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思想教育.doc_第1页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思想教育.doc_第2页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思想教育.doc_第3页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思想教育.doc_第4页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思想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模拟实践活动,让品社课程学习走进生活,促进学生知识的不断内化生成,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丰富课堂教学。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 教育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如果坏了,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用处。”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是相对稳定的,终生都会起作用,可见小学进行品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对品德与社会课来说,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过程,也就是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所以,这种优势是由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具备的。那么,立足课堂如何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是为了学。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求、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实现“好之”、“乐之”,使学生产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情感,从而主动地去观察社会、了解社会,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一)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它反映的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就产生于对各种现象和事实之间的结合点的感知。教师如果能恰当、准确把握知识结合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学习“我长大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量身高、称体重、玩儿时玩具等回忆体验中体验长大、感悟幸福;在拓展延伸中,理解“长大”的含义;在“说一说”“做一做”中,领会报恩的价值意义,进而体验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这样,把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设计,来达到教材所承载和传达的价值目标。(二)设疑、解疑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有多少人为了我”时,教师通过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比如冒着烈日或寒风,早早起来买菜的菜农;清早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人;理发师、交通警察等日夜工作的场景),再设疑:看了这个短片,你想说些什么?你觉得这些劳动者的劳动与你的生活有没有关系?假如没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这样层层设疑,使学生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三)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学生兴趣。巧设比喻是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感染力,使学生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思想品德课中的一些理论比较抽象,如果教师的课堂讲授讲究一点趣味性,有生动形象的比喻,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意志对行动的两个作用时”就巧设两个比喻,把意志比喻成汽车上的发动机,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去达到目的。另一方面把意志比喻成汽车上的制动器。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的行动。通过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意志对行动的两个作用。二、构建模拟实践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模拟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种情境,创造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情境模拟可以是生活的情境,故事的情境,角色的情境,辨析的情境,是非的情境等,通过这些活动情境来让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流畅性、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训练和发展。例如在学习做文明顾客时,为了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和与调查对象语言交流能力。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知道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初步知道和形成购物的行为规范。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我先请学生表现商店里工作的人们怎样分工合作。让学生亲身体会售货员工作的辛苦。然后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顾客与售货员在买卖中。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知道了在购物中买卖双方应该具有的礼貌用语、行为规范。让学生从自身明白,要做文明顾客,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和谐。在讲“尊重残疾人”时,我让学生蒙上眼睛在教室里走几圈,然后让他谈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艰辛他们有着深刻的体验。尊重帮助残疾人的情感油然而生。俗话说得好,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唯有体验过的才永生不忘。“经历了就会被感动,行动了就会有收获”。三、课程学习要走进生活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教学实践告诉我,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区,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脱离学生生活的道德和品德教育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同时,人的社会性发展也应当在生活中实现,通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来实现,学生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社会认知、社会知识、社会技能。而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能实现的,尽管教材注意了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但教材毕竟是相对静止的和有一定局限的,学生的生活则是丰富多彩和动态的过程,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提倡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决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教师要注意课程内容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不能将教育内容完全等同于生活。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