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母婴同患麻疹 5 例分析【关键词】麻疹;母婴;病例报告 一般资料 5 例婴儿均为男婴,年龄最大 7 个月,最小 26d。母亲均与婴儿密切接触。其中 4 例为母亲先于婴儿发病,1 例晚于婴儿发病。5 例婴儿未接种麻疹疫苗,3 例母亲有麻疹疫苗接种史,2 例母亲免疫接种情况不详。5 例母亲均未患过麻疹。其一般资料见表 1。 表 15 例母婴的一般资料 临床表现 本组 5 例中有呼吸道卡他症状 4 例;发热 5 例,出疹期体温 3840,持续 57d;口腔有麻疹黏膜斑 5 例,持续时间 25d;皮疹 5 例,初期为玫瑰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后皮疹融合成片,后期呈色素沉着糠皮样脱屑;咳嗽 5 例,轻咳 3 例,重咳 2 例;腹泻 5 例,均较轻;青2 / 4紫、昏睡 1 例。并发肺炎 2 例,喉支气管炎 1 例,支气管炎 1 例。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白细胞109/L。肝功能异常 1 例。5 例母婴病例均于出疹期取血清标本检测麻疹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结果均为阳性。肺部 X 线检查显示双肺纹理增粗。 2 讨论 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降低1。在麻疹疫苗接种以前,大多数病例在儿童期发病,8 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接受来自母体的抗体而获得保护,成人也多因在儿童期因感染获得持久免疫力而很少发病。但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增加,部分儿童漏种麻疹疫苗以及免疫失败等原因又导致麻疹的发病率回升,病人的年龄分布和临床特点也发生了变化2。婴儿麻疹和成人麻疹病人有增多趋势。本组病例中婴儿最小年龄为 26d,母亲患病年龄在 2539 岁之间。 3 / 4人麻疹病毒疫苗应用至今已有 40 余年。接种麻疹疫苗的女性血液中的麻疹抗体滴度远低于麻疹疫苗问世前自然感染的抗体滴度。本组病例中,母亲均未患过麻疹,3 例母亲有麻疹疫苗接种史,2 例母亲免疫接种情况不详。5 例婴儿未接种麻疹疫苗。因而母亲发病的原因是疫苗接种产生的抗体滴度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下降甚至消失而对麻疹易感;小婴儿麻疹增多的原因可能是母亲体内麻疹抗体水平较低,婴儿从母体获得的麻疹抗体滴度低,消失早,对麻疹的易感性增高。患麻疹母亲与婴儿密切接触而传染婴儿。LINDA 等3通过检测母婴麻疹抗体水平发现,大多数婴儿到 6 月龄时母传抗体已经达不到保护水平,8 月龄时已基本消失。我国也有同样的报道,母亲通过接种麻疹疫苗所获得的麻疹抗体传给胎儿后,随婴儿月龄递增而母传抗体下降要比母亲自然感染获得胎传抗体要快。据 LENNON 等4报道,母亲产生的麻疹抗体,通过胎盘被浓缩,转移给婴儿的麻疹抗体水平随婴儿的生长而下降,其半衰期约48d,婴儿抗体水平及存在与否,与母亲抗体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已接种过人麻疹病毒疫苗的母亲所生婴儿 95在生后8 个月对麻疹易感。因此,为降低婴儿麻疹的发病率,应重视对育龄期妇女麻疹的预防。1989 年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4 / 4提出:46 岁儿童进幼儿园或小学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人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是否有必要调整免疫策略,对高危人群、育龄妇女适时进行强化免疫,提前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时间,以减少婴儿麻疹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