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ppt_第1页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ppt_第2页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ppt_第3页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ppt_第4页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RecentDevelopmentsinAnti AIDSDrugs 刘俊义北京大学药学院 AIDS的蔓延 1981年报道首例AIDS以来 全世界累积HIV感染者7000万人 2000多万人死于AIDS 2002年WHO统计 全世界HIV携带者和患者的总人数为4200万 2003年新感染HIV的人数500万 95 来自发展中国家 死于AIDS的人数为330万 每年新感染人数呈指数上升趋势 1985年中国发现首例AIDS病人 1995年每年感染HIV急剧增加 现有100多万人感染上HIV 10 的感染人群进入发病期 中国HIV感染人数排在世界第十四位 每年增加人数排世界第一位 中国AIDS的概况 AIDS的治疗 1995年中国AIDS病人 每人每年的平衡药费约为8万元 2002年国内病人 每人每年的平均药费约3万元 2002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仿制生产4种国外抗HIV药物 即齐多夫定 Zidovudine 去羟肌苷 Didanosine 司他夫定 Stavudine 和奈韦拉平 Nevirapine 国产化药物可使病人用药费用降至每年约3000 5000元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是一个十分迫切和重要的课题 HIV病毒的结构和复制 1983年Dr LucMontagnier等人首先发现AIDS的病因 HIV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1984年Dr RobertGallo研究小组证实了的Dr Montagnier研究成果 HIV是RNA病毒 分为HIV 1 HIV 2两种 2个单链RNA表面为双脂膜酶 RT pH Ig 结构蛋白 p24 p17 p7 糖蛋白gp120 gp41 HIV体外不能繁殖 借助人体细胞复制再生 HIV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小于6h 但进入细胞内每天产生约1010病毒颗粒 每年大约可繁殖140代 HIV复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七个步骤 病毒进攻细胞 Binding 病毒表面糖蛋白gp120 gp41与CD4受体结合融合 Fusing 病毒表面糖蛋白构象变化后与细胞膜进行融合 逆转录 Reversetranscription 进入细胞的单链病毒RNA在HIV RT作用下合成双链病毒DNA 整合 Integration 双链病毒DNA在整合酶作用下进入细胞核内 转录 Transcription 病毒DNA借助细胞核转录大量病毒RNA 转译 Translation 病毒RNA合成长链蛋白 组合并溢出 Assembly Budding 病毒RNA 酶 结构蛋白在细胞内组合成大量新病毒 溢出细胞 进攻其他细胞 基于HIV复制过程 药物化学家采用不同策略阻断病毒复制 已有17种抗HIV的化学药 20种剂型 被FDA批准 按作用机制分为四类 A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S B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NRTIS C 蛋白水解抑制剂 PIS D 融合抑制剂 FIS 抗AIDS药物 临床治疗AIDS的药物 NRTIS结构 NNRTIS结构 PIS结构 CombinationTherapy 主要问题 抗药性组合疗法 鸡尾酒疗法 三种药物 占总处方的76 8 1PI 2NRTI 0NNRTI37 0PI 2NRTI 1NNRTI32 4 0PI 3NRTI 0NNRTI7 4 2PI 2NRTI 0NNRTI6 8 0PI 2NRTI 0NNRTI3 3 其他13 3 组合疗法的优缺点 优点 疗效明显优于单方药 延缓药物抗药性的产生缺点 剂量大 品种多 药物自身及之间的毒副作用使病人难以忍受 服药次数频繁 病人难以坚持 药品价格昂贵 病人难以承受 抗AIDS药物研究进展 重要靶点 HIV RT HIV P现有药物 7个NRTIS 3个NNRTIS 6个PIS设计 基于酶的三维结构 生理功能和药物作用的活性部位 FDA对现有类型药物的评价指标 活性更高 毒性更低 对耐药性的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很好的药代性质 如较长的作用时间 服用方便等 NRTIS的研究进展 NRTIS的作用机理 NRTIS的结构特点 分子中含有碱基和类似五元环糖的结构五元糖环没有3 位羟基在糖环单元有不同的杂原子被引入也有开环的糖的类似物构型与天然核苷相同 只有3TC与天然核苷构型相反 为左旋体 它比右旋体毒性更低 活性更强 能抑制HIV 1 HIV 2 HBV 第二代NRTIS Tenofovir 替诺福韦 为单磷酸核苷类药物 越过了体内单磷酸化 体内活化最困难步骤 前药形式 将磷酸核苷做成某种前药形式 以提高体内的吸收 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种有效形式 较成功例子 前药单磷酸核苷 NRTI P NRTI 3P化合物 A Tenofovirdisproxil 已完成 期临床试验 2002年在欧美已完成了新药和销售申请 代谢 前药代谢 细胞 代谢 化合物 B 正在抗HBV 期临床后期试验 A 和 B 均为口服前药 化合物 C 是ddA前药 它对HIV的活性要比母体ddA强1000倍 化合物 D 是d4T单磷酯化后的一种前药形式 它的活性比母体化合物d4T强约100倍 FTC是一个新的NRTI 已完成了抗HIV 期临床 2002年秋已向FDA申请新药 同时它作为抗HBV药物处 期临床试验 FTC是3TC的一个衍生物 对HIV HBV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它与许多抗HIV药物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可与另一个核苷类药物 蛋白酶抑制剂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使用 FT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同类药物更好 FTC对3TC产生的变异病毒没有抑制作用 SPD754已进入 期临床试验 是3TC的同分异构体 对变异病毒菌株 如AZT 3TC和PIS等引起的 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而它并不产生抗药性 FTC和SPD754在体内作用时间长 每天只需服药一次 DAPP和F ddA正处在 期临床 它可抑制由AZT和3TC引起的变异HIV菌株的复制 DAPP单独或联合使用都表现出很好疗效 强于d4T ddI Adefovir 单独使用 每天2次 每次300mg 可使病人体内病毒快速降低90 以上 F ddA很有效 但不良反应严重 甚至有病人死亡 已终止了临床试验 NNRTI的研究进展 NNRTIS的作用机理 作用部位 HIV 1RT疏水腔 亲脂性强 与其底物作用部位1nm处 作用方式 NNRTI进入 疏水腔 后与其表面的活性AA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作用机理 改变HIV 1RT的构象而影响到底物作用部位构象的变化 而使酶丧失逆转录病毒DNA的正常功能 NNRTIS有非常强的抑制活性 IC50可达nM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有3个 Nevirapine Delavirdine Efavirenz 缺点 容易产生抗药性 原因是酶活性部位AA易发生变异 克服缺点 与NRTI合用 初期使用足够大的量 新NNRTIS的结构特点 结构多样性 已有30多种各类化合物作用于HIV 1RT的 疏水腔 进入临床的候选药物 NNRTIS的临床试验 Emivirine MKC 442 作为第二代NNRTI进入 期临床 它在联合用药 三种 显示出了良好抑制活性 但不幸的是 与现在使用的同类药物相比优势不明显 DPC083已进入 期临床 它对单变异或双变异病毒菌株的抑制活性可达nM DPC083是Efavirenz的衍生物 但它比Efavirenz的抑制活性要强10 20倍 其原因是它与血液中蛋白的结合力较弱 药物在血液中有较高的浓度 DPC083的副作用主要在神经系统 如头昏 眼花 皮疹 UC781可使AZT恢复对由其自身导致的抗药性病毒产生抑制活性 UC781还有杀菌作用 AG1549可与RT酶在p66区域形成广泛的氢键 如101 103 236等 对多种变异的HIV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对狗的长期毒性试验中都出现了血管炎副作用 研制该药的Agouron公司正与FDA合作进行更多的毒性试验 SJ3366是MKC 442的一个衍生物 对HIV 1抑制活性EC50 1nM 毒性与活性比要大于4百万 SJ3366还可抑制HIV 2进入细胞 TMC125它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变异病毒的复制 单独使用7天可使血液内病毒量降低约2个数量级 其效果类似于正在试验中的5药处方 PNU142721有很好的生物利用度 并能透过血脑屏障 有利于抑制储存在大脑细胞内的病毒 CalanolideA是唯一来源于植物的天然产物 已进入 期临床 它是四环香豆素类化合物 分子中有3个手性中心 在体内有很好的生物利用度 体内半衰期约为20h 有利于病人每天服药的次数 蛋白水解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HIV PR图 P145 作用机制 HIV PR作用于HIV复制过程的后期环节 它的功能是在病毒RNA转译的长链蛋白质的特定位置 pro phe 进行水解 以产生新病毒组装时所需的功能性酶和结构蛋白 HIV PR抑制剂 它是基于酶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而设计的一类药物 是模仿多肽结构和水解反应的过渡态 使药物和酶之间有很强的亲和力 HIV PR抑制剂可逆性地占据了酶与底物作用的空间 使HIV PR不能与底物结合而水解相应的肽键肽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HIV PR抑制剂 Saquinavir Ritonavir Indinavir Nelfinavir Amprenavir Lopinavir 结构特点 多肽分子中都含有一个不可水解的羟乙基 结构 单独使用4 12周 体内病毒降低2 3个数量级 与NRTI联合使用时 60 95 的病人体内病毒可降低到血液中检测不出 是最有效药物 缺点 易与血液中很多蛋白结合 且体内代谢快 临床用量大 新的 第二 三代 HIV PRI研究进展 原则 着重于具有非多肽骨架结构的分子 以期有更广泛的抗HIV活性 或能增加口服生物利用度 或改善药物的代谢性质 能对变异病毒有强的抑制作用 合成成本要低 设计结构简单 合成方便的 手性中心少的非肽类药物 临床正在试验的HIV PRI Atazanavir 2322632 是一个新的多肽类药物 在 期临床试验中 它的体外活性要优于现有药物 IC50 2 6 5 3nM 特点是体内易吸收 不易产生抗药物 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Tipranavir PNU140690 进入 期临床 对现有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病毒有作用 在肝脏代谢快 临床试验与Ritonavir合并使用 Mozennavir DMP450 是环脲类化合物 期临床试验中 体外试验强于所有PRI的活性 对HIV 1 HIV 2都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合成简便 可降低未来的药品价格 整合酶抑制剂 整合酶 Integrase 是HIV复制过程中必需酶之一 是药物设计的理想靶点 整合酶是HIV所特有的酶 在人体细胞中不存在 成功的整合酶抑制剂应该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毒性 到目前为止无整合酶抑制剂问世 作用机制 该酶是将双螺旋的病毒DNA带入细胞核内 水解病毒DNA双链中两个3 端的磷酸核苷 产生的羟基在整合酶的作用下进攻细胞宿主基因 并以共价键的方式与细胞宿主DNA链相连 病毒DNA和宿主DNA结为一体 继而病毒DNA开始借助细胞核的功能和环境转录大量病毒RNA 整合酶抑制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展 早期筛选模型不可靠 不少化合物在酶试验中显示出了活性 但在细胞试验中无活性 不同模型筛选结果不一致 是主要的问题 活性化合物的选择性 毒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也是该类药物研究中存在的困难 Merck最近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药理模型 使该酶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候选的整合酶抑制剂 结构特征 多聚酰胺 多羟基芳香化合物 二酮酸L870810 是Merck公司发现的 体外试验对整合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猕猴试验表明 在给药7 5天后体内病毒载量降低4个数量级 该药正处 期临床 S1360 S1360对整合酶的抑制活性IC50 20nM 它对由NRTI NNRTI和PI产生抗药性的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目前处在 期临床试验 不足之处在于对人体血液中的蛋白质有广泛的亲和力 这将阻碍药物有效地到达靶点发挥效力 阻止HIV进入细胞的抑制剂 抗HIV药物研究的另一热点是寻找阻止痛毒进入细胞的药物 HIV进入细胞的模型 图1 10 融合抑制剂 gp120 CD4受体 协同受体抑制剂 图1 10HIV进入人体免疫细胞的过程和药物作用靶点 如CD4受体抑制剂 gp120抑制剂 化学激活受体CXCR4或CCR5的抑制剂 gp41抑制剂 p13 融合抑制剂 第一个治疗AIDS的融合酶抑制剂 T20Ac YTSLIHSLIEESQNQQEKNEQELLELDKWASLWNWF NH2T20是一个合成的36个AA的多肽 其来源于gp41中的一段多肽结构 AA643 678 作用机理 T20对gp41有很强的亲和力 二者结合干扰了gp41六聚体的生成 阻止了病毒膜与细胞膜之间的融合 T20有效浓度为1 10 g ml 其毒性浓度为有效浓度的104 105倍 不足 口服生物利用度差 只能皮下或静脉注射 2次 天 正在研发的融合抑制剂 T1249Ac WQEWEQKITALLEQAQIQQEKNEYELQKLDKWASLWE WF NH2T1249是含39个AA的多肽 体外活性比T20高10倍 正在 期临床试验 是gp41抑制剂 gp41抑制剂 RPR103611 YK FH312 RPR103611和YKFH312都是三萜类化合物 它们有效地抑制HIV 1对T细胞的感染 有效浓度在10nM左右 确切的机理尚在研究中 gp120抑制剂 当HIV表面的gp120与细胞接触时 要有CD4和协同受体的结合 因此三个靶点的任何一个抑制剂都可阻断这一过程 gp120抑制剂 Cosalane Cosalane 分子中有多个负电荷 作用于gp120的V3弯曲部分的一些精氨酸和赖氨酸 带有正电荷区域 Cosalane通过屏蔽gp120表面正电荷阻止病毒与T细胞表面接触 另外从海藻中提取的硫酸化多糖 也含有负电荷 也是gp120抑制剂 CD4抑制剂 CD4受体的抑制剂是PRO542 它是CD4免疫血球蛋白 能有效地消除游离于细胞的HIV 1 现已进入临床 期 PRO542与T20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有协同作用 它们的合用可使病毒一细胞的融合作用有明显的抑制 并可使每个药物的有效浓度至少降低1个数量级 协同受体抑制剂 淋巴细胞 T细胞 表面存在着CXCR4协同受体 巨噬细胞的表面有CCR5协同受体 两种协同受体均属G蛋白家族 含有7个横跨细胞的区域 CXCR4抑制剂有 ALX40 4C T22和AMD3100ALX40 4C是一个含有9个精氨酸的多肽 T22是含有18个AA的合成肽 AMD3100是个双环胺类化合物 ALX40 4C和T22作用机理 它们分子中都含有多个正电荷 它们与受体CXCR4在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