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各章知识要点.doc_第1页
微观经济学各章知识要点.doc_第2页
微观经济学各章知识要点.doc_第3页
微观经济学各章知识要点.doc_第4页
微观经济学各章知识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经济学各章知识要点总结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1)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2)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因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自身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其他因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自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3)需求定理是说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自身价格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自身价格之间反方向变动。需求定理的例外:吉芬商品和炫耀性商品。这两类商品的需求量与其自身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可能出的考题:简述需求定理的含义和特例。)(4)需求定理的理论解释:用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解释需求定理。a) 替代效应是指在保持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引起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而造成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对于所有的商品来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其他商品的价格没变,那么,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就下降了,消费者就要用其他商品来代替这种商品,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了。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b) 收入效应是指在保持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化而造成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应有两种类型:第一,对于正常商品来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并没有变,那么,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就减少了,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也就减少了,因此,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第二,对于低档商品来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减少,那么,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因此,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增加。c) 需求定理对正常商品和除吉芬商品外的所有低档商品都成立。对于正常商品来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使得商品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减少。对于除吉芬商品外的所有低档商品来说,替代效应使商品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减少,收入效应使商品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增加,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此,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商品需求量与其自身价格成反方向变动。d) 吉芬商品的需求量与其自身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原因是:替代效应使商品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减少,收入效应使商品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增加,但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因此,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商品需求量与其自身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用效用理论解释需求定理(可能出的考题:用效用理论解释“水和钻石”的价格之谜。)a) 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固定不变。b)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块钱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亦即,从购买的每一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与其自身价格之比都相等。c) 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遵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消费给消费者增加的满足程度随着该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降低。d)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效用最大化条件,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越多,他愿意为该商品支付的价格就越低,这就是需求定理。e) 上述逻辑可解释“水和钻石的价格之谜”:尽管消费者从水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总效用很高,但由于水的消费量很大使得其边际效用很低,因此,消费者愿意为其支付的价格也低;同样,由于钻石的消费量很小使得边际效用很高,因此,消费者愿意为其支付的价格也高。2、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需求曲线的变动。(2)需求的变动是除某商品的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如收入变化、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关系的整体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价格同方向变动,与其互补品价格反方向变动。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同方向变动,低档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反方向变动。3、供给、供给曲线和供给定理(1)供给是指生产者(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2)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因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自身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其他因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自身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3)供给定理是说明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自身价格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自身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其原因在于,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获得的利润就越高,从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提供了供给更多产品的激励。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沿供给曲线上的变动。(2)供给的变动是除某商品的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如生产技术的变化或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对该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关系的整体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5、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均衡价格含义。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2)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可能出的考题: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a)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供求与价格的相互作用下自发形成的。b) 某种商品的供求双方的行为是相对对立的:买方希望价格越低越好,价格越低,买得越多;卖方则希望价格越高越好,价格越高,计划出售的数量就越多。c) 如果在某一价格水平下,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大于需求量,这意味着生产者不能在该价格下售出其想要出售的全部数量,因而有压低价格的动力。随着价格的降低,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向供求均衡点趋近。d) 如果在某一价格水平下,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小于需求量,这意味着消费者不能在该价格下买到其想要购买的全部数量,因而有抬高价格的动力。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增加,向供求均衡点趋近。e) 只有当市场价格调整到使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买卖双方才能都实现其想要的数量,从而不再有压低或抬高价格的动力,这样,市场价格就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3)供求定理:a) 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即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下降。b) 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增加(即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6、价格管制政策(可能出的考题:用供求法则说明政府实行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原因、后果以及消除产品过剩和短缺的方法。)(1)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最高价格。价格上限一定低于均衡价格的,导致商品短缺。政府分配供不应求的商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票证配给和排队配给。(2)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种商品的生产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最低价格。价格下限一定是高于均衡价格的。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支持价格和最低工资都属于价格下限。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其积极意义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以调动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和支持农业发展;消极意义是造成农产品过剩。解决办法是政府收购过剩的农产品。7、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1)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需求量变动比率与价格变动比率之比,反映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一般来说,需求价格弹性为负值,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起见,通常取其绝对值。8、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1)需求无弹性,即Ed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2)需求无限弹性,即Ed。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4)需求缺乏弹性,即1Ed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线。如粮食(5)需求富有弹性,即Ed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线。如保健品9、其他需求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指需求量变动比率与收入变动比率之比,反映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一般来说,需求收入弹性为正值。需求收入弹性分为五类:第一,收入无弹性,即Em0;第二,收入富有弹性,即Em1。;第三,收入缺乏弹性,即Em1;第四,收入单位弹性,即Em=1;第五,收入负弹性,即Em1,如鸡蛋;第五,供给缺乏弹性,ES1,如石油。11、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的考题:试用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现象。试用弹性理论解释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产量的原因。面对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厂商实现总收益最大化的价格决策各有什么特点?)(1)企业出售一定数量某种商品的总收益TR=P*Q,P为该商品的市场价格,Q为该商品的销售量。d (TR)=d (P*Q)=(1-Ed)*Q*dP,其中,Ed表示需求价格弹性。(2)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增加。“薄利多销”,“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所以,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3)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减少。中国有句古语叫“谷贱伤农”,意思是指丰收了,粮价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了,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由于丰收而造成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农民受损失。12、蛛网理论(可能出的考题:用图示说明蛛网理论对供需趋向均衡的条件和过程的解释。)蛛网理论应用弹性理论分析商品供求和价格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可用于说明市场趋向供求均衡的动态过程和条件。蛛网理论的基本假设:价格对供给量变化的反应是即时的,即本期供求量决定本期价格;第二,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是滞后的,即本期供给量由上期价格决定。当某商品(如电子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小于需求价格弹性时,一旦供求失衡,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会使价格和供给量向供求相等的均衡点趋近。趋向均衡的过程如下:第一阶段的供求过程为,生产者直接将供给量确定为QS1,QS1大于市场均衡数量QE,供大于求,价格应下降。对应需求曲线DD上的价格为P1,显然P1低于均衡价格PE;第二阶段的供求过程为,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P1确定供给量为QS2,QS2小于市场均衡数量QE,出现过度需求,价格应上升。这时,对应需求曲线DD上的价格为P2,显然P1高于均衡价格PE;第三阶段的供求过程为,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P2确定供给量为QS3,QS3大于市场均衡数量QE,供大于求,价格应下降,这时,对应需求曲线DD上的价格为P3,显然P3低于均衡价格PE;第四阶段的供求过程为,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P3确定供给量将小于均衡数量QE,价格将高于均衡价格PE,这个过程继续下去,生产者提供的数量与市场均衡数量越来越接近,价格与市场均衡水平也越来越接近,最终趋向均衡点。当某商品(如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大于需求价格弹性时,一旦供求失衡,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不会价格和供给量向供求相等的均衡点趋近,反而会使其越来越远离均衡点。当某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等于需求价格弹性时,一旦供求失衡,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既不会使价格和供给量向供求相等的均衡点趋近,也不会使其越来越远离均衡点,而是始终保持与均衡点的原有距离不变。第三章 效用论1、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1)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某种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2)总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某种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3)边际效用是指人们从额外增加的一单位某种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的增加。2、如何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在其他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额外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消费给消费者增加的满足程度,随着消费者对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增加而减少。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是:第一,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商品被优先满足最重要的需要,因此,越后被消费的商品,其边际效用越小;第二,从商品本身对消费者所产生的重复刺激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接受的重复刺激程度越来越弱。3、简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异同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度量和进行加减运算的,且效用的具体数值对分析消费者选择是重要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无法测量的,但可以根据消费者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为其指派效用数字,且对于分析消费者选择来说,只有偏好次序才是重要的。4、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1)无差异曲线是将效用相同的消费组合点联结起来的曲线。(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这是由偏好的严格正单调性决定的。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任何一个消费组合点都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低。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且没有直线部分,这是由偏好的严格凸性决定的。5、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可能出的考题: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什么是递减的?)(1)边际替代率指的是消费者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边际替代率为负值,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起见,通常取其绝对值。(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指的是,消费者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商品X的消费数量所愿意放弃的商品Y的消费数量,随着商品X的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随着商品X的消费量的增加,商品X的边际效用MUx递减,商品Y的边际效用MUy递增,因此,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Ux / MUy)递减。6、预算线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是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由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最大可能的数量组合点构成的直线。预算线内的消费组合点是消费者支付得起的。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变动,则预算线会平行移动: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收入减少,预算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不变,商品Y的价格不变,商品X的价格变化,那么,预算线将围绕预算线与纵横的交点转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不变,商品X的价格不变,商品Y的价格变化,那么,预算线将围绕预算线与横轴的交点转动。7、简述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可能出的考题: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均衡指的是在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以及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高效用的消费组合点。在消费偏好满足严格正单调性和严格凸性的条件下,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是惟一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高效用的消费组合点。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原则)是:MRSxy=-dy/dx=MUx/MUy=Px/Py,或MUx/ Px =Px MUy /Py。用文字表述:消费者购买的每一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与其自身价格之比都相等,或消费者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都相等。如果消费者花在商品X上的最后一元钱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大于商品Y,那么,消费者就可以通过增加商品X的消费并减少商品Y的消费来增加其总效用。反之,如果消费者花在商品X上的最后一元钱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小于商品Y,那么,消费者就可以通过减少商品X的消费并增加商品Y的消费来增加其总效用。只有当消费者花在商品X上的最后一元钱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商品Y时,消费者才不能通过调整不同商品的消费数量组合来增加其总效用,从而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8、如何理解消费者剩余(1)消费者剩余的含义:消费者愿意为一定量某种产品或服务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2)消费者剩余并不是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3)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指标,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就是消费者福利的增加。9、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可能出的考题:怎样用收入消费曲线推导出恩格尔曲线?)(1)在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让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即消费者的预算线发生平行移动,最优消费组合将相应发生变动。将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最优消费组合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作收入消费曲线。(2)恩格尔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某种商品的消费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收入消费曲线上各点对应的收入水平和X商品的最优消费量(需求量)的组合,标示在平面坐标图m-x(横轴和纵横分别表示X商品的需求量和收入)中,将这些点连结起来就得到X商品的恩格尔曲线。(3)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与总支出的比率,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家庭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4)恩格尔定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与总支出的比率递减。这意味着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很小,食品需求量的增加速度远低于收入的增加速度,因此,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10、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可能出的考题:怎样用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需求曲线?)(1)如果在消费者的收入不变的条件下,让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最优消费组合将相应发生变动。将不同相对价格水平下的最优消费组合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作价格消费曲线。(2)可用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需求曲线。在平面坐标图x-y(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X和Y的消费量)中,保持收入和Y商品价格不变,改变X商品的价格,得到不同的预算线(每条预算线的纵截距相同,横截距和斜率不同),这些预算线与不同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得到不同的最优消费组合点,将这些最优消费组合点连结起来的曲线是价格消费曲线。然后,将价格消费曲线上各点对应的X商品的最优消费量(需求量)与X商品的价格的组合,标示在平面坐标图p-x(横轴和纵横分别表示X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中,将这些点连结起来就得到X商品的需求曲线。1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含义。可以将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分解为两部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在保持实际收入不变(指的是价格变化后的最优消费组合的效用与价格变化前相同)的条件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引起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而造成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应是在保持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化而造成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2)作图说明。书第81页图3-15。设价格变化前的预算线为AB,它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a点,过a点做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与横轴交于点X1。令商品1的价格下降,预算线变为AB。做一条与AB平行且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点c的直线FG,过c点做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与横轴交于点X1,X1X1即为替代效应。然后,做一条与U1平行且与AB相切于b点的无差异曲线U2,过c点做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与横轴交于点X1,X1X1即为收入效应。 12、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可能出的考题:怎样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理论解释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1)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由收入效应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是下降或不变,那么,这种商品就是正常商品。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使得商品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减少。(2)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由收入效应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是上升,那么,这种商品就是低档商品。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使得商品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减少,收入效应使得商品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增加。对于除吉芬商品外的所有低档商品来说,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此,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商品需求量与其自身价格成反方向变动。(3)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量随其自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那么,这种商品就是吉芬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使得商品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减少,收入效应使得商品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增加,且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因此,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商品需求量与其自身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第四章 生产论1、生产函数、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厂商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短期指的是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固定不变的时期。长期是指生产者来得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以改变的时期。2、如何理解边际产量(收益)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的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在保持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种要素的投入量,那么,当该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随着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甚至会变为负数。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的条件是技术不变; 第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有在其他要素投入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才可能成立;第三,边际收益递减发生在变动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也就是说,边际收益经历一个递增、不变和递减过程,最终要递减。3、短期总产量、短期平均产量、短期边际产量的定义、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1)短期总产量是在固定要素投入量既定的条件下,投入一定量可变要素所能生产出的最大产量。短期平均产量是在固定要素投入量既定的条件下,平均每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能生产出的最大产量。短期边际产量是在固定要素投入量既定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能增加的最大产量。(2)短期总产量、短期平均产量和短期边际产量的变化规律a) 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然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当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量后,如果继续增加其数量,总产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b) 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平均产量先上升,后下降。c) 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当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量后,边际产量变为负值。(3)短期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呈U型的原因:在前期阶段,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劳动分工深化,固定要素也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因而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在后期阶段,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使得总产量以递减的速率增加。(4)短期总产量、短期平均产量和短期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a) 边际产量随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而上升和下降的速率都大于平均产量。b) 在平均产量随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上升的阶段,每一可变要素投入量对应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平均产量随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而下降的阶段,每一可变要素投入量对应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c) 在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的可变要素投入量水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d) 在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的可变要素投入量水平,总产量曲线有拐点(增长率递增和递减的分界点);在边际产量为0的可变要素投入量水平,总产量达到最大。e) 由原点出发的直线与总产量曲线相切的点对应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4、短期生产函数的三个区域(阶段)(可能出的考题:作图说明生产的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通常会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在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情况下,要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利用,厂商应该如何确定生产的合理投入区域?)根据短期总产量、短期平均产量、与短期边际产量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可以将短期生产函数分为、三个区域。区域是短期平均产量从0到最大值的区域。在该区域,短期边际产量大于短期平均产量。区域是从短期平均产量最大值到短期总产量最大值的区域。在该区域,短期边际产量小于短期平均产量。区域短期总产量下降的区域。在该区域,边际产量为负。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应在区域选择可变要素投入量,具体选择哪一点,视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而定。这是因为,在区域,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能增加平均产量;在区域,减少可变要素投入量能增加总产量。5、规模报酬(收益)(可能出的考题:解释规模报酬递增和递减的原因。)(1)规模报酬指的是所有投入以相同比率增加所导致的产量的增加。(2)不变规模报酬指的是产量增长的比率等于投入增长的比率。亦即,当所有投入的数量都增加一倍时,产出的数量也增加一倍。如果产量的增长是通过复制原有的生产过程来实现的,就会呈现不变规模报酬。(3)递增规模报酬指的是产量增长的比率高于投入增长的比率。在某些生产过程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是,产量的增加使企业能使用生产率更高的技术并能深化劳动的分工。(4)递减规模报酬指的是产量增长的比率低于投入增长的比率。所有的生产过程都会在某一产量水平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只不过有些生产过程在非常高的产量水平上才会表现出来。规模报酬递减最主要的来源是,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和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从而监督、协调和控制成本越来越高。6、适度规模(1)适度规模指的是使规模报酬递增达到最大的生产规模。(2)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是:第一,本行业的技术特点。一般来说,需要的投资量大,所用的设备复杂先进的行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因而适度规模大。相反,需要投资少,所用的设备比较简单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小。第二,市场条件。一般来说,生产市场需求量大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大。相反,生产市场需求小且且标准化程度低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小。7、两种投入要素的最适组合(1)等产量曲线的定义和特征等产量曲线线是将能产生某一产量的两种投入要素各种可能的组合点联结而成的曲线。等产量曲线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第二,在同一平面坐标图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离原点越高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越高,反之则越低;第三,在同一平面坐标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第四,等产量线凸向原点。(2)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与变化规律(可能出的考题:如何理解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能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等产量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在该点的斜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通常为负值,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起见,通常取其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要素X的投入所能减少的要素Y的投入量,随着要素X的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随着要素X的投入量的增加,要素X的边际产量MPx递减,要素Y的边际产量MPy递增,因此,这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xy = MPx / MPy)递减。(3)脊线是将等产量曲线上边际技术替代率为0和无穷大的点联结而成的两条曲线。等产量线在脊线以内的区域是生产的经济区域,脊线以外的区域为生产的非经济区域。等产量线在脊线以外的部分的斜率为正值,表明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种要素的同时还需增加另一种要素,与脊线以内的部分相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可能出的考题:说明长期生产中的有效经济区域。)(4)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是在生产者的成本(购买生产要素的总支出)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由生产者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最大可能的数量组合点联结而成的直线。(5)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及其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指的是能达到既定成本下的最高产量或既定产量下的最低成本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组合。将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结合在一个坐标图上,特定的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这个切点对应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就是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实现两种要素的最适组合的条件是:TRSlk=-dk/dl=MPl/ MPk= Pl/Pk,其中,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该条件用文字表述为:厂商购买的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最后一单位的边际产量与其自身价格之比都相等,或厂商花在每一种生产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与利润最大化之间是一致的。(6)解释厂商在长期中扩大生产规模的最优路径。生产扩张线是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对应的最适要素组合点联结而成的曲线,它表示企业扩大生产应遵循的最优路径。第五章 成本论1、机会(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1)会计成本是企业生产与经营中业已发生的各种实际支出,这些支出一笔一笔地登记在会计账簿中。(2)机会(经济)成本是将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可能获得的最高收益。2、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1)显性成本是在会计账目中反映出来的成本。(2)隐性成本是没有在会计账目中反映出来的成本,如企业主将自己拥有的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提供给自己的企业使用所应获得的报酬。 机会成本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3、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1)私人成本是由某一个体(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承担的某项经济活动的成本。(2)社会成本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承担的某项经济活动的成本。4、不变成本和沉没成本(1)不变成本是指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2)沉没成本是业已发生且无论当前做何选择都无法再收回的成本。(3)不变成本与沉没成本并不一定相同。不变成本是无论生产多少产品都必须支付的成本,如果企业停止生产,不变成本的一部分可能是可以收回的。而沉没成本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收回的成本。5、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1)会计利润是企业的总收益与总会计成本之差。(2)经济利润是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机会成本之差。6、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定义1) 总成本是在既定技术水平下,生产每一特定产量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低总价值。2) 平均成本是在既定技术水平下,对应于每一特定产量的平均每单位产出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低总价值。3) 边际成本是在既定技术水平下,每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低总价值。7、短期平均固定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1)变化规律a)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一直下降。b)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先下降,后上升。c)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成本先下降,后上升。d)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边际成本先下降,后上升。(2)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边际产量随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经历一个从递增、不变到递减的过程。(3)相互关系a) 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位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左侧,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最低点位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左侧。b)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后者的最低点,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后者的最低点。c) 当产量水平低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产量水平时,每一产量水平对应的短期边际成本低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当产量水平高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产量水平时,每一产量水平对应的短期边际成本高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d) 当产量水平低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产量水平时,每一产量水平对应的短期边际成本低于短期平均成本;当产量水平高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产量水平时,每一产量水平对应的短期边际成本高于短期平均成本。8、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1)规模经济指的是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张产生的平均成本递减的现象。企业从更大规模生产所获得的利益(平均成本降低)来自于,能够使用更多更有效率的机器,从大量采购中获得折扣,深化分工,雇佣更优秀的管理人员,以及从大量贷款中获得优惠等。(2)规模不经济指的是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张产生的平均成本递增的现象。规模不经济最主要的来源是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和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从而监督、协调和控制成本越来越高。9、外部经济与不经济(1)外部经济指的是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随所处行业或地区的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减。(2)外部不经济指的是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随所处行业或地区的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增。10、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1)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a)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分别与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有一个切点。在切点处,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在除切点外的其他任何点,长期平均成本小于短期平均成本。b)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2)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a) 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先下降,后上升。b) 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边际成本先下降,后上升。(3)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呈U型的原因:在前期阶段,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企业能够使用更多更有效率的机器,从大量采购中获得折扣,深化分工,雇佣更优秀的管理人员,从大量贷款中获得优惠,从而使得平均成本递减;在后期阶段,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企业的管理和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从而监督、协调和控制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平均成本递增。(4)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后者的最低点;在交点左侧,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方;在交点右侧,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方。11、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总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1)总收益是企业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益。(2)平均收益是企业平均每单位产品的销售所获得的收益。(3)边际收益是指企业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4)总成本是企业生产一定量产品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总机会成本。(5)边际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6)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成本。12、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原则)(1)企业出售一定数量产品所获得的总利润等于总收益和总(机会)成本之差。(q) = R(q) C(q)(2)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d / dq = dR / dq dC / dq = 0, 即MR = MC。(3)如果“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条件得不到满足,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产量来增加利润。如果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就意味着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量用于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因多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此时,增加产量可以增加利润。同样,如果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厂商就可以通过减少产量来增加利润;只有当MR=MC时,厂商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1、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特征a) 有许多企业,每家企业的产量都很小,每家企业提供的产品都完全相同。b) 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不存在任何阻碍。c) 每家企业都是市场均衡价格的接受者:任何一家企业都能按市场均衡价格出售其想要出售的任何数量,但是,如果它的产品定价稍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则不能售出任何数量的产品。2、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厂商均衡条件和均衡时的各种情况a) 市场对单个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b) 单个厂商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市场均衡价格,即AR=MR=Pc) 单个厂商的短期均衡(即利润最大化)条件是:SMC=MR=AR=Pd) 水平的市场需求曲线与短期边际成本的交点对应的产量,是满足利润最大化条件的短期均衡产量Q。e) 在短期均衡产量Q处,厂商可能盈利、收支相抵或亏损:如果市场需求曲线位于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之上,则厂商的利润为正;如果市场需求曲线与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则厂商的收支相抵,利润为零,该交点即是厂商的收支相抵点;如果市场需求曲线位于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之下,则厂商的利润为负。f) 如果市场需求曲线位于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之下,但又高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那么,与停止营业相比,继续营业的亏损更小,因而应选择继续营业。g) 如果市场需求曲线位于厂商的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之下,厂商应选择停止营业。市场需求曲线与厂商的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的交点是厂商的停止营业点。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厂商均衡a) 由于在长期中,厂商能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且行业内的企业数目会发生变化,且厂商进入或退出市场不存在任何阻碍,因此,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厂商均衡条件是:MR=AR=P=LMC=LACmin(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b) 水平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厂商长期边际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的交点对应的产量,是满足利润最大化条件的长期均衡产量Q。c) 在长期均衡产量Q处,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d) 在长期均衡产量Q处,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e) 在长期均衡产量Q处,市场均衡价格等于厂商的最低长期平均成本。4、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1)当完全竞争市场(行业)存在正经济利润时,会发生:新企业进入行业规模扩大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外移市场价格下降AR=MR=P线随之下降超额利润逐渐消失。(2)当完全竞争行业存在负经济利润时,会发生:现有企业退出行业规模缩小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内移市场价格上升AR=MR=P线上升亏损消除。5、对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结果的效率评价(1)优点:第一,长期均衡时,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即MC=P。MC度量了社会多生产一单位产量耗费资源的成本,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产品给消费者增加的福利,MC=P说明最后一单位产量所耗费的价值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消费者支付的市场价格最低,所以说,竞争的好处全部给了消费者。 第二,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线,而在厂商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厂商的MR=AR=P=AC=MC,此时,平均成本最低,这说明厂商使用现有技术使得厂商的平均成本为最低,因而在完全竞争厂商在生产技术使用方面是有效率的。如果全社会所有厂商都能在AC的最低点的组织生产,则社会稀缺资源的消耗最小。 第三,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长期不存在超额利润,因而不存在短缺的现象,也不存在亏损所以不存在过剩积压的现象。所以,社会供求是平衡的不存在资源的浪费。 最后,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来实现的,当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等因素发生变化,市场使可以迅速做出反应,使得厂商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决策。 (2)缺点:第一,小规模的企业未必会使用大规模的先进技术。第二,无差别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第三,由于信息是完全和对称的,所以不存在对技术创新的保护。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1、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1)完全垄断市场结构的特征a) 只有一家厂商供给某类产品。b) 厂商拥有市场价格决定权。c) 不存在新厂商进入的可能性。(2)完全垄断形成和持续存在的原因:市场进入壁垒a) 自然垄断。如果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如资本与劳动的比率高),某家企业的平均成本在市场可能容纳的产量范围内递减,就会出现一家企业垄断整个市场的现象,这被称作自然垄断。b) 由法律产生的进入壁垒,如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权或政府特许的独家经营权。c) 某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基本原料来源。d) 垄断者阻止其他企业进入的市场策略,如掠夺性定价和过剩生产能力策略。(3)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平均收益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重合,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市场需求曲线的左下方。(4)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MR=LMC。(5)对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结果的评价a) 当完全垄断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其产量低于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价格高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完全垄断厂商获得正经济利润。b)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完全垄断造成消费者剩余的减少,且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高于完全垄断厂商获得的垄断利润,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c) 完全垄断厂商缺乏持续创新的动力,这也会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d) 对于自然垄断行业,完全垄断最能利用规模经济的潜力。2、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1)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特征a) 有很多厂商提供同类产品,产品具可替代性,不存在厂商进入或退出市场的阻碍。b) 每家厂商提供的产品具有差异性,因而对自己提供的产品拥有一定的价格决定权。c) 每家厂商在决定自己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时,不用考虑其他厂商对自己决策的反应。(2)每家厂商都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供给同类产品的厂商数目,以及与其他厂商供给的产品的相似程度。供给同类产品的厂商数目越多,与其他厂商供给的产品的相似程度越高,需求曲线就越平坦。(3)每家厂商都可通过广告或产品改进使其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但同时也会使其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因而并不一定增加其利润。(4)每家厂商的平均收益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