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类方药全》PPT课件.ppt_第1页
《清热类方药全》PPT课件.ppt_第2页
《清热类方药全》PPT课件.ppt_第3页
《清热类方药全》PPT课件.ppt_第4页
《清热类方药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清热类方药 本章介绍清热药的基本药理作用及常用单味中药黄连 黄芩 苦参 青蒿 经典复方白虎汤 黄连解毒汤 本章的学习要点 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黄连 黄芩 苦参 青蒿 白虎汤 黄连解毒汤的药理作用及现代应用 本章的学习要求 1 了解清热药的概念及分类 2 重点掌握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抗菌 抗病毒作用 抗毒素作用 解热作用 抗炎作用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3 掌握黄连 黄芩 苦参的主要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本章的学习要求 4 熟悉青蒿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5 熟悉白虎汤 黄连解毒汤的药理作用及现代应用 6 了解黄连 黄芩 苦参 青蒿的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 第一节概述 清热药的概念为一类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具有清热泻火 解毒 凉血 清虚热等功效 主要用于高热 热痢 痈肿疮疡以及阴虚内热等所呈现的各种里热证候 里热证由外邪内传入里化热 或因内郁化热所致的一种症候群 主要表现为发热不恶寒 口渴 口苦 尿黄 舌红苔黄 脉数 甚至神昏谵语等症 虚热证里热证气分实热实热证血热湿热证热毒证 清热药分类 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属寒凉 多入肺清热药清热凉血药 胃 心 肝 清热解毒药大肠经清虚热药 一 主要药理作用 1 抗病原体 抗菌 2 抗病毒2 抗毒素3 解热4 抗炎 5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凝血作用6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7 保肝 利胆8 其他 抗菌 以清热解毒药与清热燥湿药较为突出 部分清热泻火 凉血药也有一定抗菌作用 有些药物的抗菌有效成分已经搞清楚 如小檗碱 黄连 黄柏 黄芩苷 黄芩 连翘酚 连翘 原儿茶酸 四季青 6 7 二羟基香豆素 秦皮 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金银花 等数十种 清热药抗菌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 作用环节涉及多方面的 有的药物 如黄连 能够通过影响微生物的糖代谢过程 干扰细菌对维生素及氨基酸的利用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有些清热药则是通过解毒作用 减轻细菌毒素对机体的损害或在抗菌的同时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 抗病毒 以清热解毒与清热燥湿药较为明显 部分清热凉血药也有一定抗病毒作用如大青叶 板兰根等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蒲公英 野菊花等对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板兰根 牛黄 贯众对乙脑病毒有抑制作用板兰根 关中对腮腺炎病毒等均呈不同程度抑制效应 苦参碱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作用 黄连 黄芩等能诱生干扰素 阻碍病毒复制 夏枯草 栀子等对乙肝病毒有效 本类药物抗病原体作用的原因 特异性成分发挥作用其他因素的影响 是非特异性成分的作用 粗制剂中的杂质 鞣质 许多中草药中都存在 均可影响病原体的生长 药液酸碱度可抑制微生物生长亦可影响特异成分发挥作用 有些中药体外药敏实验有效而体内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或进入体内后转化为无效成分等 然而 有的清热药体外无抗病原体作用 临床却有效如新穿心莲内酯在体外无抗痢疾杆菌活性 但临床治疗痢疾疗效显著 穿心莲黄酮部分体外有较强的抗痢疾杆菌活性 但临床疗效不佳 可见 不能简单地仅以体外抗菌作用强度为指标衡量清热药的抗感染价值 2 抗毒素 一些清热药有抗病原体毒素的作用 用清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 常可见到毒血症状迅速改善 降解内毒素其解毒方式拮抗外毒素降低细菌毒力 降解内毒素 降低细菌毒力 拮抗外毒素 清热药解毒方式 金银花 连翘 黄连 蒲公英等 小檗碱 丹皮 知母 黄芩 黄连 穿心莲 野菊花 七叶一枝花有解蛇毒作用 3 解热 本类药物解热特点与解表药不同 退热多不伴有明显发汗 但这些药物解热作用的机制尚不明晰 已有研究提示可能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 抑制内生性致热原生成 抑制下丘脑体温中枢热敏神经元活动等有关 4 抗炎 急性炎症是里热证的主要表现和病理过程之一 许多清热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里热证的主要病理是早 中期炎症 清热药抗炎作用的主要特点以抑制早期炎症为主 对中期炎症则因药而异 有的抑制 有的增强 大多无明显影响 对晚期炎症的抑制作用常弱或无 5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凝血作用 湿热病发展至一定阶段常见血小板功能亢进 内外凝血系统激活 血液流变性改变等血瘀证表现 此即所谓热瘀互结 一些清热药对此有明显影响 6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清热药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但许多清热药及其成分又能抑制多种类型变态反应 7 保肝 利胆 肝脏是多种病原体及其毒素的重要清除场所 也是其攻击损伤的一个主要器官 温病可见肝脏的非特异性损伤 热入营血可见肝的出血和坏死 肝脏损伤可增加机体对感染及内毒素的敏感性 并可能在多种温热病证候的发展和结局上有重要影响 8 其他 清热药及其所含主要有效成分还具有广泛的其他药理活性 如小檗碱 黄芩苷的降血糖作用 山豆根 苦参生物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虎杖的调节血脂作用 四季青的扩张冠脉作用 青黛之靛玉红 蚤休之皂苷 山豆根 苦参生物碱 紫草的萘醌类化合物 大蒜之含硫化合物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癌活性 蚤休 穿心莲 苦木 龙葵等则具有明显的抗蛇毒作用等 第二节常用药物 黄连 性味功效主治黄连味苦 性寒 归心 脾 胃 肝 胆 大肠经 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功效 主要用于湿热痞满 呕吐 泻痢 黄疸 高热神昏 心火亢盛 心烦不寐 血热吐衄 目赤吞酸 牙痛 消渴 痈肿疔疮 外治湿疹 湿疮 中耳炎等 药理作用 1 抗病原体 1 抗菌 2 抗病毒2 抗细菌毒素3 抗炎4 增强免疫5 解热 6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 抗心律失常 2 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3 降低血压 7 抑制血小板聚集8 降血糖9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利胆 促进消化 抗胃溃疡 10 其他作用 1 抗肿瘤 2 调节血脂 3 对组织代谢的影响 4 中枢抑制 镇静 局麻 抗利尿等作用 1 抗病原体 1 抗菌 黄连有较强的广谱抗病原体作用 其抗菌主要有效成分为小檗碱 抗菌强度与浓度 配伍有关 低浓度抑菌 高浓度则杀菌 单用 无论黄连或小檗碱 细菌易产生抗药性 尤其是痢疾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极易产生抗药性 黄连复方 如黄连解毒汤 泻心汤等 抗菌效力增强 且不易产生抗药性 黄连的抗菌机制比较复杂 可能与其对细菌呼吸 核酸及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及细胞毒作用有关 如小檗碱在一定浓度下对肺炎球菌的抑制呈浓度依赖性增强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通过影响核糖体和细胞壁的改变 从而干扰细菌蛋白质生物合成所致 对霍乱弧菌可使RNA下降 并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 2 抗病毒 黄连有一定抗病毒作用 如黄连制剂或小檗碱对鸡胚中培养的各型流感病毒和新城鸡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2 抗细菌毒素 黄连及小檗碱对多种细菌毒素有明显拮抗作用 3 抗炎 黄连和小檗碱都有抗炎作用 其抗炎机制与抑制炎症过程的某些环节有关 4 增强免疫 小檗碱在动物体内或体外均可提高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保护动物免于死亡 能增强家兔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 黄连解毒汤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 促进小鼠抗体生成及血清溶菌酶含量 5 解热 黄连 小檗碱均有解热作用 小檗碱对发热大鼠都有明显解热效果 黄连注射液对白细胞致热原所致家兔发热亦有明显解热作用 黄连的清热解毒功能 除其抗菌 抗病毒作用外 可能还与抗毒 抗炎 解热 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6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 抗心律失常 小檗碱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 能防治乌头碱等药物 电刺激及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动物室性心律失常 并呈现明显量效关系 临床研究表明对多种原因所致的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 表明其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 黄连抗心律失常的原理可能与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抑制钠离子内流有关 2 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给清醒大鼠和麻醉犬静注小檗碱可兴奋心脏 增强心肌收缩力 加快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 离体豚鼠心房和心室乳头肌实验也证实小檗碱的正性肌力作用 且作用发生快 在浓度0 1 300 mol 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当浓度超过这一范围或麻醉犬大剂量静滴则可抑制心肌 减弱其收缩力 使心功能下降 利血平 酚妥拉明与普萘洛尔都不能阻断小檗碱的正性肌力作用 钙拮抗剂可非竞争性地拮抗小檗碱的正性肌力作用电生理研究发现小檗碱还可延动作电位时程 此作用可被异搏定取消 小檗碱的正性肌力作用是其阻止钾离子外流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使慢通道开放时间延长 增加钙离子跨膜内流的结果 小檗碱的正性肌力作用是其阻止钾离子外流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使慢通道开放时间延长 增加钙离子跨膜内流的结果 小檗碱对心率影响以负性频率为主 在麻醉和清醒动物中 静注小檗碱可使心率先加快 以后持续减慢 且随剂量增大 心率减慢更显著 此作用有利于心衰的治疗 3 降低血压小檗碱有一定降压作用 静注给药可降低动脉压 尤其是舒张压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重复给药无快速耐受性 降压机制主要是竞争性阻断血管平滑肌上 1受体 使外周阻力降低所致 7 抑制血小板聚集 小檗碱对ADP 花生四烯酸 AA 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其中以对胶原诱发的聚集抑制作用最强 而胶原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与AA的释放和代谢有关 临床应用小檗碱治疗高血小板聚集患者 副作用小 易被患者接受 机制 可能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抑制AA释放和代谢抑制细胞内钙离子升高升高cAMP等 8 降血糖 黄连 小檗碱有降血糖作用对正常小鼠 自发性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用 也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用降糖机制抑制肝糖元异生促进外周组织葡萄糖酵解等 9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利胆黄连及小檗碱有利胆作用 能增加胆汁形成 使胆汁变稀 分泌量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加 并有促进胆汁结合型胆红素排泄作用 临床报道胆囊炎患者口服黄连或小檗碱有良好的清热利胆的疗效 促进消化黄连味苦 小剂量服用可兴奋味觉分析器 提高食物中枢的兴奋性 并能反射性引起胃液分泌增加而呈现健胃作用 抗胃溃疡黄连及小檗碱以及由黄连组成的许多复方均具有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 10 其他作用 1 抗肿瘤小檗碱有抗肿瘤活性 能抑制癌细胞对羟胺的利用 从而抑制嘌呤及核酸的合成 可抑制S180细胞的DNA RNA 蛋白质 脂类 合成的原发作用 可阻断促癌物质对具有潜在发生癌变细胞的作用 黄连和环磷酰胺等化疗剂并用 可抑制这些药物耐药性产生 2 调节血脂动物实验发现 小檗碱口服 肌注均可使血清胆固醇降低 黄连水浸剂还能使动物实验性高脂血症血脂水平降低 3 对组织代谢的影响小檗碱可抑制组织代谢 降低组织耗氧 能明显减少大鼠脑匀浆丙二醛 MDA 的含量 有抗氧化作用 4 中枢抑制 镇静 局麻 抗利尿等作用 黄连抗病原体 抗毒 抗炎是清热燥湿的药理基础 其解热 镇静 抗肿瘤与泻火解毒有关 抗心律失常 正性肌力 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血糖等是近年对其作用的新发现 体内过程 黄连所含小檗碱等为季胺生物碱难于从肠道吸收静注小檗碱 迅速从血液分布到全身组织 由于吸收差 分布迅速 血药浓度不易维持消除半衰期长 消除缓慢排泄途径随给药途径而不同胆汁中有较多的药物 提示有肝肠循环存在 现代应用 1 消化道感染单味黄连各种制剂或以黄连为主的方剂治疗细菌性痢疾 显效快 疗程短 副作用小2 呼吸系统感染黄连粉 黄连煎剂 黄连素片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支气管炎 肺炎 肺脓肿 白喉 百日咳有效3 糖尿病黄连素片治 型糖尿病 在降血糖 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 改善症状方面有显著效果 且维持时间较长 无明显不良反应 4 心律失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心律失常5 高血压黄连素片对 期高血压疗效较好 对肾性及先兆子痫高血压也有一定效果与利舍平 降压灵等抗高血压药合用疗效更佳 对 期及重症高血压较差 6 其他小檗碱及黄连制剂用于皮肤科感染 五官科感染 妇科炎症 慢性胆囊炎 烧伤 湿疹等 分别全身或局部用药 均有一定疗效 不良反应 黄连煎剂和小檗碱可引起过敏反应 轻者表现为药疹 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黄连煎剂 黄连素片口服可出现胃肠道反应 如腹胀 腹泻 恶心 呕吐等 曾有报道 小檗碱静滴可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个别患者还可引起循环衰竭和呼吸骤停 静脉给药应慎用 小檗碱长期口服偶见血色素 血细胞减少以及溶血性贫血 黄芩 性味功效主治 黄芩味苦 性寒 归肺 胆 胃 大肠经 具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功效 主治湿温 暑温 胸闷呕恶 湿热痞满 泻痢 黄疸 肺热咳嗽 高热烦渴 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 胎动不安等 药理作用 1 抗病原体2 抗炎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4 解热5 保肝 利胆 6 镇静7 降血脂 抗动脉粥样硬化8 抗氧自由基损伤9 抗心肌缺血 抗心律失常 1 抗病原体 黄芩生品及炮制品对痢疾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对变形杆菌 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差 生黄芩的作用优于炮制品 与青霉素类药物 如羟氨苄青霉素合用能有效提高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价 可抗耐药株 2 抗炎 黄芩抗炎作用与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有关 黄芩新素 汉黄芩素 汉黄芩苷 黄芩素等均能抑制大鼠腹膜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HA 黄芩素 黄芩苷等通过多种环节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 从而不同程度地抑制前列腺素E PGE 和白细胞三烯 LT 的生成 减轻炎性介质扩张血管 增加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的趋化作用 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芩一般表现为抑制免疫反应作用 尤其对I型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 作用显著黄芩免疫抑制作用的环节包括 稳定肥大细胞膜 减少炎性介质释放 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 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另有研究显示 黄芩苷可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4 解热 黄芩茎叶总黄酮口服给药 对干酵母引起的大鼠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黄芩苷腹腔或静脉注射对发热大鼠也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并呈一定的量 效关系 5 保肝 利胆 黄芩及黄芩提取物等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黄芩的保肝作用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黄芩及其有效成分黄芩素等可促进实验动物胆汁分泌 显示利胆作用 黄芩泻火解毒 主治 诸热黄疸 的功效与保肝 利胆的药理活性相关 6 镇静 中医认为火邪为阳邪 其性炎上 引起心烦失眠等症 黄芩清热泻火 有中枢抑制作用 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 协同阈下催眠量的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 7 降血脂 抗动脉粥样硬化 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口服黄芩总黄酮汉黄芩素 黄芩新素 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水平黄芩新素 还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 TC 水平黄芩素 黄芩苷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 TG 含量 黄芩茎叶总黄酮也有明显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8 抗氧自由基损伤 黄芩苷对心 肝 肺 晶状体组织等均显示有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 对抗阿霉素引起心肌脂质过氧化损伤 提高小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GSH PX活性 降低丙二醛 MDA 含量 黄芩苷对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ONOO 致大鼠肺损伤也有明显保护作用 黄芩苷还可对抗亚硒酸钠诱导的白内障晶状体损伤 提高晶状体的抗氧化能力 9 抗心肌缺血 抗心律失常 黄芩苷可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 使缺血心电图S T段异常抬高数减少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PK 活性降低 这一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NF 的产生有关 黄芩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左心室功能亦有保护作用 黄芩茎叶总黄酮灌胃 对静注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黄芩茎叶总黄酮灌胃 对乌头碱诱发大鼠的心律失常 大鼠冠脉结扎复灌性心律失常及电刺激家兔心脏诱发室颤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可增加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阈剂量 但对致死剂量无明显影响 此外 黄芩苷 黄芩素能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醛糖还原酶 AR 活性 减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使晶状体 肾脏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 黄芩中酚性苷类能减轻放射引起的组织损伤 提高小鼠存活率 功效与药理作用关系 黄芩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功效与其抗病原体 抗炎 调节免疫功能 解热 镇静 保肝 利胆等药理作用有关 体内过程 黄芩苷静脉注射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黄芩苷肌肉注射吸收快 达峰时间 Tp 为0 4h 体内消除快 消除相半衰期 T1 2 为0 62h 黄芩苷口服给药则吸收缓慢 Tp为7 16h 黄芩苷经肾排泄 原形药约占4 8 现代应用 1 上呼吸道感染2 病毒性肝炎3 其他感染性疾病 不良反应 黄芩水煎剂口服不良反应较少 黄芩苷注射 少数患者可引起过敏反应 犬口服浸剂15g kg d 连续8周 除可见粪便稀软外 未见其他明显毒性 小鼠灌服黄芩煎剂163 3g kg未见动物死亡 腹腔注射黄芩苷的LD50为3 081g kg 苦参 性味功效主治 苦参味苦 性寒 归心 肝 胃 大肠 膀胱经 具有清热燥湿 杀虫 利尿功效 主治热痢便血 黄疸 尿闭 赤白带下 阴肿阴痒 湿疹 湿疮 皮肤瘙痒 疥癣麻风 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药理作用 1 抗病原体2 抗炎3 抗过敏 平喘4 升高白细胞5 抗肿瘤 6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 正性肌力 负性频率作用 2 抗心律失常 3 扩张血管 抗心肌缺血7 其他作用 1 利尿 2 镇静 调节淋巴细胞增殖 4 保肝 1 抗病原体 体外试验苦参碱对痢疾杆菌 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链球菌及多种皮肤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醇浸膏对滴虫有抑制作用 临床对痢疾杆菌药敏试验有中度抑制作用 苦参抗柯萨奇B组病毒 CVB 消除CVB对细胞致病变作用 延长感染病毒小鼠生存时间 2 抗炎 苦参碱 氧化苦参喊能明显对抗多种致炎剂所引起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对棉球诱发肉芽增生的慢性炎症无对抗作用 其抗炎机制与垂体 肾上腺皮质系统无关 因为对切除肾上腺的小鼠仍能显示明显的抗炎效应 苦参碱对红细胞膜有稳定作用 3 抗过敏 平喘 苦参生物碱能抑制动物被动与主动皮肤过敏反应 能减少致敏动物血清抗体形成 对由组胺引起的豚鼠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马血清所致豚鼠过敏性休克也有明显对抗作用 其抑制变态反应的机制与氨茶碱相同 为抑制磷酸二酯酶 PDE 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 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 而发挥抗过敏作用 竞争性拮抗组胺H1受体也可能为其抗过敏机制之一 苦参生物碱对组胺 乙酰胆碱所致的实验性哮喘 有明显对抗作用 其平喘机制与兴奋 受体解除支气管痉挛及抑制慢反应物质释放有关 4 升高白细胞 苦参总碱和氧化苦参碱给正常家兔静注或肌注 均能明显升高外周白细胞数 氧化苦参碱可防止因丝裂霉素 环磷酰胺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 对x射线全身照射家兔白细胞减少 苦参总碱和氧化苦参碱有明显治疗作用 而苦参碱则无作用 有效成分为氧化苦参碱 5 抗肿瘤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脱氢苦参碱及苦参总生物碱均有不同程度抑制S180实体瘤作用 抑瘤率各单体生物碱均在35 以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认为可能包括 诱导癌细胞凋亡 促进癌细胞分化 抑制癌细胞DNA合成 直接细胞毒作用 6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 正性肌力 负性频率作用苦参及其生物碱能增强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 2 抗心律失常 苦参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 生物碱和总黄酮均是有效成分 3 扩张血管 抗心肌缺血 7 其他作用 1 利尿苦参制剂多途径给药 对家兔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尿中氯化钠显著增加 2 镇静苦参及其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可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 协同戊巴比妥钠 水合氯醛的中枢抑制作用 拮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 调节淋巴细胞增殖氧化苦参碱可使低反应性的人扁桃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 对高反应性的人扁桃体淋巴细胞及正常小鼠脾细胞增殖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4 保肝 氧化苦参碱对四氯化碳和氨基半乳糖所致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使谷丙转氨酶降低 肝细胞坏死减少 炎细胞浸润减弱 体内过程 苦参碱对人体静脉给药 血药浓度初期下降较快 而后逐渐减慢 其药代动力学过程拟合为二室模型 尿中原形药物排泄率32小时为52 75 肾清除率为143 79ml min 现代应用 1 感染性疾病2 妇科疾病3 皮肤病4 心律失常5 白细胞减少症6 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 不良反应 苦参制剂常见胃肠刺激反应 如上腹部灼热感 恶心 呕吐 泛酸 腹泻 食欲减退等 临床反应率达30 少数患者出现头昏 耳鸣 烦躁 颤抖 手指麻木等神经 精神症状 为避免这些副作用 不宜大剂量使用 此外 苦参制剂还可引起过敏反应 轻者皮疹 荨麻疹 重者注射用药时偶见过敏性休克 青蒿 性味功效主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