农抑商思想 23 考古证明 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绘有地图的纸出现在 A 战国 B 西汉 C 东汉 D 北宋 24 有西方学者认为 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在宋代 传入欧洲并改变人类 世界观 的科技成就是 A 地动仪 B 造纸术 C 雕版印刷术 D 罗盘针 25 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 它 A 出现于秦代 兴起于汉代 B 始于秦朝 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 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 变化最为丰富 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 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 故又称正书 26 以下著名诗人 词人 其作品风格属于浪漫主义的有 A 屈原 杜甫 B 屈原 李白 C 苏轼 杜甫 D 屈原 孟浩然 27 恍然如入汴京 置身流水游龙间 但少尘土扑面耳 宋朝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 主要是它反映了 A 当时绘画艺术题材广泛 B 画家技巧 风格的成熟 完善 C 城市手工业 商业的发展繁荣 D 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28 下列文献中 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 老子 B 甲骨卜辞 C 楚辞 D 诗经 29 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 并每年纪念他 主要是因为 A 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 B 他主张变革的政治成就 C 他的抗秦事迹 D 他的爱国爱民精神 30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 去年潼关破 妻子隔绝久 麻鞋见天子 衣袖露两肘 反映的是 作者 A 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 B 忧国忧民的情怀 C 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 D 自由不羁的生活作风 31 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先秦散文 B 宋代话本和词 4 C 市井风情画 D 明清小说 32 有人说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 对 石破天惊 的准确解读 是 A 有了文字人类才得以交流 B 文字是传播和传承文化的唯一载体 C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D 文字最能体现人类的创造力 33 古人常用 学富五车 来形容学问渊博 但这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落后 在中国古代 读 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达到 学富五车 的程度应始于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34 三五步走遍天下 七八人百万雄兵 咫尺地五湖四海 几更时万古千秋 这些诗句是 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 魔术 B 绘画 C 戏剧 D 杂技 35 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迁 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先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 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 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 是指 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 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D 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36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 诗 词 曲 小说的变化趋势 这种趋势反映了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城市经济的繁荣 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 B C D 37 有人称 北宋到明清 在 附庸风雅 的贵族文化之外 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 植 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 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 市民文化 形 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汉赋 A B C D 38 春秋的楚辞 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以四言体为主 这句话中 不符合史实的有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39 董仲舒曰 大富则骄 大贫则忧 忧则为盗 骄则为暴 此众人之情也 使富者足 以示贵而不至于骄 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 以此为度而调均之 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 安 故易治也 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A 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 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 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 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40 一直以来 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 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 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 数量逐渐增多 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造纸术的推广 D 印刷技术的发展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40 分 本卷共 3 题 第 41 题 15 分 第 42 题 10 分 第 43 题 15 分 共 40 分 41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5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 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 也不给他们太多 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 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我手执一只大盾 不让任何 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二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 500 斗 级 拥有年产 500 斗 一斗相当于 38 千克 农产品的地产 这个产量足够提供 15 个家 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 的公民 享有选举 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 的资格 骑士级 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 并担任骑兵的公民 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 300 500 斗 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双牛级 拥有两头耕牛 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 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 大约需要年 收入 200 300 斗农产品 享有除担任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雇工级 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 他们年收入不到 200 斗 不能担任任何公职 但可参加公 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请回答 1 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 4 分 2 综合材料一 二 分析说明 公平 的实质是什么 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 的是什么 5 分 3 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 6 分 42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 犹孟贲与怯夫也 以重力相压 犹乌获之与婴儿也 夫 战孟贲乌获之士 以攻不服之弱国 无以异于堕千军之重 集于鸟卵之上 必无幸矣 战国策 韩策一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午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五月而秦孝公卒 太子立 公子虔 之徒告商君欲反 发吏捕商君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 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请回答 1 材料一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这一现象对后世影响如何 4 分 2 据材料二 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你从中有何认识 6 分 6 43 阅读下列材料 历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看法不一 宋人邵伯温在 问臣录 中说 王荆公 安石 为相 寝食不安 尽变更祖宗法度 以至今日之祸 指靖康之变 而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粱启超 在 王荆公 中写道 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掣政而一扫之 实国史上 世界史上最 有名誉之社会改革也 请回答 1 宋人邵伯温所说的 尽变更祖宗法度 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6 分 2 邵伯温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正确吗 你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5 分 3 梁启超为什么肯定王安石变法 请你对其观点进行评价 4 分 7 霞浦一中 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 答案 12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