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场址森林经理学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场址森林经理学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场址森林经理学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场址森林经理学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场址森林经理学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经理学设计说明书-林学103班-刘欢欢 森林经理学设计说明书(普通高等教育)学 院林 学 院专业名称林 学班 级林学103班学 号100114324姓 名刘 欢 欢老 师亢 新 刚目录一、设计地区的林业生产条件1(一)自然概况11、地理位置12、森林分布1(二)自然概况11、自然地理12、地质及土壤23、气候条件2(三)森林资源3(四)经济条件7(五)过去经营状况8二森林资源特点8(一) 检查调查材料81.1 调查簿的数据更正81.2 龄组的划分9(二)森林资源统计与分析92.1各类森林资源统计表92.2各优势树种平均调查因子计算9(三)分析设计地区的森林资源特点143.1各优势树种面积、蓄积量按龄级分布表143.2各优势树种按地位级面积分布表143.3各优势树种按郁闭度面积分布表143.4各优势树种平均调查因子14三 确定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15(一)森林经营方针15(二)经营目标15(三)森林功能区划与分类经营15(四)森林经营规划164.1森林经营类型组织164.2公益林经营规划设计原则164.3商品林经营规划设计原则16四、主产利用设计17(一)确定主伐方式17(二)确定主伐年龄:17(三)年伐量计算17五、森林经营措施设计22(一)抚育方式22(二)森林更新22(三)林分改造24(四)森林保护24(五)森林副产品及多种经营255.1非木质资源经营255.2森林游憩规划25六、预期效果及存在问题266.1设计地区预期效果266.2 存在问题26一、设计地区的林业生产条件(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285320,北纬471050,即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场址。林场总面积6394ha,南北长11km,东西宽6.25km。林场距火车站林业城镇26km,现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2、森林分布林场的森林分布,是代表着小兴安岭中心地区原始的典型分布,为红松阔叶林的中心地带。主要乔木树种有:红松、云杉(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冷杉、落叶松、黄菠萝、水曲柳、榆、枫桦、椴、山杨、白桦等。其中以红松为最多,占面积64%;云杉次之,占面积13.2%,是我国现有保存下来的较大片原始红松林基地之一。天然林的林型基本可划分11个,有:谷地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枫桦红松林、椴树红松林、柞树红松林、鱼鳞云杉红松林、云杉冷杉林、冷杉云杉林、落叶松林、杨桦林、赤杨林等。以枫桦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分布面最广,落叶松林只有残存一小片。(二)自然概况1、自然地理林场的山脉属于小兴安岭南部达里带岭的东坡,达里带岭是小兴安岭山脉南端最大的一条支脉。场内地形比较复杂,最高为岭来东山,位于林场北部,海拔707.3m。一般坡度在1015之间,北坡缓而长,南坡陡而短,经常可遇到25以上,甚至40的陡坡。永翠河是本区主要河流,发源于达里带岭的中部,为西南岔河的支流,西南岔河流入汤旺河,汇入松花江,属于松花江水系。场内有一主要河流,为永翠河最大的支流之一,发源于林场北部的第1林场(岭来东山),贯流整个林场中心,并有小溪汇入后于林场的南北第24林班处流入永翠河。此河流让林场用水更加方便。2、地质及土壤林场地质结构是以古代的沉积岩和结晶岩、花岗岩及花岗斑岩为主。土壤有三大类:即山地灰棕色森林土(简称灰棕壤)、草甸土、沼泽土。山地灰棕壤:该土壤分布面积最广,各种类型的原始红松林及破坏后生成的次生林下均有分布。这类土壤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透水性一般良好,表层腐殖质含量高,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含有多重植物营养元素,土壤费力高,适合于林木生长。其中山地灰棕壤又可再分为四个亚类:山地灰棕壤、山地灰化灰棕壤、山地潜育灰棕壤、山地草甸灰棕壤。具有上述土壤的特征,占地面积较其它三个亚类土壤场属这一亚类。有山地灰化灰棕壤,比较贫瘠,占地面积小,比较少见。鱼鳞云杉红松林下的土壤属于这一亚类。还有山地潜育灰棕壤,分布在地形较平缓或母质粘重的地段,受季节性冻层及排水不良的影响,在土壤的下层产生潜育过程,土壤剖面的下部可见蓝灰色的低铁化合物或大量铁锈斑。云冷杉红松林下的土壤,属于这一亚类。最后是山地草甸灰棕壤,在老采伐迹地及疏林下,由于草甸禾本科植物侵入形成,表层有以草根盘结层,不利于林木的天然更新。草甸土:该土壤分布于林间隙地,生长着繁茂的草甸植被,土壤腐殖质层深厚,肥力高,适于开垦种植蔬菜或粮食作物。沼泽土:发育于林区低湿地段。3、气候条件本区气候夏季受太平洋季风影响,温凉多雨;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冷气压影响,严寒干燥。年平均气温0.5,最高在7月为19.2,最低在1月为-21.4。年平均最高气温7.5,最高出现在7月为24.6,极端最高温33.6,一般在小、大暑前后晴朗天;年平均最低温-6.6,1月份为-29.0,极端最低温-41.2,一般在小、大寒前后晴朗天。年平均温差53.6。年平均地表温度1.7。平均最高地表温度13.9,最高月在6月,达35.4,平均最低地表温度-9.6,最低月在1月为-31.5。极端最高地温54.5,极端最低地温-45.0。全年蒸发量732.4mm。夏季蒸发量要比冬季大11倍多,7月份最大,1月份最小。林内蒸发量比林外小79.1。全年降水量734.7mm,多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60%,为443.4mm。全年平均降水日数12015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7%左右。10月中旬开始降雪,5月上旬化雪,积雪期140150天,河谷地区积雪在20cm左右,阴坡山地为5060cm。融雪期约一个月。河流结冰期长达六个多月,10月下旬结冰,11月中旬封冻,4月中旬开冰,5月初旬流冰消失。无霜期100120天,晚霜在5月中旬,最晚在6月19日,早霜在9月中下旬,最早在9月12日,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危害。本区主风方向为西风和西南风,尤其冬春两季西风和西南风初旬频率最大。全年中西南风占优势。风速年平均1.3m/s(一级风左右),最大风速10.0m/s(5级风左右)。林内平均风速较林外小4倍左右。本区大多数乔木树种的生长期,从5月上旬当气温为6.7时开始。4月末树木开始萌动,10月初气温降至2.6时禾灌木开始休眠。植物生长期为120天,平均气温为15.9。(三)森林资源林场总面积为6394ha,有林地面积为6132.4ha,森林覆盖率达95.9%,总蓄积量为1416475m3,其中以红松为优势的林分占绝对优势,占有林地面积的64%,占总蓄积量的77.5%。林业用地面积6243.1ha,非林业用地面积为150.9ha,天然林蓄积为1387190m3,其中成过熟林蓄积占87.3%,人工林蓄积量为25475m3,占总蓄积量的1.8%、天然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255.4m3/ha,人工林为36.6 m3/ha,疏林地为54.9 m3/ha。天然林按郁闭度级分配的面积和蓄积量的关系如下表:郁闭度级面积(ha)占面积的百分比(%)蓄积量(m3)占蓄积量的百分比(%)疏(0.20.3)339.36.3445003.2中(0.40.6)3986.773.5104332075.2密(0.70.8)1097.620.229937021.6合计5423.61001387190100注:中等郁闭度(0.40.6)比例最大,面积占73.5%,蓄积占75.2%。天然林按郁闭度级、龄组分配的面积:郁闭度级总计幼龄林中龄、近熟林成过熟林ha%ha%ha%ha%疏(0.20.3)339.3100%6.323.77.04.137.711.05.6277.981.96.7中(0.40.6)3986.7100%73.5298.77.552.0307.57.745.73380.584.880.9密(0.70.8)1097.6100%20.2252.122.943.9327.029.948.7518.547.212.4合计5423.6100%100574.510.6100672.212.41004176.977.0100天然林按郁闭度级、龄组分配的蓄积量:郁闭度级总计幼龄林中龄、近熟林成过熟林m3%m3%m3%m3%疏(0.20.3)44550100%3.28.01.91.837707.63.24028090.53.2中(0.40.6)1043320100%75.2184701.841.0425804.140.698227094.179.4密(0.70.8)299370100%21.6257708.657.25884019.756.221476071.717.4合计1387190100%100450903.21001047907.6100123731089.2100成熟林总面积为4176.9ha,成过熟林总蓄积量为1237310m3,其中红松的蓄积量最大,所占比例达65.3%,其次为云杉16.9%。天然林总体平均生长率1.77%,每公顷生长量4.871 m3,总生长量为24553.26m。1.总面积: 6394ha 面积(ha) 占百分比(%)林业用地:6243.197.6其中:天然林5430.5(85.0)人工林701.9(10.9)疏林地69.4(11.0)苗圃用地20采伐迹地37.9(0.6)林中空地1.4非林业用地150.9(2.4)其中:农用地:84.3(1.4)河流、道路:7.3(0.1)特用地:46.4(0.7)未利用地:12.9(0.2)天然林面积中:5430.5100成过熟林:5176.976.9中龄林、近熟林:672.212.4幼龄林:574.510.6母树带、团:6.90.1有林地面积中:6132.4100天然林:5430.5人工林:701.9其中:人工红松林348.2人工落叶松林343.2人工樟子松林10.52.蓄积量:活立木总蓄积量:1416475 m3 蓄积量(m3)占百分比(%)天然林蓄积:138719097.9其中:幼龄林蓄积量:45090(3.2)中龄林、近熟林蓄积量:104790(7.4)成过熟林蓄积量:1237310(87.3)人工林蓄积量:254751.8其中:人工红松林:10670(0.8)人工落叶松林:14545(1.0)人工樟子松林:260 疏林地蓄积:38100.3平均每公顷蓄积量蓄积量(m3/ha)天然林:255.4其中:幼龄林:78.5中龄林、近熟林:155.9成过熟林:296.0人工林:36.3其中:人工红松林:31.0人工落叶松林:42.0人工樟子松林:25.0疏林地:54.93.成熟林按组成树种统计的蓄积量:成熟林总面积: 4176.9ha 成过熟林总蓄积量: 1237310 m3 其中各组成树种蓄积量蓄积量(m3)占百分比(%)(1)红松80784065.3(2)落叶松69400.6(3)云杉20969016.9(4)冷杉211601.7(5)水曲柳52700.4(6)黄菠萝160(7)榆树188001.5(8)桦树1036408.4(9)柞木360(10)色木14800.2(11)椴树535504.3(12)杨树74400.6(13)赤杨9800.14.天然林主要树种的生长率、生长量及枯损率1、生长量、生长率计算用单木生长率发及材积差法计算的生长率(Pv)(1)生长率(Pv):a.材积差法计算的各树种生长率(Pv) 红松 1.04 白桦 5.95 云杉 2.13 榆树 1.65 冷杉 3.55 枫桦 1.86 椴树 3.04 色木 2.64 山杨 3.26 水、胡、黄 2.26b.单木生长率法计算的各树种生长率(Pv) 树种 Pv 精度(%) 红松 1.34 85.8 云杉 2.87 79.8 冷杉 3.08 90.9 色木 2.98 53.7 山杨 5.59 50.0 白桦 7.30 64.1 椴树 4.01 65.5 榆树 1.33 70.6 枫桦 2.14 62.2 水、胡、黄 2.49 60.9c.总体平均生长率()材积差法: =1.77406=1.77%单木生长率法: Pv=2.1455=2.15,精度97.11%(2)生长量(Zv):a.每公顷生长量估计值():材积差法:单木生长率法:=5.907 m3,精度72%b.总体(林场)总生长量:材积差法: 用生长率求=1.77%1387190=24553.26 m3 用每公顷生长量=4.8715430.5=26451.97 m3单木生长率法:用生长率求=2.15%1387190=29814.59 m3 用每公顷生长量=5.9075430.6=32077.96 m32、枯损率各树种的枯损率见下表:树种枯损率(%)树种枯损率(%)株数材积株数材积红松云杉冷杉椴树2.952.042.121.502.782.722.451.85白桦水、胡、黄枫桦榆树0.331.621.822.130.943.652.911.20山杨1.358.09色木0.891.20以上数据系根据1974年在凉水实验林场用模拟样地法进行森林清查时,在51个小班中的1530个样地内的11713株样木调查资料中取得,因未分出枯损年代,故枯损率只能说明当前总得枯损情况。如用各树种枯损材积加权平均估算,则林场主要树种总的平均枯损率为2.67%。查各树种的枯立木的枯损年代,以5年预估,则各主要树种年平均枯损率为0.53%。林场每年净生长率为2.15-0.53=1.62%。(四)经济条件林场所在地区居民较多,交通较方便,开展各项经营活动时,劳动力不难解决。本地区为佳木斯造纸厂的原材供应基地之一,生产的云、冷杉木材基本供应造纸厂。生产的各种木材产品都有销路,大枝桠作林场居民烧材,小规格材与等外材供林场的小型加工厂加工成各种木制品。(五)过去经营状况本次调查数据为1974年与1956的调查数据对比,发现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89.8%增长到95.5%;人工林面积由原来的108.0公顷激增为701.9公顷,为发展速生丰产,永续经营利用,教学和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天然林的面积比原来的增加435.3公顷,由于森林经营利用活动的开展及林场的发展,农业用地面积从前调查的增加到84.3,给林场全面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956年到1980年林场以出材与人工造林作为主要任务,1980年经林业部批准划定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后,林场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开展多种经营,立足山川河流、森林景观、野生动物等旅游资源为主,适度谨慎的开展生态旅游,目前已发展为AAAA级旅游景区,增强了自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森林资源特点(一) 检查调查材料调查材料见附录二:设计地区的森林调查因子一览表及林班调查簿统计表。经检查各栏填写均正确,并补充完未填项。地类根据原来的要求(林分郁闭度0.1-0.3时应属疏林地)来确定出疏林地。并根据附录一:主要树种龄组划分表来确定各小班优势树种的龄组。根据表中所给的每公顷蓄积*小班面积,得到小班蓄积量。计算结果见附录二。1.1 调查簿的数据更正 将小班调查卡片整理成册,即调查簿。调查簿是森林经理调查(二类调查)最基本的成果之一,也是设计的原始资料之一。调查簿包括调查簿封面(附录1)和小班调查因子一览表。根据调查簿进行森林资源的统计和分析,并设计经营措施。如果调查簿有错误,将影响后续统计、分析和一系列的设计成果。因此,在使用调查簿数据之前,必须对调查簿进行仔细检查与整理。检查、整理调查簿时应注意以下各项:(1)调查簿中各栏的填写是否正确,有无缺项及错误不清之处;(2)小班(细班)株数和蓄积量计算是否正确;(3)小班(细班)林分蓄积量不应包括疏林地与散生木的蓄积量;(4)郁闭度用十分法表示。有林地(包括毛竹林)小班取一位小数,疏林地小班取二位小数。灌木林、杂竹林覆盖度用百分数表示,取整数;(5)各小班地类确定是否正确;(6)复层林的小班蓄积量应分别林层计算;(7)汇总各小班的材料,之后对调查簿封面(附录2)进行统计、填写。1.2 龄组的划分按上述16点要求检查小班调查因子一览表,并按主要树种不同对有林地小班(细班)的龄级进行龄组(幼、中、近、成、过)划分。(二)森林资源统计与分析 2.1各类森林资源统计表为了掌握调查地区的森林资源特点,需要编制各类森林资源统计表,包括: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林种统计表、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用材林面积蓄积按龄级统计表、经济林统计表、竹林统计表、灌木林统计表、乔木树种面积蓄积统计表(附录)。其中,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之和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率。林木绿化率有林地、灌木林和四旁树占地面积之和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率。从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中分析出8林班与17林班的森林覆盖率均为95%,12林班为99%,13林班为99%,调查的8、12、13、17林班的总计土地面积为870ha,其中763.8ha为天然林,78.2ha为人工林,无林地有8.7ha,非林地为19.3ha,所得出的总体森林覆盖率为98%,天然林5大部分生长力都较好。2.2各优势树种平均调查因子计算在商品林或公益林中,各优势树种的统计数据是分析鉴定森林资源、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确定主伐量的重要材料。因此,需要分别商品林和公益林,对各优势树种,按龄级、地位级、郁闭度、自然度等调查因子统计汇总,计算平均调查因子。从森林面积蓄积统计表分析,8林班面积192.9ha,总蓄积量为38604m。其中人工落叶松、红松、云冷杉占地面积较大,天然红松的蓄积量最高。天然落叶松属于疏林,过熟林所占面积最大,蓄积量也是最大。12林班总面积203.4ha,蓄积量42231m,包括天然红松,云冷杉,软阔三类型的优势树种,红松占地面积较大,蓄积量也是最高。过熟林偏多。13林班总面积227.1ha,蓄积43183m,云冷杉占的面积最大为104.3ha,而红松蓄积量最高为21550m,本林班中龄林偏多,正处于生长高峰期。17林班总面积218.6ha,总蓄积41555m,红松占多数,且多为过熟林。综上所述,所调查林班中多为红松,蓄积量较大,过熟林较多,且还有部分疏林地有待造林。2.2.1编制林班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与各类蓄积量统计表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见附表1。2.2.2编制大龄级表以红松为优势树种,编制好的大龄级表见附表22.2.3平均年龄的计算从大龄级表分析可知:人工落叶松只有8林班有,且均为龄级,蓄积量达4720m,天然落叶松也只存在于8林班,为龄级。人工落叶松也只有8林班有,为龄级,面积为41ha,蓄积为3280m,天然红松林在4个林班共占地420ha,蓄积102075m,蓄积最大出现在龄级。云冷杉共占地251.6ha,蓄积为44317m,蓄积最大在龄级,软阔共占地82.3ha,蓄积为9201m,最大值也出现在。表2-1 人工落叶松平均年龄计算龄级平均年龄(a)龄级平均年龄龄级面积(s)a*s龄级平均年龄(a)2537.293025合计37.2930表2-2 天然落叶松平均年龄计算龄级平均年龄(a)龄级平均年龄龄级面积(s)a*s龄级平均年龄(a)2009.91980200合计9.91980表2-3 人工红松平均年龄计算龄级平均年龄(a)龄级平均年龄龄级面积(s)a*s龄级平均年龄(a)2541102525合计411025表2-4 天然红松平均年龄计算龄级龄级平均年龄龄级面积a*s平均年龄计算公式3017.3519A=a*s/s=136.1214=136(年)5056.728357054.33801909.081011012.013201302.0260150304500180222.74008619016.03040合计42057171表2-5 云冷杉平均年龄计算龄级龄级平均年龄龄级面积a*s平均年龄计算公式3025.2756A=a*s/s=57.497=58(年)5044.622307048.834169089.7803711010.011001305.065017528.34952.5合计251.621177.5表2-5 云冷杉平均年龄计算龄级龄级平均年龄龄级面积a*s平均年龄计算公式3025.2756A=a*s/s=84.1717=84(年)5044.622307048.834169089.7803711010.011001305.065017528.34952.5合计251.621177.5表2-6 软阔平均年龄计算龄级龄级平均年龄龄级面积a*s平均年龄计算公式154.770.5A=a*s/s=57.497=58(年)45552475652.1136.510020.52050合计82.34732如上表计算,得出不同优势种的平均年龄,发现人工落叶松平均年龄处于中龄林阶段,天然落叶松林为过熟林,人工红松还处于幼龄林阶段,天然红松林处于成熟林阶段,云冷杉平均在中龄林,软阔多为近熟林阶段。2.2.4平均地位级首先,统计出优势树种各地位级的面积。然后,以加权平均法求得平均地位级。地位级平均地位级代表数字1234面积0239.6167.150.32.62.2.5平均郁闭度以面积加权平均法求优势树种的平均郁闭度(次林层郁闭度加入主林层郁闭度中计算)郁闭度0.20.30.40.50.60.70.80.9平均面积70177.9103.9145.271600.502.2.6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平均生长量和平均每公顷生长量的计算以优势树种各龄级的有林地面积除其蓄积量即得该优势树种及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各龄级的总蓄积被平均年龄除即得平均生长量,然后各龄级的平均生长量相加即得优势树种的总平均生长量。优势树种及各龄级的平均生长量被优势树种及各龄级的面积除即为平均每公顷生长量。表2-7 天然红松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与平均生长量计算过程龄级总计蓄积118678648436.01620.02040.0480.07190.0692993960.0102075面积17.356.754.39.012.02.030.0222.716.0420.0平均每公顷蓄积68.55138.8155.4180.0170.0240.0239.7311.18147.51750.95各龄级平均年龄30507090110130150180190136龄级平均生长量39.53157.28120.518.018.53.747.9384.9920.84811.34各龄级每公顷平均生长量2.292.772.22.01.51.81.61.731.317.3表2-8 云冷杉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与平均生长量计算过程龄级总计蓄积497568779164126521700700822944317面积25.244.648.889.710.05.020.3251.6平均每公顷蓄积197.42154.64187.29145.05170.0140.0290.781281.68各龄级平均年龄3050709011013017584龄级平均生长量169.83137.94130.91140.5815.455.3847.02643.13各龄级每公顷平均生长量6.583.092.681.571.551.081.6618.21表2-9 软阔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与平均生长量计算过程龄级总计蓄积4975126521700822944317面积25.289.710.020.3251.6平均每公顷蓄积197.42145.05170.0290.781281.68各龄级平均年龄309011017584龄级平均生长量169.83140.5815.4547.02643.13各龄级每公顷平均生长量6.581.571.551.6618.212.2.7.编制用材林近、成、过熟林组成树种蓄积统计表见附表3(三)分析设计地区的森林资源特点3.1各优势树种面积、蓄积量按龄级分布表见附表4此表通常称为小龄级表,它为用材林统计组成树种的蓄积量与计算材种出材量提供依据,要以林班,小班为单位,分别对优势树种进行统计,并且总计值与大龄级表上合计值一样。3.2各优势树种按地位级面积分布表地位级平均地位级代表数字1234面积0239.6167.150.32.63.3各优势树种按郁闭度面积分布表优势树种郁闭度合计平均0.20.30.40.50.60.70.80.9红松70177.9103.9145.271604570.53.4各优势树种平均调查因子优势树种林龄地位级郁闭度每公顷蓄积(m3)平均生长量(m3)总每公顷红松(天然)1200.5243.04 850.62.025 红松(人工)300.680.00 109.32.667 落叶松(天然)1900.3200.00 10.421.053 落叶松(人工)40.790.862.11 115.71.523 白桦、山杨1080.589.20 67.970.826 云、冷杉82.30.45171.36 544.52.082 由上表可知,人工红松全为龄级,人工落叶松全为龄级,说明人工林均属于同龄林树种,结构单一,天然落叶松只有一个小班有,说明天然落叶松很少。天然红松有9个龄级,面积与蓄积所占比重最大在人工龄级,分别为53%,67.9%,都已超过半数,其次是龄级,说明红松已在成过熟林阶段,应尽快进行采伐。最主要的三个树种红松平均每公顷最高,平均生长量红松领先,说明红松为主要树种且生产力高,松子产量可以提高收益,有很好的经营前景。林下,红松,人工红松,云冷杉,软阔都存在幼龄林树种,都可补充更新。三 确定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一)森林经营方针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设计地区的森林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现状、经营特点、技术与基础条件等,我们确定了针对该地区的森林经营方针。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产业发展为重点,科学技术为依托,多资源多功能综合利用;(2)实行分类经营,定向培育,集约管理的经营管理策略;(3)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经营效益,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高效益的林业产业体系。(4)发展林下经济,合理利用森林空间资源,为农民增收致富。(二)经营目标本经理期的经营目标是根据现有森林资源状况、林地生产潜力、森林经营能力和当地经济社会情况等综合确定的。具体包括:(1)森林覆盖率:对疏林地和未成林区进行改造,将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2)有林地面积:保持现有有林地面积的基础上,对未成林地进行改造,使其变成有林地;(3)林木年采伐量:合理确定各优势树种的年伐面积和蓄积,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4)森林资源结构优化调整:优化现有的林种结构、用材林树种结构和用材林龄组结构,加强抚育措施,使占有面积大部分的幼龄林尽快成长成可用的近熟林和成熟林;(5)长远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对资源进行利用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保护,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林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使森林健康与活力得以维持,对生态体系与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三)森林功能区划与分类经营根据区域自然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生态区位、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土地利用方式等的差异性,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原则,划分森林功能区,例如:森林集水区、生态景观游憩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人文遗产保护区、森林灾害防控区、木质林产品经营区、非木质林产品经营区等。在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小班为单元,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进一步划分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商品林以生产木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它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四)森林经营规划森林经营规划是根据公益林和商品林主导利用功能的不同,按照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原则,组织森林经营类型,制定经营措施,对森林进行科学经营管理。4.1森林经营类型组织根据二类调查资料和森林资源状况,按林种、树种、起源、立地条件及经营目的不同,以小班(细班)为单元组织森林经营类型。考虑生态重要性、林权、经营目标一致性等因素,将经营目的、经营周期、经营管理水平、立地质量和技术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小班组织成经营类型。经营类型是基本经营单元和规划设计单元。4.2公益林经营规划设计原则根据公益林经营目标的不同,分别确定经营技术与培育、管护措施,包括造林、抚育和更新改造等,维持和提高公益林的保护价值和生态功能。公益林的更新造林,应充分利用自然力进行生态修复。人工林应采取保护天然幼树、幼苗等措施,增强自然属性。公益林可以限量规划抚育间伐、低效林改造和更新采伐,引进乡土珍贵树种,提高公益林的经济产出潜力。4.3商品林经营规划设计原则商品林经营规划应体现以市场为导向,在确保生态安全前提下,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实行定向培育、集约经营,最终以达到永续经营的目的。各经营类型的面积、蓄积统计表经营类型优势树种龄级合计平均年龄以上天然红松林红松面积118678648436.01620.02040.0480.07190.0692993960.0102075136蓄积17.356.754.39.012.02.030.0222.716.0420.0四、主产利用设计主产利用是林业生产中一项重要措施,影响森林经营的整个生产过程及其经济任务的顺利完成。(一)确定主伐方式根据设计地区森林的具体条件与森林采伐更新条例的规定,在有利于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和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前提下,本着有利更新、方便木材生产的原则,为每个经营类型确定适宜的主伐方式并阐明理由。本次试验设计针对天然红松林,应采用皆伐和择伐的择伐方式。(二)确定主伐年龄:见表经营类型主伐年龄龄组包括龄级面积ha蓄积m3平均生长量m3/ha年龄龄级天然红松141-160幼龄林 749050196.81中龄林 63.310056138.51近熟林12204018.55成熟林 32.0767051.62过熟林及以上238.773259405.83合计420102075811.34(三)年伐量计算(1)平均生长量法 Ew= Z1+ Z2+ Z3+ + Zn =m1/a1+m2/a2+ mn/an Sw= Ew / m式中:m1,m2,mn各龄级蓄积量;z1,z2,zn各龄级平均生长量;a1,a2,an各龄级年龄中值;Ew年伐蓄积;Sw年伐面积;m成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下同)。(2)区划轮伐法Sw=S/uEw=Swm式中:S经营类型森林总面积;u轮伐期。(3) 成熟度法Sw=(S成+S过)/aEw=(M成+M过)/a式中:S成,S过成、过熟林面积(下同);M成,M过成、过熟林蓄积(下同);a一个龄级的年数(下同)。(4)第一林龄公式Sw=(S近+S成+S过)/2aEw= Swm式中:S近近熟林面积(下同)。(5)第二林龄公式Sw=(S中+S近+S成+S过)/3aEw= Swm式中:S中中龄林中最大的一个龄级的面积。(6)数式平分法Ew=Vw/u+Zw/2Sw=Ew/m式中:Vw经营类型现有总蓄积量;Zw经营类型的总平均生长量。(7)曼特尔利用率法Ew=2Vw/uSw=Ew/m2、年伐量确定上述公式只是反映了某些方面的要求,不够全面,另外,在林分按龄级分配不均匀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采伐量有时相差很大。因此,必须根据经营与利用要求,选择和确定各经营类型在复查期的标准年伐量:(1)市场需求(2)森林实现永续经营利用(3)发挥森林的防护级能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考虑:(1)确定的标准年伐量应不小于按林况计算的年伐量;(2)采用的年伐量不应该在复查期内采伐到近熟林或使大量林分在复查期内变为过熟林,也不能在复查期终了后成熟林的采伐量显著降低,应努力使各龄级的林分面积分配趋于均匀。经计算得天然红松林幼、中、近、成、过五个龄组所占蓄积比例分别为8%、12%、0.6%、76%、3.4%成熟林占优势的用材林以面积轮伐、林龄、林况、蓄积结合生长量的公式为基础确定标准年伐量。经营区和经营类型主伐年龄按生长量按面积轮伐按成熟度按林龄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红松天然林1411603.34811.343.74909.213. 544046.512.6852939.796按林龄按林况按法正蓄积按蓄积结合生长量标准年伐量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5.71320.9962.4556.20885.80136110.072447.175.110673、择伐年伐量计算用材林各经营类型年择伐量计算结果表 单位:亩、立方米经营类型择伐强度面积蓄积合计26.4418.2天然红松林40%26.4418.24、补充主伐量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