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 目 。 专业班级 。 学 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 。年。月。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 专业班级。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 职 称 教研室 。 题目 无碳小车设计方案与要求“无碳小车”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功能设计要求是给定一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一种可将该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可用来驱动小车行走的装置如上图所示。小车在前行时能够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长1525mm、宽1370mm)上,绕两个障碍物按“8”字形轨迹运行。障碍物为直径20mm|、长200mm的2个圆棒,相距一定距离放置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的中线上,以小车完成8字绕行圈数的多少来评定成绩。给定重力势能为5焦耳(取g=10m/s2),竞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5065 mm,普通碳钢)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掉落。要求小车前行过程中完成的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能量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小车要求采用三轮结构(1个转向轮,2个驱动轮),具体结构造型以及材料选用均由参赛者自主设计完成。要求满足:小车上面要装载一件外形尺寸为6020 mm的实心圆柱型钢制质量块作为载荷,其质量应不小于400克;在小车行走过程中,载荷不允许掉落。转向轮最大外径应不小于30mm。要求完成:1.装配图1张(A2)。2.零件工作图2张(齿轮和轴两个零件)。3.设计说明书1份,6000-8000字。开始日期 2014 年 12 月15日 完成日期 2015 年 01 月 02 日 2014年 11 月 20 日第 1 页 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目录计算与说明11.设计任务书21.1设计题目21.2原始数据21.3工作条件21.4动力来源21.5传动方案22.传动比的分配32.1总传动比的分配32.2减速器传动比4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53.1 各轴转速的计算53.2各轴输入功率53.3各轴输入转矩54.转向设计64.1 选定转向装置64.2 确定转向装置的基本参数65.齿轮的设计8 5.1设计计算一级齿轮8 5.1.1选择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8 5.1.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8西安文理学院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第 2 页 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5.1.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105.2设计计算一级齿轮14 5.2.1选择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4 5.2.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15 5.2.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176.轴的结构设计216.1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216.2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226.3轴的扭转刚度校核计算277.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297.1平键连接强度计算298 轴承的选择309润滑方式选择319.1齿轮的润滑319.2轴承的润滑3110注意装配事项3210.1轴的装配3210.2齿轮的装配3210.3转向杆的装配3211设计小结3312参考文献34xxxx文理学院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第 34 页 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与说明 我们本次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以“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训综合能力竞赛”题目“无碳小车”为题。该无碳小车是利用一个一定质量的重物从一定的距离下落是由其自身重力势能转换成机械能来驱动小车行走。小车前行过程中完成的所有行走功能所需的能量均有此能量转换获得,不消耗其他形式的能量。通过计算设计出能完成预期行走功能的转向系统和相关传动系统,并使小车在前行时能够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长、宽)上,绕两个障碍物按“”字形轨迹运行。障碍物为直径|、长的个圆棒,相距一定距离放置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的中线上,以小车完成字绕行圈数的多少来评定成绩。所以我们选择曲柄连杆机构来实现小车的转向,选择传动平稳可靠的齿轮机构来实现周性的绕过障碍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生活对我们越来越重要,建设无碳生活,使得生活更加环保,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我们通过设计无碳小车模型,用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为以后能源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使更多的人有意识的去享受低碳生活。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得责任,在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要求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尽可能的减少或不排放二氧化碳,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环境对人类的健康越来越重要,人们提出建设无碳社会使生活更加环保。无碳车的研发可以缓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主要结果.装.订.线.1.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 无碳小车设计 1.2原始数据 小车所受牵引力; 小车速度, 后轮直径; 1.3工作条件 平缓的路面波动较小 1.4动力来源 重锤1kg的重力势能 1.5传动方案 俩个一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传动比的分配 2.1总传动比的分配重锤重,下落高度,。按8字桩最小距离计算,由于小车在走字时,其精确轨迹无法估算,先在暂时认为小车在走八字是近似为扫描圆形轨迹,如下图所示: 图1-1 小车扫描轨迹 根据图1-1和圆的周长公式,我们可以大致确定出小车所要走过的路径,根据公式:. 将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由于小车要走过的距离为两个圆的周长,所以小车要走过的距离为而绳子所下降的距离为400mm.根据摩擦理论可知:摩擦力矩和正压力的关系为:. 而滚动摩擦所受的阻力为:.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初步判定我们无碳小车的设计原则,即小车质量要轻,轮体直径应尽可能的大。初步计算时,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初步取得轮子直径为100mm,但是在绘图的过程中发现无法安装转向机构,所以后初步设计直径为150mm。小车至少要完整的走过一圈的距离,所以车轮要转动的圈数为:. 式中:,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中: 根据设计结构即无碳小车的传动路线,小车采用的是重块通过绳索直接与滚筒相连,由滚筒驱动与之同轴的齿轮,齿轮再驱动后面的小齿轮。而在齿轮传功中,齿轮件的传动比常取,在此我们取常用传动系数.则与滚筒同轴的齿轮需要转动圈,同样的滚筒也要转圈。近似的我们圆整为圈,又因为小车上的重块需要下降,据此根据公式我们可以估算出小车滚筒的直径: 在绘图过程中,根据装配的要求我们取前轮直径为。 2.2减速器传动比考虑到一级齿轮传动圆柱齿轮范围为,故选,。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3.1 各轴转速的计算 3.2各轴输入功率 3.3各轴输入转矩(1)输入转矩4.转向设计 4.1 选定转向装置 该自行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避开赛道上设置的两个障碍物(每间隔到,放置一个直径、高的弹性障碍圆棒),并在半个乒乓球案长,宽中,绕两个障碍物走 字型,不完全齿轮具有转向功能。 所以转向装置选择不完全齿轮。 4.2 确定转向装置的基本参数 小车行走时的轨迹如图可知,用滑块连杆实现表示出来可得杆件的基本参数:摆杆长54.5mm,宽度6mm,厚度3mm,滑杆长56mm,宽度6mm,厚度3mm,支撑架高51mm,宽度4mm,厚度4mm,连杆高30mm,厚度5mm,宽度10mm,转向机构轴高69mm,直径8mm. 转向机构杆如图 支撑架 转向机构 摆杆 滑杆 连杆 前轮最大转角:13度5.齿轮的设计 5.1设计计算一级齿轮 5.1.1选择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按照我们的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压力角取为。 (2)无碳小车为一般工作机器,参考表10-6,选用7级精度。 (3)材料选择。由表10-1,大齿轮与小齿轮均选择选择45刚(调质),硬度为240HBS。 (4)选小齿轮齿数为,大齿轮齿数,因为与要互质,所以取.。 5.1.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由式(10-1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即 1) 确定公式内的各项数值 试选载荷系数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由表10-7选取齿宽系数 由图10-20查得区域系数由表10-5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大小齿轮均采用锻造)为 由式(10-9)计算接触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由图10-25d查得两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为 由式(10-15)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由图10-23查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为S=1,由式(10-14)得 取和中较小者作为该齿轮副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即 2)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2)调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圆周速度v。 齿宽b。 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 由表10-2查得使用系数 根据、7级精度,由图10-8查查得动载系数。 齿轮圆周力 查表10-3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表10-4,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承非对称布置齿向载荷分布系数,由此,得到实际载荷系数 3)由式(10-12),可得按实际的载荷系数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及相应的齿轮模数 5.1.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由式(10-7)试算模数,即、 1)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试选 由式(10-5)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 计算。 由图10-17查得齿形系数 由图10-18查得应力修正系数 由图10-24c查得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分别为 由图10-22查得齿形 由图10-17查得齿形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由式(10-14)得 因为大齿轮的大于小齿轮,所以取 2)试算模数 (2)调整齿轮模数 1)计算实际载荷载荷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圆周速度v。 齿宽b。 宽高比。 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 根据,7级精度,由图10-8查得动载系数。由 查表10-3得齿轮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表10-4用插值法查得,结合查图10-13,得 则载荷系数为 3)由式(10-13),可得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齿轮模数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有关。可取由弯曲疲劳强度算得的模数并就近圆整为标准值,按接触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算出小齿轮齿数, 取,则大齿轮齿数,取,与互为质数。 这样设计出的齿轮传动,即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结构紧凑,避免浪费。 4.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分度圆直径 (2)计算中心距 (3)计算齿轮宽度, 考虑不可避免的安装误差,为了保证设计齿宽b和节省材料,一般将小齿轮略加宽,即 取,而使大齿轮的齿宽等于设计齿宽,即。 5.圆整中心距后的强度校核 上述齿轮副的中心距不便于相关零件的设计和制造。为此,可以通过调整传动比、改变齿数或变位法进行圆整。采用变位法将中心距就近圆整至。在圆整时,以变位系数和不超出图10-21a中推荐的合理工作范围为宜。其他几何参数,如、m、b等保持不变。齿轮变位后,齿轮副几何尺寸发生变化。应重新校核齿轮强度,以明确齿轮的工作能力。 (1)计算变位系数和 计算啮合角、齿数和、中心距变动系数和齿顶高降低系数。 从图10-21a可知,当前的变位系数和提高了齿轮强度,但重合度有所下降。 分配变位系数、。 由图10-21b可知,坐标点位于线和线之间。按这两条线作射线,再从横坐标的、处作垂直线,与射线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 (2)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按前述类似做法,先计算式(10-10)中的各参数。计算结果为 将它们代入式(10-10),得到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满足要求,并且齿面接触应力比标准齿轮有所下降。 (2)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按前述类似做法,先计算式(10-6)中的各参数。计算结果为: 将它们代入式(10-6),得到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满足要求,并且小齿轮抵抗弯曲疲劳破坏的能力大于大齿轮。 6.结构设计及绘制齿轮零件图(从略) 7.主要设计结论 齿数、,模数,压力角,变位系数、,中心距,齿宽、。大小齿轮均选用45钢(调质)。齿轮按7级精度设计。 5.2设计计算一级齿轮 5.2.1选择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按照我们的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压力角取为。 (2)无碳小车为一般工作机器,参考表10-6,选用7级精度。 (3)材料选择。由表10-1,大齿轮与小齿轮均选择选择45刚(调质),硬度为240HBS。 (4)选小齿轮齿数为,大齿轮齿数,因为与要互质,所以取.。 5.2.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由下式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即 1) 确定公式内的各项数值 试选载荷系数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由表10-7选取齿宽系数 由图10-20查得区域系数 由表10-5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大小齿轮均采用锻造)为. 由式(10-9)计算接触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由图10-25d查得两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为 由下式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由图10-23查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为S=1,由下式得 取和中较小者作为该齿轮副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即 2)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2)调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圆周速度v。v= 齿宽b。 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 由表10-2查得使用系数 根据、7级精度,由图10-8查查得动载系数。 齿轮圆周力 查表10-3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10-4,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承非对称布置齿向载荷分布系数,由此,得到实际载荷系数 3)由式(10-12),可得按实际的载荷系数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及相应的齿轮模数 5.2.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由式(10-7)试算模数,即 1)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试选 由式(10-5)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 计算。 由图10-17查得齿形系数 由图10-18查得应力修正系数 由图10-24c查得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分别为 由图10-22查得齿形 由图10-17查得齿形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由式(10-14)得 因为大齿轮的大于小齿轮,所以取 2)试算模数 (2)调整齿轮模数 1)计算实际载荷载荷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圆周速度v 齿宽b 宽高比 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 根据,7级精度,由图10-8查得动载系数。 由, 查表10-3得齿轮间载荷分配系数。由表10-4用插值法查得,结合查图10-13,得 则载荷系数为 3)由式(10-13),可得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齿轮模数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有关。可取由弯曲疲劳强度算得的模数并就近圆整为标准值,按接触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算出小齿轮齿数: 取,则大齿轮齿数,取,与互为质数。 这样设计出的齿轮传动,即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结构紧凑,避免浪费。 4.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分度圆直径 (2)计算中心距 圆整为 (3)计算齿轮宽度, 考虑不可避免的安装误差,为了保证设计齿宽b和节省材料,一般将小齿轮略加宽,即 取,而使大齿轮的齿宽等于设计齿宽,即。 5.圆整中心距后的强度校核 上述齿轮副的中心距不便于相关零件的设计和制造。为此,可以通过调整传动比、改变齿数或变位法进行圆整。采用变位法将中心距就近圆整至。在圆整时,以变位系数和不超出图10-21a中推荐的合理工作范围为宜。其他几何参数,如、m、b等保持不变。 齿轮变位后,齿轮副几何尺寸发生变化。应重新校核齿轮强度,以明确齿轮的工作能力。 (1)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按前述类似做法,先计算式(10-10)中的各参数。计算结果为: 将它们代入式(10-10),得到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满足要求,并且齿面接触应力比标准齿轮有所下降。 (2)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按前述类似做法,先计算式(10-6)中的各参数。计算结果为: 将它们代入式(10-6),得到: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满足要求,并且小齿轮抵抗弯曲疲劳破坏的能力大于大齿轮。 6.结构设计及绘制齿轮零件图(从略) 7.主要设计结论齿数、,模数,压力角,中心距,齿宽、。大小齿轮均选用45钢(调质)。齿轮按7级精度设计。6.轴的结构设计 6.1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这种方法只按轴所受的扭矩来计算轴的强度;如果轴还受有不大的弯矩时,则用降低许用扭转切应力的方法予以考虑。在做轴的结构设计时,通常用这种方法初步估算轴径。对于不太重要的轴,也可作为最后计算结果。轴的扭转强度条件为: 式中:扭转切应力,; 轴所受的扭矩,; 轴的扭转截面系数,; 轴的转速,; 轴传递的功率,; 计算截面处轴的直径,; 许用扭转切应力,见表15-3。 由式(15-1)可得轴的直径: 式中,查表15-3。对于空心轴,则:式中,即空心轴的内径与外径之比,通常取。 轴常用几种材料的T及A0值轴的材料Q235-A、20Q275、35(1Cr18Ni9Ti)4540Cr、35SiMn38SiMnMo、3Cr13(MPa)注:1)表中是考虑了弯矩影响而降低了的许用扭转切应力。 2)在下述情况时,取较大值,取较小值:弯矩较小或只受扭矩作用、载荷较平稳、无轴向载荷或只有较小的轴向载荷、减速器的低速轴、轴只作单向旋转;反之,取较小值,取较大值。 应当指出,当轴截面上开有键槽时,应增大轴径以考虑键槽对轴的强度的削弱。对于直径的轴,有一个键槽时,轴径增大;有两个键槽时,应增大。对于直径的轴,有一个键槽时,轴径应增大;有两个键槽时,应增大。然后将轴径圆整为标准直径。应当注意,这样求出的直径,只能作为承受扭转作用的轴段的最小直径。 对轴: 对轴: 对轴: 6.2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通过轴的结构设计,轴的主要结构尺寸、轴上零件的位置、以及外载荷和支反力的作用位置均已确定,轴上的载荷(弯矩和扭矩)已可以求得,因而可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对轴进行强度校核计算。一般的轴使用这种方法计算即可。其计算步骤如下: (1)作出轴的计算简图(即力学模型): 对轴A:轴A的计算简图 解得 对轴B:轴B的计算简图 解得 对轴C:轴C的计算简图 解得 (1)做出弯矩图,扭矩图: 对轴A:轴A的弯矩图扭矩图 由图可知, 对轴B:轴B的弯矩图扭矩图 由图可知, (1)校核轴的强度 已知轴的计算弯矩后,即可针对某些危险截面(即弯矩和扭矩大而轴径可能不足的截面)做弯扭合成强度校核计算。按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弯曲应力: 通常由弯矩所产生的弯曲应力是对称循环变应力,而由扭矩所产生的扭转切应力则常常不是对称循环应力。为了考虑两者循环特性不同的影响,引入折合系数,则计算应力为:(15-4) 式中的弯曲应力为对称循环变应力。当扭转切应力为静应力时,取;当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应力时,取;若扭转切应力亦为对称循环变应力时,取。 对于直径为的圆轴,弯曲应力为,扭转切应力为,将和代入式(15-4),则轴的弯扭合成强度条件为 式中:轴的计算应力,; 轴所受的弯矩,; 轴所受的扭矩,; 轴的抗弯截面系数,计算公式见表15-4; 对称循环变应力时轴的许用弯曲应力,其值按表15-1 选用。 对轴A: 取 对轴B: 取 对轴C: 取 由于心轴工作时只承受弯矩而不承受扭矩,所以在应用上式时,应取T0,亦即Mca=M。转动心轴的弯矩在轴截面上所引起的应力是对称循环变应力;对于固定心轴,考虑起动、停车等的影响,弯矩在轴截面上所引起的应力可视为脉动循环变应力,所以在应用上式时,其许用应力应为0(0为脉动循环变应力时的许用弯曲应力),01.7-1。 6.3轴的扭转刚度校核计算轴的扭转变形用每米长的扭转角来表示。圆轴扭转角的计算公式为:光轴: 阶梯轴:: 式中,轴所受的扭矩,; 轴的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 轴截面的极惯性矩,; 阶梯轴受扭矩作用的长度,; 、分别代表阶梯轴第段上的扭矩、长度和极惯性矩,单位同前; 轴的扭转刚度条件为 式中,;对于精密传动轴,可取; 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轴,可大于1。 对轴A: 由于对该轴精度要求不高,则可取=3,。 对轴B: 由于对该轴精度要求不高,则可取=3,。 对轴C: 由于对该轴精度要求不高,则可取=3,。为了满足设计方案,这里取轴直径8mm,所以取滚桶直径大于或者等于8mm。7.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7.1平键连接强度计算 平键连接传递转矩时,连接中各零件的受力情况如图6-6所示。对于采用常见的材料组合和按标准选取尺寸的普通平键连接(静连接),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被压溃。除非有严重过载,一般不会出现键的剪短(图6-6中沿a-a面剪断)。因此,通常只按工作面上的挤压应力进行强度校核计算。对于导向平键连接和滑键连接(动连接),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的过度磨损。因此,通常按工作面上的压力进行条件性的强度校核计算。假定载荷在键的工作面上均匀分布,普通平键连接强度条件为 导向平键连接和滑键连接的强度条件为 式中:传递的扭矩; 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此处为键的高度,; 键的工作长度,圆头平键,单圆头平键, 平头平键,这里为键的公称长度;为键的宽度; 轴的直径,; 键、轴、轮毂三者中最弱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见表6-2; 键、轴、轮毂三者中最弱材料的许用压力,见表6-2。 选择轴的直径为,键宽为,键高为,键长。 车轮键: 齿轮上的键: 第1组不需要键连接,第2、3组的键为: 8 轴承的选择 驱动轴选用深沟球轴承 根据计算轴承的外径为8mm,可选用的深沟球轴承如下:外径B型号16mm5mm19mm6mm22mm7mm60824mm8mm628 选取16mm5mm 或60819mm7mm 轴1,轴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慢性脓胸患者护理查房
- 小白脱白系列课程
- 感应与灵敏度
-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际沟通与礼仪》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方音乐史与作品欣赏(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杜郎口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西青区2024-2025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一)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小兔和乌龟课件
- 海南大学《食品工程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颈腰椎疼痛预防与危害
- 海底捞销售净利率分析报告
- 佛教协会学习管理制度
- 2023年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事业编制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共读指导设计
- 个人业绩相关信息采集表
- 宣传片专题片视频拍摄方案(技术方案)
- 水准测量平差表(含公式可自动计算)
- 机电安装工程危险源识别评价清单1-发网上
- 肿瘤疗效评估新标准-mRECIST标准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