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设计_第1页
第2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设计_第3页
第2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设计_第4页
第2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2 2 课课 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 识记与理解 记住教育 三个面向 的具体内容和我国 教师节 的具体时间及体育工 作的方针 了解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教育 知道重要的教育法规的名称 知道 国家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 大幅度扩大招生的原因 评析我国申奥获得成功的 原因 二 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 寻找中国成为亚洲体育强国和中国申奥成功的 原因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 三个面向 培养学生立足家乡 胸怀祖国 面向世界 为中 华崛起而学习的精神 通过学习新中国教育 体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激 发学生的拼搏精神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重点 建国后教育 体育工作的巨大成就 二 难点 对教育 体育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原因的分析 课型 新课 教学准备 打印剧本 学生排练节目 制作题目卡片 搜索相关资料 制作课 件 教学方法 讲演法 讨论法 提问法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录音机 义勇军进行曲 磁带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可口可乐的广告 在闹市中 一女孩遇到危险 紧急时刻 一 男子跨栏上车递给她一瓶可口可乐 女孩得救了 请问扮演这位救人于危难之中的英雄是谁 学生回答 刘翔 对 这位男子就是 获得 2004 年奥运田径 110 米栏的冠军刘翔 他的金牌是当时中国获得的 32 枚 金牌中含金量最高的 今天 我们将学习有关体育事业发展的一课 教育和体 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 新课教学 一 教育 师 首先 请大家欣赏一个小品 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每位角色的 文化程度 然后回答问题 通过该小品表演 创设情境 诱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录取通知书 A 爷爷 B 奶奶 C 妈妈 D 女儿 小丽 E 旁白 E 这是 1992 年暑假的第一天 妈妈正在做饭 一阵阵饭香飘入客厅 客 厅里 坐着两位年迈的老人 正津津有味地收看着某电视剧 这时屋里传来急 切的敲门声 C 来啦 来啦 妈妈一边在围裙上擦手 一边走过去开门 D 妈 我考上了 考上了北京大学 小丽迫不及待地说 E 此时 奶奶先听到了孙女那提高八度的声音 忙示意老伴关了电视 没 等奶奶回过神来 小丽已跑到了爷爷奶奶身边 D 爷爷 奶奶 看看 这是什么 E 小丽拿起录取通知书在爷爷奶奶前晃了晃 还想考考两位老人呢 B 这不就是一封信嘛 是你爸寄回来的 D 奶奶 爸出差才几天 用不着寄信 B 乖孙女 奶奶不识字 你就别卖官子了 A 给我看看 当年国家让我们学习 你奶奶不愿学 所以不认得几个 字 我可是响应号召 读过几天书也脱盲了 哈 哈 说着 得意地从孙女 手中接过那份录取通知书 D 爷爷 你可不能小瞧奶奶 奶奶现在也进步不少 每天都看新闻呢 A 呀 这上面不是北京大学吗 你被这学校录取了 C 女儿 你真有出息 真是妈的好孩子 若有所思的样子 当年 妈 也盼着有一天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唉 可高考也没能参加 就参加什么红卫 兵 闹革命去了 现在好了 我们家小丽真争气 考上了重点大学 带着欣 慰的表情 D 妈妈 爷爷 奶奶是你们和老师培养了我 在大学里我一定勤奋读书 不让你们失望 一定学好本领使自己成为建设四化的接班人 E 此时这一家人完全沉浸在小丽考上北大的喜悦之中 一 教育 从小品中设计四个问题 即可完成本节教学内容 师 感谢四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下面请看问题 1 爷爷 奶奶是什么程度的文化水平 为什么 2 妈妈为什么没能参加高考 3 分析小丽考上大学的社会背景有哪些 4 你读书的目标或理想是什么 师 请同学们用 5 分钟阅读课文 Pll9 至 P121 后 回答以上四个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从而培养学生从教科书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进一 步分析历史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第 1 个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造成爷爷 奶奶这一辈人文化程度低的社 会根源 即学校教育为剥削阶级服务 旧中国一般家庭的子女上不起学校 根 本原因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和受欺辱当中 爷爷奶奶就是 90 文盲当中的一员 而爷爷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受益者 第 2 个问题 涉及 文革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学习主题第 4 课的相 关内容 指导 学生复习旧知识 学习新知识 第 3 个问题 这是概括性较强 难度较高的问题 也是涉及本课的重点 学生回答后 出示 文革 后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家在教育事业上的所作的努力 小丽 考上大学的社会背景 教师可归纳如下 1 1977 年 邓小平亲自抓教育 2 1983 年 三个面向 的提出 3 3 1986 年 义务教育法 的颁布 4 1989 年 实施 希望工程 51 1985 年 设立 教师节 教师对每件事采用多种方式教学 并解决教辅栏的问题及强调重点 如 回答为什么说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教育这一问题时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答 案 强化记忆 三个面向 的内容 记忆第一部教育法规名称 并出示法规内 容 师 l986 年 4 月 2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 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它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对义务教育的管 理 学校经费 教师的要求 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责任等 都作了具体的规 定 义务教育法 的颁布实施 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 标 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一个 依法治教 的新阶段 对普及初等和初级中 等教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讲述 希望工程 与 春蕾计划 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内容 补充春蕾女童 的故事 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学生讨论自己应当怎样珍惜国家和社会为我们所提供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机 会 教师点评 结合班上实际 特别让享受 两免一补 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 受 师 大家能这样想 这样做 老师就放心了 然而在 1982 年 7 月 北京怀 柔县发生了辱骂殴打一名女教师的事件 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师田永骅针对此 事向 光明日报 写信 提出确立和确定 教师节 建议 1985 年 第六届全 国人大第九次会议一致通过建立 教师节 的议案 决定 9 月 10 日为中国教师 节 1985 年 9 月 10 日 就是第一个教师节 让学生记住教师节时间 计算第 25 个教师节是哪年哪天 学生容易回答是 2010 年 应是 2009 年 应及时纠正 师 教师节 实际上就是 尊师节 尊敬老师的同学也一定能尊重他 人 希望同学们都能做到尊重他人 并且做一位有理想的人 继续组织学生讨论 你读书的目的或理想是什么 并要求学生作画表达 时 间为 5 分钟 学生活动略 教师选出并表扬 赞赏学生作品两三件 找出其中一张表达上大学的作品 以此导入讲近十年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多媒体出示 1995 年颁布 教育法 1999 年党和国家作出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年以来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 2000 年 两基 的目标已如期实现 提问 国家为什么要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 大幅度扩大招生 引导学生依据 课文找答案 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小品中那位小丽同学考大学的时候 还是千军万 马过独木桥 而自 1999 年以来高校连续扩大招生 2004 年高等教育招生数达 到了 420 万人 目前 我国有 2000 多万在校生在接受高等教育 规模为世界第 一 这表明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高等教育从 精英教育 走向 大众化阶段 从现在起 大家奋起直追 打好基础 总有一天能迈进大学的校 门 继续深造 如果有那么一天 老师将为你而骄傲 如果有那么一天 谁能 拿到世界冠军 不仅老师为你骄傲 祖国人民更为你而自豪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是中国的世界冠军怎样从无到有 二 体育 播放 义勇军进行曲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师 听完这熟悉的国歌 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略 师 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和欣赏 然后讲教师自己的感想 想起国际运 动会上升起的一面面五星红旗 那是中国向世界宣告中国人不是 东亚病夫 的誓言 一 不忘国耻 学生讲有关 东亚病夫 的来历 课前布置 1936 年 第 11 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 中国申报了近三十个参赛项目 派 出了 l40 余人的代表团 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撑杆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 其 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 最终全军覆没 中国代表团回国途经新加坡时 当 地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 在奥运五环旗下 一群头蓄长辫 长袍马褂 形容枯瘦的中国人 用担架抬着一个大鸭蛋 题为 东亚病夫 从此 东亚病夫 就成了洋人对中华儿女的蔑称 师 l932 年 l936 年 l948 年中华民国派代表参加奥运会 一块金牌也 没有拿到 中国遭到冷遇 歧视 嘲笑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出台了体育工作 方针 群众体育活动也空前活跃 二 重振国威 问 我国体育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 l995 年 国务院颁布了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给群众体育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生活动 让学生分组交流谈谈自己家庭成员的健身方式或自己的体育爱 好 此时可让学生得到放松 同时可培养学 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促进同学之 间的交流 师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育爱好 经常做运动可以强健身体 老师希望每 一位同学都健康地成长 由于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普及 我国各个活动项目的水 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国际大赛中屡屡获奖 课本上列出了许多 老师把他 们制作成了卡片 并要求大家分小组完成上面的题目 学生活动 小组竞赛 通过紧张激烈的活动 再次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让学生掌握建国后我 国的体育成就 同时达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抽 学生上讲台完成连线题 时间项目成就 1959 女排实现奥运 零突破 1981 第 23 届奥运会冠军 1984 第 25 届世乒赛男单首次金牌榜前三名 2000 第 28 届奥运会七战七捷 后获五连冠 2004 第 27 届奥运会金牌榜第二名 师 从 1984 年 1 至 2004 年以来 中国在奥运会上共获得了 112 枚金牌 证明了中国体育健儿的实力和祖国的强大 沉甸甸的奖牌 熔铸了体育健儿多 少的艰辛和汗水 正因为这样 世界冠军成了体育明星 想一想 发展体育事业是否只是为了培养体育明星在国际大赛中拿奖 为 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 体育事业的发展不只是为奖牌 是为提高国民素质 提高中国在世界 的地位 只有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 体育事业才能发展 中国的体育发达了 世界各国也不敢小看中国 不敢再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了 而且还得为中国喝 彩 出示 我国庆祝申奥成功图片或片段 提问 这是发生在哪一年的事情 人们在庆祝一件什么大事 学生回答后组织小组议一议 我国申奥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各组代表发言后 给予点评 师 在现代奥运会百年历程中 中国早有了举办奥运会的想法 旧中国 条件不够 不可能实现梦想 只有中国强大了 在世界的地位提高了 奥运才 选择北京 中国才能承办盛大的奥运会 我们都期待 2008 年北京奥运快点到 来 三 课堂练习 1 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A 增加教育投入 B 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C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D 实施希望工程 2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的是 A 科教兴国 战略 B 人才强国 思想 C 邓小平 三个面向 讲话 D 深化教育改革 3 成为群众体育活动中的三支重要队伍是 A 老年人 B 残疾人 C 少数民族 D 大学生 4 2008 年如果你在北京 你将亲眼观看到哪届奥运会 A 第二十八届 B 第三十届 C 第十九届 D 第二十九届 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两大内容 教育 旧中国的教育情况 新中国至 文革 前的教育 改革开放的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 解放前中国体育的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立足家乡 胸怀祖国 面向世界 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和繁荣而努力学习 最终使自己成为 一名对家庭 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设计后记 本教学设计从 历史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出发 贯彻新课程改革教育思 想 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采用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促进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导 入新课的小品 由学生来表演 整个教学过程中 不断抛出问题 启发学生思 考 探究 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 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 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让学生绘画 发表感想 小组讨论 竞赛等活动 能有效地使课堂气氛鲜活起来 对具有某项特长的学生 则尽可 能地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 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三 注重了 过程与方法 学习目标的实现 学生通过学习由感性认识 历史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历史知识 如由观看小品到分析人物的文化教育程度 和社会背景 由高校扩招到分析其原因 由 东亚病夫 到申奥成功要求学生 分析其原因 都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后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 探究性学习 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我国近现代教育 体育事业成就的认同感 激 发爱国主义的情感 在教学设计中 我采用多变的教学形式和多项学生活动以达到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的目的 如小品表演 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 参与表演的学生 既能够在表演中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也提高了其他同学参与的热情 通过 小品发掘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随着设计的 4 个问题的解决 完成了 教育 这一目的任务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画图表达理想 虽然不是新方法 但可使课堂生动起来 也可让学生的 想象力在此展现 小组竞赛 这是一种紧张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 它能有效刺激学生 集中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