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测试卷(词解、文常).doc_第1页
古诗词鉴赏测试卷(词解、文常).doc_第2页
古诗词鉴赏测试卷(词解、文常).doc_第3页
古诗词鉴赏测试卷(词解、文常).doc_第4页
古诗词鉴赏测试卷(词解、文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 词 鉴 赏(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一、文学常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是 代诗人 ,与 齐名,并称“王孟”,同属 派诗人。二、解词:欲济无舟楫 ( ) 端居耻圣明。 ( )三、典故:1.“欲济无舟楫”,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面对洞庭湖,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暗喻自己想出仕建功,没有人引荐。2.“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一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四、名句鉴赏:(对诗句理解对的打“”错的打“”)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1)这两句采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得对仗工整,气象壮阔。 ( )(2)两句以动态展示洞庭湖水的气势与力量。 ( )(3)两句的意思是:洞庭湖笼罩在濛濛水汽之中,茫茫荡荡,吞没了云梦一泽,洞庭湖上汹涌的波涛使巍然矗立的岳阳城也仿佛在摇动。 ( )(4)两句写洞庭湖景色,突出了湖水雄壮宏伟的气势。 ( )(二)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文学常识:山居秋暝作者 朝 (人名)字 。苏轼评价其诗是“ ”二、解词:竹喧归浣女。( ) 随意春芳歇。( ) 王孙自可留。( ) 空山新雨后。( )三、名句鉴赏:(对诗句理解对的打“”错的打“”)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2)这两句描写景物,侧重在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3)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4)这两句描写出了清幽明净的自然美,体现了作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文学常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 朝的 ,字 。我们初中还学过他的文章 ,题中的“乐天”是指 朝的 。二、解词:暂凭杯酒长精神。( )三、典故:1、“闻笛赋”借用 的典故。表达自己对故人的怀念。2、“烂柯人”借用 的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四、名句鉴赏:(对诗句理解对的打“”错的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 两句一反前四句的低沉郁结,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胸襟。(2) 采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诗人低沉郁结的情绪。(3) 两句诗意是:沉船旁边,有千舟扬帆驶过;病树前头,有万木郁郁葱葱。(4) 两句体现的哲理是: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 (四)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文学常识: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 是 朝的诗人。二、解词:潭影空人心。( ) 万籁此俱寂。 ( )三、名句鉴赏:(对诗句理解对的打“”错的打“”)“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1)对仗工整,巧夺天工,紧扣题眼,联想翩翩,实属流唱千古的名句。(2)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曲折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3)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4)句意是:穿过竹影婆娑的小径,走进古寺的幽静后院,花木的深处掩蔽着僧人诵经的禅房。(5)这两句主要突出禅院很大。“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1) 这两句是全诗主旨之句,此句自然之趣与人心愉悦融为一体,奏出了一曲和谐而完美的交响乐。(2) 两句诗中的“悦”、“空”二字的用法,皆为形容词当作使动来用,且“悦”、“空”二字着有佛教思想。把禅意推向高深之境界。(3) 这两句表明环境的优雅使人的心灵愈发纯净。(4) 句意是:山林焕发着光彩,使鸟儿也高兴起来,潭水清澈澄净,使人的心灵也变得纯净。(5) “空人心”表现了寂静的环境使人空虚无聊。(五)黄鹤楼唐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文学常识:黄鹤楼作者是 朝的 。二、解词: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三、典故:“黄鹤楼”的得名来自 时期 的传说。四、名句鉴赏:(对诗句理解对的打“”错的打“”)“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1)说它“一去不复返”,眼前只剩下一座空楼,使读者产生了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遗憾。诗人笔下道出了“人去楼空”,唯有悠悠的白云千载依旧的景象。(2)此颔联在融入仙人驾鹤西去不复回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3)诗人借助“黄鹤”、“白云”等意象传达出关于宇宙、人生真谛的思考。(4)后半句既是写所见之景,也是诗人“岁月悠悠,人生短暂,世事茫然”的感慨,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作铺垫。(5)“空悠悠”与“空人心”中的“空”同义。(6)“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浓浓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此联为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俯瞰江上而得到的朦胧的晚景。(2)“何处是”“使人愁”直接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3)此句是全诗的主旨句。(4)根据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后句中的“江”是指“长江”。(5)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把乡愁情怀抒发得波澜壮阔、豪迈昂扬。(6)以一“愁”收束,照应“乡关”二字,全诗表达的只是作者对自己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六)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文学常识:登高选自 作者是 朝的 (人名)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他被后人称为“ ”与同时期的“ ”并称为“ ”两人的写作风格迥异,前者是 风格,后者是 风格。二、解词:无边落木萧萧下。( )三、名句鉴赏:(对诗句理解对的打“”错的打“”)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1)此为颔联,此联凸显秋意之深,景界之阔,又在无形之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之情。(2)此联描写了一幅落叶纷纷,萧萧而下,望去无边无际;长江滚滚,奔腾而来,望不到尽头的悲凉秋景图画,烘托了诗人愁苦悲凉的心境。(3)此联对仗极其工整,萧萧落木,无边而下;不尽长江,滚滚而来。寥寥几笔,就把肃杀凄凉的秋景写得气势宏大,令人触目惊心。(4)“萧萧”“滚滚”叠词的使用,使描写的景物更形象生动。(5)“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描写了长江水汹涌澎湃的远景,抒发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之情。(七)望岳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文学常识:望岳作者是 朝的 (人名)。望岳中的“岳”是指 它是“五岳之首”,其他四岳分别是 二、解词:造化钟神秀。( )( ) 阴阳割昏晓。( )( ) 决眦入归鸟。( )( ) 会当凌绝顶。( )三、名句鉴赏:(对诗句理解对的打“”错的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此联意为:我登上了泰山之顶,看到其他的山都非常渺小。(2) 此联点明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情怀。(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4)此联是在前三联写泰山之景的基础上,写由望岳而生的登岳豪情,使主题得以升华。(八)送友人(唐)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文学常识:送友人作者是 朝的 (人名)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诗 具有 风格,其被后世称为“ ” 二、解词:孤蓬万里征。( ) 萧萧班马鸣。( )三、典故:“萧萧班马鸣”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 写出了离别的场景及情绪。四、名句鉴赏:(对诗句理解对的打“”错的打“”)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1)此句为颈联,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漂泊的游子比作天上行踪不定的浮云;把对山峦和大地不舍的落日比作对友人依依不舍的自己。(2)此联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3)此联把眼前景物“浮云”“落日”融入句中,形象贴切地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不舍。(4)此联由六个名词组成,称为“名词语” 能产生含蓄的诗歌美学效果。(5)颈联由眼前之景道心中之意。通过“浮云”与“落日”表现“为别”时双方的心理活动。 “游子”之“意”及“故人”之“情”虽未明言,却可由特定景物“浮云”、“落日”引发联想,手法委实高明。(九)卖炭翁唐 白居易序 苦宫市也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一、文学常识: 卖炭翁作者 (人名)是 朝 运动的倡导者。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二、解词:手把文书口称敕。( )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十)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文学常识:作者是 朝的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 派重要文学家。二、解词:欲把西湖比西子。( )三、名句鉴赏:(对诗句理解对的打“”错的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西子“是指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2)此句用比喻的手法,把西湖比作西施,目的是赞美西施之美。(3)因为此名句,西湖就有了一个别称:西子湖。(4)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十一)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文学常识:江城子 密州出猎作者是 朝的 ,字 号 ,是 派重要文学家。二、解词:左牵黄,右擎苍。( )( ) 亲射虎,看孙郎。( ) 西北望,射天狼。(隐指西夏)三、典故:1、“亲射虎,看孙郎”用了 的典故,以比况自己的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了 的典故,表达了作者 的愿望。(十二)一剪梅宋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文学常识: 一剪梅作者是 朝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初中我们还学过她的 (十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文学常识:如梦令作者是 朝词人 ,号 。二、解词:浓睡不消残酒。( ) 应是绿肥红瘦。( )(十四)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文学常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作者是 朝的 (人名)。字幼安,号稼轩 是词牌名,题目是 。二、解词:八百里分麾下炙。( )(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秋点兵。 ( ) 可怜白发生! ( )三、典故:“马作的卢飞快”一句用了 的典故。(十五)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 文学常识:青玉案元夕作者是 朝的 (人名)。字幼安,号稼轩 是词牌名,题目是 。二、解词: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星如雨。( ) 玉壶光转。 ( ) 蛾儿雪柳黄金缕。( ) 笑语盈盈暗香去。 ( ) 灯火阑珊处。 ( )(十六)诉衷情宋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一、文学常识:诉衷情作者是 朝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二、解词:身老沧洲!( )三、典故:1、“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游说秦王的典故。表达自己的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忧愤之情。2、“万里觅封侯”:暗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了他报国的雄心壮志。(十七)四块玉别情元 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一、文学常识: 四块玉别情作者是 朝曲作家 。他是“元曲四大家”之首。这是一首散曲中的 ,“四块玉”是 ,“别情”是 。与关汉卿并称“元曲四大家”的是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二、解词:凭阑袖拂杨花雪。( ) 溪又斜,山又遮。( )(十八)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一、文学常识:天净沙秋这首小令的作者是 朝的 ,原名 ,字 ,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