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危险因素_第1页
慢病危险因素_第2页
慢病危险因素_第3页
慢病危险因素_第4页
慢病危险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核心指标调查工作简介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核心指标调查工作简介 勃利县卫生局及勃利县疾控中心组织举办了慢性病危 险因素及高危人群知晓率调查工作会议 各医疗卫生单位 责人以及参与调查工作的医务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调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明确调查目的 时间 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 调查内容与方法 工作流程 质量 控制等重要工作环节 对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的工作方案 工作流程 高危人群知晓率问卷 数据录入等内容做了详 细地讲解培训 勃利县卫生局杜局长在会上提出几点要求 一 领导重视 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调查工作是进一步了解我县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 因素人群分布 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制定 慢性病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的基础性工作 是创 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重要任务之一 时间紧 任务 重 各单位必须保证足够的人 财 物 明确责任 按照 工作方案合理分工 将调查和录人工作同时开展 统筹安 排部署 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二 实事求是 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工作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 大局意识 严格按照抽样 调查任务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等要求入户调查 以科学严谨 的态度做好询问调查 身体测量 血样采集等工作 项目 填写不重不漏 确保数据真实 准确无误 3 加强督导 高质量完成任务 工作领导小组做好组织协调 督导和评估工作 技术 指导组要抓好培训 勤指导 勤检查 对调查的每一个环 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及时纠正整改存在的问题 各调 查点要重以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动员工作 争取居民的理解 支持 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高质量地完成好工作任务 全人群抽样调查工作简介全人群抽样调查工作简介 1 背景 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心脑血管疾病 等为主 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以下简称慢病 已成为我县越来越 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掌握我辖区全人群健康状况 了解发病情况 我县开展了勃利县全人群抽样调查工作 2 监测目的 1 建立持续 高效的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系统 2 了解慢病相关危险因素在不同地区 不同人群中的分 布 3 分析 评价我县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影 响因素 预测慢病流行趋势 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 干 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监测对象 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对象为全县 18 一 69 岁 年 满 18 周岁 满 70 周岁 的常住居民 常住居民是指在过去 一年内的居民 4 监测方式 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 相结合的方式 五 抽样设计 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遵循经济 有效的原则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监测样本 经计算样本量 应为 2700 人 全县共设立 6 个监测点 然后在每个监测点 随机抽取 450 名居民 6 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 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 测量两个部分 1 问卷调查 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调查问卷分为核心问卷 核心问卷由勃利县疾控中心负责统一编制 成人慢病相关 危险因素监测核心问卷 包括以下儿方面内容 1 社会人口学特征 如年龄 性别 教育 婚姻 职业 等 2 健康状况 如当年自报患病情况 因病伤活动受限情 况 不良精神状况等 3 慢病主要危险因素 如吸烟 饮酒 饮食习惯 体力 活动等 4 主要慢病患病情况 如高血压 血脂异常 肥胖 糖 尿病等 问卷以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 不可由被调查者自 填 各监测点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既可以入户调查 也 可以集中召集监测对象逐一进行调查 二 体格测量 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体格测量包括 1 身高 体重 腰围 臀围测量 2 血压测量 在保证体格测量精度 便捷实用的前提下 采用统一 标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测量工具包括 皮尺 三角尺 便携式体重秤和标准水银血压计等 7 监测工作过程 1 勃利县疾控中心负责设计和完善监测方案 监测内 容以及监测工作计划 统一编印监测问卷及各类资料 2 县疾控中心负责备区监测点的监测质量的控制 3 各监测点负责收集辖区监测点人口等基础资料 上 报县疾控慢病科 4 县疾控中心对全市所有监测点的监测资料进行综合 分析 分析全县人群中慢病危险因素以及主要慢病的分布 及趋势 撰写监测报告 报告反馈给县卫生局和各检测点 8 质量控制 为保证监测的顺利实施和调查质量 必须对监测的每 一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从而使调查获得的数据尽可 能地反映真实情况 质量控制应贯穿监测的全部过程 包 括方案的设计 监测人员培训 抽样 现场调查阶段的质 量控制以及资料整理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方案由市统一 制订 下发 九 组织实施 勃利县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是在卫生局领导下 由卫生局统一协调 由勃利县疾控中心负责并承担 质量 控制 各监测点具体实施监测 监测报告撰写工作简介监测报告撰写工作简介 慢性病是危害全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 它直接影响着 人们的健康 为了了解我县慢性病的发病 死亡 开展慢 性病的报告及数据分析 我县已开展了慢性病监测工作 具体监测报告按照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撰写 1 监测背景 了解并掌握辖区居民健康状况及人口资料 辖区自然环 境状况 人文社区环境及其他基础性资料 2 研究设计 1 抽样方法和样本来源 2 资料的收集方法 问卷调查 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 测方法 3 项目研究的内容 4 质量控制 5 工作流程 3 主要调查研究结果 1 样本的代表性 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 3 平均 血压 血糖 水平及高血压 血糖异常 4 超重和肥胖 5 健康相关行为 吸烟 饮酒 身体活动等 4 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基于调查的结果提出可行的建议与干预措施 根据以上几点开展监测报告的撰写工作 主要体现我县 实际的监测水平及效果 提出解决方案 降低我县慢性病 的发病及死亡 居民吸烟率问卷调查工作方案居民吸烟率问卷调查工作方案 吸烟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导致哮喘 肺炎 肺癌 高血压 心脏病和生殖发育等 其中 二手烟对被 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 特别是对少年 儿童和女性的危害尤其严重 为了解我县居民吸烟情况 将在我县开展一次居民吸 烟率问卷调查工作 依据 公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 防控示 范区考核评价工作手册 试行 并结合我县实际 情况制定本调查方案 一 调查背景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和预测 每年约有 350 万人死于 与吸烟有关疾病 我国目前吸烟人数超过 3 亿 每年有 100 多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 超过因艾滋病 结核 交通事故 以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 二 调查目的 初步掌握我县居民吸烟情况 三 调查对象 对我县 6 个村的村名进行问卷调查 四 调查方法 根据 公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 工作手册 试行 编制了 慢病示范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 素监测 并经市级专家认可后 采用一人一表问卷式调 查方法 由被调查人匿名填写 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以 及有关居民目前的吸烟情况 对吸烟的认识等相关内容 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 在我县 6 个村范围内 开展调查 每个村随机抽取 450 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共 计 2700 份 统一收集问卷后 进行收集 整理 检查资料 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输入 EXCEL 数据库 并利用该软件进 行统计分析 五 质量控制 1 设计阶段 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及调查表通过省级专 家审核 认可后方可实施 保证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 性 2 为增强此次调查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在调查之初 对 参与此次工作的调查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 对调查的目的 意义 工作程序 具体方法 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专项 培训 3 问卷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调查 上报 收集后统一进 行核查 认真复核调查表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若发现数据 错误 空项或其它问题 应及时更正 剔除不合格问卷 确保合格问卷的质量和数量 4 派专人在调查期间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 发现问题 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调查结束后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 居民吸烟率问卷调查工作报告居民吸烟率问卷调查工作报告 我国目前吸烟人数超过 3 亿 每年有 100 多人死于烟 草相关疾病 超过因艾滋病 结核 交通事故以以及自杀 死亡人数的总和 吸烟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导 致哮喘 肺炎 肺癌 高血压 心脏病和生殖发育等 其 中 二手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 特别是对少年儿童和女性的危害尤其严重 为了了解我县居民吸烟情况 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展开 了此次有关居民吸烟率情况的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辖区 2700 位居民采取随机访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2 方法 根据 公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 评价工作手册 试行 编制了 慢病示范区慢性病及其危 险因素监测 并经市级专家认可后 采用一人一表问卷 式调查方法 由被调查人匿名填写 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 况以及有关居民目前的吸烟情况 对吸烟的认识等相关内 容 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 在我县 6 个村内 开展调查 每个村随机抽取 450 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共 计 2700 份 统一收集问卷后 进行收集 整理 检查资料 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统计分析 一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此次调查问卷共进行调查 2700 份 其中男性居民问卷 调查份 具体情况如下 年龄分布为 年龄 20 2930 3940 4950 59 60 以上 人数 332 428 733 543 614 男性 160 222 351 258 290 文化程度分布为 文化程度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本科及以上 人数 1051 1374 113 42 21 男性 442 726 59 18 7 职业分布为 职业 农民服务人员事业单位 学生 离退休 人数 2209 25 19 26 15 男性 1148 10 9 11 9 职业未就业 家务 其他 人数 7 283 116 男性 7 19 68 2 居民吸烟情况结果分析 1 吸烟或被动吸烟会对健康带来哪些损害 大多数居民对于吸烟可以诱发癌症 引起呼吸道疾病以 及心 脑血管疾病有所认识 但是对于引起中风以及不孕不 育的了解程度不高 而对于吸烟可以诱发疾病的认识还不 是很全面 这就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进一步增强 对吸烟有害健康等相关知识的传播 提高居民的自身防护 意识 从而达到减少吸烟人群的目的 2 目前您的吸烟现状怎么样 吸 没有戒过 现在仍在吸 吸 吸过烟 现在仍在吸 吸过 但现在 戒掉了 不吸烟 全人群 811 9 3 1877 男性 680 8 2 591 从此项调查结果来看 目前我县居民总体的吸烟率为 30 04 男性吸烟率为 53 08 由此可以看出 我县男性 人群的吸烟率还是很高的 超过一半的男性人群 对其自 身的身体健康以及其周围的人群均造成极大地损害 因此这 一部分人群将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人群 普及相关的 健康知识 降低男性成年人群的吸烟率 3 在一周内 您被动吸入烟雾超过 15 分钟的时间有几天 基本没有 少于 1 天 1 2 天3 5 天6 7 天 人数 954 215 328 298 168 从此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受到二手烟危害的人群比 例为 37 37 反映出正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正在承受二手烟 的损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表明 吸烟对人类的危害是 多方面的 主要导致哮喘 肺炎 肺癌 高血压 心脏病 和生殖发育等 其中 二手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 不比主动吸烟者轻 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危害由其严重 鉴于二手烟对健康的危害 我们积极呼吁 为了自身和家 人的健康 我们要从我做起 自觉杜绝吸烟 4 您对吸二手烟的态度 反感 无所谓 不讨厌 支持 人数 1352 214 107 875 从此项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人群对于二手烟还是持反 对态度的 这就形成了很好的社会氛围 对我们进一步积 极开展无烟环境创建工作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分析报告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分析报告 第 1 章 总结 1 摘要 为掌握我县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 状 以及影响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筛查高危人群 掌握我县居民体格指标的现状 获取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危 险因素数据 以便研究我县居民的慢性病发病动态和流行 趋势 及识别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 为今后开展慢性 病综合防治及其效果评价提供资料 县疾控中心在卫生局 的领导下 以及辖区各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下 对辖区内 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 2 监测背景 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 人类期望寿命延长以及人口 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血 压 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 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 慢性病的人群防治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高 度重视 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 首先要摸清主要慢性病流 行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因此有必要进行慢性病及其相关危 险因素调查 搜集有关基础资料 3 调查目的 建立和完善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工作 动态掌握居民 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 建立和完善慢性病危 险因素监测工作居民体格指标的状况 获取有代表性的慢 性病危险因素数据 为制订相关政策和评价慢性病干预效 果提供科学依据 4 调查对象 勃利县 20 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2 勃利县慢性病危险因素专题调查 根据 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慢性病危险因 素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吸烟 饮酒 膳食 身体活动 体重 控制情况 以及身高 体重 腰围 血压 空腹血糖 血 脂 胆固醇 甘油三醋 等 勃利县疾控中心抽取 2700 位居 民进行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 2700 份 回收率为 100 1 资料来源 1 社区基本资料 由社区居民委员会 街道办事处 提供 2 患病资料来源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计资料及 对居民健康调查 3 居民出生及死亡资料来源于街道派出所统计资料 4 居民危险因素和不良习惯来源于健康档案资料和 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 社区诊断全过程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 参加调查 的人员以县医院医务人员为主 经县级培训 2 资料处理方法 用 word 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工作 3 结果 1 一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有效问卷共 2700 份 男性为 1281 人 女性 为 1419 人 最小年龄为 20 岁 最大年龄为 69 岁 文化程 度初中程度人数最多为 1374 人 占 50 89 职业最多的农 民为 2209 人 占 81 81 2700名居民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文化程度 人数 构成比 小学 105138 93 初中 137450 89 高中 1134 19 大专 421 56 本科及以上 210 78 合计 270096 35 2700名居民年龄构成比 分年龄组 男性人口数 女性人口数 合计 20 160172332 30 222256428 40 351382733 50 258285543 60 290324614 合计 128114192700 2700 名居民职业分布情况 职业 人数 构成比 农民 220981 81 服务人员 250 92 事业单位 190 70 学生 260 96 家务 28310 49 离退休人员 150 56 其他 1234 56 合计 2700 100 2 饮食习惯 本次调查 2700 名居民中 2156 名居民几乎每天食用新鲜 蔬菜 1964 名居民每天食用新鲜水果 3 慢性病的患病情况 1 此次调查慢性病的顺位依次为高血压 糖尿病 脑卒 中 肺心病 恶性肿瘤 心肌梗死等 1600 名居民患病情况 疾病患病人数 男性 女性患病率 高血压 50720330418 78 糖尿病 15760975 81 脑卒中 12671554 67 肺心病 181350 67 恶性肿瘤 6150 22 心肌梗死 209110 74 2 患病情况随年龄的增长 慢性病的患病率逐渐升高 慢性病相关因素的分布情况 项目 糖尿病 脑卒中心肺病高血压 年龄 岁 50 以下 29 724 329 935 2 50 以上 70 375 770 164 8 性别 男 38 256 372 240 0 女 61 843 727 860 0 吸烟 是 41 452 763 550 6 否 58 647 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