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速的诊断及治疗_第1页
室速的诊断及治疗_第2页
室速的诊断及治疗_第3页
室速的诊断及治疗_第4页
室速的诊断及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性心动过速诊断和治疗,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蔡 鑫,背景,室性心动过速(Vnetricular tachycardia, VT):对血流力学影响最大;恶性程度最高-危及生命;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较差。,分类与定义,根据发生部位:左室VT;右室流出道(RVOT)VT ,束支折返性VT.根据病理基础:特发性VT;缺血性VT根据对药物反应:维拉帕米敏感性VT;腺苷敏感性VT根据心电图特点:单形性VT;多形性VT ;分支性VT ;尖端扭转性VT根据发作时间:持续性VT;非持续性VT ,VT发生机制,触发机制: EAD或DAD (RVOT; LVOT等)自律性机制:较少见;折返性机制:有序或随机折返(BBRT VT;ILVT;心肌梗死后VT;心肌病VT等),VT心电图描记要点,尽量记录体表12导联;每一导联均记录到室性心律;尽可能多导联同步记录(3导联或12导联);Holter(12导联最佳);收集全部心电图资料;,VT心电图读图步骤,1,V1:LBBB右室,RBBB左室;2,寻找室、房分离的证据;3,对比窦律ECG,观察是否有预激或束支阻滞;4,II/III/avF导联,若均为R,提示VT源于RVOT/LVOT;若其中任一导联有S则源于心室内较低位置。,VT与SVT伴差异传导鉴别,敏感性 特异性1,所有胸前导联均无RS波? 是 VT 21 100 (只有QR、Qr、qR、QS、QRSR、rSR) 非2,任一胸导联RS100ms? 是 VT 66 98(R起始至S波峰) 非3,房室分离? 是 VT 82 98 非4,V1或V2及V6符合VT形态标准? 是 VT 99 97 非 SVT伴差异传导,胸导联均无RS : VT ;有RS的胸导联 R -S 尖 100 ms : VT; RS 95%; LVOT VT:90%;而RVOT VT: 70%100% ?缺血性VT:成功率低(50%);易复发;多形性VTs:一般不进行消融;,影响消融结果的因素,标测技术;解剖因素: 位置,大小;病理因素:病变基质;诱发的难易程度;血流动力学;术者的经验;消融的能量;,标测技术,常规接触式标测:激动顺序标测起搏标测特殊电位标测拖带和重整非接触式(EnSite)标测CARTO标测心内篮状电极标测心外膜标测,常规标测,要求VT持续、可重复诱发且血动学稳定;1,激动顺序标测; 2,起搏标测;3,拖带;4,舒张期电位, 等;,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起搏标测-12导联心电图,CARDIOLOGY,PUMC HOSPITAL,PUMC HOSPITAL,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CARDIOLOGY,心内电激动标测-RVOT,CARTO标测,在窦性心律下进行;侧重于病灶(substrate)标测;一般需结合拖带标测以提高准确性;不适于多形性VTs、难诱发VT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Kottkamp H, JCE 2003,心外膜标测,Sosa E, JCE 2005,适于外膜起源的VT;经CS方式已被淘汰;穿刺心包正逐渐被推广;,非接触式标测,提供四维高密度单极等电位图;只需一次心律失常搏动即足以定位并指导消融;也可在窦律下进行病灶(substrate)标测;尤其适合于难诱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变基质较大或部位较特殊的病例。,消融的能量,射频:最普及,包括盐水冲洗;冷凝:安全性高,效力稍弱;超声:换能器工艺不过关;微波:发射天线技术不过关;化学消融:经冠脉注射乙醇或苯酚,可致大面积心肌坏死,适于深在和外膜起源VT。 REEK S, JCE 2004,HCM,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定义,Gallavardin于1922年最早报告(RMVT)经详细的病史、体检、X线、12导联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排除了明显的或持续的异常。,流行病学,发病率:占射频患者的5.6%; 1998年NASPE统计各种VTs占总数6%(201/3357) PACE 2000性别因素:RVOT VT(差异无显著性) ILVT(男性86%)年龄: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RVOT约33.0岁,ILVT 25.7岁; 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1RVOT室速中约1/3有晕厥或黑朦;预后:较好;Br Heart J,1953,特发性VT的分类,根据部位:右室流出道室速(RVOT VT)特发性左室室速(ILVT)根据对药物的敏感性:腺苷敏感性室速(RVOT)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ILVT)其他:分支性室速;,病理基础,ILVT:无特殊(假腱索、轻度MV返流);与His-Purkinje系有关,病灶表浅;Morgera曾报告2例RV活检,1例有心肌炎痕迹,1例有非特异性心肌病。G Ital Cardiol 1989RVOT:病灶直径多在5mm15mm之间;偶有外膜起源。Globits采用MRI发现8/20例患者有局部变薄、动脉瘤样膨出及脂肪沉积,6例是VT起源处。Circulation 1997,诊断与分型1:RVOT VT,LBBB,电轴向下;运动、紧张、激动诱发;RVOT VT占国外IVT约2/3RMVT约占60% PACE 2000,RVOT VT治疗,药物治疗: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一定效果;首选Ic类的普罗帕酮、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紧急终止可用腺苷(或ATP)快速静脉推注;或普罗帕酮、 受体阻滞剂推注;胺碘酮不做首选;,RVOT VT消融的成功率,Chen SA等,成功率84%(21/25);复发率19%。总成功率68。Int J Cardiol 1997Chinushi M等的成功率为96% (22/23) ,无随访报告。PACE 1998Iturralde-Torres P等1000例消融中VTs仅22例,成功率 77%(17/22)。Gac Med Mex 1999 Teo WS等1000例消融中RVOT VT仅14例。Singapore Med J 1999 阜外4000余例中RVOT VT占2.5%,传统标测的总成功率90%。,诊断与分型3 LVOT VT,LBBB,电轴向下; RV1宽钝(时限超过40%,幅度超过30)、R移行在V3之前。 ACC 2002 ,JACC 2001,LVOT的治疗,与RVOT相似;消融治疗需注意对冠状动脉开口部位的损伤;,室性早搏,室早是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正常心脏者预后大多良好,但对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消融治疗的高成功率和安全性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根治方法使消融适应证拓宽。对符合指征的此类患者应建议首选治疗。,室早的消融治疗,心脏美容术的争论频发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强烈要求,谢谢!,诊断与分型4 LV游离壁VT,I, aVL呈QS;下壁导联RS;胸前R室速移行在V3之前。本例起源于LV后外侧壁基底部。,LV游离壁VT的治疗,各种机制均有,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