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地铁某站顶板混凝土裂缝简析摘要:针对深圳地铁某站主体结构混凝土顶板裂缝,通过具体观察、描述,从顶板结构、混凝土材料组成及混凝土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混凝土顶板裂缝产生的原因。阐明了混凝土配方中水泥用量高,水灰比低,使混凝土内部发热量大,自身体积变形大。在结构约束条件下,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当过早拆模时,极易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另外因气温骤降导致的裂缝扩张现象,则是由于热胀冷缩性能而产生的。工程施工中采取了一些防裂措施,起到了作用,在后续施工中,基本遏止了裂缝的产生。关键词:顶板混凝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1工程概况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某站全长222.5m,地下双层双跨(局部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包总宽度18.7m,顶板混凝土设计厚800mm,侧墙混凝土设计厚400mm,顶板、侧墙与围护桩采用钢筋接驳器连成一体,顶板断面结构见图1。顶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施工时间为2002年10月份至2003年1月份,东西方向各分10段组织施工,每段长812m。在拆除东十段、西九、东九段顶板底部模板后,即发现顶板靠侧墙的倒角部位出现横向(南北向)裂缝,每一段顶板裂缝13处,每处长1.53.0m,且为上下贯通裂缝,西十段拆模后未见裂缝。经几次分析和采取设止裂钢筋网和延长拆模时间等预防措施,在后几段顶板施工中,有效的控制了混凝土裂缝的发生。2裂缝观察纪实2.1裂缝的发生及分布顶板裂缝分布见图2所示。初始4个浇筑段为西十、东十、西九、东九段,混凝土浇筑时间、拆模时间和发现裂缝时间记录见表1。初始裂缝发生部位均在侧墙顶板增厚倒角处,每段浇筑段裂缝13条,间距2米多,共有13条。初始长1.53m,大致左右对称,有渗水,很少滴水,后西八段增加2条。2.2裂缝发展变化特点初始裂缝早期均有少许延长,但也有个别裂缝几天后愈合。2002年12月10日前后一次气温骤降,西九段一对称缝向板中扩展。同年,12月27日前后又一次较大的气温骤降,有三段的裂缝向板中扩展。2003年1月11日以后,气温回升,低温时扩展的裂缝消失,裂缝分布回复初始状态。其中,东十右侧裂缝消失。西十曾在低温期出现的裂缝消失低气温裂缝扩展形象见图3。3裂缝原因分析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其拉压比约为110。在板梁结构系中,通常是受拉破坏。当混凝土构件受到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龄期抗拉强度,或构件受到的拉伸变形大于混凝土龄期的极限拉伸值时,就产生裂缝。如果混凝土构件处于自由的均匀胀缩状态,不受约束,则不产生拉应力,也就不发生开裂。但实际工程结构总是处于某种约束状态,约束越强,则约束拉应力越大。下面就深圳地铁某站顶板裂缝进行具体分析。3.1结构该站为地下双层双跨(局部三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顶、中、底板与围护结构(密排挖孔桩)刚接(用钢筋接驳器连接)。板梁纵长222.5m,不设后浇带,不设变形缝。底板底纵梁和顶板顶纵梁断面尺寸较大,有“大体积混凝土”特征。为检验是否有温度应力存在,在东一浇筑段底板、底纵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布设了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升测试点,测孔深度大致到达板断面中心和梁板相接坛厚断面中心。测试点布置图和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过程图见图4和图5所示。混凝土表面温度24C时,底板B点最高温度为54C,则有54C-24C=30C,大于设计给定的允许温差25C。底纵梁坛厚断面中心最高温度,A点为70C、C点为65C,与混凝土表面温度24C之差分别是46C和41C,远大于允许温差25C。因此,可能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有发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顶板、顶纵梁结构断面形式与上述相仿,但上下表面散热条件较好,内部温升可能比底部小。但顶板倒角增厚处与侧墙连成一体,外侧紧靠围护结构和原土体,不散热,所以倒角部位混凝土内部温升相对较高。有较大的内外温差,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3.2混凝土及原材料3.2.1混凝土配合比板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S8,典型配合比见表2所示。商品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为170190mm,采用混凝土泵施工。顶板顶梁混凝土施工现场取样39组,作拉压试验,平均强度36.95MPa。现场取样作抗渗试验,均达到S8。因此,该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但是,考察混凝土的抗裂性,根据一些研究324成果获知,该配合比的水泥用量较高,水灰比小,使混凝土内部发热量大,混凝土收缩值大。因此产生较大的温降收缩和自身体积收缩。在适当的结构条件和工艺条件下,可能产生裂缝。3.2.2原材料(1)水泥(C):采用广东珠江“奥秀”牌硅酸盐P42.5R的早强型优质水泥。28d强度达到58.861.6MPa。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见表3。水泥物理检验见表4。从表3和表4资料可知,水泥品质合格。考察其矿物成分,符合早强型优质水泥。但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则要求C3S含量低,C2S高,C3A含量低,而对收缩性又要求C4AF含量低。因此,这种水泥对大体积混凝土不适合。(2)粉煤灰(F):采用东莞沙角电厂级粉煤灰,品质检验见表5。从检验结果看,品质合格,符合级灰标准。从样品1的检测结果,已接近级灰的品质。(3)其他材料砂子:采用东莞河沙,表观密度2.63g/cm3,堆积密度1540kg/m3,细度模数2.8。品质合格。石子:花岗岩轧制碎石,新鲜坚硬,最大粒径20mm。品质合格。外加剂:深圳麦蒂MNF-2减水剂,检验合格。综合本节所述,原材料合格,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但对于混凝土的抗裂性,则认为所用水泥水化热高,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用量较高,水灰比低。因此混凝土发热量高,收缩性大。对于后者,引用参考文献1的一组试验资料见表6和表7,作一比较。石子最大粒径Dm=20mm,砂细度模数FM=2.7,制作试件尺寸100mm100mm515mm,恒温恒湿箱中养护,按龄期取出测收缩值,结果见表7。对比本工程顶板混凝土C30,W/B(即水胶比)为0.43,小于该基准混凝土的水胶比W/B为0.5,因此顶板混凝土的自身体积收缩值将大于表7的值,必将产生较大的收缩。3.3工艺顶板混凝土施工采用分段浇筑,每段长812m,从中央东十、西十段起,分别向东西两头逐一推进。初始拆模时间为4d,后发现裂缝,推迟拆模时间为710d。相邻浇筑段以施工缝相连接。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浇筑,初期混凝土坍落度高达200mm,后渐降至160mm左右,遵守通常的混凝土浇筑工艺。在板顶面蓄水养护。以最初浇筑的四段顶板发生裂缝的情况(见表1)来看,西十段没有同期出现裂缝(后期出现裂缝)。主要差别是该段拆模时间10d,而其余三段拆模时间均为4d左右。但后续的西八段拆模时间9d,也出现裂缝。所以不是单一因素。从混凝土内部温升曲线上得知,1d后上升到最高温度,8d后从最高温度下降50%左右。因此,710d后拆模则内外温差不大,且混凝土强度已达到或接近设计强度,有较高的抗裂缝能力。加强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可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和干缩。现场观察看到,有些裂缝愈合,是由于继续水化的良好结果。3.4裂缝原因小结以上分别从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分析了裂缝原因。结构方面表现为强约束、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材料方面,使用早强优质水泥,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相对较高,混凝土内部温升高,又水灰比小,自收缩值大。即温度应力大,收缩应力大,若二者叠加,容易形成裂缝。工艺上,所用的分段施工法,没有足够的间歇期,拆模时间早,拆模后表面失去保温,受冷空气冲击,增大内外温差,加大开裂的可能性。这种裂缝属于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它们在混凝土降温和自收缩稳定后不再增加开裂,经适当灌缝处理可以恢复结构整体性。4气温骤降的影响顶板从东九段到西五段浇筑完后,连成一整体,形成了92m的超长浇筑段,2002年12月7日9日,气温从19C突降到9C,降温幅度达10C,见图6。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约10-5,则有:92100010-510=9.2mm,即应拉开缝总宽度达9.2mm。2002年12月24日28日,气温突降14C,从东九至西三浇筑完毕,连成整体,总长116m,则有:116100010-514=16.2mm的拉开宽度。裂缝进一步扩展。2003年1月7日再降温,裂缝再扩展。这是混凝土的热胀冷缩性导致的拉裂,它使原有裂缝和施工缝裂缝加长加宽,形成多条裂缝贯通顶板的现象。这种因热胀冷缩原因形成的裂缝,将长期随气温变化而变化。5裂缝预防措施(1)加抗裂钢筋网片。在顶板倒角部位底部混凝土保护层内布置一层15cm15cm8mm的钢筋网片,呈现198.5布置,钢筋网片总宽1.2m,在端部斜角及底部各占0.6m长。可以承受部分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2)延长混凝土拆模时间。为了确定顶板混凝土拆模时间,试验人员在施工现场制作六组混凝土试件并在现场进行养护,试件养护3d和7d后进行抗压试验,养护7d的抗压强度值达到30MPa以上,由此确定顶板结构拆模时间为7d。(3)减小混凝土坍落度。根据混凝土输送泵的功率和输送距离及以往泵送混凝土的施工经验,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416cm。在顶板混凝土灌注现场,由试验人员负责对每车商品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测试,对不符质量要求的商品混凝土坚决退回混凝土搅拌站。(4)加强养护。一般在板顶面蓄水养护,保证水化用水充足,减少收缩。同时,也可以使一些小裂缝愈合。由以上措施,基本控制了新浇混凝土段不发生和少发生裂缝。6结语现场考察和资料分析表明,车站顶板混凝土裂缝是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主要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高,结构条件具有大体积混凝土特征,使混凝土内部温升高;又混凝土配合比的水灰比较低,有较大的自身体积收缩变形。在结构方面又是强约束的条件下,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当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强度不高,而被拉裂。在混凝土的后龄期,水化热引起的温差不存在,自身变形也趋于稳定。因此,这种原因的裂缝经处理后可恢复结构整体性。另一种是热胀冷缩性能引起的裂缝,在超长和强约束的结构条件下,没有伸缩缝,则长期随温度变化而伸缩开裂。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内技术转让合同「模板下载」
- 2025标准农村自建房屋购买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猪混合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简单材料机械合同范本
- 调整学习节奏的技巧公共营养师试题及答案
- 预测试题2024年西医临床试题及答案
- 趣味英语测试题及答案
- 黑纱游戏测试题及答案
- 解析2024年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新变化试题及答案
- 运输客服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视觉40例从入门到深度学习OpenCV Python
- 电力行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标准(试行)
- 铁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单选、多选、判断)
-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
- 上海市汽车维修结算工时定额(试行)
- 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中国古典文献学(全套)
- 自身免疫性脑炎
- GB/T 4857.14-1999包装运输包装件倾翻试验方法
- GB/T 11881-2006羽毛球
- 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