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报告_第1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_第2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_第3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_第4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生实习报告书 教学单位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测量实习 2015 2016 学年 第 2 学期 实习时间 2016 年 6 月 25 日 2016 年 6 月 29 日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2 目目 录录 前言前言 2 第一章第一章 实习目的 要求及准备实习目的 要求及准备 3 3 1 1 实验要求 3 1 2 实验仪器和工具 3 1 3 实验小组分配安排 3 第二章第二章 实习内容实习内容 4 4 2 12 1 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 4 2 1 1 目的与要求 7 2 1 2 实验仪器和工具 9 2 1 3 步骤与方法 4 2 1 4 实验注意事项 5 2 1 5 数据处理 5 2 22 2 经纬仪导线测量经纬仪导线测量 6 2 2 1 目的与要求 6 2 2 2 计划与设备 6 2 2 3 方法与步骤 6 2 2 4 注意事项 7 2 2 5 数据处理 7 2 32 3 点的高程放样点的高程放样 7 2 3 1 目的与要求 7 2 3 2 计划与设备 7 2 3 3 方法与步骤 8 2 42 4 点的平面放样点的平面放样 9 2 4 1 实验仪器和工具 9 2 4 2 实验原理 9 2 4 3 实验步骤 10 2 52 5 断面图的绘制断面图的绘制 11 2 5 1 断面图的绘制方法 11 2 5 2 断面图的标注 12 附表一 图根水准测量附表一 图根水准测量 12 附表二 成果表附表二 成果表 13 附表三 导线测量原始数据水平角观测附表三 导线测量原始数据水平角观测 14 附表四附表四 点平面距离测量点平面距离测量 15 附表五 经纬仪闭合导线坐标计算附表五 经纬仪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16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17 17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3 前言前言 工程测量教学实习是在理论教学之后 在实习场地集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 是 巩固深化促进理论知识学习的必要环节 通过学习使我们不仅能系统地掌握测 量仪器操作及施测 业内计算 地形图绘制 场地平整 建筑物定位 线路测 设 纵横断面图测绘等基本技能 我们小组是城市 14 2 班的第二小组 图根水准测量和图根导线测量的地点 是学校的图书馆前 本次实习与之前的课堂实习和简单认知实验相比 时间显 得更加集中 内容涉猎更为广泛 且完全立足于实际 故程序更加系统 是加 深我们对书本知识进一步理解 掌握与综合应用的重要渠道 极好的锻炼了我 们理论联系实际 独立工作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的第一个要完成的任务是图根水准测量 在图根水准测量中 需要在图 书馆前选 8 个高程控制点 每两个控制点之间测一站 每站的两个站点之间的 距离在 30 50 米 测量时 将仪器摆到两个站点的距离大致相等的位置 要求 距离之差不超过五米 测量时应用双面尺法进行 测量顺序可以是后 后 前 前 黑红面读数差不超过 4mm K 黑 红 黑红面高差较差不得超过 6mm 实习第二个任务是进行图根导线测量 在图根水准测量中 我们也是在图 书馆前选了 8 个图根点 组成一条闭合导线作为平面控制 两个相邻图根点的 距离在 50m 之内 按图根导线的要求进行观测 用经纬仪以测回法 一测回 测水平角 上下半测回水平角之差不得大于 40 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不得大于 60 n 为测站数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得大于 1 2000 经检查核对外业n 观测数据 确认合格后 方能进行内业计算 求出各图根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绘制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实习的第三个要完成的任务是高程点位放样 我们在图书馆前集合 随后 由指导教师分配任务 要求各组找出一个平面 要求各点高程相同 测量中的 重点环节是要在墙上找出高程相同的三个点 再进行检测 实习的第四个要完成的任务是地形图试图 通过这次测绘实习培养我们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一般问 题的能力 使我们能进行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及内业计算 掌握建筑物定位的 方法 通过控制测量实习 能够达到比较熟练的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4 第一章第一章 实习目的 要求及准备实习目的 要求及准备 1 11 1 实验要求实验要求 1加深对测量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和解决各类工程中测量实践的能力 2要求学生能进行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及相应的内业计算 掌握 点的平面和高程放样工作 3要求学生能进行并掌握建筑物定位 4通过本次实习 学生应该能够达到比较熟练地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 并能 够独立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的要求 1 21 2 实验仪器和工具实验仪器和工具 1 DJ6 经纬仪 1 台套 含脚架 1 个 2 DS3 水准仪 1 台套 含脚架 1 个 双面水准尺 2 根 3 钢尺 1 把 4 测钎 2 根 5 导线记录手簿 1 本和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1 本 6 尺垫 2 个 7 斧子 1 把 8 钢钉 10 根 9 铅笔 4H 1 支 10 小刀 1 把 1 31 3 实习小组分配安排实习小组分配安排 组长 高洪祥 组员 王德超 刘墨 汤文龙 柳博 刘洋 刘鹏宇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5 第二章第二章 实习内容实习内容 2 1 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 2 1 12 1 1 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 1 了解 DS 3 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 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 性能和作用 2 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 瞄准和读数 3 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 记录 计算 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 法 2 1 22 1 2 计划与设备计划与设备 1 实习时间安排为一天 2 地点 图书馆 3 实验小组由 7 人组成 4 人操作 1 人记簿 2 人扶尺 4 实验设备 DS 水准仪 1 台 双面水准尺 2 根 尺垫 2 个 记录纸一本 3 三角架 1 个 铅笔 1 根 2 1 32 1 3 方法与步骤方法与步骤 一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1 安置仪器 先将三脚架张开 使其高度适当 架头大致水平 并将架腿踩实 再开箱取出仪器 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 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 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 粗略整平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 同时对向 或反向 转动 使圆 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 再拧另一只脚螺旋 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 中位置 若一次不能居中 可反复进行 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 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 4 水准仪的操作 瞄准 转动目镜调焦螺旋 使十字丝清晰 松开制动螺旋 转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6 动仪器 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 拧紧制动螺旋 转动微动螺旋 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 转动物镜调焦螺旋 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 体会视差现象 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精平 转动微倾螺旋 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 成圆弧状 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 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 读 取四位数字 即直读出米 分米 厘米的数值 估读毫米的数值 5 观测练习 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 分别进行观测 瞄准 精平 读数 记录并计算高差 不动水准尺 改变仪器高度 同法观测 或不动仪 器 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 检查是否超限 二 普通水准测量 1 在图书馆前选定六个高程控制点 连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相邻两个 控制点的长度以安置 2 个测站为宜 每个测站长度 30 50m 2 在起始点和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水准尺 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 置仪器 分别观测黑面水准尺 得到后视读数 a 黑和前视读数 b 黑 然后再观测前视水准尺红面 得到读数 b 红 旋转水准仪瞄准后视水 准尺红面 得到读数 a 红 检查所测数据是否超限 如超限重测 不 超限则计算平均高差 h 然后进行下一站观测 依次推进测出 h2 h 1 h 34 3 根据巳知点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 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 并检查是否超限 2 1 42 1 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仪器的安置位置应保持前 后视距大致相等 每次观测读数前 应使符 合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 并消除望远镜视差 2 立尺员要思想集中 立直水准尺 注意巳知水准点和待定水准点上不放 尺垫 仪器未搬迁 后视点尺垫不能移动 仪器搬迁时 前视点尺垫 不能移动 迁站时应防止摔碰仪器或丢失工具 3 限差要求 黑 红面水准尺读数之差 黑 K 红 小于 3mm 同一测站黑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7 红面 两次仪器高 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 5mm 路线高差闭合差应在 20或 6 mm 之内 L 为公里数 n 为测站数 超限应重测 Ln 2 1 52 1 5 数据处理 见表 数据处理 见表 2 22 2 经纬仪导线测量经纬仪导线测量 2 2 12 2 1 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 掌握经纬仪钢尺导线的布设 施测和计算方法 2 2 22 2 2 计划与设备计划与设备 1 实习时间安排为一天 2 地点 图书馆 3 实验小组由 7 人组成 4 人轮换操作 1 人记簿 2 人扶尺 4 实验设备 DJ 光学经纬仪 1 台 钢尺 1 把 测钎 2 根 经纬仪导线测 6 量记录簿 1 本 2 2 32 2 3 方法与步骤方法与步骤 1 在测区内选定由 6 个导线点组成闭合导线 在各导线点钉上小钉或用粉 笔标定点位 绘出导线略图 2 用钢尺往 返丈量各导线边的边长 读至毫米 平均值取至厘米 3 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各转折角 内角 测 1 个测回 4 计算 角度闭合差 f n 为测角数 计算导线全长 180 2 n 相对闭合差 外业成果合格后 内业计算各导线点坐标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第一个测回观测 盘左 瞄准左目标 A 用度盘变换手轮把度盘配置在零度附近 注意 大于 0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a 左 记入观测手簿 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 顺时针转动 瞄准右目标 B 读取水平盘读数 b 左 记入观测手薄 计算上半测回角值 左 b 左 a 左 盘右 瞄准右目标 B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b 右 记薄 逆时针转动照准部 瞄 准左目标 A 点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a 右 记薄 计算下半测回角值 右 b 右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8 a 右 检查上 下半测回角值之差是否超限 计算一测回角值 1 2 左 右 3 第二个测回观测 方法同第一个测回 不同的是盘左时 瞄准起始目标 A 时 应用度盘变换手轮 把度盘配置在 90 附近 4 测站观测完毕后 当即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 计算平均角值 测回法观测手簿 2 2 42 2 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瞄准目标时 尽可能瞄准其底部 以减少目标倾斜引起的误差 2 导线点间应互相通视 边长视实验场地而定 若边长较短 测角时应特别 注意对中和瞄准的精度 3 如无起始边方位角时 可按实地大致方位假定一个数值 起始点坐标也可 假定 4 限差要求为 同一边往 返测相对误差应小于 1 2000 导线角度闭合差 的限差为 60 n 为测角数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为n 1 2000 超限应重测 2 2 52 2 5 数据处理 见表 数据处理 见表 2 2 5 1 计算公式有 角度闭合差 f n 为测角数 180 2 n 坐标方位角 前 后 180 左 坐标增量计算公式 x12 D12cos 12 y12 D12sin 12 点 2 坐标公式 x2 x1 x12 y2 y1 y12 2 2 5 2 数据整理 详细见附表 2 32 3 点的高程放样点的高程放样 2 3 12 3 1 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 一已知点和一已知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要求在空间找到一个平面且平面 上各点的高程相同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9 2 3 22 3 2 计划与设备计划与设备 1 实习时间安排为一上午 2 地点 图书馆前 3 实验小组由 7 人组成 4 人操作 1 人记簿 2 人扶尺 4 实验设备 DS 水准仪 1 台 双面水准尺 2 根 尺垫 2 个 记录纸一本 3 三角架 1 个 铅笔 1 根 2 3 32 3 3 方法与步骤方法与步骤 1 高差法 如图所示 若已知 A 点的高程 欲测定 B 点的高程 在 两点 A H B H AB 上竖立两根尺子 并在 两点之间安置一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 假 AB 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子上的位置读数分别为尺 后视 读数为 尺 AaB 前视 读数为 则 两点之间的高程差 简称高差 为 bAB AB h bahAB 于是点的高程为 BB H ABAB hHH baHhHH AABAB 1 任选一点作为已知点 在小足球场南面墙上选定一点 为点 1 2 确定点 2 将仪器架在两面墙的中间线上 使仪器到点 1 和点 2 的距大 致相等 将水准尺的底部与已知点重合 用水准仪测量该点的高程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10 记录黑面或红面的读数为 a 将水准尺立在对面的墙上 上下移动水准 尺 使从水准仪看到的水准尺的读数仍为 a 标记该点 为点 2 3 确定点 3 在距离点 20 米的地方那面墙上立水准尺 将水准仪架在 1 3 点之间 使仪器到点 1 和点 3 的距离大致相等 将水准尺的底部 与已知点重合 用水准仪测量该点的高程 记录黑面或红面的读数为 b 将水准尺立在对面的墙上 上下移动水准尺 使从水准仪看到的水 准尺的读数仍为 b 标记该点 为点 3 4 校核 分别用水准仪测量 1 2 点 2 3 点 3 1 点的高程 记录数 据 并计算是否超限 2 42 4 点的平面放样点的平面放样 2 4 1 2 4 1 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仪器和设备 1 尺垫 2 个 2 斧子 1 把 3 钢尺 1 把 4 测钎 2 根 5 小刀 1 把 6 钢钉 10 根 7 铅笔 4H 1 支 8 DJ6 经纬仪 1 台套 含脚架 1 个 9 导线记录手簿 1 本和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1 本 10 DS3 水准仪 1 台套 含脚架 1 个 双面水准尺 2 根 2 4 22 4 2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11 首先 点的放样方法有 直角坐标法 极坐标法 距离交会法 角度交会 法 本实验采用极坐标法放样 已知条件为两个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带放样点 的坐标 由坐标反算可得到象限角和两点间距离 再由坐标方位角和象限角之 间的关系推算出坐标方位角 由两控制点的坐标方位角定下基准方向 确定待 放样点的直线位置 再在该直线上用钢尺量取所算的距离 从而确定待放样点 实际位置 2 4 32 4 3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设定 O 100 000 100 000 1 点 94 000 116 000 2 点 93 000 118 000 90 检核 12 2 236m 1 在一已知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 对中 整平后 瞄准另一已知控制点 调节度盘 使读数窗的水平角读书正好为已知的坐标方位角 90 完成后将度盘制动 则此时的度盘零度即为坐标系的正北方向 2 由坐标反算 推算待放样点与架设仪器点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 确定 B 点 Y 16m X 6m 1 arctan Y X 1 69 26 38 1 259 26 38 O1 20 110m 确定 2 点 Y 118m X 7m 2 arctan Y X 2 86 36 18 2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12 176 36 18 O2 22 104m 3 在水平方向上调节 使水平角读数为待放样点与架设仪器点的坐标方位角 然后在该方向上寻找一点 定下待放样点的方向 4 在该方向上截取坐标反算时得到的水平距离 即可定下待放样点 1 的实际 位置 同理确定 2 点的实际位置 5 用钢尺测定被放样的两点间的距离进行检核 实测 12 2 240m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合格 2 52 5 断面图断面图 用一个剖切平面将形体剖开之后 形体上的截口 即截交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 称为断面 如果只把这个断面投射到与它平行的投影面上所得的投影 表示出 断面的实形 称为断面图 与剖面图一样 断面图也是用来表示形体内部形状 的 表达机件某处断面的实形 如机件的肋 轮幅的断面 轴上孔和键槽的断 面以及手柄 吊钩的断面等 断面图的断面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 断面轮廓线范围内也要绘出材料图例 画法同剖面图 断面图的剖切符号由剖切位置线和编号两部分组成 不画投射 方向线 而以编号写在剖切位置线的一侧表示投射方向 断面图剖切符号的编 号注写在剖切位置线的左侧 则表示投射方向从右向左 1 断面图的标注 1 移出断面图一般应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 用箭头表示投射方向 并注上字母 在断面图的上方用同样的字母标出其名称 2 配 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不对称移出断面图 应画出剖切符号和箭头 但可省 略字母 3 不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对称移出断面图 不论画在什么 地方 均可省略箭头 4 配置在剖切面迹线延长线上的对称移出断面图 不必标注 5 按投影关系配置的移出断面图 可省略箭头 2 重合断面图的标注对称的重合断面图不必标注 不对称的重合剖面图应 画出剖切符号和箭头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13 附表一 附表一 图根水准测量图根水准测量 下丝下丝后 尺 上丝 前 尺 上丝 标尺读数 后视距前视距 测 站 编 号 视距差 d d 方向及 尺号 黑面红面 K 黑 减红 高差中数备注 13361376 后 13966084 1 14571448 前 141260990 12 1 7 2 后 前 0016 0015 1 0016 1 4 9 4 9 13500698 后 14086094 1 14610952 前 08255511 1 11 125 4 后 前 0583 05830 0583 2 14 3 9 4 17700832 后 18426530 1 19111011 前 09225610 1 14 117 9 后 前 0920 09200 0920 3 3 8 13 2 1260 1525 后 13506035 2 14411665 前 159662830 18 114 0 后 前 0246 0248 2 0247 4 4 1 9 1 10681340 后 117858650 1290 1525 前 14356120 2 22 218 5 后 前 0257 0255 2 0256 5 3 7 5 4 09981325 后 11105798 1 12221578 前 14506135 2 6 22 425 3 后 前 0340 0337 1 0338 L 后视距 前视距 369 2mm 30 18 2L 2mm h 9mm 所以高差闭 合差 9 18 90 结果显示实 验数据合格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14 2 9 8 3 12021520 后 12805970 3 13601800 前 16606349 2 15 828 0 后 前 0380 0379 1 0380 7 12 2 20 5 11821470 后 12575942 2 13311640 前 15556241 1 14 9 17 0 后 前 0298 0299 1 0298 8 2 1 22 6 11911100 后 12815969 1 13751360 前 12305916 1 18 426 0 后 前 0051 0053 2 0052 9 7 6 30 2 11301171 后 12395927 1 13491360 前 12665952 1 21 918 9 后 前 0027 0025 2 0026 10 3 0 27 2 附表二 成果表附表二 成果表 点号测站数 实测高差 mm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m 高程 m 点号 1100 0001 1 160 16 1100 0162 1 5830 583 299 4333 1 9200 920 398 5134 1 247 1 246 498 7595 1 256 1 255 599 0146 1 338 1 337 699 351 7 1 380 2 378 799 7298 1 298 1 297 8100 0269 1 520 52 999 97410 10 1 260 26 100 0001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15 10 6 60 辅助计算 h f成果合格 容h f 附表三 导线测量原始数据附表三 导线测量原始数据水平角观测水平角观测 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度值较差修正值 测回 竖盘 位置 目标 1000 00 00 左 2172 51 18 172 51 18 2180 00 00 1012 右 10352 51 00 172 51 00 18172 51 09 100 01 00 左 3 110 43 30 110 42 30 3180 01 18 123 右 1290 43 54 110 42 36 6110 42 33 200 02 00 左 4 154 14 54 154 12 54 4 180 02 00 234 右 2 334 15 00 154 13 00 6154 12 57 3 00 00 00 左 5110 46 00 110 46 00 5 179 59 30 345 右 3 290 45 30 110 46 00 0110 46 00 400 00 00 左 6171 26 56 171 26 56 6180 00 30 456 右 4351 26 56 171 26 26 30171 26 41 500 00 00 左 7 179 09 30 179 09 30 567 右 7 180 00 06179 09 06 24179 09 18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16 5359 09 12 600 00 00 左 8105 45 54 105 45 54 8180 00 06 678 右 6285 46 06 105 46 00 54105 44 57 700 01 00 左 9150 01 12 150 00 12 9180 01 30 789 右 7330 02 00 150 00 30 18150 00 21 800 00 00 左 10112 31 48 112 31 48 10180 00 30 8910 右 8292 31 24 112 30 54 54112 31 21 900 00 00 左 1172 31 46 172 31 36 1179 59 54 9101 右 9352 31 30 172 31 36 0172 31 36 附表四附表四 点平面距离测量点平面距离测量 读数 边名 一次读数二次读数 平均值 1 245 75045 78045 765 2 334 80034 90034 850 3 432 90032 80032 850 4 540 25040 35040 300 5 639 76039 78039 770 6 747 18047 20047 190 7 842 20042 20042 200 8 931 49031 51031 500 9 1043 15043 49043 500 10 139 50039 50039 500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17 附表五 经纬仪闭合导线坐标计算附表五 经纬仪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增量计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标值 点 号 点 号 观测角 左角 改正 数 改正角 坐标 方位 角 距离 D m x m y m x m y m x m y m 1234 2 35678910111213 1 100 0 00 100 0 00 1 40 00 00 45 765 4 35 05 8 31 29 41 7 35 062 29 448 2 110 42 33 18110 42 51 135 0 62 129 4 48 2 330 42 51 34 850 3 30 39 6 24 17 04 7 30 399 17 032 3 154 12 57 19154 13 16 165 4 61 112 4 25 3 4 110 46 00 18110 46 18 304 56 07 32 850 3 18 82 1 22 26 93 0 18 815 26 908184 2 76 85 51 7 4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18 235 42 25 40 300 3 22 70 6 27 33 29 5 22 703 33 268 5 171 26 41 19171 27 00 161 5 73 52 24 9 5 227 09 25 39 770 3 27 04 3 27 29 16 0 27 040 29 133 6 179 09 18 19179 09 37 134 5 33 23 11 6 6 226 19 02 47 190 4 32 59 2 32 34 12 7 32 588 34 095 7 105 44 57 18105 45 15 101 9 45 10 97 9 7 152 04 17 42 200 3 37 28 5 29 19 76 5 37 282 19 794 8 150 00 21 19150 00 40 64 66 3 8 815 8 122 04 57 31 500 3 16 73 1 21 26 68 9 16 728 26 710 9 112 31 21 19112 31 40 47 93 5 35 52 5 9 54 36 37 43 500 4 25 19 2 30 35 46 3 25 19635 493 10 172 31 36 19172 31 55 73 13 1 71 01 8 10 47 08 32 39 500 3 26 86 7 27 28 95 5 26 87028 928 1 172 51 09 19172 51 28 100 0 01 100 0 00 1 40 00 00 2 总 和 14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