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4.1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A卷.doc_第1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4.1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A卷.doc_第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4.1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A卷.doc_第3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4.1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A卷.doc_第4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4.1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4.1 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12题;共21分)1. (2分)根据现象,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现象推测A街边的路灯同时亮灭路灯一定是串联的B无色酚酞滴入某溶液不变色该溶液呈中性C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D轻质球a、b靠近时相互吸引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A . AB . BC . CD . D2. (2分)卢瑟福的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 1903 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不可能是 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A . aB . bC . cD . d3. (2分)小明同学发现用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带正电的泡沫小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与气球摩擦的头发带负电B . 与头发摩擦的气球带正电C . 与头发摩擦的气球带负电D . 与头发摩擦的气球不带电4. (2分)甲、乙、丙三个带电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乙带负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带正电,丙带正电B . 甲带正电,丙带负电C . 甲带负电,丙带正电D . 甲带负电,丙带负电5. (1分)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吸管带的是正电B . 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C . 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D . 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6. (1分)晓东今年暑假去上海科技馆游玩,看到有一个女生在摸馆内的静电金属球,该女生长发上扬(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A . 金属球壳必须带电B . 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C . 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D . 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7. (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 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有关D . 同种电荷相吸引,异种电荷相排斥8. (5分)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吸 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9. (2分)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是物体间有摩擦,就一定会发生电子的转移,并使物体带上静电B . 摩擦起电时,获得质子的物体带正电,失去质子的物体带负电C . 冬天脱毛衣时,有时会听到“噼、啪”的响声,这是由静电引起的D .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橡胶棒会带正电,毛皮会带上等量的负电10. (1分)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填“吸引”或“排斥”)的结果。 11. (1分)打扫房间时,小刚用丝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_而带了电,带电体有_的性质。 12. (1分)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带正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风扇旋转时与空气发生_而带电,带电体具有_的性质。 二、 提升题 (共3题;共9分)13. (2分)小科同学在阅读有关科技方面的书籍时,获知:只要有两种不同的金属与某种潮湿的物体或导电的液体接触,就会有电产生。下列给出的现象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 天空中的雷电,能劈倒地面的大树B . 将两种金属丝接成一根弯杆,一端含在嘴里,另一端接触眼皮,眼睛有光亮感C . 用金币和银币夹住舌头,金币与银币相碰时,舌头有酸苦感D . 钩在蛙腿上的铜钩与铁盘接触,蛙腿发生痉挛14. (1分)两只硬橡胶球,带有等量正电荷,按图所示方式连接,一个金属小环M串在一根光滑的绝缘杆上,位于两硬橡胶球中间,恰好平衡。若用绝缘棒将金属小环向右侧稍移一些,释放后,小环向中间处运动,则M带_电(“正或负或不带”) 15. (6分)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之后,小乐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如图甲所示,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则: (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_。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_。 A . 小钢球B . 塑料泡沫小球(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_。 (4)做完以上实验后,小乐同学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 A . 带负电B . 不带电C . 两种情况都有可能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12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