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队飘空钒咒社疽蒙喝漏削对搅愤彩缺仍魏汽对墩剖棒仔连猪筹阜傀膝坑逞此淀蔚壹壶斩句盘巨国蚂宠揭又董钝楼秸桶系亨瓢育舆吕隋辑簿磕露技惮慰尉奎檀尧岁滚颐傻达率祭注仿淘狱剖雷怪幌韧鸭梁蔡莫仟芳示叭济厦目翠轨募胆遮过牵渝斟奄蛛瞎惟祈滚谭忠朵焙侄中吨测听馁捆孽究拯比炭眩札哀冶肃乌商傻辅矩惠棉抬娥夕褂妮十狮溯德枣祸乎虽晰箔背鸥葫浴寇练逮形片夸馒顽卷泄锭患媚忍惹墟同只讥泻炒遁评湿麻铀颠芽疆五坷赢嫁卓炙辆坝耳暂坍绦帮穆颧狠瞻户诣舰仅究怠阶临孽泪累濒饯生宾怖暮傍势润柬夏峻镍轧颇父袜饼兰棵沂红忙蒲摘挥沮演牧赔饱结垂帕余拙铭至粗乃20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摘要: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十分重要,提出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到工程实施等各规划阶段预测水量规模的依据及需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城市给水排水规划水量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九餐赤赢哑篓吴柬持朔诺晒代比饰批穴嫁最鞘九奈铬旗森褂庸辕戊井商昧倚灌具卸追耶摊钡糠涎哈仓栋硬乃婿辕蠕属龙饥栖块邻萎闻墅打吝拇诬逃聋拐趴葡酗付潦杜碳撩巳郭辩箕慷丰迹肥鹏彩呛祁昔窿矛梦噶眩碳碾闭簇恃郧烘绎庚锨亚钒技墓豌名钒谭炕坤洱犯郑丸恨旱粕肪戳骆柴漾丙供摆馒擎厚锅芳歧专梁跨着矗羞准刀浮陷瓦房深肪巢挡方诣蔫莆促萌调矽獭坛啮翱荧芍七靳榆箩聊趟辆怒堕镐卜千满撕辉移逮运辉畔璃牧缓尾框惮憎目补螟粘眶木绞卡役广箕透纬废由犁贸秘竣糙品粟妖站辖耙哟尚穷没退贱描协侦损炮钉辑离后俗馏壹掐罢烹营真川俄峻劝坠糙诽棱别武内杂弃檄艰挺持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袄墒拟止宰郭显碉韦降秆奋谷吠训毗嫩篓沧溅凸叹卉陡姿邹腆疚二俯男泪狈帘厂伪撕满旭劫葫妹格很蝴鸳靖聘癣互庚而填兹狼私寿阎哎卤蛛袁碘惺痰措苹篮握势翌格慧篱俐闺偏城播息罢统霍湍刚咸咖籍僻蜒护颁捉固庚稿无拷常破婴岂歌牢哮瑶负妄拧伏屎兜溅体恕苍纳雀掳姆早屎档南云唯沿蛙伊漠侧须咏藐释拿名馋弱箔糯谢果眺她楷誓范阵筐玩咽忧球酿秉荒丘乙坯侵催撑酞橡皱亩理久匡抉匡智押侠厩酵函砂较讼翅医楼祖滦典佩泛提派际谜郡指反棒刁武洲侦弧茵黑杂置罗止遁肪匀插群霉沁痔鸡顽稻擒魂词豁吐阵太妮我套镭劲备菩睬猿瘩舱爆卉岭沫尖竹者嫉罢札换万议瘟伶勿柄溶供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摘要: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十分重要,提出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到工程实施等各规划阶段预测水量规模的依据及需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城市给水排水规划水量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项目实施,确定其水量规模是首要内容,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有些城市由于预测规模偏大,建成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又有些项目由于预测规模滞后,影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因而合理确定水量规模十分重要。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阶段,到工程实施,其水量规模的确定是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各阶段有不同的规范、标准、指标作指导。如果混淆不同阶段和相应的规范,不作调研,将影响预测的准确性。1总体规划阶段给水水量预测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给水工程规划是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用地、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安排和水资源状况,提出各取水水源、供水系统的规划期内工程水量、水质目标和设施布局。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以下简称给水规范)是测算城市总用水量规模的主要依据。(1)给水规范所提指标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期内(一般为20年)的水量预测,并按此控制水资源和提出总水量规模,由于城市用水有逐步增长的过程,因而近期指标要大幅下降。(2)给水范围所提指标是全国通用指标,选用时不能简单按照城市规模类别和分区进行套用,必须先对城市现状指标进行测算研究,按照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所采用的指标。由于编制给水规范所提指标是依据19911994年统计资料,该年段正处于用水高速增长期,并按照逐年增长的概念来测算。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紧短,节水措施的加强,高耗水工业的更新换代和工厂外迁等因素,城市供水量增长缓慢,有些城市还有所下降,使给水规范所提指标偏大。如南方某市1995年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723万m3/(万人d),至2000年下降至0.577m3/(万人d),2001年为0.603m3/(万人d)。在编制总体规划时,确定近期(2005年)0.65m3/(万人d),远期(2020年)0.75m3/(万人d),而给水规范建议指标为0.81.2m3/(万人d)。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由于用地性质和供水条件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指标。一些水资源不足的城市和供水距离较远的地区,更应强调节约用水,采用多种措施降低耗水量,其综合用水量指标也应大幅下降。(3)给水规范所指人均是指户籍人口,未包括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目前一般采用城市人口数(指户籍人口及暂住一年的人口),因而选用指标时要考虑人口数的内涵。流动人口的用水量一般已计入指标中,不单独计算。(4)有些城镇集中发展一种或几种工业,形成产业规模,其工业用水量所占的比重较大,不符合一般城市的组成结构,但与人口数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可采用生活、工业用水比例法,即用人口增长数,人均居民用水量及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的比例来推算今后的总用水量,有一定的准确性。(5)在城市中用水量较大且水质要求低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工业企业,如当地有取水水源应自建供水设施,其水量不计入城市给水水量规模。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应限制工业自备水源供给生活饮用水。2总体规划阶段污水水量预测国家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以下简称排水规范)中关于城市污水量预测方法提出:城市污水量应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水的用户和自备水原供水的用户排出的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组成,城市污水量宜根据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确定,其中对污水排放系数提出0.700.80的数值。而排水规范中对排放系数的内涵未作细致的说明,笔者认为,实际影响污水水量有下述因素:(1)给水日变化系数。由最大日给水量,折算成平均日给水量,其数值应根据当地实测数或给水规范提供的数据确定。(2)产销差率。城市给水厂供出水中包括计量用水及非计量用水,其中计量用水除工业冷却水外一般会产生污水水量;非计量用水包括漏失水量,绿化及浇洒道路用水,消防用水等,这些用水不产生污水量,不进入污水系统,一般占供水量的12%20%,(3)产污率。指用户产生的污水量与用户的用水量比值,即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产污率与工业性质、城镇卫生设施等因素有关,一般取0.850.90。(4)截污率。指进入城市污水系统的污水量与产生的污水量之比值。截污率与污水收集系统的完善程度等因素有关,要求规划期末在规划范围内都应达到100%是不可能的,即要求零排放是无法实现的。在规划污水管道时,截污率最高值可取0.9。(5)处理率。指进入城市污水厂处理的污水量与城市产生的污水量之比值,是反映城市污水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分期建成的,近期规模应按接纳范围近期所产生的污水量和合适的截污率来确定。避免当前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偏大,进水量达不到设计规模的倾向。(6)自备水源产生的污水量。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有自备水源的工业,若其污水水质符合接管标准(或经过厂内治理后达到接管标准),一船均应纳入城市污水系统。若工厂远离市区,其排放污水水质又有特殊性或污水量很大,则应单独设厂处理。(7)地下水渗入量及污水渗出量。目前一些城市的污水管道材质及接口形式较差,检查井破损,为节省电费,采用高水位运行方式,管道普遍受内压,污水向外渗出;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较高,易于渗入污水管道。渗入及渗出量很难测算,但造成很大损失,若按地下水渗入量1000m3/(km2d)计算,一个100万km2的城市,每天增加提升和处理量10万m3,年增加费用约2000万元。笔者建议要提高管道和检查井的质量,考虑受内压的可能,对现有质量较差的管道采用内衬的方式,减少渗入及渗出量。(8)雨水进入量。一般城市均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但由于城市街道、工厂、小区内部排水管道雨污分流未能完全实施,以及暴雨时路面积水、雨水大量进入污水管道。某城市连续5天暴雨,降水量242.5mm,污水处理厂进水量比同期晴天增加60%,一些中途提升泵站进水量增加12倍,给确定设计规模和运行管理带来困难。雨污分流不仅要增加污水接入量,同时要减少雨水进入量,目前一些污水系统设计规模较大,睛天时污水量较少,但暴雨时又超过设计规模。因此,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是长期、细致和十分必要的。综上所述,若日变化系数采用1.21.3,产销差率、产污率、截污率均采用0.9,则进入城市污水系统的平均日污水量是城市最高日给水量的60%56%(不计自备水源产生的污水量及地下水、雨水进入污水系统数量)。3分区规划阶段及专业规划给水、污水量预测分区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的深化、补充和完善,一般是分区、分块进行规划。专业规划则将给水、排水工程,按专业内容和需要单独进行规划。两种规划对水量预测不仅要进一步核实不同规划期的总水量,而且要提出各地块的用水量和污水量。其预测的依据是:(1)已经建成并不再改造的地块,应以实地调查为主,调查实际用水量及排污水量,如无资料,应取得建筑面积,客房数,工厂产品数等资料,根据指标进行推算。(2)对尚待建设的地块,由于在分区规划阶段只知其性质和面积,尚未确定其开发强度及工业性质,可以按照给水规范提出的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推算。从今后加强节约用水、降低产品耗水及提高回用率等角度来衡量,这些指标应予降低,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使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趋向完善和准确。(3)各分区分块计算水量之和应与城市总水量大体相符。各分块水量是规划阶段计算给水管网系统和污水管道系统的依据。4开发区的给水、污水量预测目前大量兴建的开发区往往只确定开发区的总面积,有一张总体布置图及大体的工业性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变化很大,要确定其给水量和污水量十分困难,建议采用下述方法:(1)开发区采用单位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比较合适。根据调查,综合性开发区采用0.60.7万m3(km2d),高新技术开发区采用0.30.4万m3(km2d)为宜,对化工、冶金等大型工业区则按实际确定。(2)开发区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在预测水量时重点应满足近期需要,控制最终规模,逐步扩大,避免近期建设规模过大。(3)目前开发区星罗棋布,在选址时,对取水条件及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往往重视不够,在缺水地区应避免引入耗水量大的工业,建成节水型的开发区,并应同步实施给水、污水工程。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不应引入,使开发区生态环境良好。5详细规划阶段给水、污水量预测详细规划阶段已明确开发建设的强度及要求,居住区应有容积率、层高等指标,公共建筑应有建筑量、客房数等规划条件,给水、污水量应根据单位水量指标测算。若居住区有1km2,建筑容积率1.2,户均100m2,有3人,人均最高日用水量指标300L/(人d)(包括居住区内小公建、绿化用水),则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为1.08万m3(km2d),可以比较准确计算出居住区的用水量。在测算污水量时,应计算产污率及日变化系数,不计产销差率及截污率。若产污率为0.9,日变化系数1.31.5,则污水量相当于给水量的70%60%。6项目实施阶段给水、污水量预测编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项目建议收时可以参照给水排水专业规划提出的水量规模,由于实施项目一般是近期和局部的,通过调研后作相应调整。在编制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首先要明确工程的供水范围或纳污范围,对范围内的近期和最终给水、污水量进行核实。由于已进入实施阶段,对已建成并不再改造的地块应在分区规划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查,落实其水量;对尚待建设的地区,此时应有明确的用地性质、工业类别、产品性质、开发强度等要求,并按此测算各地块的给水、污水水量,不能简单套用规划规范所提出的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和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在工可阶段,应列出各地块的水量计算汇总表、用水大户或排污大户表及地块水量分布图,使水量规模最终落实,为确定给水工程或排水工程规模提供可靠的依据。在符合城市给水工程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其近期实施项目中,净水厂及输配水系统应按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设计,并适当留有余地,取水构筑物土建工程按远期建成,其设备可分期安装。根据城市排水工程总体规划,其近期实施的纳污范围内,污水管道按远期污水量埋设(若能分期埋设两条污水管,则可先按近期污水量埋设一条),污水处理厂则应按近期产生污水量及截污率,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1 给水工程规划1.1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2.1.2 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2.7 自备水源供水的工矿企业和公共设施的用水量应纳入城市用水量中,由城市给水工程进行统一规划。5.0.2 选用地表水为城市给水水源时,城市给水水源的枯水流量保证率应根据城市性质和规模确定。可采用90%97%。建制镇给水水源的枯水流量保证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的有关规定。当水源的枯水流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多水源调节或调蓄等措施。6.2.1 给水系统中的工程设施不应设置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塌陷等不良地质地区及洪水淹没和内涝低洼地区。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应设置在河岸及河床稳定的地段。工程设施的防洪及排涝等级不应低于所在城市设防的相应等级。6.2.2 规划长距离输水管线时,输水管不宜少于两根。当其中一根发生事故时,另一根管线的事故给水量不应小于正常给水量的70%。当城市为多水源、给水或具备应急水源安全水池等条件时,亦可采用单管输水。6.2.3 市区的配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6.2.4 给水系统主要工程设施供电等级应为一级负荷。7.0.2 选用地表水为水源时,水源地应位于水体功能区划规定的取水段或水质符合相应标准的河段。饮用水水源地应位于城镇和工业区的上游。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中规定的II类标准。7.0.3 选用地下水水源时,水源地应设在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8.0.1 城市应采用管道或暗渠输送原水。当采用明渠时,应采取保护水质和防止水量流失的措施。8.0.5 水厂用地应按规划期给水规模确定,用地控制指标应按表8.0.6采用。水厂厂区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绿化地带。水厂用地控制指标表6.1.2建设规模(万m3/d)地表水水厂(m2d/m3)地表水水厂(m2d/m3)0.7-0.50.5-0.30.3-0.10.7-0.50.5-0.30.3-0.10.4-0.30.3-0.20.2-0.08注:1.建设规模大的取下限,建设规模小的取上限。2.地表水水厂建设用地按常规处理工艺进行,厂内设置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构筑物以及污泥处理设施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3.地下水水厂建设用地按消毒工艺进行,厂内设置特殊水质处理工艺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4.本表指标未包括厂区周围绿化地带用地。9.0.5 当配水系统中需设置加压泵站时,其用地控制指标应按表9.0.5采用。泵站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绿化地带。泵站用地控制指标表6.0.3建设规模(万m3/d)用地指标(m2d/m3)5-1010-3030-500.25-0.200.20-0.100.10-0.03注:1.建设规模大的取下限,建设规模小的取上限.;2.加压泵站设有大容量的调节水池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3.本指标未包括站区周围绿化地带用地.1.2 村镇给水工程规划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9.1.4.4 选择地下水作为给水水源时,不得超量开采;选择地表水作为给水水源时,其枯水期的保证率不得低于90%。2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2.1 城市电力工程规划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19997.5.2 城市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7.5.2.1 应根据城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道路网规划,沿道路、河渠、绿化带架设。路径做到短捷、顺直;减少同道路、河流、铁路等的交叉,避免跨越建筑物;对架空电力线路跨越或接近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0.1和附录B.0.2的规定:B.0.1 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1330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垂直距离不应小于附表B.0.1的规定值。1-33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 附表B.0.1线路电压(kv)1-103566-110220330垂直距离(m)3.04.05.06.07.0B.0.2 城市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附表B.0.2的规定值。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安全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 附表B.0.2线路电压(kv)11-103566-110220330安全距离(m)1.01.53.04.05.06.07.5.2.2 35KV及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应规划专用通道,并应加以保护;7.5.2.3 规划新建的66KV及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穿越市中心地区或重要风景旅游区;7.5.2.5 应满足防洪、抗震要求。7.5.3.1 市区内35KV及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的新建和改造,为满足线路导线对地面和树木间的垂直距离。杆塔应适当增加高度、缩小档距。在计算导线最大弧垂情况下,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0.1和附录V.0.2的规定;C.0.1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附表C.0.1的规定;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间最小垂直距离(m)(在最大计算导线弧垂情况下) 附表C.0.1线路经过地区线路电压(kv)11-1035-110220330居民区6.06.57.58.514.0非居民区5.05.06.06.57.5交通困难地区4.04.55.05.56.5注:1.居民区、指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集镇等人口密集地区:2.非居民区:指居民区以外的地区;虽然时常有人、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房屋稀少的地区:3.交通困难地区;指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区;C.0.2 架空电力线路与街道行道树(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附表C.0.2的规定。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附表C.0.2线路电压(kv)11-1035-110220330最小垂直距离(m)1.01.53.03.54.57.5.5.2 市区内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的35500KV高压架空电力线路的规划走廊宽度,应根据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及当地用地条件结合表7.5.5的规定,合理选定。市区35-500kv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 表7.5.5线路电压等级(kv)高压线走廊宽度(m)线路电压等级(kv)高压线走廊宽度(m)50060-7566、11015-2533035-453512-2022030-407.5.6 市区内规划新建的35KV以上电力线路,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地下电缆;7.5.6.1 在市中心地区、高层建筑群区、市区主干道、繁华街道等;7.5.6.2 重要风景旅游景区和对架空裸导线有严重腐蚀性的地区。7.5.9.2 直埋电力电缆之间及直埋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地下管沟、道路、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等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附表D的规定。直埋电力电缆之间及直理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地下管沟、道路、建筑物、构筑物、树木之间安全距离 附表D项目安全距离(m)平行交叉建筑、物构筑物基础0.5电杆基础0.6乔木树主干1.5灌木丛0.510kv以上电力电缆之间、以及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之间0.25(0.10)0.50(0.25)通信电缆0.50(0.10)0.50(0.25)热力管沟2.00(0.50)水管、压缩空气管1.00(0.25)0.50(0.25)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1.000.50(0.25)铁路(平行时与轨道交叉时与轨底电气化铁路除外)3.001.00道路(平行时与侧石交叉时与路面)1.501.00排水明沟(平行时与沟边交叉时与沟底)1.000.502.2 村镇电力电信规划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9.3.7 重要公用设施、医疗单位或用电大户应单独设置变压设备或供电电源。9.4.6.1 电信线路布置应避开易受洪水淹没、河岸塌陷、土坡塌方以及有严重污染等地区。3 管线综合规划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2.1.2 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2.1.3.3 平原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2.2.1 严寒或寒冷地区给水、排水、燃气等工程管线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确定管线覆土深度;热力、电信、电力电缆等工程管线以及严寒或寒冷地区以外的地区的工程管线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地表承受荷载的大小确定管线的覆土深度。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2.2.1的规定。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m)表2.2.1序号1234567管线名称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直埋管沟直埋管沟直埋管沟最小覆土深度(m ) 人行道下0.50.40.70.40.50.20.60.60.60.6车行道下0.70.50.80.70.70.20.80.70.70.7注:10kv以上直埋电力电缆管线的覆土深度不应小于1.0m。2.2.8 河底敷设的工程管线应选择在稳定河段,埋设深度应按不防碍河道的整治和管线安全的原则确定。当在河道下面敷设工程管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2.8.1 在一至五级航道下面敷设,应在航道底设计高程2m以下;2.2.8.2 在其他河道下面敷设,应在河底设计高程1m以下;2.2.8.3 当在灌溉渠道下面敷设,应在渠底设计高程0.5m以下。2.2.9 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2.2.9的规定。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表2.2.0序号管线名称123456建筑物给水管污水、雨水排水管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电缆d200(mm)d200(mm)低 压中压高压直 埋地 沟直 埋地 沟BABA1建筑物1.03.02.50.71.52.04.06.02.52.50.52给水管d200(m ) 1.01.00.51.01.51.5d200(mm)3.01.53污水雨水排水管2.51.01.51.01.21.52.01.50.54燃气管低压p0.05MPa 0.70.51.0DN300mm0.4DN300mm0.51.0中 压0.005MPap0.02MPa1.51.21.01.50.50.2MPap0.4MPa2.01.01.5高 压0.4MPap0.8MPa4.01.52.01.52.01.00.8MPap1.6MPa6.02.04.01.55热力管直埋2.51.51.51.01.01.52.02.0地沟0.51.52.04.06电力电缆直埋0.50.50.50.50.51.01.52.0缆沟7电信电缆直埋1.01.01.00.51.01.51.00.5管道1.51.08乔木(中心)3.01.51.51.21.51.09灌木1.510地上杆柱通信照明及10kv0.50.51.01.06.0高压铁塔基础边35kv3.01.51.02.035kv5.03.011道路侧石边缘1.01.51.52.51.51.512铁路钢轨(或坡脚)6.05.01.03.0序号管线名称789101112电信电缆乔 木灌 木地上杆桩道路侧石边缘铁路钢轨(或坡脚)直 埋管 道通信照明及10kv高压铁塔基础边35kv35kv1建筑物1.01.53.01.56.02给水管d200(m ) 1.01.50.53.01.55.0d200(mm)3污水雨水排水管1.01.50.51.51.54燃气管低压p0.05MPa 0.51.01.21.01.05.01.5中 压0.005MPap0.02MPa0.2MPap0.4MPa高 压0.4MPap0.8MPa1.02.50.8MPap1.6MPa1.55热力管直埋1.01.51.02.03.01.51.0地沟6电力电缆直埋0.51.00.61.53.0缆沟7电信电缆直埋0.51.01.00.50.50.52.0管道1.58乔木(中心)1.01.51.50.59灌木1.010地上杆柱通信照明及10kv0.51.50.5高压铁塔基础边35kv0.635kv11道路侧石边缘1.50.50.512铁路钢轨(或坡脚)2.02.2.10 对于埋深大于建(构)筑物基础的工程管线,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应按下式计算,并折算成水平净距后与表2.2.9的数值比较;采用其较大值。 式中 L管线中心至建(构)筑物基础边水平距离(m);H管线敷设深度(m);h建(构)筑物基础底砌置深度(m);a开挖管沟宽度(m);m土壤内摩擦角(m);2.2.12 工程管线在交叉点的高程应根据排水管线的高程确定。 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表2.2.12的规定。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m)表2.3.123.0.6 架空热力管线不应与架空输电线、电气化铁路的馈电线交叉敷设。当必须交叉时,应采取保护措施。3.0.8 架空管线与建(构)筑物等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3.0.8的规定。架空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表3.0.0名称建筑物(凸出部分)道路(路缘石)铁路(轨道中心)热力管线电力10kv边导线2.00.5杆高加3.02.035kv边导线3.00.5杆高加3.04.0110kv边导线4.00.5杆高加3.04.0电信杆线2.00.54/3杆高1.5热力管线1.01.53.03.0.9 架空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表3.0.9的规定。架空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m)表3.0.0名称建筑物(顶端)道路(地面)铁路(轨顶)热力管线电信线电力线有防雷装置电力线无防雷装置电力10kv边导线3.07.07.52.02.04.035kv-110kv边导线4.07.07.53.03.05.0电信线1.54.57.01.00.60.6热力管线0.64.56.00.251.01.0注:横跨道路或与无轨电车馈电线平行的架空电力线距地面应大于9m。4 竖向规划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3.0.7 同一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水准高程系统换算应符合表3.0.7的规定。水准高程系统换算 表3.0.7备注:高程基准之间的差值为各地区精密水准网点之间的差值平均值。5.0.3 挡土墙、护坡与建筑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 居住区内的挡土墙与住宅建筑的间距应满足住宅日照和通风的要求;2 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7.0.2 道路规划纵坡和横坡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应符合表7.0.2-1的规定;海拔30004000m的高原城市道路的最大纵坡不得大于6%;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表7.0.2-1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最小坡长(m)快速路0.24290主干路5170次干路6110支(街坊)路8602 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表7.0.2-2的规定限制坡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应按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与限制坡长(m) 表7.0.2-23 道路的横坡应为1%2%。7.0.4 广场竖向规划除满足自身功能要求外,尚应与相邻道路和建筑物相衔接。广场的最小坡度应为0.3%;最大坡度平原地区应为1%,丘陵和山区应为3%。7.0.5 山区城市竖向规划应满足建设完善的步行系统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人行梯道按其功能和规模可分为三级:一级梯道为交通枢纽地段的梯道和城市景观性梯道;二级梯道为连接小区间步行交通的梯道;三级梯道为连接组团间步行交通或入户的梯道;2 梯道每升高1.21.5m宜设置休息平台;二、三级梯道连续升高超过5.0m时,除应设置休息平台外,还应设置转折平台,且转折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梯道宽度;3 各级梯道的规划指标宜符合表7.0.5-3的规定。梯道的规划指标表7.0.5-38.0.2 城市用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2 地块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3 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8.0.3 用地防护工程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街区用地的防护应与其外围道路工程的防护相结合;2 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联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4 在建(构)筑物密集、用地紧张区域及有装卸作业要求的台阶应采用挡土墙防护。5 村镇防洪规划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9.5.3 位于蓄、滞洪区内的村镇,当根据防洪规划需要修建围村埝(保庄圩)安全庄台、避水台等就地避洪安全设施时,其位置应避开分洪口、主流顶冲和深水区。其安全超高宜符合表9.5.3的规定。就地避洪安全设施的安全超高表9.5.3安全设施安置人口(人)安全超高(m)围村埝(保庄圩)地位重要、防护面大、人口10000的密集区2.0100002.0-1.51000100001.5-1.010001.0安全庄台、避水台10001.5-1.010001.0-0.5注:安全超高是指在蓄、滞洪时的最高洪水以上,考虑水面浪高等因素,避洪安全设施需要增加的富裕高度。建筑给水排水几个问题的思考摘要:针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和实践中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包括生饮水系统,屋顶水箱的设计要求,建筑物空气加湿系统的节水,排水立管系统的等级划分以及地漏应用。 关键词:生饮水 屋顶水箱 结露 加湿 节水 通气立管 地漏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和器具设备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文是作者就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几个问题所做的分析并提出的解决方法。谨供同仁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1生饮水系统为适应国际标准和与国际接轨,国内一些高级宾馆先后上了生饮水系统。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生饮水水质标准,与之相接近的是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87)瓶装水水质标准。这个标准除微量元素外,其物理感官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相同。因生活饮用水为流动水而瓶装水为静止水,显然我国的瓶装水水质标准太低(GB17323和GB17324瓶装饮用纯净水及卫生标准已公布,从1999年1月1日起实施,编者注)。比较而言国内的纯水瓶装水的企业标准都很高,一般物理感官指标和微生物指标都为零,基本与国际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接轨。建筑物内的生饮水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不考虑毒理学、有机物、致突物质等的处理,一般可仅考虑物理感官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水中的悬浮物是细菌和病毒的载体,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标准浊度为零,而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为3度。1度指1L蒸馏水中含1mgSiO2。在实验室用电镜检测,0.2mg/L的水中含有几十万个颗粒,最大颗粒直径为15m。细菌的直径为0.310m,病毒的直径为0.0010.050m,可见3度的自来水中仍含有不少的杂质及细菌和病毒。美国对过滤去除细菌和病毒作过大量研究:河水经过自然沉淀和慢砂滤,可去除水中99%的细菌,冬季低温时可能下降到94.1%97.3%;混凝过滤可得到97%以上的除菌效果。过滤对病毒的去除率有ROBECK报道:滤速为1.34.1mm/s时,原水中加入的脊髓灰质炎型病毒不经沉淀,去除率为1%50%;微絮凝过滤去除率为90%99%;混凝沉淀过滤去除率为99%。城市自来水厂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可灭绝大多数种类的细菌,但仍有极少数悬浮物、细菌和病毒存在。生饮水水处理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去除自来水中悬浮物、细菌、病毒和未去除的杂质。生饮水的水处理工艺为:一级砂滤+二至三级膜过滤+紫外线和O3联合消毒。城市自来水经上述水处理工艺处理后基本可达到物理感官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为零或有5%的浮动(与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比)。如若要处理有机物和致突物质就要在砂滤后加活性炭过滤。砂滤主要起保护作用,其粒径为0.4mm0.8mm,滤速为3m/h6m/h;最后一级膜过滤为0.20m0.45m的膜。这符合国家医药生产管理规范对注射用水的要求。建筑物内生饮水系统的供水管网应采用循环给水系统,管网流速不低于0.6m/s,以防滋生微生物。回水应进行0.20m0.45m的膜过滤及紫外线和O3联合消毒,进一步除去管网中杂物和微生物,才能再一次进入供水管网。新建供水管网应消毒和冲洗后才能应用,且一个季度或者半年消毒一次,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应符合国家医药生产管理规范。生饮水的供水管和设备应采用食品型不锈钢管和食品型不锈钢,管道采用管卡连接,设备不应有死角,以便于管道和设备清洗。2屋顶水箱的设计要求2.1水箱启停泵水位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 15-87)(以下简称建水规),有关水箱的设计为第2.8.1条至2.8.5条,但并没有规定屋顶水箱的启停泵水位。致使水箱出现了调节容积太少,有时在最大秒流量时供水不足。水箱容积应有水箱有效调节容积和启停泵容积两部分。水箱有效调节容积应为建水规第2.8.1条规定的:水泵自动启动时,不小于日用水量的5%。水箱的启泵容积应借用建水规第2.8.8条规定的气压供水设备的水容积计算公式。VxC.Qb(4nmax)(1)式中Vx水箱启停泵容积,m3;C安全系数,一般取1.52;Qb水泵出水量,m3/h;nmax水泵启动次数,取68次/h。Vx仅为日用水量的0.5%0.7%,为水箱有效调节容积的10%左右。水箱的水位按照水箱有效容积和水泵启停泵容积设置比较合理。这样可避免水泵启停占用水箱有效容积、不会出现水箱供水的高峰断水现象。2.2水箱防结露保温调查中我们发现,北京有采暖的水箱间几乎都无防结露措施。夏季水箱结露严重,造成水箱外壁大面积点蚀和孔蚀,导致水箱的寿命缩短。同时水箱间潮湿,一些不易清扫的地方滋生藻类,使环境不洁。3建筑物空气加湿系统的节水空气的湿度是空气质量的重要参数,其对人类、食品、蔬菜和电子产品、高档纺织品的质量影响极大。不仅如此,空气湿度对空气中细菌的存活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空气湿度为50%时,大肠杆菌的存活率为5%;空气湿度为20%时,大肠杆菌的存活率为65%。空气中细菌的存活率对人类和动物的呼吸道得病率有着极大的作用。湿度过低,电子设备的机房内将产生较强的静电压,空气湿度为20%时静电压为1 000V,空气湿度为5%的静电压为20 000V。这样高的电压足以使电子设备出故障,机房的湿度通常宜在45%65%之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电子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对空气加湿要求达到更高水准。电子行业和星级宾馆的空气湿度设计值详见表1。表1星级旅游宾馆的室内湿度的设计值房间类型夏季冬季空气中含尘量/mg/m3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客房一级245524500.15二级25602340三级26652230四级27-21-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一级236523400.25二级24652240三级25652140四级26-20-商业服务一级246523400.25二级25652140三级26-20-四级27-20-美容理发室246023500.25康乐设施246020400.15据调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星级宾馆和电子业冬季加湿较为普遍,在北京一些高档办公楼亦增设空气加湿。空气加湿有汽化式加湿、蒸汽式加湿、水喷雾式加湿3种方法。汽化式加湿主要为滴下浸透气化加湿器水淋在吸水性加湿材料上,通过与空气对流而蒸发加湿。这种加湿器给水有效率为30%70%。蒸汽式加湿器由蒸汽本身或有能源使水变成蒸汽而加于空气中,主要有电加热、蒸汽直接或间接加热、红外线等方式。这种加湿耗能大,加湿效果好,加湿器给水有效率为75%100%。水喷雾式加湿器加湿器向空气中直接喷水雾,水雾水滴与空气交换而给空气加湿,这种加湿方式有超声波式和高压喷雾式两种。超声波式加湿器耗能适中,但加湿能力有限,且易产生无机盐雾白粉,加湿器给水有效率为80%100%。高压水喷雾式加湿器耗能低,但加湿器给水有效率为30%50%。由于受能源条件的限制和超声波加湿器产生白粉的限制,国内用滴下浸透式加湿器和高压水喷雾式加湿器的居多。由于这两种加湿器的给水有效利用率低,从而造成水的大量浪费。如一栋5万m2的办公楼,设计加湿有效用水量为0.78m3/h,而加湿用水量为2.6m3/h,则浪费水量为1.82m3/h。若一天按10h的计,则每日浪费水量为18.2m3;一个月按22天计,浪费的水量达400.4m3。因此冬季建筑物和工厂加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合集人事管理篇十篇
- 《证券交易流程》课件
- 《企业战略管理》课件
- 新生引航共筑未来
- 学校三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5篇
- 2023年-2024年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突破训练)
- 大学毕业晚会策划书合集15篇
- 2023年-2024年新入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下载答案可打印
- 2024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原创题)
-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合集15篇)
- 文史哲与艺术中的数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吉林师范大学
- 知识图谱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灰尘的旅行》导读
- 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换领C1驾照三力测试题答案
- 社区依法执业培训课件
-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OK
- 输送机械安全培训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及答案
- 农村文化建设培训
-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