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远逝松常青.doc_第1页
贤者远逝松常青.doc_第2页
贤者远逝松常青.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贤者远逝松常青追忆公路元老伍贤松同志一位执掌基层公路局32年的一把手,一位为公路事业奋斗了42年的元老,2011年6月13日走完了74载风雨征程。贤者虽已远逝,松柏依旧常青。他的一生,成就了公路事业的一份精彩,谱写了人生岁月的一段传奇,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追忆,他就是原城步县公路局局长兼书记-伍贤松同志。一张白纸绘宏图城步“南楚极边”之苗疆,上世纪60年代,该县仅有的一条狭窄黄砂马路从武冈通到县城。1963年,伍贤松同志临危受命,来到这荒山野岭的边陲,就再也没有离开这片一生为之奋斗的土地。上任之初,城步公路段只有5个人,西岩、蒋坊、城镇共三个工班只有26名职工,养路段无房无车,租住在他人单位车间仅3间平房里,打毛棚做饭,管养的公路坑坑洼洼,基本上都被杂草淹没,当时的工区负责人因畏难怕苦嫌穷,跑去割松油挣钱,工作都不要了。在这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伍贤松同志坚持“凡事干为先”,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创造城步公路局一个又一个辉煌连续6次被评为全省“好路县段”;好路率连续18年居全市第一。作为支部书记兼段长的他连续18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并多次被市、县政府给予记大功和记功奖励,成为全省公路部门响当当的“十佳公路工作者”。他离任时,城步有了S219、S319两条省道,X088等5条县道,是他毕生辛勤的结晶。路,几乎成了伍贤松整个人生的精神支柱,为了苗乡的公路事业,他倾尽了心血和精力。上世纪武城公路搞油路改造,44.5公里公路的改造省里只拨89万元,县领导左右为难,要改县里拿不出配套资金,不改又错失了良机,伍贤松二话没说,硬着头皮把任务接了下来。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伍贤松多次下到公路沿线的区、乡,与区乡领导沟通,采取民工建勤来改建武城公路。工程开工后,他第一个打起铺盖,与一线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工程的生产计划、施工组织、材料采购、安全、质量等,无论哪一个环节他都要亲自过问,做到心中有数。在实施西岩段的改造时,伍贤松实地察勘、反复论证,决定新开河道、改直公路,方案缩短了里程,回避了集镇,得到了西岩区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全力支持。经过数月奋战,伍贤松带领大家仅用89万元改建好了42公里长的武城油路,时任省交通厅副厅长对改造项目连说了两个“好”!一是路段改得好,二是安全实施好!县长肖尊国亲自为伍贤松上报立功。伍贤松是段里的好领导,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在家里却是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甚至还是个“不孝之子”。他父亲从1982年患癌症到1988年去世,他没有撇下工作去探望和照料,全靠在武冈工作的弟弟代劳;他父亲去世后,74岁的母亲在武冈老家,他也无暇顾及。因为他心里时刻装着的是那弯弯曲曲却又平平坦坦的200多公里公路!在修建全县第一条油路时,他累得屙血,血压高得吓人,也没离开工地。在S319公路砂改油工程中,他在工地终因高血压导致脑溢血中风。他把他的整个青春和一辈子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城步的公路事业。一腔豪情肝胆照伍贤松同志是个性情中人,他为了单位的发展总是立足长远、超前谋划、敢想敢干,甚至是不惜“得罪”领导,不惜“自毁”名节。上世纪70年代末,伍贤松考虑到单位的长远发展,打算建一个段机关,他向县长提出请求划拨19亩土地,县长一口否决:“一个小小的公路段要这么多地干什么!划两三亩修个办公楼不就可以了!”,伍贤松当即和县长“理论”,甚至是“拍桌子”,县长还是不同意。为此,他一连几天围着县长转,县长被他的坚韧与执着感动,同意了城步公路段划拨土地的请求,在县里引起了一场轰动。后来,由于买了这块地较大,上级领导认为是浪费资源,伍贤松同志还被勒令做检讨,写检查。实践检验决策,发展证明眼光,如今,这块“奋勇争取”来的土地,已建成为城步公路人工作、生活的良好场所。斯人远去,生活工作在这块土地人们怎能不感念伍贤松同志的无畏和长远眼光。为了公路的事业,伍贤松不惧个人得失,不止一次和领导“拍桌子”。上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伍贤松积极争取到了政策支持,要在省道S219线上建一个收费站,他去和分管的县委副书记汇报、请求支持,那位副书记认为在马路中间搭个棚子就可以收费,伍贤松同志当即予以了坚决反驳,又是一次“拍桌子”,争取到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一生廉俭立标杆伍贤松不仅在资金少的工程上做文章,为了城步公路的发展,他把上面拨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用在公路上。在位时,他总是号召职工“花小钱,办大事”,“有一分钱就要办一分钱的事,有一份力就要修一寸路”。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在公路运输建设上的投资少,他更是“俭”字当头,宁可不买车子,不修房子,甚至是少吃一餐饭,也要保证公路建设的投入。1989年,伍贤松同志去邵阳开会回城步途中,司机提出去饭店吃点东西,伍贤松同志严厉批评道:“吃什么饭,买几个包子吃就可以了”。正因为他对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紧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而且资金决算后都有盈余。而他总是把“剩余”的每一分钱又一分一厘投入到公路的养护上去,城步公路段用于工程和公路养护的砂石材料在全市各段中是准备最早,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因此,城步段的好路率连年居全市第一,也一直保持为全省“好路县段”。 伍贤松不仅 “俭”,而且非常“廉”。公路建设工程数量多,项目也大。他在位时经常告诫大家:“不廉就保证不了工程质量,不廉就修不平脚下的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根据本段特点,约法三章:不准在副业排吃饭,不准接受贿赂,不准托包工人员代买物品。有一年,他在清溪抓油路工程,有个包工头送了他一条烟,并在一包烟里塞了一卷“大团结”。当时他便在油路工程指挥部召开会议,将烟和钱交公,并再三强调:“谁要给我和施工员送礼,我就不准他在这里做事”!工程包工头们提起这事都又敬又怕,没有谁再敢给他送礼。在他的带领下,全段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员自觉拒贿,工程保质保量。在所有的工程中,段里没有一个领导和干部的亲属当包工头参与施工。1993年,公路段修建家属宿舍时,有个包工头一次就拿了6万元钱,要求承包该项工程,且说明事成之后,还有更多钱送来(那时候伍贤松同志的工资也只有几百元),但伍贤松同志坚决回绝了。伍贤松同志经常讲,不合法的钱不要去拿,有吃有穿就可以了,钱多了也毫无意义。伍贤松同志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穿的最多的鞋是解放鞋,他没穿过价格超过50元的皮鞋,没穿过价格超过30元的衬衣。城步段被当地称作“水泼不进的公路段”。伍贤松被当地干部职工尊称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心为公的好领导”。一心坚强抗病魔工作贤者,生命强者。1993年8月18日在城步县蛇尾子工地中风瘫痪,此后的10余年间,他始终与病魔抗争着,以执着的毅力展现着一个生命强者的形象。1998年,伍贤松同志被诊断患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糖尿病,1999年又不慎摔倒,导致髋骨骨折 病痛总是无耻的缠绕着伍贤松同志,但是伍贤松同志从来没有放弃治疗,他始终相信,所有的病都能治疗好,他瘫痪后,积极进行恢复体力的功能锻炼,每天围着床兜100圈以上,每天坚持做理疗,通过积极锻炼,伍贤松同志逐渐能柱着拐杖行走了。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他始终关注支持着单位的发展,从来没有给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