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总复习.ppt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总复习.ppt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总复习.ppt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总复习.ppt_第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总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中考复习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1课时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图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 地球与地图 第1课时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课时 考点整合 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个 但它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 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月食现象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 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等 2 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积约为5 1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是 千米 最大周长约为 千米 赤道 考点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球体 6371 40000 第1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2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1 经线和纬线 赤道 相等 第1课时 考点整合 2 经度与纬度 赤道 本初子午线 东西 第1课时 考点整合 3 经纬网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与纬线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叫做经纬网 它的作用是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它在军事 航海 航空和旅行等方面作用巨大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1 无论经纬网图是以哪种形式出现 都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 在赤道上最大 向两极递减 3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 因为地球的形状是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所以赤道比相对的两条经线构成的经线圈还要长 规律总结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例1关于经线和纬线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纬线长度一样B 经线和纬线都是圆形C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D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 解析 本题考查了经线和纬线的性质 如果弄清楚了经纬线的长度 形状 间隔的距离变化 本题就很简单了 经典例题 C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经度和纬度的判断 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东经是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 或者自东向西度数逐渐减小 西经是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减小 或者自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 北纬是自南向北度数增大 或者自北向南度数逐渐减小 南纬是自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 或者自南向北度数逐渐减小 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关键在图上明确自西向东和自南向北的方向 具体方法如下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1 横平竖直的经纬网 右图自左向右即自西向东 自下向上即自南而北 如B C两点的经度分别是140 E和140 W D E的纬度分别是40 S和40 N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2 侧视位的经纬网 右图先根据极点找出南北方向 指向北极点就是北 指向南极点就是 由南北判断东西方向 E A B即为由西向 根据判断原则判断经纬度 南 东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3 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先明确极点和自西向东 即地球自转方向 的关系 有南极点的经纬网 自西向东就是顺时针 相反 有北极点的经纬网 自西向东就是 即北逆南顺 这样的经纬网一般分两种情况 如下图 逆时针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已知地球自转方向 首先根据自转方向判断东经和西经 顺着自转方向数值的是东经 顺着自转方向数值的是西经 然后根据极点和自转方向的关系确定南北极点 即明确了南纬或北纬 已知极点 首先根据极点判断南纬或北纬 然后根据极点和自转方向的关系找出东西方向 自西向东数值增大的是经 自西向东数值减小的是西经 增大 减小 东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规律总结 1 判断某点的经度时 要看这条经线对应的经度 除了本初子午线 0 经线 和180 经线以外 其余相同的经度也有两条 如10 E和10 W 0 经线和180 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2 判断某点的纬度时 要看这条纬线对应的纬度 除了赤道是0 以外 其余相同的纬度的纬线有两条 如10 N和10 S 赤道是南北纬的分界线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例2 2010 宁德 读图 甲地的经纬度是 A 25 N 30 EB 30 N 25 EC 25 S 30 ED 25 N 30 W 解析 本题考查在经纬网上判断某地点的经纬度 判断方法 首先判断甲的纬度 根据向北越来越大的是北纬 向南越来越大的是南纬 判断出甲地的纬度为25 N 其次 判断甲的经度 根据向东越来越大是东经 向西越来越大是西经的规律 可知甲地的经度为30 E 经典例题 A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半球的划分 1 东西半球划分界线 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 1 属于东半球 属于西半球 可以借助下图理解 2 凡在0 20 20 W除外 之间的都属于半球 凡在160 180 160 E除外 之间的都属于半球 20 160 是东经度的是半球 是西经度的是半球 可以借助下图理解 东 西 东 西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2 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把纬度分成南纬 北纬的同时 也把地球分成了南北两个半球 即所有在北纬度范围的都在北半球 所有在南纬度范围的都在南半球 如图所示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思维警示 很多同学在判断东西半球的时候 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和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混淆 应该牢记 0 经线 即本初子午线 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和160 E两条经线构成的经线圈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例3 2010 龙岩 图中所示的四个地点中 位于 北半球 西半球 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半球的判断 首先我们要掌握半球的分界线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和160 E两条经线构成的经线圈 然后我们在图上找这些分界线 首先找出了赤道 我们能够判断甲和乙位于北半球 丙和丁位于南半球 然后我们又找到了西经20 知道以东是东半球 以西是西半球 就能够知道甲位于西半球 乙位于东半球 这样就做出了答案 可见掌握基础知识是做题的关键 经典例题 A 第1课时 要点探究 例4读图1 13 说出A B C D四点中既是西经度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 A点B B点C C点D D点 解析 本题既考查了点的经度判断 又考查了东西半球的划分 关键是从图中看出这是以南极为中心的弧形经纬网图 根据 向东看度数越来越大是东经 越来越小的是西经 的规律判断 图中是西经度的是A和D 根据20 W以东 160 E以西是东半球来划分 图中A和B是东半球 A 第2课时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考点整合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考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太阳 一年 自西向东 第2课时 考点整合 2 地球的公转级四季的形成 以北半球为例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春 秋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地球的自转方向 地球的自转 站在北极上空看 地球是逆时针自西向东转 站在南极上空看 地球是顺时针自西向东转 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 图2 1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思维警示 这类题的另一种出题方向是 在地球自转图上 在北极附近画出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下图 图2 2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例1下面的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经典例题 解析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A选项是自东向西 C选项应该是逆时针 D选项应该是顺时针 B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地球公转的运行轨迹 图2 4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经典例题 B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轨迹 根据地球在运动中的四个特殊位置 10月1日应该在9月23日 秋分日 和12月22日 冬至日 之间 而且靠近秋分日点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例3读下面极地地区图 由此推断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 冬至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春分日 解析 关键是判断此半球是北半球 方法是依据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图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所以此时正是夏至日 B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四季的形成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2 7 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如北半球6 7 8月是夏季 则此时南半球是冬季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规律总结 一年中 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次数是两次 南北回归线上只有一次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例4 2010 淄博 淄博中学生小明到黑龙江漠河去旅游 他观察到 这一天太阳挂在空中的时间很短 只有不足7个小时 这一天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经典例题 A 甲B 乙C 丙D 丁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本地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 应该是冬至日 12月22日左右 D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例5读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 完成 1 2 题 图2 9 1 关于B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方时为7点B 正值日落时刻C 经度为60 ED 全年昼长夜短 C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虽是一个选择题 但综合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以及经度的划分这些知识点 首先我们判断B点的经度 由图中的0 经线 再根据向东越来越大是东经的规律 得知 B点的经度是60 E 根据地球的自转知识 B点位于晨昏线的晨线上 地球向东再转 B点就会由黑夜变为白昼 所以时间应是日出时刻 为6点 由于B位于赤道上 所以全年昼夜等长 第2课时 要点探究 2 关于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所有地点日影最短B 南半球昼长夜短C 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湿润D 热带草原气候区正值湿季 解析 夏至日这一天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太阳高度最高 也就是日影最短 白昼最长 夜最短 地中海沿岸正是夏季炎热干燥时期 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正是湿季 而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正是干季 A 第3课时 地图三要素 等高线地形图 第3课时 考点整合 1 比例尺的含义 比例尺表示 距离比 距离缩小的程度 2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考点1地图上的比例尺 图上 实地 第3课时 考点整合 3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 分子相同 分母越大 比例尺越 4 比例尺的应用与选择 图幅相同的地图 比例尺越大 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 但表示的内容越 比例尺越小 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 但表示的内容越 小 详细 简略 第3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2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 有指向标的地图 采用指向标定向法 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指向标一般指向 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采用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有的地图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 在这种情况下 通常采用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定方向 北 第3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在闭合等高线地形图中 如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则中心为 如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则为 2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是相同的 因此 等高线越 坡度越陡 反之 坡度越缓 山顶 盆地 密集 第3课时 考点整合 3 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地表形态 鞍部 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较 的部分 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位由高海拔指向低海拔处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位由低海拔指向高海拔处 陡崖 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一般用 状表示 图3 1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 米 形态示意 低 锯齿 第3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在经纬网呈弧度的地图上判定方向 1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 无论经线 纬线怎样弯曲 在同一经线上 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 在同一纬线上 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2 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 从北极点看 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南 从南极点看 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北 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 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在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 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第3课时 要点探究 在极区判定方向 一般分两步 根据极点 判断南北向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 判断东西向 地球自转方向无论从北极上空看还是南极上空看都是自西向东 思维警示 在一幅地图上 只有一种定向方法 第3课时 要点探究 例1读图 A在B的 方向 经典例题 A 东南方向B 东北方向C 西南方向D 西北方向 B 图3 2 第3课时 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了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定点的方向 首先 确定这是以北极为中心 所以越靠近极点就越靠近北 那么首先判定A在B的偏北 排除了A和C项 然后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在本图中应该是逆时针旋转 也就是自西向东转 确定了A在B的偏东 这样最后确定A在B的东北方向 第3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包括确定点的海拔与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距来判断 确定两点间的距离 根据比例尺来判断 确定方向 根据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法来判断 计算温差 先计算两点相对高度 然后根据高度每升高100米 气温下降约0 6 来计算 2 爬山应选择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因为是缓坡 爬山容易 但费时 第3课时 要点探究 3 修路若是两地之间修公路 尽量避免穿过等高线 即最好选择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 若是上山公路 则盘山而上 若是从山地中穿过 应选择两山之间的鞍部 4 修梯田梯田一般修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因为地势较平缓 5 修水库水库大坝应建在地形为峡谷且有盆地的地方 因为盆地集水多 峡谷易修坝 成本低 若要在大坝上修水电站 则水轮发电机应安装在与下游水位平行的地方 6 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形成于山谷之中 并能通过等高线的数值判断出河流的流向 河流是由高向低流 第3课时 要点探究 例2 2010 泰安 读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问题 1 A点的海拔高度是 米 2 B处的地形部位是 3 图中所画的 三处河流中 有一处错误 应该是 填数码 图3 3 600 鞍部 经典例题 第3课时 要点探究 4 图中甲 乙是两处村落 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 方向 若甲 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 那么 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5 甲 乙两村落中 将来更有可能演变成为城市聚落的是 判断理由是 解析 本题通过等高线地形图考查高度 地形类型 方向 距离计算和聚落形成 综合性较强 注意山谷集水线 容易发育成河流 山脊是分水线 成为河流的分界线 西北 10 乙 乙村落地形平坦 靠近河流 海拔较低等 第3课时 要点探究 例3 2011 恩施 在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动 他们将考察的区域画出了如图3 4所示的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 米 为了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