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前热身.doc_第1页
历史考前热身.doc_第2页
历史考前热身.doc_第3页
历史考前热身.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薛窑中学高考考前热身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634年,齐国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起先祖?齐君下令退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封制渐趋瓦解 B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 C齐鲁始封君都是王室成员 D旧制度仍有一定作用2. 乾隆嘉定县志称:“男耕得食,女织得衣,普天所同。而嘉邑之男以棉花为生,嘉邑之女以棉布为务。植棉以始之,成布以终之。然后贸易钱米,以资食用。”材料反映清朝嘉定地区A城市经济空前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行业区域分工明显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表明其主张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4下表为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指出其变化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元)工人(人数)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19年1,759500,620,000557,622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促进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C.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D.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奠定基础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中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作者主要强调传统制度A建设的延续性 B创新的曲折性 C存在的合理性 D. 产生的必要性6孙中山认为:“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所以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为此,他主张必须进行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民主革命7毛泽东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判断这来自毛泽东的哪一著作?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8右图是某著名战役示意图,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中的战役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胜利C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D反映了中共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9“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新政协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的直接效果是A. 促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 B. 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 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 推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初步确立11“(雅典)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材料所指的这一时期A实施陶片放逐法确保民主 B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公民参政C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D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公民权利12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说:“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确立了其世界殖民霸主地位B. 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推动其商业资本发展C. 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是这次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D. 战争胜利促成了“光荣革命”及君主立宪制的初步建立13法国启蒙思想家在一本著作中写道:“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让渡给他的同样的权利,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这本著作是A哲学通信 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14维基百科“英国”词条介绍:“英国是19世纪遥遥领先的世界大国和海上霸主,有着当时世界工厂的称号,亦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国家,西方资本主义的倡导者,并且是早期议会民主制度的诞生地,无论在科学技术还是文学艺术水平亦有显著的贡献。”以下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狄更斯发表大卫科波菲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A B C D1519世纪30年代,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曾这样评价当时的一个国家:“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这体现了该国A摆脱了邦联制的松散,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B结束了封建专制政权,逐步实现了议会制民主C由分裂走向统一,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D推翻了封建统治阶级,确立了总统共和制161918年,美国国务卿兰辛说:“我相信在野蛮和毁灭生命财产方面,俄国革命远远大于法国革命。它是一个沸腾着的、专制与暴力的大锅炉!”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政治精英反对暴力革命 B美国敌视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权C冷战中双方意识形态的对立 D美国否定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17某次战争后,有人描述京城氛围说:“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雨之禁。” 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错误的是A国人缺乏对战争的深度反思 B专制制度影响国人言论C材料有助研究当时国人心态 D当时国人思想完全麻木 18.欧共体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 材料表明法德等国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的是A抗衡美苏两极格局 B防止欧洲发生战争C促进欧洲经济发展 D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191969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说:“在经历了一个对抗的时代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意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B西欧、日本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C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挑战了美苏的国际政治地位D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国内经济出现“滞胀”局面20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A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二、非选择题: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 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材料二 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材料四 2014年中国外交,从索契冬奥会拉开序幕,又从欧洲开始演出第一幕。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11天,84场活动。人民日报:习近平访欧架起中欧友谊之桥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3分)(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外交建树。(5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2分)2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史记蒙恬列传材料二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清圣祖实录材料三 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而当时之筑长城者,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孙中山建国方略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康熙帝批评秦始皇修筑长城所持的共同理由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帝是如何处理与蒙古族关系、解决北方边疆问题的?(4分)(2)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秦始皇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其目的。(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认识历史评价需要注意哪些因素?(2分)参 考 答 案1-20 CCDDC CCCBC DACCA ADCBB21.(13分)(1)方针:强调意识形态或国家制度。影响: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迅速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保障国家利益);不利于与更多国家的正常交往(局限了打破封锁的战略战术)。(3分)(2)原因:解决财政困难,解决国家周边的安全防务问题,与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强调意识形态为主向维护国家利益的转变。(3分)(3)背景:改革开放的深化;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成就: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列举重大外交事件也可。)(5分)(4)建议:通过外交转型保护国家利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