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旋流反应池功能性计算.doc_第1页
穿孔旋流反应池功能性计算.doc_第2页
穿孔旋流反应池功能性计算.doc_第3页
穿孔旋流反应池功能性计算.doc_第4页
穿孔旋流反应池功能性计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8 1 n 穿孔旋流反应池穿孔旋流反应池 由若干方格 大于 6 格 组成 各格之间隔墙上沿池壁开孔 孔 口上 下交错布置 水流沿池壁切线方向进入后形成旋流 孔口起 端流速 0 6 1 0m s 末端 0 2 0 3 s 时间 P 3 r 24 r14 P 每根旋转轴全部浆板所耗功率 W n 同一旋转半径上浆板数 CD 阻力系数 CD 1 1 旋转角速度 rad s r2r1 浆板外缘 内缘旋转半径 m T 15 25min 1 适用条件 水量变化较小的中 小水厂 其特点是构造简单 造价较低和施工方便 缺点是水量变动较大时 效果不能保证 且 各格的竖向流速低 底部可能会积泥 可与平流式沉淀池或斜管沉 淀池合建 2 设计要求 穿孔旋流絮凝池的絮凝时间宜为 15 25min 进口 处流速 0 6 1 0m s 出口处流速 0 2 0 3m s 每格孔口应上下交错布置 穿孔旋流 絮凝池每组絮凝池分格数不宜少于 6 3 各格直径约 150 200mm 的穿孔排泥管 以便排泥和清洗 4 每格进 出水孔应靠近池壁布置 下孔应在积泥面以上 上 CD 2 4 v 2g V2 2g V2 1 V2V2 2g 2 V12 V22 t T 1 n 1 2 n 孔应在最高水位以下 0 05 0 1m 孔口高度可取为宽度的 2 倍或 1 5 倍 5 孔口水头损失 喷咀直径 d h v 进水管出口或孔口流速 m s 局部阻力系数 进水管出口 1 0 孔口处 1 06 h喷嘴 0 92 0 06v2 例题 设计水量 60m3 h 水厂自用水 7 6 每格孔口流速 v v1 v2 v2 1 1 t 反应经历的时间 T 反应总时间 v1 v2 进 出口流速 注意 共 n 格 第一格 t 为 第二格 t 为 进水管管径为 200mm 为跌水混合 跌落高度 0 8m 混合槽 0 6m 反应池型式为穿孔旋流反应池 分格数为 6 絮凝时间 T 20min 进口流速 v1 1m s dg 150mm 出口流速 v2 0 2m s 絮凝池的平面尺寸为 V2 3 6 21 4 V2 W h22 5 3 6 V12 V22 T t 2 V12 V22 T t 2 1 0 04 t nt t nt T 60 1 07 20 有效容积 W 21 4m3 60 60 单池容积 W 3 567 3 6m3 池有效水深为 H 2 5m 测单池面积为 f 1 44m2 单格为正方形 边长为 1 2m 超高 h 0 3m 污泥斗底为棱行 斗底平面为一正方形 边长 0 2m 斗高 h3 0 7m 则絮凝池总高度为 H h1 h2 h3 0 3 2 5 0 7 3 5m 2 孔口尺寸 1 孔口布置 上部孔口顶距池顶 0 5m 下部孔口孔底距池顶 2 4m 进水管在 第一格池子的上部 孔口上 下对角交错布置 2 孔口流速 v v1 v2 v2 1 1 v1 v2 v2 1 1 1 0 0 2 0 2 1 1 1 2 0 2 1 24 4 6 1 Q V1 2 0 0178 0 753 0 0178 0 6 Q V3 4 Q V4 5 0 0178 0 479 Q V5 6 0 0178 0 2 0 0178 0 2 Q V2 第一格至第二格孔口流速 t t V1 2 1 2 1 24 1 2 0 2 5 0 753m s 第二格至第三格孔口流速 t 2 t 同理可得 V3 4 0 479m s V4 5 0 375m s V5 6 0 283m s 3 孔口过水面积 1 2 0 236m2 2 3 0 0297 m2 3 4 0 0372m2 5 6 0 0659m2 出口 0 089 m2 3 孔口尺寸 孔口高宽比为 2 则各孔口尺寸为 宽 高 一 二格间孔口 110 220 二 三格间孔口 120 240 四格间孔口 140 280 三 五格间孔口 150 300 5 2g V2 四 六格间孔口 180 360 出口格间孔口 210 420 故各孔口实际面积为 1 2 0 11 0 22 0 0242m2 2 3 0 12 0 24 0 0288m2 3 4 0 14 0 28 0 0392m2 4 5 0 15 0 3 0 045m2 5 6 0 18 0 36 0 0648m2 出口 0 21 0 42 0 0882m2 各孔口实际流速为 Q 0 0178 V1 2 0 7355m s 1 2 0 0212 V2 3 0 618m s V3 4 0 454m s V4 5 0 396m s V5 6 0 275m s V2 0 202m s 4 水头损失 沿程水头损失忽略不计 h 12 h进水管 1 0 0 051m 2 9 81 V2 6 0 6182 h1 2 1 06 0 029m 2 9 81 h2 3 0 021m h3 4 0 011m h4 5 0 008m h5 6 0 004 h出口 0 002m h0 051 0 029 0 021 0 011 0 008 0 004 0 002 0 126m 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孔口位置 絮凝历时 t min 孔口流速 m s 孔口面积 m2 孔口尺寸 mm 实际孔 口面积 实际速度 v m s 水头损失 h m 进口处01 000 0178Dg 1500 01771 000 051 一 二格 间 T 6 3 330 7530 0236 110 220 0 02420 7350 029 二 三格 间 2T 6 6 670 60 0297 120 240 0 02880 6180 021 三 四格 间 3T 6 10 000 4790 0372 140 280 0 03920 4540 011 四 五格 间 4T 6 13 330 3750 0475 150 300 0 0450 3960 008 五 六格 间 5T 6 16 670 2830 0629 180 360 0 06480 2750 004 出 口T 20 000 20 089 210 420 0 08820 2020 002 h 0 126 3 GT 值 水温 t 20 计 0 1020 10 3kg s m2 GT 32 08 60 20 38496 104 105之间 Rh 1000 0 126 4 排泥管 G 32 08 S 1 60 T 60 0 1020 103 20 7 dg 10mm 反应池出水经配水槽配水花墙进入斜管沉淀池 反应池与沉淀 池合建 由多格竖井串联而成 每年竖井安装若干层网格或栅条 各竖 井之间的隔墙上 上 下交错开孔 每个竖井网格数逐渐减少 一 般分 3 段控制 前段 密网 密栅 中段 疏网 疏栅 末段 不安装网 栅 1 适用条件 1 原水水温 4 0 34 0 浊度 25 2500 度 2 中 小型水厂 3 适用于亲建也可用于旧池改造 2 设计要求 1 t 10 150min 2 一般分成 6 18 格 小型水厂不宜大于 9 格 分成三段 一 二段均为 2 5 4 0min 三段 3 0 4 0min 3 网可或栅条数前段多 中段少 末段可不放 上下两层间距 为 60 70cm 农村水厂可适当减少 4 每格的竖向流速 前段和中段 0 12 0 14m s 末段 0 1 0 14m s 5 网格或栅条的外框尺寸等于每个池的净尺寸 前段栅条缝隙 8 50mm 或网格孔眼为 80 80mm 中段分别为 80mm 80mm 和 100 100mm 6 孔口交错布置 前段流速 0 3 0 2m s 中段 0 2 0 15m s 末 段 0 1 0 14m s 孔口应处于淹没状态 7 网孔或栅孔流速 前段 0 25 0 30m s 中段 0 22 0 25m s 8 穿孔或单斗底排泥 9 网格或栅条可用木料 扁钢 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等 12 G 值 gh G t1 当 T 20 时 1 10 3 Pa s 1000 9 81 0 126 第一段 G1 72 8 S 1 1 10 3 231 14 1000 9 81 0 051 第二段 G2 46 5 S 1 1 10 3 231 14 1000 9 81 0 01 第三段 G3 20 6 S 1 1 10 3 231 14 g h 1000 9 81 0 01 G平 89 09 S 1 t 1 10 3 231 14 例题 例题 1 已知条件 设计水量 Q 60m3 h 包括水厂自用水量 平流式沉淀池组数 n 1 9 排泥管兼放空管 其直接采用最小直径 d 150mm 长宽比 L B 12 4 长深比 L H 15 10 2 设计计算 1 沉淀池的设计水量 Q 60 Q 0 017 m3 s 3600 2 池体尺寸 0 7BLH00 5 根据放空管直径公式 d 以及已知条件 L B 12 t L H 15 可计算出 L L L 0 7 L 0 1 0 5 12 15 d t 式中 H0 池内平均水深 m 此处为 H 0 1m t 放空时间 s 此处按 0 35h 计 由以上可得 池长 L 20 00m 取 L 20 1m 池宽 B 20 1 12 1 68m 取 B 1 7m 池深 H 20 1 15 1 34 取 H 1 3m 4 沉淀池容积 W W B L H 1 7 20 1 1 3 44 4 m3 5 停留时间 t Wn 44 4 1 10 t 0 74 h Q 60 6 池内平均水平流速 V L 20 1 V 7 5 mm s 3 6t 3 6 0 74 7 进水穿孔墙 沉淀池进口处用砖砌穿孔墙布水 墙长 2 0m 墙高 1 5m 有 效水深 1 4m 超高 0 2m 穿孔墙空洞总面积 孔洞处流速采用 V0 0 008m s 则 Q 60 0 21 m2 3600 V0 3600 0 08 孔洞个数 N 孔洞形状采用矩形 尺寸为 15cm 18cm 则 0 21 N 7 78 8 个 0 15 0 18 0 15 0 18 8 出水渠 采用薄壁堰出水 堰口应保持水平 出水渠宽度采用 0 18m 则渠内水深 q2 Q 1 h 1 733 1 733 2 gb2 3600n gb2 60 1 1 733 2 3600 1 9 81 0 182 0 17 m 为保证自由溢水 出水渠的超高定为 0 1m 则渠道深度为 0 28m 11 9 排泥设施 由于水量较小 采用穿孔排泥 V 形槽边与水平成 53 共设 10 个槽 槽高 80cm 排泥管上装快开闸门 10 沉淀池水力条件复核 水力半径 R BH 170 130 R 51 40 cm 2H B 2 130 170 弗劳德数 Fr V2 0 752 Fr 1 1 10 5 在规定范围 1 10 4 10 5内 Rg 51 40 981 例题 例题 一 已知条件 1 设计水量 包括水厂自用水量 7 Q 60 1 07 64 2m3 h 17 83L s 0 178m3 s 2 斜管 采用塑料斜管 斜管断面积为正六边形 内切圆直径 d 25mm 斜管长 L 1m 斜管倾角 60 斜管高度 h3 0 87 斜管 板厚 0 4mm 3 池内液面上升流速 V 2 5mm s 4 清水区高度 h4 采用 h4 1 0m 5 配水区高度 h2 采用 h2 2m 6 超高 h1 采用 h1 3m 二 设计计算 12 1 沉淀池面积 Q 0 0178 1 清水已有效面积 F 7 132m2 V 0 0025 2 沉淀池初拟面积 F 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 5 计 人孔所占面积为 1m2 则 F F 1 05 1 8 4886m2 8 5 m2 初拟平面尺寸为 L1 B1 3 4 2 5m 8 5 m2 3 沉淀池建筑面积 F建 斜管安装厚度 L2 Lcos 0 5m F建 考虑到安装间隙 长加 0 1m 宽加 0 1m L L1 L2 0 1 3 4 0 5 0 1 4 0m B B1 0 1 2 5 0 1 2 6m F建 L B 4 0 2 6 10 40m2 2 池体高度 H 根据现有池子高度 池底存泥斗深度为 0 93m 则 H h1 h4 h3 h2 h1 0 93 4 3m 3 集水系统 采用两侧淹没孔口集水槽集水 1 集水槽个数 N 3 2 集水槽的中心距 a L 4 0 a 1 33m N 3 3 槽中流量 q0 13 Q 0 0178 q 0 0059m3 s N 3 考虑到池子的超载系数为 10 故槽中流量 q0 1 1 q 0 0059 1 1 0 0065 m3 s 4 槽中水深 H2 槽宽 b 0 9 q0 0 4 0 9 0 00650 4 0 12m 起点槽中水深 H1 0 75b 0 75 0 12 0 09m 终点槽中水深 H2 1 25b 1 25 0 12 0 15m 为便于施工 槽中水深统一采用 H2 0 15m 计 5 槽的高度 H3 集水方法采用淹没式自由跌落 淹没深度取 5m 跌落高度取 5cm 槽的超高取 0 1m 则集水槽高度 H3 H2 0 05 0 05 0 1 0 15 0 2 0 35m 6 孔眼计算 所需孔眼总面积 W q0 0 0065 0 0065 W 0 0106m2 2gh 0 62 2 9 81 0 05 0 6138 q0 集水槽流量 m3 s 流量系数 取0 62 h 孔口淹没水深 m 此处为 0 05m W 孔眼总面积 单孔面积 W0 孔眼直径采用 d 25mm 则单孔面积 W0 d2 0 0252 0 00049 m2 14 4 4 孔眼个数 W 0 0106 n 21 6 取22个 W0 0 00049 集水槽每边孔眼个数 n n 2 11个 孔眼中心距离 S0 B 2 6 S0 0 236m 11 11 孔眼从中心向两边排列 7 干槽设计 三根支槽汇流通过溢流进入干槽 槽宽 B 0 9 aQ1 0 4 0 9 1 1 0 0178 0 4 0 186m 考虑池子的超载为10 考虑到结构关系 取 0 3m aQ 2 1 1 0 0178 2 槽中水深 H 3 3 3 3 0 131m 取0 15m gB2 9 81 0 22 8 落水斗 出水管直径 d 150mm 5 配水槽 配水槽宽 b 取 b 1m 6 配水花墙 1 沉淀池进口处用砖砌穿孔墙布水 墙长 4 0m 配水墙高为 1m 但污泥 40mm 内不设穿孔墙 孔眼形式采用矩形的半砖孔洞 其尺寸为 0 125 0 063m 孔洞面积 W0 0 125 0 063 0 00788m2 15 2 孔眼总面积 0 Q 0 V1 孔眼流速 采用0 2m s V1 0 0178 故 0 0 089m2 0 2 3 孔眼总长 n0 0 0 089 n0 11 2 取 n0 12 W0 0 00788 则孔眼实际流速为 Q 0 0178 V1 0 188m s n0 W0 12 0 00788 4 孔眼布置 孔眼布置成 2 排 每排孔眼数 12 2 6 个 水平方向孔眼间净距离取 500mm 即两砖长 则每排 6 个孔 眼时 其所占宽度为 6 63 6 500 3378mm 剩余宽度为 L 3378 4000 3378 622mm 均分在各灰缝中 垂直方向孔眼净距取 252mm 即 3 块砖厚 最上一排孔眼的 淹没水深为 250mm 则孔眼的分布高度为 2 125 252 250 752mm V2 水头损失 h 2g 16 0 1882 H 1 06 0 002m 2 9 81 7 存泥斗 1 存泥斗容积 V 棱柱体 H0 V 2LB Lb1 B 1 2 1b1 6 0 93 2 4 2 6 4 0 0 3 2 6 0 4 2 0 3 0 4 6 3 608 m3 2 周期排泥 T0 106V 1 P T0 C1 C2 Q P 泥浆含水率 P 92 泥浆容重 取 1 1 C1 进水浊度为 1010 g m3 C2 去水浊度为 10 g m3 T0 1000000 3 608 1 0 92 1 1 1010 10 0 0178 17837 S 5 h 3 排泥历时 t0 排泥管直径 d 150mm 则其断面 W 泥 d 2 0 01766m2 4 排泥流量 q 泥 0W 泥 2gh H 排泥作用水头 3 77m 17 0 流量系数 1 0 1 d 沿程阻力系数 7m 排泥管长度 1 7m 局部阻力系数 包括进口 1 0 闸门 0 1 90 弯头 0 48 出口 1 0 1 0 0 45 0 03 7 1 1 0 1 0 48 1 0 15 q 泥 0 45 0 01766 2 9 81 3 77 0 0683m3 s 排泥历时 to V 3 608 to 53 s q泥 0 0683 8 沉淀池停留时间 1 沉淀池总容积 W 总 W 总 4 2 6 1 h4 0 87 1 2 4 3 6 1 0 0 87 1 2 44 208m3 2 集水槽体积 V 槽 槽壁厚度取 0 06m 则 V 槽 B b 2 H2 0 05 2 2 2 6 0 12 2 0 06 0 15 0 1 0 06 3 18 0 58m3 3 斜管结构体积 V 管 V 管 L B 5 h3 4 2 6 0 05 0 87 0 452m3 4 人孔体积 V 孔 V孔 1 1 h3 h4 1 1 0 87 0 1 1 87m3 5 沉淀池有效容积 W 有效 W有效 W总 V槽 V管 V孔 44 208 0 58 0 452 1 87 41 306m3 6 沉淀池停留时间 T W效 41 306 T 2320 56 s 38 68 min Q 0 0178 例题 例题 1 已知条例 设计水量 q 60m3 h 包含水厂自用水量 滤速 V 8m h 冲洗强度 12L s m2 冲洗时间 t 6min 0 1h 冲洗周期 T 12h 2 设计计算 1 滤池工作时间 T 19 由于农村供水的特殊性 滤池考虑一天工作 12h 则其有效工 作时间为 t 12 t 12 T 12 0 1 12 12 11 9 h 式中未考虑排放初滤水 2 总水量 Q Q qt 60 12 720m3 d 3 池面积 F 滤池总面积 F Q vt 720 8 11 9 7 56 m3 由于滤池总面积较小 且非连续性运行 所以滤池个数采用 N 1 每个滤池面积 f F N 7 56 1 7 56 m2 4 单池平面尺寸 滤池长宽双采用 L B 1 则 滤池平面尺寸 L B f1 2 7 561 2 2 75 2 8 m 则单池实际面积 为 7 84m2 5 单池冲洗流量 q冲 q冲 fq 7 84 12 94 08 L S 0 094 m3 s 6 冲洗槽排水 断面尺寸 排水槽个数 n1 1 个 槽长 1 B 2 8m 20 槽内流速 采用 0 6m s 槽中心距池底 a 1 4m 排水槽采用标准 V 形槽底断面形式 如下图所示 其末端断面 模数为 x 0 45q0 4 0 17m 集水渠与排水槽的平面布置 见下图 设计高度 滤料层厚度采有 Hn 0 7m 排水槽底厚度采用 0 05m 槽顶位于滤层面以上的高度为 He eHn 2 5x 0 07 0 45 0 7 2 5 0 17 0 05 0 07 0 86 m 核算面积 排水槽平面总面积与单个滤池面积之比为 1 2x f 2 8 2 0 17 7 84 0 12 0 25 8 集水槽 集水渠采用矩形断面 渠宽采用 b 0 75m 渠始端水深 Hq q 7 84 8 H q 0 81 2 3 0 81 2 3 0 16 m 1000b 1000 0 75 集水渠底低于排水档底的高度 Hm Hm Hq 0 2 0 16 0 2 0 36 m 21 9 配水系统 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 其配水干管采用方形断面暗渠结构 配水干渠 干渠始涡流速采用 V干 1 5m s 干渠始端流量 Q干 q冲 0 094m3 s 干渠断面积 A Q干 V干 0 094 1 5 0 06 m2 采用 0 09 m2 干渠断面尺寸采用 0 3 0 3 0 09 m2 干渠壁厚采用 0 1m 干渠顶面应开设孔服 配水支管 支管中心距采用 s 0 25m 支管总数 n2 2L s 2 2 8 0 25 22 4 23 根 支管流量 Q支 n2 0 094 23 0 004 m3 s 支管直径采用 d支 75mm 流速 v支 2 15m s B 0 3 2 0 1 2 8 0 5 支管长度 1 1 15 m 2 2 核算 1 d支 1 15 0 075 15 3 60 10 滤池高度 H 采用 承托层厚度 H1 0 45m 滤料层厚度 H2 0 70m 砂面上水深 H3 1 70m 滤池超高 H4 0 40m 所以滤池总高度 H 0 45 0 70 3 70 0 40 3 25 m 22 1 基本参数 设计水量 Q 80m3 h 11 11L s 分两格 滤速 V 7m h 规范 要求 6 10m h 平均冲洗强度 15L s 冲洗时间 T 5min 期终允许水头损失 1 7m 排水井堰口标高 0 7m 滤池入土深度 0 5m 2 设计计算 所需过滤面积 f1 Q V 80 7 11 43 根据 规范 要求滤池设计为 2 格 单格过滤面积 f1 11 43 2 5 72 由于连通渠采用边长为 0 3m 等腰直角三角形 其面积 f2 1 2 0 3 0 3 0 045 并考虑连通渠斜边部分砼壁厚为 80mm 的面积 则每边长 0 3 2 0 08 0 413m f2 1 2 0 413 0 413 0 085 故滤池面积 f f1 f2 5 72 0 085 4 6 06 滤池为正方形 故每边长 L f 6 06 2 46m 取 L 2 5m 实际过滤面积 F 2 5 2 5 0 085 4 2 11 82 2 滤池高度 23 底部集水区高度 H1 0 3m 滤板厚度 H2 0 1m 承托层高度 H3 0 2m 滤料层高度 H4 0 7m 浑水区高度 H5 0 4m 顶盖高度 H6 0 3m 冲洗水箱高度 H7 60qt 2 1000 60 15 5 2 1000 2 25m 超高取 H8 0 20m 滤池总高度 H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4 45m 3 进水分配箱 流速采用 0 05m s 面积 F 分 Q 0 05 0 01111 0 05 0 222 采用正方形 边长 0 5m 0 5m 4 进水管 流量 Q 11 11L s 选用管径 DN125 则流速 V进 0 84m s 水 力坡降 1000i进 11 25 进水管长度 1进 15m 其中 90 弯头一个 三通一个 三通管径采用 DN300 125 DN300 为初步假定的虹吸上 升管管径 沿程水头损失 hf i进 1进 0 01125 15 0 168m 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为 进口 0 5 90 弯头 0 6 三通 1 5 局部水头损失 hj 0 5 3 0 6 1 5 0 842 2g 0 137m 所以进水管总水头损失 h 进 hf hj 0 168 0 137 0 305m 5 几个控制标高 冲洗水箱水位标高 4 45 0 5 0 20 3 75m 滤池入土深度为 24 0 5m 虹吸辅助管管口标高 3 75 1 7 5 45m 配水箱堰顶标高 5 45 0 305 0 15 6 0m 5 各类管径 虹吸管管径的计算 反冲洗流量 Q冲 q f1 15 5 72 85 8L s 因冲洗时不停止进水 Q进 11 11L s 故虹吸管流量 Qh 85 8 11 11 96 91L S 假定 虹吸上升管管径为 300mm 查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水力计算 表得流速 vhs 1 33m s 水力坡降 ihs 8 84 Q 85 8L s 时 vhs 1 18m s 虹吸下降管管径为 250mm 查得流速 vha 1 94m s 水力坡降 iha 24 3 三角形连通管反冲洗时管内流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