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_第1页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_第2页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_第3页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_第4页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心肺复苏2015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2015年10月,猝死的诊断,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心音无、大动脉无;心跳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美国心脏学会最新公布的 CPR 指南10大要点,尽管心肺复苏领域在不断进步,然而如今每年仍有超过 326000 例院外心脏骤停事件,院内心脏骤停则达到 209000 人次以上,且抢救成功率仅有10%。,2015CPR指南认为,过去5年中,心肺复苏领域相关的知识更新及操作要点尚存在巨大差距。十分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研究基金来填补CPR领域知识体系的差距。,概述,2015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在2015版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采用系统性审查流程与2010版所用流程有很大不同,在2015版系统性审查流程中ILCOR的 人员优先选择那些具备充分科学研究的或富有争议的主题进行审查,此次 2015年 CPR 指南的公布,标志着 AHA 对 CPR 指南进行了定期审查并不断发布最新的科学证据来加以评估,并且及时更新与颁布指南、迅速将新技术应用到心肺复苏实践中去,从而挽救更多生命。,此次 CPR 指南侧重于构建整合救治体系,将院外心脏骤停救治体系(OHCA)和院内心脏骤停救治体系(IHCA)进行衔接和合并,在救治过程中进行持续监测,不断提高心肺复苏质量,从而改善病人的终点性事件,也就是说,院外心脏骤停救治体系和院内心脏骤停救治体系形成了新的链条。,此次 CPR 指南侧重于构建整合救治体系,将院外心脏骤停救治体系(OHCA)和院内心脏骤停救治体系(IHCA)进行衔接和合并,在救治过程中进行持续监测,不断提高心肺复苏质量,从而改善病人的终点性事件,也就是说,院外心脏骤停救治体系和院内心脏骤停救治体系形成了新的链条。,生存链一分为二,新版本指南将原来的一条生存链分成了两条,将在院内和院外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区分开,这样就可以确认患者获得救治的不同途径。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启动社会媒体可以提高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但是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在现代信息时代中是非常合理的变化。,在各临床学科都强调团队的今天,新版指南也将快速反应小组和紧急医疗团队实施心肺复苏列入指南。这些团队接受过复杂急救复苏培训,具有良好的表现效度。对于有潜在心脏骤停风险的成年患者,这些团队在普通病房中效果明显,儿童也可以考虑建立RRT/MET。成人和儿童均可考虑使用早期预警系统,从而预防院内心脏骤停。,新指南强调 CPR 技能培训,其目标人群包括救援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尤其强调持续不断地、定期地开展培训。此外,在培训与实践过程中,使用反馈设备/人体模型进一步优化且更有助于 CPR 的技能演练。,新指南也强调一旦有患者发生心脏骤停,附近的人员应尽快使用移动电话拨打“911”、并及时接收紧急救援调度的各种救治指令。此外,通过社交媒体及时发布救援信息,迅速通知附近救援人员,这有可能增加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援效率。,2体征评估从“3步”变成了“2步”,相对于2010年的指南“在评估患者意识之后再分别评估患者呼吸、脉搏”这样的按部就班,2015年的指南倾向于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之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ERS)或求助。这样,有效、同时地评估可减少启动ERS的延迟。,3先按压还是先除颤,尽快除颤一直是CPR中保证患者存活率的关键一环。在2010年的指南中,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或除颤器准备就绪时,先进行1.53分钟的CPR,然后再除颤。今年的指南则表示,一旦除颤器准备就绪,就直接除颤。当然,在AED和除颤器的获取和准备过程中,还是需要CPR的。,新指南对实施高质量 CPR 的操作要点(包括按压频率、按压深度等)进行了更新。,步骤不变,C.胸部挤压。 A.保持气道通畅。 B.人工呼吸。,4不能“拼命”按压,2010年的指南一个比较重大的改动就是按压程度,规定了胸外按压的下限:频率100次/分、深度5厘米。但这样就会出现按压过度的问题,这样的后果是:患者因为按压受到伤害(比如胸骨和肋骨的骨折);按压人员会因为长时间的按压而消耗大量体力,不能保证后续有效的按压(按压幅度不足与按压频率过快有关)。今年指南最大的改动就是设定了胸外按压程度的上限,频率在100120次/分,深度在56厘米。,5按压间隙不能倚靠患者胸部,2010年的指南中强调按压间隙需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但是在绝大多数实际临床工作中,每次按压间隙时我们的重心还是偏向患者。现在指南对此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要求按压间隙不能“倚靠”在患者胸部。这就意味着在按压间隙,不能有任何力量施加在患者胸部,这对施救者的重心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可以放在患者胸上,但是不能有任何力量。,6按压比例限定,减少中断,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是为了在CPR时尽可能增加冠脉灌注和血流。今年的指南提出了一些硬性规定:每次中断必须控制在10秒之内,按压操作在整个CPR过程中不得低于60%。这意味着在1分钟内需要做100120次按压,根据按压呼吸比(30:2),中间要做34次人工呼吸,不仅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限制在10秒之内,而且还要保证每分钟至少有36秒在按压。这对单个施救者的操作熟练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设定固定的高级气道通气频率,对于实施了高级气道措施(气管插管、喉罩等)的患者。2010年指南要求通气频率为每分钟810次,这次为了方便的学习和实施,将通气频率设定为每6秒1次(即10次/分),本版指南引入了新的计算方法,当发生阿片类物质相关的危急生命的紧急事件时,可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