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一中、漳平市一中二校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永安市一中、漳平市一中二校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永安市一中、漳平市一中二校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福建省永安市一中 漳平市一中二校福建省永安市一中 漳平市一中二校 20202020 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 联考试题 含解析 联考试题 含解析 一 选择题 本题共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313 道小题 每小题道小题 每小题 4 4 分 共分 共 5252 分 其中分 其中 1 81 8 题为单选题 题为单选题 9 139 13 题为多题为多 选题 选全得选题 选全得 4 4 分 漏选得分 漏选得 2 2 分 错选得分 错选得 0 0 分分 1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 当 t取不同的值时 v都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 x t b 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牛顿运动定律 c 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d 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例如加速度a 就是采用比值 f m 定义的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 当 t趋近于 0 时 v都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 x t 选项 a 错误 b 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牛顿运动定律 但是牛顿第一定律是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 的 选项 b 错误 c 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故 c 正确 d 公式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不是采用比值定义的 故 d 错误 f a m 2 某人用绳子将一桶水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桶水处于超重状态 绳子对桶的拉力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 b 这桶水处于超重状态 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的重力 c 人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桶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这桶水处于超重状态 水对桶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答案 c 2 解析 详解 绳子对桶的拉力和桶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任何时候都大小相等 方 向相反 故 a 正确 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桶的合力向上 所以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的重 力 故 b 正确 人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桶的拉力不是相互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 所以不是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故 c 错误 这桶水处于超重状态 所以桶底对水的支持力大于水的 重力 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水对桶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故 d 正确 3 某同学观察悬崖跳水者从悬崖处自由下落 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现测出他碰到 水面前 的下落时间为 3 0s 当地重力加速度 g 9 8m s2 而悬崖到水面的实际高度 可以通过科技 手段准确测量 准确测量的高度可能为 a 43 0mb 45 0mc 47 0md 49 0m 答案 a 解析 详解 若没有空气阻力 2 1 44 1m 2 hgt 由于跳水者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要受到空气的阻力 所以他向下的运动的加速度要小于重力 加速度g 计算的结果比实际的高度偏大 可知实际的高度要小于 44 1m a 43 0m 符合实际的情况 a 正确 b 45 0m 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b 错误 c 47 0m 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c 错误 d 49 0m 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d 错误 4 光滑斜面长为l 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 则 a 物体在 时刻的瞬时速度是 2 t2l t 3 b 物体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l t c 物体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小于 l t d 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斜面中点经历的时间为2 t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t 时间内平均速 度等于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 由斜面的长度 l 和时间 t 求出加速度 由位移速度公式求 2 t 出斜面中点的瞬时速度 再由速度公式求解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 因为物体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故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所以 a 错误 b 正确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 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为v 则由 2 t l vv t 得 又 解得 c 错误 由位移公式 2 1 2 lat 2 2l a t 2 2 2 l va 2ll v tt 2 1 2 xat 得知 物体从顶点到斜面中点的时间和从顶点滑到底端的时间比为 即物体从开始运 1 2 动到斜面中点经历的时间为 d 错误 2 2 t 5 如图所示 ab bd 为两段轻绳 其中 bd 段水平 bc 为处于伸长状态的轻质弹簧 且 ab 和 c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45 现将 bd 绳绕 b 点缓慢向上转动 保持 b 点不动 则在转 动过程中作用于 bd 绳的拉力 f 的变化情况是 a 变大b 变小 4 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要保持 b 点的位置不变 bd 绳向上转动的角度最大为 450 由于 b 点的位置不变 因此弹簧的弹力不变 由图解可知 ab 绳的拉力减小 bd 绳的拉力也减小 b 正确 考点 力的动态分析 名师点睛 有关力的动态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 可以分三种方法 即解析法 图解法 三 角形相似法 解析法适用于列出平衡方程 根据题目中条件的变化即可由解析式分析判断的 类型 图解法适用于三力平衡 其中一个力为恒力 第二个力方向不变 大小可能变化 由 于第三个力方向的变化而引起的力的大小变化问题 相似三角形法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 中 一个力大小 方向不变 其它二个力的方向均发生变化 且三个力中没有二力保持垂直 关系 但可以找到力构成的矢量三角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的问题 6 如图所示是甲 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 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v t 图象 则由图象可 看 出 a 这两个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 1s 末和 4s 末 b 这两个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 2s 末和 6s 末 c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 2s d 4s 末以后甲在乙的前面 答案 b 解析 5 详解 ab 甲 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 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再次相遇时通过的位移应 相等 由v t图中的面积表示位移 可以看出 t 2s 时甲乙面积相等 t 6s 时面积也相等 故相遇时刻分别是t 2s 和t 6s 故 a 错误 b 正确 c 由图可看出t 4s 时 甲 乙 面积 差距最大 故t 4s 时相距最远 故 c 错误 d 由 c 知 4s 末相距最远 乙的面积大于甲的面积 故乙在甲之前 此后甲的速度大乙的速 度小 甲逐渐追上乙 故 4s 后乙一直在前面 故 d 错误 7 如图所示 质量分别为 2m m 的球 a b 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正在竖直向上 做匀加速运动的电梯内 细线中的拉力为 f 此时突然剪断细线 在线断的瞬间 弹簧的弹 力大小和小球 a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gb g 2 3 f2 3m f2 3 f 3m f c gd g 3 f2 3m f 3 f 6m f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对 ab 的整体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 3mg 3ma 对物体 b t mg ma 联立解 得 t f 3 线断的瞬间 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 故弹力仍为 t f 3 此时 a 的加速度满足 2mg t 2ma 解得 故选 d 6 f ag m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 此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 注意求解弹簧的弹力用了先整体后隔离的方 法 在剪断细绳的瞬时 弹簧的弹力是不能突变的 细绳的拉力变为零 可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求解此时 a 的加速度的大小 此题是中等题 6 8 如图所示 重 80n 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 30 的粗糙斜面上 有一根原长为 10cm 劲度系 数为 1000n m 的弹簧 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 在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 弹簧长度缩短为 8cm 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 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 25n 当弹簧的长度 仍为 8cm 时 测力计读数不可能为 a 10 nb 20 nc 40 nd 60 n 答案 d 解析 放置物体 a 后 有 施加向上拉力后 若保持弹簧的长度仍为 8 cm 时 则拉力的最大值有 d 不可能 9 几个共点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几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各个力在任意方向上分力的合力也为零 b 合力一定为零 但 故 不一定为零 22 xy fff x f y f c 其中任意一个力的大小一定与其它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 而方向相反 d 只改变一个力的大小或方向 物体的状态可能不变 答案 ac 解析 详解 a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合力为零 根据正交分解法 各个力在任意方向上分力 的合力也为零 否则物体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故 a 正确 b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合力一定为零 由正交分解法得到0 根据数学 22 xy fff 知识得知 fx fy一定都为零 故 b 错误 c 根据平衡条件的推论可知 物体平衡时 任意一个力的大小一定与其它几个力的合力大 小相等 方向相反 故 c 正确 d 物体原来处于平衡状态 只改变一个力的大小或方向 物体的合力将不为零 状态一定 改变 故 d 错误 7 10 如图所示 四种情境中物体 a 均处于静止状态 它与外界的接触面 点 均光滑 其中 物体 a 所受弹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c 解析 试题分析 a a 球只受到水平面的弹力 f1 右侧的球对 a 没有弹力 否则 a 球将向左运动 与题意矛盾 故 a 错误 b a 球受到两个支持力 这两个支持力都与接触面垂直 即通过球 心 故 b 正确 c a 球受到墙的弹力 f1 方向垂直于墙壁向右 斜面的支持力 f2 方向与斜 面垂直向上 故 c 正确 d f2方向不对 应通过球心 故 d 错误 故选 bc 考点 弹力的方向 名师点睛 弹力产生在接触面上 常见的支持力或压力是弹力 它们的方向是垂直接触面 指向受力物体 对于 a 项 可运用假设法判断两球之间有无弹力 11 如图所示 质量为 m2 的物块 b 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其上放置质量 m1 的物块 a a 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质量为 m 的物块 c 连接 释放 c a 和 b 一起以加速度 a 从 静止开始运动 已知 a b 间动摩擦因数为 1 则细线中的拉力大小为 a mgb mg mac mg mad m1 m2 a 答案 cd 8 解析 详解 abc 以c为研究对象 则mg t ma 解得t mg ma 故 ab 错误 c 正确 d 以ab为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t m1 m2 a 故 d 正确 12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 a b 两端点相距 x 4m 以 v0 2m s 的速度 始终保持不变 顺时针 运转 今将一小煤块 可视为质点 无初速度地轻放至 a 点处 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 0 4 g 取 10m s2 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 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 痕 则小煤块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 a 小煤块从 a 运动到 b 的时间是s 2 b 小煤块从 a 运动到 b 的时间是 2 25s c 划痕长度是 4m d 划痕长度是 0 5m 答案 bd 解析 试题分析 将一小煤块无初速度地轻放至 a 点后 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 加速度 为 4m s2 加速到跟传送带一样的速度需要的时间为 0 5s 这段时间内煤块的位移为 0 5m 传 送带的位移是 1m 随后两者保持相对静止 所以划痕等于两者位移之差 为 0 5m 煤块运动 后来 3 5m 需要的时间是 1 75s 共用时间为 2 25s ac 错误 bd 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13 如图所示 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质量为m 倾角为的斜面b上 斜面b置于粗糙的水 平地面上 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a 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 斜面b始终静止不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斜面b相对地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b 地面对斜面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9 cosf c 地面对斜面b的支持力大小为d 斜面b与物体a间的动摩擦因数 sinmm gf 为tan 答案 bc 解析 详解 ab 将a和b看成一个整体 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由平衡条件可知 地面对b的静摩 擦力f fcos 方向水平向右 故b相对地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 故 a 错误 b 正确 c 由平衡条件可知 地面对b的支持力fn m m g fsin 故 c 正确 d 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在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上有mgsin f mgcos 解得 故 d 错误 tan cos f mg 二 实验题 本题共二 实验题 本题共 2 2 道小题道小题 每空每空 2 2 分 第分 第 1414 题题 6 6 分分 第第 1515 题题 1010 分分 共共 1616 分 分 14 如图甲所示 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 下端悬挂一质量为 15g 的砝码盘 一刻度 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 其零刻线与弹簧的上端对齐 弹簧下端固定一指针 1 当砝码盘中不加砝码时 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 其示数 l0 cm 2 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 10g 的砝码 并读取相应指针位置的示数 l 以 f 表示砝码盘内 砝码的重力 l l l0 为相应弹簧长度的改变量 作出 f l 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 该弹 簧的劲度系数为 n m 弹簧的原长为 cm 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 s2 结果保 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 1 13 70 2 2 50 3 7 70 10 解析 详解 解 1 由图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 1cm 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0 13 70cml 2 的图像的斜率表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fl 0 700 n m2 50n m 0 280 f k x 设弹簧的原长为 下端悬挂一质量为 15g 的砝码盘 则有 解得弹簧的 l 0 mgk l l 原长为 2 0 0 015 10 13 3010 cm7 70cm 2 5 mg ll k 15 回忆起做过的实验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时 小车及钩码的质量用 m 表示 砂桶及砂的质量用 m 表示 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计算出 1 往砂桶中加入一定量的砂子 当 m 与 m 的大小关系满足 m m 时 填 远大于 远小于 或 近似等于 可近似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砂桶和砂的重力 在释放 小车 填 之前 或 之后 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2 在平衡摩擦力后 他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 该纸带上相邻两个计 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标出 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的频率是 50 hz 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m s2 当打点计时器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是 m 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我的死党用同一装置做实验 我俩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了 a f 关系图如图所示 我们 做实验 哪一个物理量是不同的 答案 1 m 远小于 m 2 之前 3 1 93 4 1 39 5 m 解析 11 分析 实验时我们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 但实际不是 实际的拉力为 只有在 m m 的情况下近似认为拉力等于 mg 为增加有效点的个数 实验中应 mmg mm 先接通电源 后让小车运动 b 点的速度可由 a 到 c 点的平均速度求出 加速度可由匀变速 运动的规律 x at2求解 a f 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 故斜率不同则物体的质量不同 详解 1 假设小车的加速度为 a 拉力为 f 对沙桶及沙 mg f ma 对小车 f ma 联 立得 f 故只有在 m m 的情况下近似认为拉力等于 mg 由于人的反应时间有 mmg mm 0 1s 左右 故为提高打出的有效点的个数 应该在释放小车之前 待打点稳定后再接通电源 2 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 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 t 0 1s 根据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 22 22 15 066 756 75 0 01 0 390 44 0 01 beab xxx am sm s tt a 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b 点的速度 10 71 3 18 0 01 0 377 22 0 1 ac b x vm sm s t 3 根据 f ma 可得 即 a f 图象的斜率的倒数等于小车的质量 故两人的实验中小 f a m 车质量 m 不同 小王同学的小车及砝码的质量大 点睛 能够知道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 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只要真正掌 握了实验原理就能顺利解决此类实验题目 而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的处理都与实验原理有关 故要加强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掌握 三 计算题 本题共三 计算题 本题共 3 3 道小题道小题 第第 1616 题题 9 9 分分 第第 1717 题题 1010 分分 第第 1818 题题 1313 分分 共共 3232 分 分 16 一辆汽车正在以的速度行驶 遇到危险情况后紧急刹车 以大小为的加 20 m s 2 5 m s 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求 12 刹车后 6s内的位移大小 1 刹车后汽车在第 3s内的位移大小 2 答案 40m 1 2 7 5m 解析 详解 刹车时间为 1 0 4 v ts a 故在 6s内的位移即为 4s内的位移 即为 0 1 40 2 xv tm 前 3s内的位移大小为 2 2 30 33 1 37 5 2 xv tatm 前 2s内的位移为 2 20 22 1 30 2 xv tatm 则第 3s内的位移为 32 7 5xxxm a 17 如图所示 长l 9 m 的木板质量为m 50 kg 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 0 1 质量为m 25 kg 的小孩立于木板左端 木板与人均静止 人以a1 4 m 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右奔跑至板的右端 求 1 木板运动的加速度a2的大小 2 小孩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右端所经历的时间 答案 1 0 5 m s2 2 2 s 解析 1 设人对木板的摩擦力为 f f 对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 25 4100 f fmann 对木板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f fmm gma 解得 2 2 0 5 f fmm g am s m 13 2 人向右加速的同时木板向左加速 设人从左端跑到右端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得 22 12 11 22 lata t 解得 12 22 9 2 40 5 l tss aa 点睛 本题是已知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的问题 关键是求解出加速度 18 在竖直墙壁的左侧水平地面上 放置一个边长为 a 质量为 m 的正方体 abcd 在墙壁和 正方体之间放置一半径为 r 质量为 m 的光滑球 正方体和球均保持静止 如图所示 球的 球心为 o 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正方体的边长 a r 正方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为 g 已知 并取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求 3 3 1 正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